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早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筛查价值(英文)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丽 符小艳 彭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2-635,共4页
【目的】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早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4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行早孕期心脏筛查且产前可疑心脏畸形共87例,与追踪结果比较,分析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 【目的】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早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4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行早孕期心脏筛查且产前可疑心脏畸形共87例,与追踪结果比较,分析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心脏畸形诊断的价值,同时分析不同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的诊断价值。【结果】纳入本研究的87例病例中,包括严重心脏畸形62例(71.3%,62/87)和非严重心脏异常25例(28.7%,25/87)。与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尸检结果比较,应用三维超声STIC技术共分析诊断正确心脏畸形78例(89.7%)。单纯四腔心切面对心脏畸形的检出率为48.3%(42/87),四腔心切面联合左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检出率为64.4%(56/87),四腔心切面联合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检出率为66.7%(58/87),四腔心切面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的检出率为79.3%(69/87),四腔心切面联合左心室、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的检出率为89.7%(78/87)。【结论】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可在早孕期进行胎儿心脏筛查,联合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筛查可提高心脏畸形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时间空间复合成像技术 心脏畸形 早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评价正常胎儿心功能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微 张颖 +2 位作者 蔡爱露 赵一理 王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203,共2页
时间-空间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是一种专用于胎儿心脏的实时三维成像技术[1]。本研究运用STIC技术测量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容积并计算射血分数,评价其与孕周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 时间-空间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是一种专用于胎儿心脏的实时三维成像技术[1]。本研究运用STIC技术测量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容积并计算射血分数,评价其与孕周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0年4月在我院正常产检的165名孕妇,年龄22~34岁,平均(28.2±3.8)岁,孕周20~3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 胎儿心脏 心脏功能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评价胎儿右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静 周启昌 +2 位作者 彭清海 赵一理 龚哲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6-494,共9页
目的:探讨四维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评价胎儿右心室功能的优越性、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180例24+0~37+6孕周正常胎儿的STIC心脏动态图像,并结合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 目的:探讨四维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评价胎儿右心室功能的优越性、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180例24+0~37+6孕周正常胎儿的STIC心脏动态图像,并结合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virtual organ computer-aided analysis,VOCAL)软件进行后期脱机分析,以获得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RVEDV)和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RVESV),计算出右心每搏量(right stroke volume,RSV)、右心输出量(right cardiac output,RCO)和右心射血分数(right ejection fraction,REF);且根据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时所测量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AC)、股骨长度(femur length,FL)和胎儿估测体质量(estimated fetal weight,EFW)来标准化RCO,然后将所有测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整体采集分析成功率为83.89%,且可重复性较好。正常胎儿的RVEDV,RVESV,RSV,RCO和根据胎儿生物学参数(HC,AC,FL)分别标准化后的RCO均随孕周增长呈增加趋势,REF和RCO/EFW测值则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结论:应用STIC技术能够比较准确、客观地测量胎儿心室容积,有望成为临床评价胎儿心脏功能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超声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胎儿 右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评估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心功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应倩 武育蓉 +1 位作者 陈笋 孙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应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评价圆锥动脉干畸形(CTD)胎儿心功能。方法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39胎CTD胎儿(CTD组)和39胎正常胎儿(对照组)。采用STIC技术评估2组胎儿的心功能,包括肺动脉(PA)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目的应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评价圆锥动脉干畸形(CTD)胎儿心功能。方法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39胎CTD胎儿(CTD组)和39胎正常胎儿(对照组)。