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冷链物联网时间-温度的冷鲜肉供应链优化研究
1
作者 谢如鹤 孟祥超 +3 位作者 邹毅峰 刘广海 廖晶 瑭杰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随着冷链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实时温度监控和数据共享已成为提升冷鲜肉供应链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提出一种基于冷链物联网的时间-温度协调优化策略来提升冷鲜肉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基于预测微生物学和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了时间和温... 随着冷链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实时温度监控和数据共享已成为提升冷鲜肉供应链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提出一种基于冷链物联网的时间-温度协调优化策略来提升冷鲜肉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基于预测微生物学和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了时间和温度对冷鲜肉品质变化的影响,构建了冷鲜肉的品质变化模型和冷鲜肉供应链的能耗模型,并以冷鲜鸡供应链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冷鲜肉供应链中存在一个最佳的新鲜度水平,能够使供应链效益达到最大化;当某一环节的新鲜度偏离该最佳新鲜度水平,可通过后续环节调整时间和温度,实现供应链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物流 生鲜食品供应链 鲜度 时间-温度 易腐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器热稳定性的酶工程策略研究进展
2
作者 彭华康 张焕芝 +1 位作者 王晨跃 王垚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8-386,共9页
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身体健康。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器可监测食品生产后的全程热积累量并产生直观的颜色变化以指示食品货架期,但酶的热稳定性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酶工程可通过固定化、定向进化及理性设计等策略提高酶的热稳定性。近年来... 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身体健康。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器可监测食品生产后的全程热积累量并产生直观的颜色变化以指示食品货架期,但酶的热稳定性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酶工程可通过固定化、定向进化及理性设计等策略提高酶的热稳定性。近年来,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也被应用于酶工程,在复杂酶结构预测和热稳定性优化等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为酶分子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介绍酶工程改善酶热稳定性的主要策略,着重引述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器常用酶的热稳定性改造,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器 酶工程 定向进化 理性设计 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GIS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提升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3
作者 葛医博 夏云峰 +3 位作者 刘贯科 张海鹏 戴喜良 董冰冰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80-2690,共11页
盆式绝缘子作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的关键部件,其沿面耐电性能是决定GIS设备绝缘裕度的关键因素。为提升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该文提出一种用于改善其表面电场分布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 盆式绝缘子作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的关键部件,其沿面耐电性能是决定GIS设备绝缘裕度的关键因素。为提升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该文提出一种用于改善其表面电场分布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分析不同填充配比下涂层的综合性能以及改进涂覆方法,研究绝缘子样件涂覆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料前后的表面温度分布特征和耐电性能。