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玫烟色虫草IF-1106菌株对小菜蛾致病力及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1
作者 田晶 孟豪 马瑞燕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6-732,共7页
为获得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具有高毒力的虫生真菌并将其应用于生产,采用喷雾法测定玫烟色虫草(Cordyceps fumosorosea)对小菜蛾幼虫的致病力,观察小菜蛾3龄幼虫的感病症状,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玫烟色虫草IF-1106... 为获得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具有高毒力的虫生真菌并将其应用于生产,采用喷雾法测定玫烟色虫草(Cordyceps fumosorosea)对小菜蛾幼虫的致病力,观察小菜蛾3龄幼虫的感病症状,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玫烟色虫草IF-1106菌株对小菜蛾幼虫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结果表明:小菜蛾3龄幼虫接种玫烟色虫草IF-1106菌株5~7d后,虫体全身被菌丝包被,并缩小且变得干瘪,体色呈黑褐色。不同浓度的玫烟色虫草孢子悬浮液处理小菜蛾2~4龄幼虫后,所有龄期都会感染而发病死亡。在孢子浓度为1.0×10^(8)cfu/mL时,2、3、4龄幼虫处理7d后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12%、88.89%、78.95%。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生物测定数据进行拟合,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并估计该菌株对小菜蛾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相应的LD50和LD90随之降低,剂量效应逐渐增强,致死时间与剂量对数有关,2龄幼虫的LT50在1.0×10^(6)~1.0×10^(8)孢子/mL范围内由4.77d降到2.89d。由此可见,玫烟色虫草IF-1106菌株对小菜蛾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烟色虫草 小菜蛾 致病力 感病症状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微生物杀虫剂对点尾尺蛾幼虫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姝婕 刘子业 +2 位作者 孙斌 卢小军 温俊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6,共8页
为筛选适用于防治点尾尺蛾Ourapteryx nigrociliaris的微生物杀虫剂,发展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等药用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苏云金芽胞杆菌B... 为筛选适用于防治点尾尺蛾Ourapteryx nigrociliaris的微生物杀虫剂,发展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等药用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对点尾尺蛾幼虫的致死效应,并使用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TDM模型均通过Hosmer-Lemo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4种微生物杀虫剂处理10 d的幼虫校正死亡率最高分别达到79.31%、86.21%、93.10%和72.41%,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81×10^(6)PIB/mL、2.71×10^(3)IU/mL、9.40×10^(6)孢子/mL以及9.86×10^(6)孢子/mL。综合考虑药剂致死率和致死速度,球孢白僵菌、苏云金芽胞杆菌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杀虫效果优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更具应用潜力。本研究为点尾尺蛾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尾尺蛾 粗榧 微生物杀虫剂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Bb84对Q型烟粉虱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艳秋 周婷婷 +3 位作者 林华峰 金鹏 李茂业 陈德鑫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9-464,共6页
为获得对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具有高毒力的杀虫真菌菌株并将其应用于生产,采用喷雾法测定了5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了B.bassiana 84(Bb84)菌株对烟... 为获得对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具有高毒力的杀虫真菌菌株并将其应用于生产,采用喷雾法测定了5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了B.bassiana 84(Bb84)菌株对烟粉虱若虫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结果表明:在5个供试菌株中,Bb84菌株对烟粉虱3龄若虫的致死速度快、致死率最高,逐日死亡率随着Bb84菌株孢子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其对2、4龄烟粉虱若虫也有较高的毒力。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其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结果表明:随着Bb84菌株接种时间的延长,相应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随之降低,剂量效应逐渐增强;当Bb84菌株处理浓度为1.0×10^7、1.0×10^8和1.0×10^9孢子/m L时,其对烟粉虱3龄若虫的致死中时间(LT50)值分别为5.44、4.61和4.05 d,即LT50值随菌株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时间效应增强。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当球孢白僵菌Bb84菌株的浓度高于1.0×10^8孢子/m L时,对烟粉虱3龄若虫的防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Bb84菌株 Q型烟粉虱 毒力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僵菌CQMa128乳粉剂对蛴螬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谢宁 王中康 +2 位作者 张建伟 陈环 殷幼平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6-441,共6页
