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时间综合影响的轮盘赌游走个性化推荐算法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婷 肖如良 +3 位作者 孙聪 陈洪涛 李源鑫 李洪恩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4-1117,1129,共5页
传统的基于图的推荐算法忽略了时间综合信息影响从而导致推荐质量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间综合影响的轮盘赌游走个性化推荐算法。该算法以用户-项目二分图为基础,引入衰减函数,将时间综合信息对推荐的影响量化成图节点的关... 传统的基于图的推荐算法忽略了时间综合信息影响从而导致推荐质量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间综合影响的轮盘赌游走个性化推荐算法。该算法以用户-项目二分图为基础,引入衰减函数,将时间综合信息对推荐的影响量化成图节点的关联概率;然后采用轮盘赌模型根据关联概率选择游走目标;最终对每个用户做出top-N推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基于图的随机游走PersonalRank算法在推荐的准确度、召回率以及覆盖率指标上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函数 时间综合影响 轮盘赌选择模型 PersonalRank算法 个性化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时间综合优化网络资源调度策略及价格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大震 王淑静 +1 位作者 宋瀚涛 潘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7-621,共5页
为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调度,分析了网格资源管理领域目前已有的经济学模型资源分配框架,给出了经济模型中价格机制的形式化描述.参考Buyya提出的调度策略,在综合考虑成本价格和作业执行时间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模型下基于时限预算和作... 为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调度,分析了网格资源管理领域目前已有的经济学模型资源分配框架,给出了经济模型中价格机制的形式化描述.参考Buyya提出的调度策略,在综合考虑成本价格和作业执行时间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模型下基于时限预算和作业价格预算的成本和时间综合最优调度(STPP)策略和一种获取价格的迭代算法.研究表明,STPP策略增强了资源调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模型 资源调度 资源提供者 价格和时间综合最优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海元 单舜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从2小时政策的演变、学校体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新生态创造的条件等分析了2小时提出的背景。从加快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从2小时政策的演变、学校体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新生态创造的条件等分析了2小时提出的背景。从加快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不强“顽症”、着重解决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问题、地方改革经验有待上升为国家政策等说明了2小时实施的主要依据。从正确认识2小时改革的深意、系统谋划2小时的结构安排、一体化设计2小时体育活动内容、强化2小时体育活动的条件保障、完善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等方面探讨落实工作的思考,希望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落实好2小时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做出理论引领和实践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小学生 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价值旨趣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于素梅 王晓燕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政策是新时期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国家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实施“以体育人”理念的价值旨趣。“2小时”政策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有效落实该政策...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政策是新时期对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国家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实施“以体育人”理念的价值旨趣。“2小时”政策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有效落实该政策亟需深入领会政策深意,认真分析机遇挑战,提出系统化推进策略。在操作策略上亟需发挥学校主渠道和家庭助推器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层面需要保质保量做到“四个一”并体现贯通性;家庭层面需要尽心尽力做好“三件事”并体现多样性。研究“2小时”的价值旨趣与协同路径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深化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中小学生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手时间-能量综合最优轨迹规划 被引量:4
5
作者 邹继刚 曾昭龙 +2 位作者 张锐 刘合 李文秀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6-349,共4页
利用 B样条函数逼近机械手运动轨线 ,并通过引入样条曲线的伪距离和伪速度参量化解轨迹 ,进一步利用动态规划法进行二维动态寻优 ,最终获得机械手时间能量综合最优轨迹 .