结果表明:绝缘子样件表面温度从导杆到接地法兰逐渐降低,样件涂覆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材料后的表面温度与未涂覆相比温度差异小于10%;TiO_(2)填充量为30%~5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优;电-热耦合场作用下,盆式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随着表面温度梯度增大而逐渐降低;涂覆不同组分和不同段数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中心温度40~80℃时的样件涂覆50%TiO_(2)填充量复合材料后的沿面闪络电压与未涂覆相比提升15.22%~17.74%,研究结果为交流盆式绝缘子沿面耐电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盆式绝缘子 沿面耐电性能 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涂层 闪络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0.1)-BiVO_(4)(M=Fe,Cr,Mo,W)氨气传感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琳 张毅然 林赫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采用溶液燃烧合成(SCS)法合成了纯钒酸铋(BiVO_(4))和元素掺杂的M_(0.1)-BiVO_(4)(M=Fe,Cr,Mo,W),制备基于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固体电解质和Ag参比电极的混合电位型氨气(NH3)传感器。研究发现,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灵敏度呈现先增大... 采用溶液燃烧合成(SCS)法合成了纯钒酸铋(BiVO_(4))和元素掺杂的M_(0.1)-BiVO_(4)(M=Fe,Cr,Mo,W),制备基于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固体电解质和Ag参比电极的混合电位型氨气(NH3)传感器。研究发现,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灵敏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分别归因于电化学反应活性的提高和活跃的气固多相催化反应降低了三相界面(TPB)区域的NH3吸附量。传感器在工作温度525℃下表现出最优的灵敏度(-128.092 mV/dec)。Fe掺杂将响应时间从471.6 s降低至95.4 s,Mo掺杂将灵敏度提升至-168.786 mV/dec。极化曲线的结果验证了传感器响应机理符合混合电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_(0.1)-钒酸铋 氨气传感器 煅烧温度 元素掺杂 敏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5A-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疲劳性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海鹏 邢松龄 +2 位作者 韩赞东 王旭东 沈旭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0,共6页
搅拌摩擦焊(FSW)接头的疲劳性能是保证其结构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可用应力-寿命曲线(S-N曲线)表征,对于不同焊接条件的FSW接头均需要单独测定S-N曲线。针对6005A-T6铝合金的FSW试件,通过焊接试件的疲劳试验分析FSW接头的疲劳性能,估计了... 搅拌摩擦焊(FSW)接头的疲劳性能是保证其结构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可用应力-寿命曲线(S-N曲线)表征,对于不同焊接条件的FSW接头均需要单独测定S-N曲线。针对6005A-T6铝合金的FSW试件,通过焊接试件的疲劳试验分析FSW接头的疲劳性能,估计了不同存活率下的S-N曲线。此外,分析了厚度对FSW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对比了8 mm和16 mm两种厚度的焊接试件。结果表明,在95%置信度下,95%以上存活率的S-N曲线可用于指导抗疲劳设计。厚度对长寿命区的极限疲劳强度影响较小,不同厚度FSW接头的S-N曲线特征有所区别,与8 mm厚度的FSW接头相比,16 mm厚的接头在高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更长,S-N曲线更为陡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疲劳性能 应力-寿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流-固耦合的齿轮箱稳态热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逸 张开林 +1 位作者 邵帅 向泓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6-674,共9页
为准确预测轨道交通传动系统齿轮箱的温度分布,采用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混合时间尺度耦合法对齿轮箱进行仿真分析.对齿轮箱的内部流场与温度场同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据传输实现齿轮箱流场与温度场的实时双向耦合,最后根据... 为准确预测轨道交通传动系统齿轮箱的温度分布,采用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混合时间尺度耦合法对齿轮箱进行仿真分析.对齿轮箱的内部流场与温度场同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据传输实现齿轮箱流场与温度场的实时双向耦合,最后根据内部温度场计算结果,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箱体温度分布情况.另外,分析转速、浸油深度、喷油润滑等因素对齿轮箱稳态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在温度预测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4%.随着转速的增加,齿轮箱温度随之上升;而随着浸油深度的增加,除下箱体底部温度逐渐上升外,其余区域温度均下降.相同转速时,喷油润滑下的箱体最高温度对比飞溅润滑,降低幅度可达14%;且转速越高,冷却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耦合 箱体温度 混合时间尺度 润滑方式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马氏体钢高温应力-应变曲线和组织演变研究
7
作者 陈正坤 刘曼 +1 位作者 李彦龙 徐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59,共9页