用拌土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CQMa128乳粉剂对蛴螬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土壤含有1×106~1×108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时,蛴螬的校正死亡率随着绿僵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土壤含有... 用拌土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CQMa128乳粉剂对蛴螬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土壤含有1×106~1×108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时,蛴螬的校正死亡率随着绿僵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土壤含有5×107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时蛴螬的校正死亡率达85.2%。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生测数据进行拟合,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并估计了该制剂对蛴螬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相应的LD50和LD90随之降低,剂量效应逐渐增强。土壤中含有3×107、5×107和1×108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处理的LT50值分别为10.18、8.42、6.79d。当土壤含有1×108孢子/g绿僵菌乳粉剂时,蛴螬死亡率可达90%以上,LT90为10.50d。该绿僵菌制剂在蛴螬的生物防治中具较强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蛴螬 金龟子绿僵菌 乳粉剂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XJBb3005对茶丽纹象甲致病力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定锋 刘丰静 +2 位作者 李慧玲 张辉 吴光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807-811,共5页
用浸虫法测定球孢白僵菌XJBb3005菌株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茶丽纹象甲成虫的死亡率随着球孢白僵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孢子浓度为1.0×108个孢子·mL-1,处理7d后,累计死亡率达100%。运用时间... 用浸虫法测定球孢白僵菌XJBb3005菌株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茶丽纹象甲成虫的死亡率随着球孢白僵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孢子浓度为1.0×108个孢子·mL-1,处理7d后,累计死亡率达100%。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time-dose-mortality,TDM)对死亡率随时间、剂量的变化进行了拟合,所建模型顺利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的拟合良好,并由此模型估计出了球孢白僵菌XJBb3005菌株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致死剂量和致死时间。接种后第7d,LC50估计值为4.86×104孢子·mL-1,LC90估计值为4.26×106孢子·mL-1。用浓度为1.0×108、1.0×107、1.0×106、1.0×105和1.0×104个孢子·mL-1菌液处理的LT50值分别为3.97、4.45、5.01、6.49和7.87d。孢子悬液浓度为1.0×108、1.0×107和1.0×106孢子·mL-1处理时,LT90值分别为4.98、6.48和7.84d。由此表明该球孢白僵菌菌株对茶丽纹象甲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茶丽纹象甲 致病力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烟色棒束孢对烟粉虱致病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田晶 田浩楷 +3 位作者 刁红亮 付淑慧 郝赤 马瑞燕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5,共6页
为了寻找烟粉虱生物防治的新途径,用浸叶法测定了生防菌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对烟粉虱各虫态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接种该菌株孢子悬浮液后烟粉虱各虫态均可被感染而发病死亡。在供试浓度(1.0×107、5.0×106、1.0×106、5... 为了寻找烟粉虱生物防治的新途径,用浸叶法测定了生防菌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对烟粉虱各虫态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接种该菌株孢子悬浮液后烟粉虱各虫态均可被感染而发病死亡。在供试浓度(1.0×107、5.0×106、1.0×106、5.0×105、1.0×105cfu/m L)处理下,烟粉虱各虫态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均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2龄若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最高,在浓度为1.0×107cfu/m 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7 d后达到83.05%。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生物测定数据进行拟合,并估计了该菌株对烟粉虱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烟粉虱各虫态的致死中浓度(LD50)和死亡率为90%所对应的浓度(LD90)降低,生防菌的剂量效应逐渐增强,2龄若虫在接种后7 d的LD50对数剂量估计值为4.37。生防菌的致死时间与剂量呈负相关,在1.0×105~1.0×107cfu/m L内随生防菌浓度的增加2龄若虫的致死中时(LT50)由5.66 d降到4.47 d。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对烟粉虱2龄若虫有较高的致病效果,是烟粉虱生物防治的潜力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烟色棒束孢 烟粉虱 致病力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线虫对麦叶蜂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任向辉 王运兵 +2 位作者 韩日畴 张中印 秦雪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285-5286,共2页
在小规模敏感性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斯氏线虫对麦叶蜂5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并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分析技术对生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48 h斯氏线虫All品系的LD50为600线虫/虫;在4 500、2 250、1 130、560、280、140线虫/虫6个剂量... 在小规模敏感性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斯氏线虫对麦叶蜂5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并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分析技术对生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48 h斯氏线虫All品系的LD50为600线虫/虫;在4 500、2 250、1 130、560、280、140线虫/虫6个剂量处理中斯氏线虫的LT50分别为36,40,44,48,51,54 h。与传统机率分析技术相比,时间-剂量-死亡率分析同时考虑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适于评价昆虫病原线虫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叶蜂 斯氏线虫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对烟粉虱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联德 黄建 +1 位作者 林谷园 梁智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1,共5页