采用STIC技术评估2组胎儿的心功能,包括肺动脉(PA)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RVDS)、缩短分数(F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等指标,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D组胎儿PA内径及PA/AO均减小(P均<0.001),LVDD、LVDS、RVDD、RVDS、LVEDV、LVESV、RVEDV及RV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心室FS、EF及SV均降低(P均<0.05),LVDD/RVDD明显升高(P均<0.01)。CTD组中,RVEDV高于LVEDV(P<0.05),左心室SV及EF均低于右心室(P均<0.05)。结论CTD在产前即可对胎儿心功能造成影响,右心室功能有代偿性增强表现,而右心扩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 圆锥动脉干畸形 胎儿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诊断孕晚期脐带真结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淑娜 祁平安 王艺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8-1268,共1页
孕妇35岁,孕38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双顶径89mm,腹围309mm,股骨73mm,脐动脉血流S/D比值4.20,搏动指数1.29,阻力指数0.70,予常规吸氧、输液后复查超声,脐动脉血流S/D比值:4.60,搏动指数1.48,阻力指数0.78;游离段脐带扭曲、盘绕(图... 孕妇35岁,孕38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双顶径89mm,腹围309mm,股骨73mm,脐动脉血流S/D比值4.20,搏动指数1.29,阻力指数0.70,予常规吸氧、输液后复查超声,脐动脉血流S/D比值:4.60,搏动指数1.48,阻力指数0.78;游离段脐带扭曲、盘绕(图1A),加压及动态观察未见其松解或形态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脐带打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真结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时间分辨的二维空间成象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江少恩 郑志坚 +3 位作者 刘忠礼 缪文勇 陈正林 胡昕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对惯性约束聚变靶丸芯部诊断的测量仪器要求具有 1 0 ps的时间分辨 ,为了满足此要求 ,采用多针孔线阵配 X光条纹相机 ,由多个针孔的一维条纹图象的数据 ,利用图象处理技术重建出二维图象 ,由此获得一项高时间分辨的二维空间成象技术 ( M... 对惯性约束聚变靶丸芯部诊断的测量仪器要求具有 1 0 ps的时间分辨 ,为了满足此要求 ,采用多针孔线阵配 X光条纹相机 ,由多个针孔的一维条纹图象的数据 ,利用图象处理技术重建出二维图象 ,由此获得一项高时间分辨的二维空间成象技术 ( MIXS) .此技术利用现有的设备获得比 X光分幅相机高得多的时间分辨的二维图象 .利用此技术可获得研究激光聚变内爆过程所需的时空图象 ,并可以对压缩过程的对称性进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孔线阵 X光条纹相机 图象处理 ICF 惯性约束聚变 针孔成像 二维空间成象技术 MIXS 时间分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时间分辨分幅成像技术分析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3
7
作者 白雁力 姚荣彬 +2 位作者 高海英 党选举 何国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8-153,共6页
为获取更多惯性约束聚变内爆运动信息和测量聚变燃烧阶段等离子体的时空特性,以微通道板(MCP)选通分幅变像管为基础,采用电子束时间展宽技术和组合透镜成像技术,研制了曝光时间优于30 ps的分幅变像管,并通过变像管结构、工作原理和实验... 为获取更多惯性约束聚变内爆运动信息和测量聚变燃烧阶段等离子体的时空特性,以微通道板(MCP)选通分幅变像管为基础,采用电子束时间展宽技术和组合透镜成像技术,研制了曝光时间优于30 ps的分幅变像管,并通过变像管结构、工作原理和实验测试分析了2类像管性能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MCP选通分幅变像管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性能,而采用新技术的变像管则具有更优秀的时间分辨性能,实验测试获得MCP选通分幅变像管的曝光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分别为97 ps和~53μm(调制度为4%),而采用新技术的分幅变像管分别为和21 ps和~74μm(调制度为3%)。高时间分辨分幅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为惯性约束聚变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可信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幅变像管 微通道板 时间展宽技术 组合透镜成像技术 空间分辨性能 曝光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首创空间成像技术将公开展示
8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2期117-117,共1页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西悉尼大学国际神经形态系统中心牵头研发的革命性世界首创空间成像方法将在2019年的Avalon航展上公开展示。该移动空间态势感知模块名为“太空星”,将对太空防御领域产生根本性影响。“太空星”利用仿生摄像机...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西悉尼大学国际神经形态系统中心牵头研发的革命性世界首创空间成像方法将在2019年的Avalon航展上公开展示。该移动空间态势感知模块名为“太空星”,将对太空防御领域产生根本性影响。“太空星”利用仿生摄像机,通过眼睛和大脑的运行原理以克服摄像机曝光时间和饱和度限制,能以前所未有的时间分辨率捕捉太空物体影像,并做到白天的实时捕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技术 空间 世界 AVALON 科技信息网 时间分辨率 成像方法 神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剑 高慧 沈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530-3532,共3页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过程中,影响冠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成像的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患者心率情况、扫描时有无呼吸运动、重建时相的选择、重建算法与重建层厚等。在目前硬件设备配置为最先进的前提下....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过程中,影响冠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成像的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患者心率情况、扫描时有无呼吸运动、重建时相的选择、重建算法与重建层厚等。在目前硬件设备配置为最先进的前提下.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患者因素——心律。在冠脉CTA检查过程中,多数患者能保持心律的稳定,但部分患者也会在扫描过程中出现异常心跳或心律不齐,如果没有恰当的重建方法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成像 冠状动脉成像 心电门控技术 CT血管成像 心律不齐 图像质量 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处理的雷达信号融合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成 胡卫东 郁文贤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8-343,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处理的雷达信号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时间序列对非平稳的目标雷达散射回波信号在频域进行建模预测,然后利用去卷积与子空间分析技术对两个子带雷达信号进行处理,最后融合成一个等效的宽带信号。