采用热模拟实验,结合SEM、EBSD和TEM等分析手段,探究了终轧温度对一种不含Ni、Cr的低合金高强马氏体钢高温力学行为及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终轧温度下,试验钢显微组织主要由珠光体和贝氏体构成;随着终轧温度降低,试验钢平... 采用热模拟实验,结合SEM、EBSD和TEM等分析手段,探究了终轧温度对一种不含Ni、Cr的低合金高强马氏体钢高温力学行为及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终轧温度下,试验钢显微组织主要由珠光体和贝氏体构成;随着终轧温度降低,试验钢平均泰勒因子增大。采用基于位错演化的本构模型定量分析表明,随变形温度降低,控制位错产生的参数和控制动态回复的参数均减小,而控制静态回复的参数增大;且这三类参数对变形温度的敏感性均呈指数级降低。此外,降低终轧温度会导致流动应力增大、史密斯因子减小;当终轧温度从820℃降至780℃时,流动应力增幅最为显著。综合考虑析出强化效果及轧制设备负荷,推荐采用820℃作为该试验钢的终轧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轧温度 低合金马氏体钢 应力-应变曲线 显微组织 动态回复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艳 常天风 +1 位作者 杨子凡 李伊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共6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其优异的力学与耐久性能在结构修复与加固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巨大潜力,UHPC-普通混凝土(NC)界面粘结性能对于实现良好的加固效果至关重要。本工作基于斜剪试验,分析了UHPC强度和加固厚度对UHPC-NC界面粘结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其优异的力学与耐久性能在结构修复与加固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巨大潜力,UHPC-普通混凝土(NC)界面粘结性能对于实现良好的加固效果至关重要。本工作基于斜剪试验,分析了UHPC强度和加固厚度对UHPC-NC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HPC与NC界面粘结性能优异,斜剪试件破坏形式多表现为NC破坏、界面和NC同时破坏。UHPC-NC界面粘结强度随着UHPC强度的提高而小幅度提升,UHPC强度等级从C100提升至C140,试件的界面粘结强度提升幅度在10.63%~14.66%之间;UHPC加固厚度对界面粘结强度影响更加显著,相较75 mm厚的试件,厚度为150 mm的试件的界面粘结强度最大可提高38%。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UHPC-NC界面粗糙度、基体NC强度、UHPC强度和厚度的UHPC-NC界面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 斜剪试验 界面抗剪强度 荷载-滑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动态黏弹性能的时间-温度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迎社 田芳 +1 位作者 曹春 殷水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92-94,110,共4页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对聚氯乙烯的动态黏弹性能展开了研究,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建立了以55℃为参考温度的聚氯乙烯动态模量主曲线,利用分数阶Zener模型对动态模量主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温度等效原理适用于描述一...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对聚氯乙烯的动态黏弹性能展开了研究,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建立了以55℃为参考温度的聚氯乙烯动态模量主曲线,利用分数阶Zener模型对动态模量主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温度等效原理适用于描述一定温度范围内小应变情况下聚氯乙烯的动态黏弹性力学行为,且分数阶Zener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宽频域范围内聚氯乙烯动态模量随频率的变化规律。给出了WLF方程和Arrhenius方程的适用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动态黏弹性能 时间-温度等效原理 分数阶Zen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时间热处理后镍-石墨封严涂层力学性能演变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森 刘九军 +6 位作者 汪云程 吕亮 廖桓毅 罗屹峰 罗张吉 蒋耀年 毛卫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208,共4页
预测超长服役时间后镍-石墨封严涂层的可靠性对合理维护涂层和提升航空发动机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热喷涂技术制备了镍-石墨涂层样品,研究了在200℃、300℃和400℃下分别热处理400 h、800 h、1 200 h、1 600 h、2 000 h后镍-... 预测超长服役时间后镍-石墨封严涂层的可靠性对合理维护涂层和提升航空发动机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热喷涂技术制备了镍-石墨涂层样品,研究了在200℃、300℃和400℃下分别热处理400 h、800 h、1 200 h、1 600 h、2 000 h后镍-石墨涂层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演变。研究表明:热处理时间及温度对涂层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涂层的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400℃热处理2 000 h后,涂层的表面和截面硬度达到最小值,分别为0.46 GPa和0.63 GPa。涂层的内聚强度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略有增加再降低,400℃下热处理2 000 h后达到最小值0.43 MPa。镍和石墨发生氧化、晶粒生长、残余应力释放是导致在热处理过程中镍-石墨涂层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封严涂层 热处理 力学性能 超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酶纳米花型时间-温度指示剂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晓波 王麟 李小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0-67,共8页