以叶片浸液接种法测定了烟粉虱对蜡蚧轮枝菌菌株(Vp28和Vl6063)的感染反应.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的变化作了拟合.接种后4-8d,Vl6063的LC50分别为3.98×108,3.55×107、6.31×106、1.17×106... 以叶片浸液接种法测定了烟粉虱对蜡蚧轮枝菌菌株(Vp28和Vl6063)的感染反应.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的变化作了拟合.接种后4-8d,Vl6063的LC50分别为3.98×108,3.55×107、6.31×106、1.17×106、6.03×105孢子·mL-1;Vp28的LC50分别为6.61×106,1.95×106、1.10×106、7.76×105和6.03×105孢子·L-1.2个菌株的LT50值为105-106孢子·mL-1(约为5.5-10.0d).在小于105孢子·mL-1的剂量下,Vp28的LT50值大于Vl6063;在大于106孢子·mL-1剂量下,Vl6063的LT50值则大于Vp28、Vp28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蜡蚧轮枝菌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叶片浸液接种法 生物测定 昆虫病原真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维盐·氟铃脲复配剂对甜菜夜蛾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许文耀 游文莉 陈章艳 《华东昆虫学报》 2004年第2期84-90,共7页
以甜菜夜蛾 (SpodopteraexiguaH櫣bner) 2龄幼虫为试虫 ,测定了 5种配比的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 )与氟铃脲混配剂的毒力 ,测定结果建立了“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根据模型分析结果 ,甲维盐与氟铃脲混配后增效显著... 以甜菜夜蛾 (SpodopteraexiguaH櫣bner) 2龄幼虫为试虫 ,测定了 5种配比的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 )与氟铃脲混配剂的毒力 ,测定结果建立了“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根据模型分析结果 ,甲维盐与氟铃脲混配后增效显著 ,5种配比中以甲维盐∶氟铃脲 =1∶10为最佳配比。其 2 4~ 6 0h 4个时段的共毒系数在 4 0 0~ 6 0 0之间 ,用 2 0、 1 0 μg·mL- 1浓度处理后的LT50 分别为 18 4 6和 3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氟铃脲 复配剂 甜菜夜蛾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2021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及预测
10
作者 尚卿 王海鹏 王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443,共8页
目的分析1992-2021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评估年龄、时期和队列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并预测未来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2021),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2-2... 目的分析1992-2021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评估年龄、时期和队列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并预测未来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2021),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2-2021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运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估计1992-2021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及队列效应,利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预测2022-2026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采用分层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高体重指数(BMI)、高血糖、运动不足和饮食]对乳腺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1992-2021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从1992年的15.95/10万和7.35/10万上升至2021年的55.54/10万和12.41/10万;标化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从18.51/10万上升至37.00/10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2.43%,但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9.05/10万降至8.24/10万,AAPC为-0.35%。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时期及队列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同一出生队列中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15~89岁年龄组呈增高趋势,在≥90岁年龄组呈下降趋势;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逐年增高,2017-2021年达到最高,相对危险度(RR)值为1.37;女性乳腺癌的死亡风险逐年降低,其中2012-2016年死亡风险最低,RR值为0.86。随着出生队列年份的增加,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逐渐增高,死亡风险逐渐降低。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2-2026年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持续上升,2026年将达到40.25/10万,而标化死亡率将趋于平稳,到2026年为8.28/10万。在乳腺癌危险因素中,饮食引起的乳腺癌死亡率最高。结论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未来应重点制定高危人群的精准筛查方案,并基于趋势预测优化早期筛查策略及治疗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尺度上具有时变时滞和额外食物供给的比例依赖食饵-捕食者模型的分析
11
作者 付慧 王清龙 +1 位作者 代川渝 姚海清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4,共10页
本文在时间尺度上研究了一类具有额外食物供给的比例依赖食饵-捕食者模型。考虑时变时滞的影响,通过建立时间尺度上的动力学不等式,运用比较定理,得到了食饵和捕食者种群的持久生存性。进一步借助重合度理论,得到了该模型周期解存在的... 本文在时间尺度上研究了一类具有额外食物供给的比例依赖食饵-捕食者模型。考虑时变时滞的影响,通过建立时间尺度上的动力学不等式,运用比较定理,得到了食饵和捕食者种群的持久生存性。进一步借助重合度理论,得到了该模型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最后,给出了一个数值例子来验证分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饵-捕食者模型 时间尺度 时滞 持久性 周期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结合随机森林融合模型用于白术的产地溯源分析
