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策略
1
作者 张昊辰 陈晨 +3 位作者 钟剑 孙思源 李更丰 别朝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8,共10页
自然灾害发生后,配电网往往面临着馈线自动化设备通信故障影响其有效恢复的挑战,导致负荷恢复过程延长。为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策略,相比于传统恢复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生成抢修方案,并通过合理... 自然灾害发生后,配电网往往面临着馈线自动化设备通信故障影响其有效恢复的挑战,导致负荷恢复过程延长。为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策略,相比于传统恢复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生成抢修方案,并通过合理调度抢修人员,协同抢修配电网的电力线路和通信链路,实现负荷的快速恢复。首先,介绍了配电网信息-物理耦合结构,并提出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抢修框架。其次,构建基于简化时间-空间网络的交通网络模型,并引入一种基于Floyd算法的交通网络简化方法,以降低交通网络复杂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模型,并采用一种新的辐射状拓扑约束提高模型求解效率。最后,在IEEE 33节点配电网测试算例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负荷恢复 信息-物理耦合 交通网络 辐射状约束 时间-空间网络 抢修人员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场所”的旧城地铁站点空间耦合模型与实证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成芳 周健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0-87,111,共9页
以地铁为典型代表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兼具“节点”和“场所”双重特征。以广州为例,将“节点-场所”理论结合旧城空间发展特征进行应用拓展,构建旧城地铁站点空间动态耦合评价模型,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测度站点地区与旧城空... 以地铁为典型代表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兼具“节点”和“场所”双重特征。以广州为例,将“节点-场所”理论结合旧城空间发展特征进行应用拓展,构建旧城地铁站点空间动态耦合评价模型,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测度站点地区与旧城空间耦合;选取9个样本站点前后10年空间动态耦合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将其划分为动态平衡、节点价值逐渐高于场所价值、场所价值逐渐高于节点价值、发展失衡4种类型,并结合模型各类指标特征对其发展动态进行阐释;研究发现广州旧城范围内多数站点处于动态平衡的空间耦合关系,结合时间维度解析旧城站点空间耦合动态变化发现其发展规律与传统的“节点-场所”模型有所区别,轻微“低节点-高场所”发展态势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场所 空间耦合 轨道交通站点 时间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都市交通网络分形的时空特征演变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刘妙龙 黄蓓佩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分形理论的城市形态发生学研究应用,首先是从交通网络的应用开始的。国内外学者进行的大量案例研究表明,分形分维有可能是表征城市交通网络特征、解释城市交通网络发展,演化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测度指标。以上海这一国际性大都市的交通网... 分形理论的城市形态发生学研究应用,首先是从交通网络的应用开始的。国内外学者进行的大量案例研究表明,分形分维有可能是表征城市交通网络特征、解释城市交通网络发展,演化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测度指标。以上海这一国际性大都市的交通网络为研究主体,通过测算上海市不同行政区域交通网络的分维值,研究分形特征的空间变化;利用不同时代上海市全域及典型行政区交通网络的分维,研究分形特征的时间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上海与一些发展相当成熟的大、中城市与城市化地区,交通网络形态1.7左右的分形分维值具有普适性,有可能是判断网络形态与功能、结构完善度的一个较为合宜的测度指标;分维的变化,表现在空间域上,上海城市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内域明显复杂于外域,在城市发展主轴方向表现为由内向外分维测度值的有序降低;而在时间域,近期的交通网络分形复杂度明显高于早期,网络的构型不断得到优化;这一总体趋势,与城市形态开发、经济发展的历程相一致。可以相信,分形测度与分维的演化将成为描述城市形态发生学过程的一个最有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分维 交通网络 时间-空间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网络在带噪声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云 牛国鹏 吴本昌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5-127,共3页
在采用网络模型对带有噪声的混沌时间序列进行建模的过程中,噪声会影响模型的泛化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小波去噪的小波网络预测框架。在预处理阶段使用小波阈值方法抑制噪声,运用相空间重构理论确定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进... 在采用网络模型对带有噪声的混沌时间序列进行建模的过程中,噪声会影响模型的泛化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小波去噪的小波网络预测框架。在预处理阶段使用小波阈值方法抑制噪声,运用相空间重构理论确定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进而确定改进的小波网络模型的结构,结合BP算法和遗传算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学习。最后,在带噪声的Mackey-Glass混沌序列预测实验中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小波网络 小波去噪 混沌时间序列预测 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融合的交通标志识别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志强 李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102,共10页