目的:研制基于蛋白质杂化纳米技术和酶促反应的淀粉酶纳米花型时间-温度指示剂(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TTI),确定其活化能及适合指示的食品种类。方法:利用淀粉酶与铜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对淀粉酶进行固定化,形成淀粉酶@Cu纳米花,改... 目的:研制基于蛋白质杂化纳米技术和酶促反应的淀粉酶纳米花型时间-温度指示剂(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TTI),确定其活化能及适合指示的食品种类。方法:利用淀粉酶与铜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对淀粉酶进行固定化,形成淀粉酶@Cu纳米花,改变淀粉酶用量,筛选出花形最好的纳米花,并测试纳米花中淀粉酶的生物活性及保存稳定性;以15 mL 40 g/L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4.5 mL 1 g/L碘液为指示剂,分别加入10、20、30、40、50、60 mg的淀粉酶@Cu纳米花,制备出6种配方的TTI;在5、15、25、35℃的恒温条件下,研究6种TTI的性能,观察变色过程,测定动力学参数,计算反应活化能值。结果:淀粉酶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淀粉酶@Cu纳米花的花形最完整,淀粉酶活性提高到3.42倍,保存稳定性显著提高;6种TTI呈现出从深蓝色到无色的变化过程,活化能分别为14.84、21.00、28.85、33.03、32.55 kJ/mol和32.83 kJ/mol。结论:淀粉酶纳米花型TTI操作简单,指示效果明显,根据TTI与食品匹配原则,该系列TTI适用于监测由扩散控制、酶反应、脂肪氧化等原因引起腐败变质的食品质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温度指示剂 淀粉酶 纳米花 吸光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温度-时间-容许期(TTT)曲线的实验确定
12
作者 谷雪莲 刘彦臣 +2 位作者 刘宝林 华泽钊 王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6-319,共4页
为了获得精确的杯装牛乳的时间-温度-容许期(TTT)曲线,本实验研究了牛乳在4、10、15、20、25℃恒温过程中品质变化,并选择了新鲜度和菌落总数两个参数作判断依据,结合标准的要求、实验数据和线性插值的方法确定了杯装牛乳的TTT曲线。同... 为了获得精确的杯装牛乳的时间-温度-容许期(TTT)曲线,本实验研究了牛乳在4、10、15、20、25℃恒温过程中品质变化,并选择了新鲜度和菌落总数两个参数作判断依据,结合标准的要求、实验数据和线性插值的方法确定了杯装牛乳的TTT曲线。同时用Gompertz方程描述细菌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Gompertz方程对菌落总数的拟合效果较好。在4、10、15、20、25℃下,菌落总数超过30000个/ml的大约时间分别为5、4.5、4、3、1d,新鲜度分别在5、4.5、4.5、3、1d内超过20°T。TTT曲线符合电子式时间温度指示器的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T曲线 时间-温度指示器 货架期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UHPC轻型组合结构短栓钉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宗才 黄松 薛会青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通过6个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轻型组合结构短栓钉推出试验,对其抗剪承载力、破坏形态、栓钉应变及荷载-滑移曲线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栓钉直径、长度、数量以及界面黏结对短栓钉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结... 通过6个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轻型组合结构短栓钉推出试验,对其抗剪承载力、破坏形态、栓钉应变及荷载-滑移曲线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栓钉直径、长度、数量以及界面黏结对短栓钉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为栓钉根部剪切破坏,UHPC板除栓钉根部沿承压方向部分UHPC压碎外,其余部分保持完好,UHPC可以抵抗栓钉传递的高压应力;栓钉根部截面屈服后应力强化阶段明显,栓钉发生剪切破坏时,栓钉根部上侧应变超过3500με;长径比为2.0的短栓钉在UHPC中也能发挥全部强度;所有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分为弹性、弹塑性和塑性3个阶段,所有短栓钉的最大滑移量均小于4 mm,工程应用时应按照弹性剪力连接件进行设计;栓钉直径对栓钉抗剪性能提高最显著,直径16 mm的栓钉比直径13 mm的栓钉的抗剪承载力和极限滑移分别提高了46.4%和11%,弹性刚度和塑性刚度分别提高了35.8%和59.1%,增加栓钉长度和界面黏结能有效提高栓钉的剪切刚度,长径比为3.0的栓钉比长径比为2.5的栓钉的弹性刚度提高了12.3%,界面有黏结试件比界面无黏结试件的弹性刚度提高了17.4%;相同间距内,合理增加更多栓钉有利于提高整体抗剪强度,但会降低延性变形能力.