仿真试验表...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处理的雷达信号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时间序列对非平稳的目标雷达散射回波信号在频域进行建模预测,然后利用去卷积与子空间分析技术对两个子带雷达信号进行处理,最后融合成一个等效的宽带信号。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目标成像分辨率,有利于目标的检测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信号 时间序列 信号融合 时间序列处理 雷达信号 平稳 空间分析技术 成像分辨率 融合方法 回波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STIC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肖蕾 王玲 +1 位作者 闻小林 崔亚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02-1505,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切面顺序扫查法对11 036例胎儿进行心脏检查,部分胎儿进行STIC技术容积数据库采集及脱机分析,CHD胎儿引产后进行尸体解剖...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切面顺序扫查法对11 036例胎儿进行心脏检查,部分胎儿进行STIC技术容积数据库采集及脱机分析,CHD胎儿引产后进行尸体解剖或出生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单纯二维超声心动图筛查出176例胎儿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结构异常(不包括心律失常),其中97例在二维超声基础上进行STIC技术检查,92例两种方法检查结果一致(其中1例合并心内畸形漏诊);检出的CHD胎儿中,87例记录二维筛查时间,平均每个胎儿心脏用时(9.68±2.13)min,79例记录STIC技术扫描时间,平均每次STIC扫描用时(7.76±2.42)min;不同孕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STIC技术各重要切面显示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IC技术可作为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有效补充手段,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胎儿CHD的产前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心动图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增强型电荷耦合装置成像系统三维噪声模型及其测量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升才 徐宗昌 肖顺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3-466,共4页
为了方便地计算三维噪声,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噪声计算方法,该方法对离散型微光成像系统三维噪声测量和质量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利用微光成像系统三维噪声测量系统,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量了微光增强型电荷耦合装置(ICCD)成... 为了方便地计算三维噪声,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噪声计算方法,该方法对离散型微光成像系统三维噪声测量和质量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利用微光成像系统三维噪声测量系统,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量了微光增强型电荷耦合装置(ICCD)成像系统在四种照度条件下的三维噪声,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微光ICCD成像系统实际性能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夜视技术 三维噪声 空间噪声 时间噪声 信噪比 微光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时空影像关联技术在胎心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彧 齐禹 张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1-787,共7页
【目的】比较电子时空影像关联(eSTIC)技术与常规时空影像关联(STIC)技术在显示胎儿心的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胎心超声检查的180名孕妇。由一名经过培训的超声医生分别使用STIC与eS... 【目的】比较电子时空影像关联(eSTIC)技术与常规时空影像关联(STIC)技术在显示胎儿心的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胎心超声检查的180名孕妇。由一名经过培训的超声医生分别使用STIC与eSTIC技术获取入组胎儿心的容积数据并存储。由另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对获取的容积数据进行线下分析,比较两种容积数据对正常心结构的显示率。【结果】eSTIC技术对胎儿四腔心切面(93.33%vs.78.33%)、左室流出道切面(87.22%vs.75.56%)、右室流出道切面(78.89%vs.66.11%)、三血管-气管切面(84.44%vs.70.56%)、主动脉弓切面(72.78%vs.60.00%)、动脉导管弓切面(81.11%vs.63.33%)、室间隔三维重建切面(81.67%vs.60.56%)、房室环重建切面(68.33%vs.51.11%)的显示率及心内各结构平均显示率(80.97%vs.65.69%)均明显高于STIC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eSTIC技术获取的容积数据比STIC能提供更清晰的结构信息。eSTIC技术可以作为二维扫查的有效补充,提供二维难以直接显示的心结构,辅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空间时间相关成像技术 产前诊断 胎儿心脏 容积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在法洛四联症中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贤臣 赵博文 +4 位作者 李世岩 袁华 彭晓慧 潘美 陈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3-608,613,共7页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在诊断法洛四联症(TOF)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经胎儿心脏超声(FE)初步拟诊为TOF的孕妇66例,以产后随访、手术或尸检为诊断"金标准"。使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胎儿心脏图像数据,由...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在诊断法洛四联症(TOF)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经胎儿心脏超声(FE)初步拟诊为TOF的孕妇66例,以产后随访、手术或尸检为诊断"金标准"。使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胎儿心脏图像数据,由3位不同诊断经验的超声医师作为观察者(A诊断经验丰富,B、C经验不足;C1和C2为C在2次不同时间的评分),分别应用FIN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读取诊断并进行评分,比较FE与FINE之间、不同医师之间以及同一医师内部诊断评分的一致性。结果17例TOF入选。医师A和B应用FINE所获得的评分与FE、"金标准"有较高的一致性(P均>0.05),而医师C1获得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医师A和B所获得的评分有高度一致性(A评分为5分和3分者分别为15例、2例,B评分为别为8例和9例,P=0.577),医师B和C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评分为5分和3分者分别为4例、13例,P=1.000),而医师A和C1所获得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C1和C2所获得的评分一致性较好(P=0.317)。医师A所需时间明显少于B(P=0.004)和C1(P<0.001)。结论应用FINE可诊断胎儿TOF,观察者内部和观察者之间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法洛四联症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产前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技术与器件