12
作者 王颖琦 赵汉卿 +1 位作者 方焕 王童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7-1153,共7页
该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技术结合两种改进的随机森林融合算法对白术进行产地溯源分析。首先通过MALDI-TOF MS获取了来自3个省份白术样本的质谱数据,每个样本的数据大小为1×234154。鉴于样本数... 该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技术结合两种改进的随机森林融合算法对白术进行产地溯源分析。首先通过MALDI-TOF MS获取了来自3个省份白术样本的质谱数据,每个样本的数据大小为1×234154。鉴于样本数据量庞大,故采用数据分箱策略进行初步简化(1×6600)。然后通过设定的累计方差贡献率阈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降维。利用降维后的数据构建自适应增强极端随机森林模型(AERF)和自适应增强平衡随机森林模型(ABRF),最终通过模型融合策略获得AERF-ABRF模型对白术进行产地溯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降维数据构建的AERF-ABRF能够准确区分来自3个省份的白术样本,其对测试集和预测集的分类准确率均达到100%。同时,与单一判别模型相比,模型融合策略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模型融合 白术 产地溯源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的尾巨桉DH32-29木材含水率动态模型研究
13
作者 汤雷吼 林建国 韦添露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3期169-171,共3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加工尾巨桉DH32-29木材,了解和分析尾巨桉DH32-29采伐后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该文以5年生尾巨桉DH32-29为研究对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派阳山林场采伐了符合条件的5年生尾巨桉无性系DH32-29林木40株,对采伐后的木材进...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加工尾巨桉DH32-29木材,了解和分析尾巨桉DH32-29采伐后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该文以5年生尾巨桉DH32-29为研究对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派阳山林场采伐了符合条件的5年生尾巨桉无性系DH32-29林木40株,对采伐后的木材进行取样并使其自然干燥,并于2023年9月12日至2024年1月10日每间隔5 d调查1次木材含水率情况。对5年生尾巨桉无性系DH32-29木材样木的含水率均值应用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经平稳化处理、模型检验后,确定5年生尾巨桉无性系DH32-29在采伐后120 d内的含水率预测模型为Y_t=0.138-1.000×εt-j。经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988,模型表现优秀,拟合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最后得出了5年生尾巨桉DH32-29无性系采伐后125~150 d的木材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DH32-29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木材含水率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对小十三星瓢虫幼虫-枸杞蚜虫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怡 孙海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6-239,共4页
进行了吡虫啉对小十三星瓢虫幼虫-枸杞蚜虫的综合作用研究,所获数据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吡虫啉对枸杞蚜虫药后1d的各致死浓度:LC50~LC99为3.0255~17.5711μg/mL,药后5d的LC50~LC99为0.6551~3.8036μg/m... 进行了吡虫啉对小十三星瓢虫幼虫-枸杞蚜虫的综合作用研究,所获数据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吡虫啉对枸杞蚜虫药后1d的各致死浓度:LC50~LC99为3.0255~17.5711μg/mL,药后5d的LC50~LC99为0.6551~3.8036μg/mL;对小十三星瓢虫幼虫药后1d的各致死浓度:LC50~LC99为1.8655~21.9584μg/mL,药后4d的LC50~LC99为0.4811~5.6624μg/mL;致死浓度和致死时间,两者互为函数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吡虫啉直接处理后不同时间的小十三星瓢虫幼虫对蚜虫的取食量,高剂量处理的捕食量小于低剂量处理的捕食量,且日捕食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枸杞蚜虫 小十三星瓢虫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时间视角缓解并购后整合-自治悖论的仿真研究
15
作者 江诗松 程茂森 +1 位作者 胡岩 张硕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9-637,共9页
基于NK模型的仿真分析方法,采用时间视角来缓解整合-自治悖论。研究发现,时间视角的自治再整合战略,在绩效结果上要优于整合战略和自治战略,表明自治再整合战略可以缓解整合-自治悖论。并且,这种绩效优势在双方相互依赖程度更高及整合... 基于NK模型的仿真分析方法,采用时间视角来缓解整合-自治悖论。研究发现,时间视角的自治再整合战略,在绩效结果上要优于整合战略和自治战略,表明自治再整合战略可以缓解整合-自治悖论。并且,这种绩效优势在双方相互依赖程度更高及整合时机处于中期时最显著。此外,还探索了绩效结果背后深层次的协调和探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后整合 整合-自治悖论 时间视角 基于主体的仿真 N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电液制动器的油液黏度-时间模型及制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泽河 邢磊 +3 位作者 孙亚楠 王磊 魏福生 魏建强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9,共9页
针对寒冷地区电液制动器制动力和制动力矩不足等导致水闸制动系统发生溜车问题,基于液压油Vogel黏温模型以及当地温度变化数据,构建了油液黏度随时间变化的黏度-时间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电液制动器制动过程中油液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然... 针对寒冷地区电液制动器制动力和制动力矩不足等导致水闸制动系统发生溜车问题,基于液压油Vogel黏温模型以及当地温度变化数据,构建了油液黏度随时间变化的黏度-时间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电液制动器制动过程中油液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对电液制动器制动性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过程中,电液制动器液压油压力主要分布在活塞底腔,且随着黏度增大而逐渐增大,当油液黏度为662.4 Pa·s时,压力达到1.455×10^(-3)MPa,电液制动器液压油在叶轮中心轴部位会出现涡流循环,其循环强度随着油液黏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给定工况下,该电液制动器的最小制动力为1098 N,最小制动力矩为274 N·m。而这一制动力矩已低于该电液制动器工作力矩范围,此时可以通过更换该月份黏度更小的液压油或增设预加热系统等措施来提高其制动力和制动力矩,从而实现正常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制动器 寒冷地区 黏度-时间模型 流场特性 制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线虫防治石榴茎窗蛾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17