通过YOLOV3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实现道路交通标志的自动检测与识别,由于YOLOV3运算量较大,很难在小型嵌入式平台上使用,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改进型的轻量化YOLOV3-3ctiny神经网络模型。为了融合浅层特征图的空间信息与深层特征图... 通过YOLOV3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实现道路交通标志的自动检测与识别,由于YOLOV3运算量较大,很难在小型嵌入式平台上使用,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改进型的轻量化YOLOV3-3ctiny神经网络模型。为了融合浅层特征图的空间信息与深层特征图的语义信息,将第19层卷积层通过上采样后与第7层卷积层相连接,多尺度融合后输入YOLO层形成新的特征金字塔,以此提高小目标的识别率。同时,为使网络更加关注交通标志的细节信息,在特征金字塔网络中增添能够增强前景信息降低背景信息的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集作聚类处理,获得一组先验框。在长沙理工大学交通标志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的识别率达到91.8%,与YOLOV3-tiny算法相比提高了24.9个百分点,而与YOLOV3算法相比,每张图片的检测时间降低至0.133s,降低了49.6%,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 轻量化网络 YOLOV3-3ctiny 多尺度融合 特征金字塔 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移动储能动态路径引导的配电网协同恢复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一璞 周云 +2 位作者 冯冬涵 李恒杰 沈非凡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5,共9页
针对极端灾害造成的配电网大面积停电场景,研究了电网侧卡车式移动储能和用户侧巡游电动出租车等移动储能在支撑配电网恢复中的作用。特别是配电网恢复过程中如何实现移动储能的动态路径引导以进一步提高配电网恢复效率,包括配电网恢复... 针对极端灾害造成的配电网大面积停电场景,研究了电网侧卡车式移动储能和用户侧巡游电动出租车等移动储能在支撑配电网恢复中的作用。特别是配电网恢复过程中如何实现移动储能的动态路径引导以进一步提高配电网恢复效率,包括配电网恢复方案与移动储能行驶路径的联合优化和移动储能调度路径的动态调整与优化。基于此,提出了考虑移动储能动态路径引导的配电网协同恢复策略。建立配电网多时段恢复优化模型;采用时间-空间网络建立移动储能在交通网络中的时空转移模型;采用时间-空间网络停车弧变量等表征移动储能与配电网节点的连接关系,建立兼容移动储能动态电源节点的配电网改进拓扑约束;基于移动储能时空转移模型、配电网恢复滚动优化流程、交通路网参数动态更新机制等建立考虑移动储能动态路径引导的配电网协同恢复优化模型及对应求解流程。通过上海真实区域配电网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恢复 卡车式移动储能 电动出租车 时间-空间网络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加权一阶局域法的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超 朱明 赵元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6-213,共8页
空中交通流量精准预测是实施空中交通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前提.针对空中交通流量时间序列的内在混沌动力特性,研究了基于改进加权一阶局域法的混沌交通流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首先,提出了一种临近相点演化加权的改进一阶局域预测法,并通过... 空中交通流量精准预测是实施空中交通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前提.针对空中交通流量时间序列的内在混沌动力特性,研究了基于改进加权一阶局域法的混沌交通流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首先,提出了一种临近相点演化加权的改进一阶局域预测法,并通过在预测过程中构建误差序列进行预测结果修正;其次,利用关联维数出现饱和现象验证了4组不同统计时间间隔的实测空中交通流量时间序列均存在混沌特性;最后,在对空中交通流量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利用改进加权一阶局域预测方法进行了流量预测结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4组空中交通流量时间序列预测精度均有提高,时间尺度为10 min的流量预测效果最好,预测相对误差减小了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时间序列 空间重构 加权-阶局域预测法 误差序列 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时间序列在边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勇健 张伯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6,共3页
根据非线性边坡位移时间序列,运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建立了加权一阶局域法边坡位移预测模型、基于Lyapunov指数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边坡位移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三个预测模型的特点。新龙寺滑坡预测研究表明,... 根据非线性边坡位移时间序列,运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建立了加权一阶局域法边坡位移预测模型、基于Lyapunov指数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边坡位移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三个预测模型的特点。新龙寺滑坡预测研究表明,基于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和广泛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时间序列 边坡位移预测 空间重构 LYAPUNOV指数 加权-阶局域法 神经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分解的网络异常检测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晓灿 谢鲲 +1 位作者 张大方 谢高岗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89-1609,共21页