最后,结合实验数据和国内外UHPC中栓钉推出试验结果,建立了UHPC中栓钉荷载-滑移曲线和抗剪承载力预测表达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短栓钉 推出试验 抗剪性能 荷载-滑移曲线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海水海砂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德举 王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共10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海水海砂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Seawater Sea-sand Concrete,UHPSSC)轴压应力-应变关系,探究钢纤维体积掺量对UHPSSC轴压力学性能和轴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使用Instron 1346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UHPSSC应力-... 为研究超高性能海水海砂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Seawater Sea-sand Concrete,UHPSSC)轴压应力-应变关系,探究钢纤维体积掺量对UHPSSC轴压力学性能和轴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使用Instron 1346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UHPSSC应力-应变全曲线,借助Pycharm曲线拟合程序与已有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模型进行拟合与修正.结果表明:钢纤维掺量越高,轴压作用下UHPSSC的破坏程度越小,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也随之增加;已有模型拟合的UHPSSC应力-应变全曲线上升段与试验曲线比较相近,下降段后期差距较大;通过修正下降段形状参数,得到了更适用于描述UHPSSC应力-应变全曲线的修正模型,并验证该修正模型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海水海砂混凝土 钢纤维 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全曲线 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态金纳米型时间-温度指示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李璇 余海龙 +3 位作者 许高垒 俞胡斐 孙若楠 钱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金纳米颗粒的时间温度指示器(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TTI)的变色机理及不同制备参数对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为其在食品上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明胶与氯金酸的还原反应为基础制备胶态金纳米型时间-温度指示器... 目的探究基于金纳米颗粒的时间温度指示器(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TTI)的变色机理及不同制备参数对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为其在食品上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明胶与氯金酸的还原反应为基础制备胶态金纳米型时间-温度指示器。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TTI的吸光度进行测定,并将其与时间进行非线性拟合。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制备参数对反应速率、变色寿命和活化能的影响。结果TTI体系中生成的金纳米颗粒使得TTI呈现紫红色,金纳米颗粒数量的增加导致TTI的颜色变深。明胶用量减少而明胶-氯金酸质量比不变,以及明胶用量不变而明胶-氯金酸质量比增大的情况下,TTI体系的反应速率变慢,变色寿命延长。明胶-氯金酸质量比决定了TTI体系的活化能。TTI的活化能的范围为77.89~84.58 kJ/mol。结论TTI具有监测因脂肪氧化而变质食品的潜能,通过调节TTI的制备参数可改变其变色寿命以匹配不同货架期的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温度指示器 金纳米 活化能 变色寿命 脂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淀粉酶时间-温度指示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钦 钱静 刘婧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65,138,共7页
目的研究淀粉酶型时间一温度指示剂(TTI)及酶经固定化后体系稳定性。方法以淀粉酶反应体系为基础,确定在时间为4~5d内,温度为4℃的条件下指示剂最佳配比,再应用固定化酶技术,观察固定化酶的凝固性.测定其酶活性能以及应用于TTI... 目的研究淀粉酶型时间一温度指示剂(TTI)及酶经固定化后体系稳定性。方法以淀粉酶反应体系为基础,确定在时间为4~5d内,温度为4℃的条件下指示剂最佳配比,再应用固定化酶技术,观察固定化酶的凝固性.测定其酶活性能以及应用于TTI中的吸光值随时间变化曲线。结果确定了淀粉酶型TTI体系配方.酶经固定后酶活有所下降。但吸光值变化更平稳。结论得到了应用于4℃时的时间一温度指示剂最佳酶固定化条件,以糊精(质量浓度为40g/L)和碘(质量分数为0.1%)为底物,琼脂固定化酶液(质量分数为3%)为反应物,该条件下得到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55cc.此时指示剂稳定性最佳.体系颜色变化与时间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温度指示剂(TTI) 淀粉酶 固定化酶 吸光值 酶活 琼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降-时间曲线呈“S”型的证明——从一维固结理论角度 被引量:54
17