15
《中国光学》 EI CAS 2000年第4期85-87,共3页
TG115.28//TN219 2000042812复合材料序列热图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of composites by sequential thermal images[刊,中]/田裕鹏,熊克,陶宝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无损检测.—1999,21(1).—11—13应用序... TG115.28//TN219 2000042812复合材料序列热图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of composites by sequential thermal images[刊,中]/田裕鹏,熊克,陶宝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无损检测.—1999,21(1).—11—13应用序列脉冲激光热加载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无损检测,扫描式测量出复合材料表面时间序列热图像,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检测复合材料非常有效。图4参3(吴淑珍)TG115.28//TN219 2000042813红外成像检测中的缺陷大小评估=Evaluation of defectsize in infrared imaging testing[刊,中]/杨黎俊,耿完桢,姜铃珍,邹立勋,魏功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技术 复合材料 红外热成像技术 红外成像检测 材料表面 脉冲激光 时间序列 红外诊断 热加载 计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脏超声规范化检查及结果解读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红 王剑鹏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298-302,共5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主要指心脏及大血管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具有高致残性和高致死性,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心血管疾病。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筛查、诊断CHD重要的无创诊断技术,可在妊娠18~22周行胎儿心...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主要指心脏及大血管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具有高致残性和高致死性,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心血管疾病。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筛查、诊断CHD重要的无创诊断技术,可在妊娠18~22周行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并在合适孕周进行随诊。目前常用的超声检查方法包括二维灰阶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建立的新技术,具有多种成像模式,可实现对心脏解剖结构显示和CHD诊断。规范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及专业的超声结果解读可提高CHD的产前诊断质量,给予孕妇合理的产前咨询和产科管理,降低致死性CHD胎儿的出生,提高CHD患儿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心脏超声 预后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约主编寄语
17
作者 张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光学遥感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传感器对地物进行特定电磁谱段的成像观测,是遥感科技中发展最早,也是目前对地观测和空间信息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光学成像、电子学与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空间、高光谱... 光学遥感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传感器对地物进行特定电磁谱段的成像观测,是遥感科技中发展最早,也是目前对地观测和空间信息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光学成像、电子学与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空间、高光谱和高时间分辨率遥感不断取得新突破,遥感卫星数量也呈爆发式增长,为光学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 主编 时间分辨率 遥感图像处理 对地观测 光学成像 空间技术 红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摄影及其装置
18
《中国光学》 EI CAS 1999年第5期69-69,共1页
TB853.17 99053257采用最早到达光透过高散射介质成像=Imagingthrough highly scattering media using first—arriying—light[刊,中]/侯比学,陈国夫(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68))//物理.—1999,28... TB853.17 99053257采用最早到达光透过高散射介质成像=Imagingthrough highly scattering media using first—arriying—light[刊,中]/侯比学,陈国夫(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68))//物理.—1999,28(3).—173—177,167综述了最早到达光方法透过散射介质成像技术,介绍了克尔快门时间空间选通成像技术,共焦扫描条纹相机成像技术、非线性二次谐波产生—互相关选通成像技术及电子学全息选通成像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对其优缺点给出了评述。图6参19(李瑞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技术 最早到达光 透过高散射介质成像 瞬态光学技术 二次谐波产生 时间空间 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焦扫描 条纹相机 电子学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文化与卧房居室设计——2016年度红古轩杯家具设计大奖赛主题断想
19
作者 王周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年第6期90-91,共2页
睡眠问题事关人们的身心健康,此话题非同小可。睡觉,并非眼睛一闭,百事不探就可以高枕无忧那么简单。眼下,全球竟有数以亿计的人,正饱受着"失眠"的困扰;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确有必要从"文化"的高度,对睡眠进行再认识... 睡眠问题事关人们的身心健康,此话题非同小可。睡觉,并非眼睛一闭,百事不探就可以高枕无忧那么简单。眼下,全球竟有数以亿计的人,正饱受着"失眠"的困扰;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确有必要从"文化"的高度,对睡眠进行再认识,而这不仅限于生理层面上的理解,并试图理清睡眠与卧房居室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大奖赛 居室设计 居室空间 睡眠问题 睡眠时间 这个世界 特定空间 睡眠环境 磁共振成像技术 身体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