异常检测对于网络管理与安全至关重要.国内外大量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其中大多数方法更关注数据包及其独立时序数据流的分析、检测与告警,这类方法仅仅利用了网络数据之间的时间相关性,无法检测新类型的网络异常,且难以... 异常检测对于网络管理与安全至关重要.国内外大量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其中大多数方法更关注数据包及其独立时序数据流的分析、检测与告警,这类方法仅仅利用了网络数据之间的时间相关性,无法检测新类型的网络异常,且难以定位以及剔除异常数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研究融合多时间序列数据流,提出基于低秩分解的网络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数据之间的时间-空间相关性,无监督地定位异常数据所在位置,同时将异常数据剔除,从而还原网络正常数据.首先,根据其对正常数据与异常数据的不同类型约束,将基于低秩分解的异常检测方法分为4类,并介绍每一类方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然后,探讨现有基于低秩分解的异常检测方法存在的挑战;最后,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秩分解 网络异常检测 计算机网络 时间-空间相关性 无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脉冲光声法用于分子弛豫时间的测定(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Markushev Dragan Rabasovic Mihailo +2 位作者 Lukic Mladena Cojbasic Zarko Todorovic Dragan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2,共8页
脉冲光声光谱法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确定气体分子的振动-平动弛豫时间τV-T.因激光光束的空间分布R(r)对光声测量有显著影响,我们发展了同时测定R(r)和τV-T的方法.本方法基于光声脉冲的实时信号和一种用于光声成像的数学运算法则.本文讨... 脉冲光声光谱法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确定气体分子的振动-平动弛豫时间τV-T.因激光光束的空间分布R(r)对光声测量有显著影响,我们发展了同时测定R(r)和τV-T的方法.本方法基于光声脉冲的实时信号和一种用于光声成像的数学运算法则.本文讨论了智能计算用于多原子气体分子的R(r)和τV-T同时和实时测定的可能性.进一步利用前馈多层神经网络的离线批训练法,结合一个理论光声信号对R(r)和τV-T进行了同时和实时分析.本方法可明显缩短确定上述参数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激光光束空间分布 振动-平动弛豫时间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等待特征系数的大型活动出行规划研究
11
作者 胡臣杰 张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155,共8页
高效、合理的综合交通路径规划是成功举办大型活动的前提之一。本文针对观众群体参与大型活动的出行路径规划问题,引入乘客出行偏好,转换为时空等待优化问题,再根据大型活动中乘客通过多模式公共交通出行特点,构建多维时间-空间-交通方... 高效、合理的综合交通路径规划是成功举办大型活动的前提之一。本文针对观众群体参与大型活动的出行路径规划问题,引入乘客出行偏好,转换为时空等待优化问题,再根据大型活动中乘客通过多模式公共交通出行特点,构建多维时间-空间-交通方式网络,以乘客出行时间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与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拉格朗日松弛和次梯度优化的算法进行求解,并在求解中提出基于逆向推断的搜索空间约减方法,提高了算法求解速度。本文以观众从北京市城区前往延庆区高山滑雪中心观赛为案例验证模型与算法。结果表明,引入时空等待特征系数后,提升了大型活动综合交通出行路径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改善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并有效缓解举办大型活动时的道路拥堵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时空等待特征系数 时间-空间-交通方式网络 出行路径规划 整数线性规划 拉格朗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8
12
作者 崔一澜 刘毅 诸葛承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7-124,共8页
近十年来中国城市消费领域能耗年增长率已达到7.4%,超过中国总能耗量5.9%的年增长率。随着中国逐渐完成工业化进程,其工业用能将呈现增速放缓甚至总量减少的趋势,而居民生活及交通能源需求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稳步增长,最终呈现总... 近十年来中国城市消费领域能耗年增长率已达到7.4%,超过中国总能耗量5.9%的年增长率。随着中国逐渐完成工业化进程,其工业用能将呈现增速放缓甚至总量减少的趋势,而居民生活及交通能源需求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稳步增长,最终呈现总量与比重逐渐增加的态势。城市居民活动与其能源消费的定量化分析已成为当前多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家庭室内和室外直接能源消费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因素、能源足迹核算方法、时间-室内能耗模拟,及空间-交通-能源耦合模拟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发现,第一,家庭能源消费属于派生性需求,不同的时间利用方式会产生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上的差异,但现有研究较少从时间及活动链分析角度展开。第二,由于家庭预算及时间约束的存在,室内外能源消费行为密切相关,但少有研究对上述两个城市生活部门的能源消费进行整体性分析核算。第三,基于活动的建模方法可以提供一种将居民室内外用能行为进行整合的分析框架。最后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开展进行了展望:第一,从活动分析和时间利用视角,建立自下而上的居民室内外用能活动仿真模型,在更小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模拟家庭能源需求,识别家庭能耗的主要来源、控制的重点人群、时段和区域,指导能源政策制定;第二,深入剖析能源回弹效应产生的决策机理,以及怎样的政策或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减少回弹;第三,将社会网络分析引入居民生活能耗研究,更加全面理解影响家庭用能行为的机制,为家庭能源消费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外能源消费 影响因素 核算方法 时间-能源综合建模 空间-交通-能源综合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户能量优化调度的配电网灾后故障恢复策略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陆秋瑜 江里舟 +4 位作者 别朝红 郑建平 杨银国 于珍 李更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4,共11页