关键词 机械手 时间-能量综合最优 B样条函数 轨迹规划 动态规划 伪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日本初中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学习时间 被引量:8
6
作者 万伟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当今日本课程改革中,综合学习时间是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然而,在日本的初中,综合学习时间是否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目前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阐述以及对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实施综合学习时间的学校情况的介绍,概要... 当今日本课程改革中,综合学习时间是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然而,在日本的初中,综合学习时间是否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目前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阐述以及对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实施综合学习时间的学校情况的介绍,概要地展示了日本初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初中 课程改革 综合学习时间 教学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GPS时间 被引量:8
7
作者 胡锦伦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3期313-320,共8页
综合GPS时间(SynthesizedGPSTime)是UTC0h多星GPS时间的综合结果,它是由时间实验室在不同时刻接收的单星GPS时间比对数据,采用合适的平滑归化方法得到的。近年来,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和中国上海天文... 综合GPS时间(SynthesizedGPSTime)是UTC0h多星GPS时间的综合结果,它是由时间实验室在不同时刻接收的单星GPS时间比对数据,采用合适的平滑归化方法得到的。近年来,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和中国上海天文台(SO)的时间公报公布了综合GPS时间数据。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时域特性分析和国际时间同步结果比较,得到了下面一些结论;(1)取样时间为亚天时,BIPM和USNO的综合GPS时间的时间比对精度和频率稳定度分别为5.4~78ns和3.4~6.9×10-14,SO的相应结果分别为9.6~11.8ns和13.9~15.2×10-14。在由综合GPS时间确定的国际时间同步结果中,BIPM和USNO的时间同步精度和频率稳定度分别为4.8~6.818和4.8~7.4×10-14,SO与BIPM和USNO时间同步的相应结果分别为10.3~14.6ns和14.0~16.2×10-14。So结果的水平差异主要是协调世界时主钟水平差异的反映;(2)综合GPS时间的结果有效地消除了SA效应的影响,其水平与正常状态下工作的单星结果水平相当,或更好些;其噪声过程屯是基本相类似的,主要是白噪声;(3)进行了综合GPS时间确定的国际时间同步长期结果的比较,SO与BIPM和USNO的系统差优于30ns,不确定度优于15ns,准确度估计优于100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综合GPS时间 卫星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综合学习时间”与中国“研究性学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蒋纯焦 蒋和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5-70,共6页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文化、教育上既各具特色,又多有共通之处。日本“综合学习时间”与中国“研究性学习”具有同类性质,同属于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色。通过从政策演进、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内容、课程评价、...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文化、教育上既各具特色,又多有共通之处。日本“综合学习时间”与中国“研究性学习”具有同类性质,同属于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色。通过从政策演进、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开发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可以透析彼此的亮点和不足,从而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综合学习时间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学科的兴与衰:解读日本中小学“综合学习时间” 被引量:3
9
作者 谭建川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59,共5页
一个新学科的产生是复杂的社会和政治的历程。"综合学习时间"作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既被寄予厚望,同时又饱受质疑和批评。在日本政府2008年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中,"综合学习时间"... 一个新学科的产生是复杂的社会和政治的历程。"综合学习时间"作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既被寄予厚望,同时又饱受质疑和批评。在日本政府2008年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中,"综合学习时间"虽然得以保留,但是其课时已经大幅减少。它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在面对困境时的反思与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综合学习时间 课程改革 新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小学的“综合学习时间”概述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昌淑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47,F003,共2页
为了培养年青一代面对国际化、信息化社会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日本在中小学新设置了“综合学习时间” ,通过“综合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
关键词 综合学习时间 生存能力 教育资源 日本 中小学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日本的 “综合学习时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钱旭升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1-45,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特别是其核心“研究性学习”的确定及展开,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日本为了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准备于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类似的课程——“综合学习时间”。文章尝试从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特别是其核心“研究性学习”的确定及展开,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日本为了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准备于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类似的课程——“综合学习时间”。文章尝试从设置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两国的课程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综合实践活动” 日本 综合学习时间 比较研究 课程调协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国新世纪的课程创新和历险——与日本“综合学习时间”之比较及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9-24,共6页
新世纪之初 ,中日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把课程综合化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 ,分别推出“综合学习时间”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相比较 ,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课程中受到启示 ,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 新世纪之初 ,中日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把课程综合化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 ,分别推出“综合学习时间”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相比较 ,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课程中受到启示 ,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进而引发我们对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深度透视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学习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课程综合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国 日本 比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课程改革新亮点比较——“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学习时间” 被引量:1
