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制信号的时频分布特征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孟庆丰 何正嘉 赵纪元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4年第4期7-14,共8页
幅值调制和频率调制在滚动轴承和齿轮箱振动信号中是常见的现象,调制特征的识别和分析已广泛应用于机械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时额分析的Wigner-Ville分布为识别这类调制现象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分析途径。本文针对Wig... 幅值调制和频率调制在滚动轴承和齿轮箱振动信号中是常见的现象,调制特征的识别和分析已广泛应用于机械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时额分析的Wigner-Ville分布为识别这类调制现象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分析途径。本文针对Wigner-Ville分布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应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并通过仿真分析探讨了调制信号的Wigner-Ville分布特征,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幅值调制 频率调制 时频信号分析 机械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尔伯特—黄变换时频分析在沉积旋回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兴刚 赵晓 +1 位作者 刘浩杰 赵翠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0,65,共4页
希尔伯特—黄变换是基于地震数据对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的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其克服了原有时频分析方法因受到分辨率和信号平稳性的限制导致沉积旋回划分精度降低的影响,通过对非平稳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地震信号不同固有模态分量的瞬时时... 希尔伯特—黄变换是基于地震数据对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的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其克服了原有时频分析方法因受到分辨率和信号平稳性的限制导致沉积旋回划分精度降低的影响,通过对非平稳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地震信号不同固有模态分量的瞬时时频特征,以此为基础,精细刻画地震资料中的时间、频率和能量之间的关系,进而依据不同模态分量的瞬时时频特征划分出不同级次的地层沉积旋回。模型数据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地震数据通过希尔伯特—黄变换时频分析能够准确地进行地层沉积旋回划分,实现的过程简单实用且精确度较高,从而为地层的沉积旋回划分和精细对比提供了有效方法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黄变换时频分析非平稳信号固有模态分量沉积旋回瞬时时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计算中一些问题的论证 被引量:11
3
作者 钟佑明 汤宝平 秦树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在时频信号分析领域中 ,DFT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尤其是在它的高效算法FFT出现以后 ,信号分析中的其他运算也常常尽可能转化为DFT以提高运算速度。但作者在开发虚拟频谱分析仪中了解到 ,对DFT及其逆变换 (IDFT)的计算存在着两套公式 ,导... 在时频信号分析领域中 ,DFT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尤其是在它的高效算法FFT出现以后 ,信号分析中的其他运算也常常尽可能转化为DFT以提高运算速度。但作者在开发虚拟频谱分析仪中了解到 ,对DFT及其逆变换 (IDFT)的计算存在着两套公式 ,导致不同信号分析人员 ,或不同时频信号分析仪计算出的DFT结果不一致 ,其物理意义也不分明。作者首先阐述了以前文献中定义DFT时所依据的周期延拓原理 ,然后分别用待定系数法和类比演变法论证了在周期延拓原理的认识下 ,DFT的计算公式采用式 ( 3)更具合理性 ,指出并纠正了以前诸多文献中定义DFT计算公式时 ,推导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当之处 ,对以前认为DFT及其IDFT的计算存在两套公式是一种习惯的不恰当观点加以了澄清 ,最后以三个算例直观地验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傅立叶变换 有限长数字信号 周期延拓 原理 DFT 时频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边缘表示的图像滤波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印晓 刘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3期129-131,共3页
该文首先介绍了信号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点和过零点的特性以及信号的多尺度边缘表示方法,然后介绍了一种在尺度空间基于小波多尺度边缘表示的图像非线性滤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滤波方法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多尺度边缘表示 非线性滤波 图像滤波 时频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for GPR signals based on optimal biorthogonal wavelet 被引量:7
5
作者 LIU Hao-ran LING Tong-hua +2 位作者 LI Di-yuan HUANG Fu ZHANG L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879-891,共13页
Due to the disturbances arising from the coherence of reflected waves and from echo noise,problems such as limitations,instability and poor accuracy exist with the current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According to th... Due to the disturbances arising from the coherence of reflected waves and from echo noise,problems such as limitations,instability and poor accuracy exist with the current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intrinsic features of GPR signals and wavelet time–frequency analysis,an optimal wavelet basis named GPR3.3 wavelet is constructed via an improved biorthogonal wavelet construction metho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se the GPR signal.A new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biorthogonal wavelet(the QAGBW method)is proposed and applied in the analysis of analogue and measured signals.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Bayesian frequency-domain blind deconvolution and with existing wavelet bases,the QAGBW method based on optimal wavelet can limit the disturbance from factors such as the coherence of reflected waves and echo noise,improve the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precision of the GPR signal,and match the minimum thicknes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of GPR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 detection sign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velet time–frequency analysis biorthogonal wavelet ba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