新型配电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大型用户会建立能量管理系统(EMS)对自身用能曲线进行优化。该发展趋势给新型配电系统的弹性提升与灾后故障快速恢复方案制定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EMS逐利特性、维修人员调度以及分布式发... 新型配电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大型用户会建立能量管理系统(EMS)对自身用能曲线进行优化。该发展趋势给新型配电系统的弹性提升与灾后故障快速恢复方案制定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EMS逐利特性、维修人员调度以及分布式发电机组运行的配电系统灾后恢复策略双层优化模型。该模型的外层问题建立了一般配电网故障快速恢复模型,并使用时间-空间网络模型对维修人员在空间上的移动过程进行建模。内层问题描述了恢复供电后EMS根据所管理园区情况重新制定负荷曲线的过程。为求解该双层优化问题,使用Karush-Kuhn-Tucher条件将其转变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最后,在改进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上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并进行了灵敏度与计算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弹性 灾后故障恢复 能量管理系统 维修人员调度 时间-空间网络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尺度三维卷积的视频超分辨率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詹克羽 孙岳 李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4,共7页
视频超分辨率技术可由低分辨率视频获得高分辨率视频,有效提升视频的显示效果。与单幅图像超分辨率不同,如何利用相邻视频帧之间的信息在视频超分辨率中则显得十分重要。为改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的性能,充分利用视频帧的时间-空间相关性... 视频超分辨率技术可由低分辨率视频获得高分辨率视频,有效提升视频的显示效果。与单幅图像超分辨率不同,如何利用相邻视频帧之间的信息在视频超分辨率中则显得十分重要。为改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的性能,充分利用视频帧的时间-空间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三维卷积的视频超分辨率模型。该模型输入连续的多帧视频图像,输出中间帧的超分辨率重建结果,包括多尺度特征提取、特征融合以及高分辨率重建3个模块。首先,使用多尺度的三维卷积进行初步特征提取;然后,使用三维卷积残差结构进行特征融合,并将特征图进行通道分离,在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时,有效地减少了网络的参数量;最后,使用多个残差密集连接块和亚像素卷积进行高分辨率重建,并结合全局残差连接得到重建的高分辨率视频图像。Vid4数据集上3倍和4倍超分辨率放大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可有效提升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性能,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超分辨率 三维卷积 残差网络 时间-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区工程建设物资运输无人机巡航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康柳江 李浩 +1 位作者 孙会君 吴建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0-299,共10页
基于某复杂山区YA-LZ段的铁路工程建设物资运输计划,本文研究无人机巡航规划及机队管理问题。首先,考虑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和山区飞行轨迹,提出近似飞行距离算法计算山区无人机实际飞行距离。其次,通过建立以无人机基地建设成本、无人... 基于某复杂山区YA-LZ段的铁路工程建设物资运输计划,本文研究无人机巡航规划及机队管理问题。首先,考虑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和山区飞行轨迹,提出近似飞行距离算法计算山区无人机实际飞行距离。其次,通过建立以无人机基地建设成本、无人机固定成本与巡航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复杂艰险山区无人机巡航优化模型,决策无人机基地坐标、巡航范围以及机队配置需求。针对模型的非线性特点,设计自适应聚类-空间移动算法,通过有限次迭代快速划分巡航范围,进而搜索全局最优的无人机基地坐标,并计算最小机队配置需求。最后,将无人机巡航模型与自适应聚类-空间移动算法应用于YA-LZ段物资运输路线案例。通过与传统算法比较发现,计算结果可降低约20%的巡航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无人机巡航 数学建模 物资运输网络 自适应聚类-空间移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专用道条件下公交车辆轨迹的Seq2Seq预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楠 董红召 佘翊妮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82-1489,1517,共9页
即使在公交专用道条件下,因受前方车辆、站台通行能力、行人过街等因素影响,由路段上游到下游停车线持续一定时长的公交车辆轨迹仍然表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简单场景下的单一目标时间序列模型难以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对公交车辆轨迹预测的影... 即使在公交专用道条件下,因受前方车辆、站台通行能力、行人过街等因素影响,由路段上游到下游停车线持续一定时长的公交车辆轨迹仍然表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简单场景下的单一目标时间序列模型难以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对公交车辆轨迹预测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将车辆通过路段的整体轨迹表示为由多个相对简单的局部时间序列顺序组成的高维时间序列,应用循环神经网络的单层和多层循环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建立高维时间序列中局部序列和整体序列的映射关系,从当前时段轨迹序列开始依次循环预测每个局部序列直到获得未来时段的整体序列.在实验验证中,采用杭州市文三路公交线路的实测GPS轨迹数据对2种结构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优于现有流行的多步循环序列到序列方法,其中多层结构预测结果和复杂场景的泛化性能均优于单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时间序列 循环神经网络(RNN) 序列到序列(Seq2Seq) 多层循环编码器-解码器(HRED) 智能交通系统(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