作者 梅国雄 宰金珉 +2 位作者 殷宗泽 赵维炳 殷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从一维固结理论出发,严格证明了在线性加载或近似线性加载情况下(这和工程实际加载相类似),沉降-时间曲线呈“S”型。
关键词 固结理论 线性加载 沉降-时间曲线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降-时间曲线呈“S”型的证明及其应用——从土体本构关系 被引量:39
18
作者 梅国雄 宰金珉 +1 位作者 殷宗泽 赵维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1-24,共4页
从土体本构关系出发,严格证明了在线性加载或近似线性加载情况下(这和岩土工程实际加载相类似),沉降-时间曲线呈“S”型,并由此建立了新的沉降-时间预测模型,工程应用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 本构关系 线性加载 沉降-时间曲线 泊松曲线 “S”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件区病变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真真 戴晴 +3 位作者 姜玉新 朱庆莉 杨佳欣 高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分析附件区病变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形态和参数上有无差异,初步评估其对于鉴别附件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超声造影后病灶内部有增强成分的36例附件区包块(良性16例,恶性20例)进行分析。选择增强区作为感兴趣区获得... 目的分析附件区病变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形态和参数上有无差异,初步评估其对于鉴别附件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超声造影后病灶内部有增强成分的36例附件区包块(良性16例,恶性20例)进行分析。选择增强区作为感兴趣区获得TIC,将曲线下降支分为单相和双相。比较良恶性肿物在曲线下降支形态和曲线各参数中有无差异。结果①曲线下降支形态分析(共29例):分为单相和多相,单相组中恶性病变占90.9%,良性病变占9.1%;双相组中良性病变占61.1%,恶性病变占3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8)。以此指标作为诊断病变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为72.4%;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为75.9%。②曲线参数分析:当恶性组仅包括卵巢原发癌和转移癌时,在半洗出时间和半廓清时间上显著大于良性组。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于附件区肿物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强度曲线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妇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亚平 董光 +2 位作者 聂家秋 耿海 张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讨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DCE-TIC)呈平台型(Ⅱ型)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的MRI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潍坊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9例和... 目的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探讨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DCE-TIC)呈平台型(Ⅱ型)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的MRI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潍坊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9例和乳腺癌患者45例。比较2组患者病变形态学特征、患侧血供特征、早期强化率(EER)以及2组病灶的表面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19例乳腺纤维腺瘤病变中,9例圆形或卵圆形、8例分叶状、2例不规则,15例边界清晰,14例患侧乳腺血管增粗、增多,2例缓慢流入、4例中度流入、13例快速流入,平均ADC值为(1.47±0.38)×10-3mm2/s,11例内部可见低信号分隔。45例乳腺癌病变中,17例圆形或卵圆形、7例分叶状、21例不规则,11例边界清晰,38例患侧乳腺血管增粗、增多,1例缓慢流入、5例中度流入、39例快速流入,平均ADC值为(0.98±0.40)×10-3mm2/s。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患者病变的形状(χ2=9.176)、边缘(χ2=16.452)、肿块强化方式(χ2=18.489)以及病灶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呈Ⅱ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患侧血管增多、增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值鉴别乳腺癌与纤维瘤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敏感度94.7%、特异度71.1%。结论 TIC表现为平台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增强扫描早期强化多呈快速流入。纤维腺瘤患者与乳腺癌患者病变形态学特征及肿块强化方式均存在差异。结合形态学特征及纤维腺瘤内部低信号分隔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时间-信号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