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ondrak-Cepek组合滤波和注意力机制加权的时间比对融合算法
1
作者 刘强 孙浩冉 +1 位作者 胡邓华 张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3-679,共7页
针对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o-way satellite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TWSTFT)存在周日效应、短期稳定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引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权值矩阵,利用Vondrak-Cepek组合滤波的方法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 针对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o-way satellite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TWSTFT)存在周日效应、短期稳定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引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权值矩阵,利用Vondrak-Cepek组合滤波的方法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 NTSC)、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hysikalisch-Technische Bundesanstalt, PTB)之间的TWSTFT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P3码共视法的时间比对链路进行融合,分析融合前后链路的性能指标并与没有周日效应、短期稳定度高的GPS精密单点定位(GP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GPS PPP)时间比对参考链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入注意力机制权值的Vondrak-Cepek组合滤波融合方法与参考链路GPS PPP的标准差为0.310 9 ns,具有改善TWSTFT周日效应、提升链路整体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ndrak-Cepek组合滤波 注意力机制 时间比对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缀轨迹表示学习和注意力机制的业务流程绝对剩余时间预测方法
2
作者 田银花 庞孝文 +3 位作者 杨瑞敏 韩咚 王路 杜玉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2-1778,共17页
剩余时间预测可以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现有的预测方法存在轨迹刻画中语料库不丰富难以捕捉关键信息、应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单一且通用性不足以及需要根据不同长度训练多个模型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缀轨迹表示学习方法... 剩余时间预测可以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现有的预测方法存在轨迹刻画中语料库不丰富难以捕捉关键信息、应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单一且通用性不足以及需要根据不同长度训练多个模型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缀轨迹表示学习方法和注意力机制的绝对剩余时间预测模型。首先,设计一种前缀轨迹表示学习方法获取表示向量,然后结合注意力机制提出PTr-Transformer模型。最后,该模型在5个真实事件日志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大规模数据集可以有效提升剩余时间预测精度,最高可提升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时间预测 业务流程管理 前缀轨迹 注意力机制 表示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图学习与注意力机制的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
3
作者 洪燚 申时凯 +4 位作者 佘玉梅 杨斌 代飞 王鉴潇 张力逸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80-687,共8页
多变量时间序列(MTS)预测因变量间复杂的时序依赖和动态相关性而具有挑战性。现有方法大多从单一维度考虑相关影响因素,而未充分考虑多源数据和特征随时间变化的复杂性,这限制了对复杂系统中动态依赖关系的真实反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 多变量时间序列(MTS)预测因变量间复杂的时序依赖和动态相关性而具有挑战性。现有方法大多从单一维度考虑相关影响因素,而未充分考虑多源数据和特征随时间变化的复杂性,这限制了对复杂系统中动态依赖关系的真实反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图神经网络(DGNN)的动态关系学习网络(DRLNet)。首先,通过动态更新图邻接矩阵来自适应地建模变量间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性;然后,设计了一种注意力机制模块,聚焦于重要节点的连接及其随时间的演变;最后,通过评估这些节点与当前时间步的相关程度,引入门控机制选择性地结合历史依赖图。在3个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目前主流的基线方法,DRLNet在预测准确度和稳定性方面表现更优异,能更好地捕捉时序数据中的重要模式和变化,实现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 时序依赖 注意力机制 动态更新图邻接矩阵 门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增强和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序列不确定性预测
4
作者 门超杰 赵静 张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6,共15页