作者 任向辉 王运兵 +4 位作者 韩日畴 张中印 王洪亮 马守法 刘志强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2,共3页
在小规模敏感性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斯氏线虫对石榴茎窗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技术对生物测定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56h斯氏线虫All品系的LD50为210条线虫/虫;在5630条线虫/虫、1130条线虫/虫、230条线虫/... 在小规模敏感性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斯氏线虫对石榴茎窗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技术对生物测定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56h斯氏线虫All品系的LD50为210条线虫/虫;在5630条线虫/虫、1130条线虫/虫、230条线虫/虫3个剂量处理中斯氏线虫的LT50分别为40、48、55h。与传统机率分析技术相比,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同时考虑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适于评价昆虫病原线虫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茎窗蛾 斯氏线虫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事件分析在评价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药物疗效中的应用
18
作者 丁勤 杨汝薇 +2 位作者 张声南 阳国平 裴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8-1008,共11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已成为当今医疗领域难题,时间-事件数据分析在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研究中展现重要价值。本研究全面综述了时间-事件分析在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药物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旨在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已成为当今医疗领域难题,时间-事件数据分析在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研究中展现重要价值。本研究全面综述了时间-事件分析在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药物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旨在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策略优化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时间-事件分析方法在类似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 时间-事件分析 死亡率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森林群落多样性-稳定性关系
19
作者 贾勃 王新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1,共8页
森林群落稳定性是体现森林面对干扰抵抗能力的重要指标,已知森林生物量稳定性会受到多样性、物种异步性和优势物种稳定性的影响,然而,关于这些变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相对重要性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时间尺度下森林群落稳定... 森林群落稳定性是体现森林面对干扰抵抗能力的重要指标,已知森林生物量稳定性会受到多样性、物种异步性和优势物种稳定性的影响,然而,关于这些变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相对重要性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时间尺度下森林群落稳定性影响因素。基于吉林省金沟岭林场的110块固定样地数据,本文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下多样性、优势物种稳定性、物种异步性和森林群落生物量稳定性的相关关系是否一致,接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胸径变异系数、物种异步性与稳定性总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物种异步性的直接效应由0.44增长为0.63,总相对效应由36.87%增长为45.57%,物种异步性一直是影响森林生物量时间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得出影响群落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关系的机制,然而多样性-稳定性关系及其机制是复杂的,未来仍需要选择不同多样性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稳定性关系 时间尺度 物种异步性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时间窗的数据-模型融合驱动暂态频率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贤哲 姚伟 +4 位作者 黄伟 翟苏巍 郑超 李文云 文劲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1562,I0049,I0050,共14页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使得新型电力系统的暂态频率响应特征更加复杂,现有频率在线预测方法难以兼顾准确性和及时性。基于此,提出基于自适应时间窗的数据-模型融合驱动暂态频率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离线训练多个具有不同长度...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使得新型电力系统的暂态频率响应特征更加复杂,现有频率在线预测方法难以兼顾准确性和及时性。基于此,提出基于自适应时间窗的数据-模型融合驱动暂态频率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离线训练多个具有不同长度时序数据输入的频率曲线循环预测模型;其次,利用参数辨识方法离线建立各发电集群的通用等值频率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有功-频率物理机理快速分析模型;最后,串行融合前述频率曲线循环预测模型与有功-频率物理机理快速分析模型,并提出“可信度量化评估指标”,实时分析在线预测过程中不同评估时刻下预测结果的精度,自适应调整输入时序数据长度,直至预测结果满足要求并输出。含风电的IEEE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风电渗透率或不同扰动下均能快速、准确地预测暂态频率响应曲线,相较于其他在线预测方法具有更优的评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模型融合驱动 自适应时间窗预测 暂态频率预测 广域量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