13
作者 郁琴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8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综合学习时间 课程设置 中日 基础教育改革 课程改革方案 革新 理论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小学综合学习时间改革的动向与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滕雪丽 殷世东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20,共5页
日本中小学开展的综合学习时间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与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相同,课程性质也相同。通过对日本文部省颁布关于中小学综合学习时间改革的分析,以及笔者留学期间参加日本中小学综合学习时间活动的体验,希望给正... 日本中小学开展的综合学习时间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与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相同,课程性质也相同。通过对日本文部省颁布关于中小学综合学习时间改革的分析,以及笔者留学期间参加日本中小学综合学习时间活动的体验,希望给正在探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我国中小学教师以启迪,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开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学习时间 课程改革 指导计划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前兆综合异常方法在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应用——以兴海地震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晓清 张晓香 +1 位作者 秦松涛 李胜乐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18个定点前兆台项资料的研究,提出了利用前兆台网提取前兆综合异常度指标的方法,包括空间综合度和时间综合度。利用前者来研究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强震前短期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后者来判定未来中强地震的...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18个定点前兆台项资料的研究,提出了利用前兆台网提取前兆综合异常度指标的方法,包括空间综合度和时间综合度。利用前者来研究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强震前短期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后者来判定未来中强地震的发震时间。在空间综合异常度的研究中较好地解决了前兆台网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异常集中区与震中偏离的问题。作为实例给出了2000年9月12日青海省兴海MS6.6地震前前兆异常的时间和空间综合异常度高值区存在扩散-向震中集中-发震-扩散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 空间综合 时间综合 地震综合预报 兴海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国2002年小学初中课程中将新设综合学习时间
16
作者 罗朝猛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综合学习时间 初中课程 课程方案 日本 小学 教育课程 综合课程 学习课程 小学课程 重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的时间错觉——以莱奥纳尔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占跃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145,38,共6页
“瞬间”是绘画中匹配于空间错觉的时间错觉。它产生于西方传统艺术之中,是画家探索艺术的视觉真实的产物。但为了充分的表现主题,绘画的时间结构往往是综合而复杂的。画家的创作主要是构造对应于事件原型的整体,而不是片面强调“瞬间... “瞬间”是绘画中匹配于空间错觉的时间错觉。它产生于西方传统艺术之中,是画家探索艺术的视觉真实的产物。但为了充分的表现主题,绘画的时间结构往往是综合而复杂的。画家的创作主要是构造对应于事件原型的整体,而不是片面强调“瞬间”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间 错觉 时间综合 《最后的晚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知觉的理论模型与展望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有国 黄希庭 +1 位作者 尹天子 张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3,222,共8页
时间知觉包括时距知觉和时序知觉。时距知觉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起搏器-累加器模型、资源分配模型、记忆衰减模型和状态依赖网络模型;时序知觉的认知机制主要包括:中枢计时机制、特定特征机制和信息强度假设;同时考虑时距和时序加工的... 时间知觉包括时距知觉和时序知觉。时距知觉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起搏器-累加器模型、资源分配模型、记忆衰减模型和状态依赖网络模型;时序知觉的认知机制主要包括:中枢计时机制、特定特征机制和信息强度假设;同时考虑时距和时序加工的综合模型包括:层级周期振荡模型和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未来将在探明时间知觉与意识的关系、扩展时间知觉的应用领域以及多学科交叉和多方法结合探索机理上可能有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知觉 时距 时序 理论模型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知觉的进程与源定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有国 袁宏 +1 位作者 黄希庭 刘光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90,共10页
心理学家对时间认知的脑机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型假设:特异化计时模型、分布网络计时模型和局部任务依赖的计时模型。本研究中三个实验分别在视觉、听觉和触觉通道,要求被试完成时间任务和非时间任务(颜色、音调和位置),同时记录错误... 心理学家对时间认知的脑机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型假设:特异化计时模型、分布网络计时模型和局部任务依赖的计时模型。本研究中三个实验分别在视觉、听觉和触觉通道,要求被试完成时间任务和非时间任务(颜色、音调和位置),同时记录错误率、反应时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数据。探讨了不同感觉通道内时间知觉的进程以及源定位,检验以上三种基本的模型假设。ERP分析发现,不同通道时间任务与非时间任务诱发ERP的差异开始显著的时间点不一致,但视觉、听觉分离点与各自关联负变化(CNV)的始潜时接近,触觉分离点与CNV开始负走向的起始点接近。源定位分析发现,视觉、听觉和触觉时间知觉均激活了额叶、顶叶的部分区域,此外视觉时间知觉还激活了枕叶部分区域,听觉时间知觉还激活了颞叶部分区域。以上的结果提示,CNV可以作为反映不同通道时间知觉过程的指标。三种基本的模型均只能解释本研究的部分结果,时间知觉双加工模型可以对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知觉 进程 源定位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 时间知觉双加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为什么不能是点状的? 被引量:9
20
作者 姜宇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84,共11页
点状时间在哲学上一向被视作一个悖论性的概念。但在近现代的西方历史之中,它实际上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从公共时间与私人时间的对峙分裂,直到实时和当下绵延这两种形式的延展,现在点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哲学内涵。在晚近... 点状时间在哲学上一向被视作一个悖论性的概念。但在近现代的西方历史之中,它实际上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从公共时间与私人时间的对峙分裂,直到实时和当下绵延这两种形式的延展,现在点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哲学内涵。在晚近的加速社会之中,现在点又呈现出一种明显脱节的形态。基于这些背景,德勒兹关于时间三种综合的理论得到重新阐释,并开启了超越加速时间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在点 绵延 实时 时间的三种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