为提升对未来事件的预判能力并有效应对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增强和注意力机制的网络架构,用于多元时间序列的不确定性预测.通过引入隐含式图结构并结合图神经网络技术,捕捉各序列间相互依赖关系,从而建模时间序列之间的相互影响;... 为提升对未来事件的预判能力并有效应对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增强和注意力机制的网络架构,用于多元时间序列的不确定性预测.通过引入隐含式图结构并结合图神经网络技术,捕捉各序列间相互依赖关系,从而建模时间序列之间的相互影响;运用注意力机制捕捉同一序列内的时序变化模式,以建模时间序列的动态演变规律;采用蒙特卡洛随机失活(Monte Carlo dropout)方法近似模型参数,并将预测序列建模为随机分布,以实现精确的时间序列不确定性预测.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保持较高预测精度的同时,还能进行可靠的不确定性估计,可以为决策任务提供置信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图增强 时间序列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通道注意力机制空调启停时间预测研究
5
作者 王华秋 谭佳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4,共9页
为了降低生产车间的空调能耗,构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解的通道注意力机制空调启停时间预测模型FDCANet。该模型将输入数据分解为周期性特征与趋势性特征。通过改进通道注意力机制对细节特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通过特征融合的方式融合内... 为了降低生产车间的空调能耗,构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解的通道注意力机制空调启停时间预测模型FDCANet。该模型将输入数据分解为周期性特征与趋势性特征。通过改进通道注意力机制对细节特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通过特征融合的方式融合内部特征得到预测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多个预测模型在多个评价指标上都有更小的误差准确率,MSE、MAE和MAPE平均降低16.67%、5.29%、20.15%,展现出较好的优势,从而更好地预测车间内空调启停时间。使用预测结果后,车间的能耗明显降低,为节能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启停时间 数据分解 通道注意力机制 预测模型 节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6
作者 王慧斌 胡展傲 +2 位作者 胡节 徐袁伟 文博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62-2268,共7页
针对时间序列分段后存在因采样间隔增大而导致的长期预测过程中局部依赖关系丢失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SAMformer)。首先,显式地将时间静态协变量与原始数据按比例融合,以增强数据的时域信息表征能力;其... 针对时间序列分段后存在因采样间隔增大而导致的长期预测过程中局部依赖关系丢失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SAMformer)。首先,显式地将时间静态协变量与原始数据按比例融合,以增强数据的时域信息表征能力;其次,同时引入两个连续的带偏置的线性层和一个激活函数来微调融合数据,从而提高模型对非线性数据的拟合能力;然后,在分段序列的每个段内引入点积注意力机制,以便捕获局部特征依赖关系;最后,利用跨尺度依赖的编码器-解码器架构预测时序数据。所提模型在公开的5个时间序列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Crossformer、 Pyraformer和Informer等其他监督学习时序预测模型,SAMformer的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2.0%~62.0%和0.9%~49.8%。此外,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所提不同组件的完备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说明了融合时域信息和段内注意力机制有助于提高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时间序列预测 时域信息融合 编码器-解码器架构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注意力时间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
7
作者 李丽芬 张近月 +1 位作者 曹旺斌 梅华威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04-2015,共12页
为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充分提取负荷与其他特征因素之间的隐藏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时间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dual-attention temporal convolutional LSTM network,DATCLSNet)的负荷预测方法。基于最大信息系数法对数据集进行相... 为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充分提取负荷与其他特征因素之间的隐藏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时间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dual-attention temporal convolutional LSTM network,DATCLSNet)的负荷预测方法。基于最大信息系数法对数据集进行相关性分析,完成特征筛选以减少模型的计算量,采用滑动窗构建模型的输入。构建DA-TCLSNet预测模型,时间卷积层提取不同时间尺度下的依赖关系、挖掘负荷及天气等数据之间的非线性特征;多头稀疏自注意力层关注重要信息;长短期记忆网络层挖掘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关系;时间模式注意力层实现自适应学习同一时间步上不同变量间的联系,并通过残差结构连接上述模块以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其他负荷预测方法具有更佳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时间卷积网络 注意力 残差结构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注意力机制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8
作者 虞安军 励英迪 +5 位作者 杨哲懿 付崇宇 童蔚苹 余佳 刘云海 刘志远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3-469,共7页
为了实现精准的交通流量预测,提高高速公路智慧管理水平,该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多维注意力机制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并在樟吉高速公路真实交通数据集上开展对比实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及预测精度。模型基于图神经网络(GNN)和时间卷积网络(T... 为了实现精准的交通流量预测,提高高速公路智慧管理水平,该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多维注意力机制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并在樟吉高速公路真实交通数据集上开展对比实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及预测精度。模型基于图神经网络(GNN)和时间卷积网络(TCN)提取交通流空间和时间维度的特征,结合多维注意力机制挖掘时空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同时引入多任务学习架构,通过基于同方差不确定性的损失函数来平衡不同任务共同学习,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7.467和5.133,相较基准模型有更好的预测精度;提出的该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可有效地挖掘交通流的时空特性,描述真实交通运行状态,对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做出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图神经网络(GNN) 时间卷积网络(TCN) 多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交叉注意力机制融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9
作者 赵国超 刘崇德 +2 位作者 宋宇宁 金鑫 李伟华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28-237,共10页
为了解决轴承振动信号特征提取不充分导致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交叉注意力机制融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建立CNN-BiTCN-CA诊断模型。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原始信号进行重构,分别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 为了解决轴承振动信号特征提取不充分导致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交叉注意力机制融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建立CNN-BiTCN-CA诊断模型。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原始信号进行重构,分别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双向时间卷积网络(bidirectional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BiTCN)提取时频特征,通过交叉注意力机制(cross-attention mechanism,CA)融合时频特征的能力,充分提取原始信号故障特征,利用全连接层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类型的精确诊断。试验研究表明:在含信噪比为9.32 dB、标准差为2.98的高斯白噪声的环境下,使用CNN-BiTCN-CA模型轴承故障分类准确率为99.88%,相较于使用CNN、BiTCN和结合自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 with self-attention mechanism,CNN-SA)诊断轴承故障,准确率分别提升约22.79%、4.85%和4.19%;在引入信噪比为3.31 dB、标准差为5.96的高斯白噪声时,该模型仍然可以达到96.12%的诊断准确率。CNN-BiTCN-CA模型能够深入提取轴承信号中的故障特征,有效提高故障分类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双向时间卷积网络(BiTCN) 时频融合 交叉注意力机制(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时间卷积神经网络的光伏功率概率预测
10
作者 李青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6-332,共7页
针对确定性光伏功率预测无法计算预测结果概率和波动范围的问题,采用改进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N)开展光伏功率概率预测。TCNN已用于各种时序预测任务,但其在输入序列很长情况下需增加卷积层来提升预测性能。在TCNN中引入稀疏注意力机制... 针对确定性光伏功率预测无法计算预测结果概率和波动范围的问题,采用改进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N)开展光伏功率概率预测。TCNN已用于各种时序预测任务,但其在输入序列很长情况下需增加卷积层来提升预测性能。在TCNN中引入稀疏注意力机制,构建注意力时间卷积神经网络(ATCNN),通过分层卷积结构提取时间依赖关系,利用稀疏注意力关注重要的时间步,构建的稀疏注意力层无需更深的架构即可扩展感受野,并使预测结果更具可解释性。在两个光伏数据集上的功率概率预测结果表明,ATCNN的预测准确性优于TCNN、时间融合解码器(TFT)等先进深度学习模型,同时对于感受野的扩展,ATCNN比TCNN需要的卷积层更少、训练速度更快,并能可视化预测过程中最重要的时间步。同卷积层情况下,ATCNN比TCNN的点预测损失小15.7%,概率预测损失小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 预测 时间卷积网络 稀疏注意力机制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ception-BiGRU和注意力机制的频谱感知方法研究
11
作者 殷晓虎 张安熠 +1 位作者 张珂珂 田冲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8,共9页
频谱感知是缓解频谱资源短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智能频谱感知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针对现有频谱感知方法对信号特征提取不充分以及在低信噪比下频谱感知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由Inception模块、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时间注意力... 频谱感知是缓解频谱资源短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智能频谱感知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针对现有频谱感知方法对信号特征提取不充分以及在低信噪比下频谱感知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由Inception模块、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时间注意力机制和全连接层网络组成的频谱感知混合模型。首先,Inception模块对接收到的I/Q信号进行多尺度空间特征的提取;然后,采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获取信号的时间序列特征,并通过时间注意力机制强化重要时序特征;最后,全连接层网络将提取到的特征映射到频谱状态的分类空间完成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多种现有频谱感知方法相比显著提升了感知性能,模型的整体检测准确率达到84.55%,当信噪比为-20 dB时,该方法的感知误差为24%;且对多种调制类型的无线电信号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所提方法无需依赖任何先验信息,在低信噪比和复杂无线电环境下展现出较强的鲁棒性,实现了感知性能与模型复杂度的有效平衡,为智能频谱感知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感知 深度学习 Inception模块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时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时间注意力机制和单模态标签自动生成策略的自监督多模态情感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强 王姝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8-601,共14页
大多数多模态情感识别方法旨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融合机制,构建异构模态的特征,从而学习到具有语义一致性的特征表示。然而,这些方法通常忽略了模态间情感语义的差异性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任务学习框架,联合训练1个多模态任... 大多数多模态情感识别方法旨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融合机制,构建异构模态的特征,从而学习到具有语义一致性的特征表示。然而,这些方法通常忽略了模态间情感语义的差异性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任务学习框架,联合训练1个多模态任务和3个单模态任务,分别学习多模态特征间的情感语义一致性信息和各个模态所含情感语义的差异性信息。首先,为了学习情感语义一致性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循环神经网络的时间注意力机制(TAM),通过赋予时间序列特征向量不同的权重来描述情感特征的贡献度。然后,针对多模态融合,在语义空间进行了逐语义维度的细粒度特征融合。其次,为了有效学习各个模态所含情感语义的差异性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间特征向量相似度的自监督单模态标签自动生成策略(ULAG)。通过在CMU-MOSI,CMU-MOSEI, CH-SIMS 3个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证实,提出的TAM-ULAG模型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分类指标(Acc_(2),F_(1))和回归指标(MAE, Corr)上与基准模型的指标相比均有所提升;对于二分类识别准确率,在CMUMOSI和CMU-MOSEI数据集上分别为87.2%和85.8%,而在CH-SIMS数据集上达到81.4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学习多模态间的情感语义一致性信息和各模态情感语义的差异性信息,有助于提高自监督多模态情感识别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情感识别 自监督标签生成 多任务学习 时间注意力机制 多模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NBEATSx和时间注意力机制的空气污染预测
13
作者 李杰 王占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205,共8页
针对现有空气污染预测存在结构复杂、对多元变量与不同时间步间依赖关系提取不充分和多步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引入了β分布和非线性动态控制函数改进星鸦优化算法(INOA),优化NBEATSx模型参数,提高收敛精度;并融合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TPA)... 针对现有空气污染预测存在结构复杂、对多元变量与不同时间步间依赖关系提取不充分和多步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引入了β分布和非线性动态控制函数改进星鸦优化算法(INOA),优化NBEATSx模型参数,提高收敛精度;并融合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TPA)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多外生变量自适应分配权重,再结合预测因子获取时间模式关系.利用所提模型对北京地区的PM2.5进行预测,与传统模型相比精度提高超过18.45%,为空气污染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预测 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 星鸦优化算法 神经基扩展分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膨胀因果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气体识别方法
14
作者 俞凌伟 杨孟平 +1 位作者 杨海 王喆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0-390,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膨胀因果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气体识别方法,该算法结合Transformer中的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时态卷积网络提取全局和局部特征,获得了更具表示性的特征和更大的感受野,捕获气体的瞬时信息和变化趋势。在Open Sampling、Drift... 提出了一种基于膨胀因果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气体识别方法,该算法结合Transformer中的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时态卷积网络提取全局和局部特征,获得了更具表示性的特征和更大的感受野,捕获气体的瞬时信息和变化趋势。在Open Sampling、Drift、Twin3个不同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分别达到99.47%、99.61%和99.22%的准确率,优于现有主流方法,证实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系统 气体识别 注意力机制 时态卷积网络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成分重组与时序自注意力机制改进TCN-Bi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15
作者 易雅雯 娄素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7,共10页
针对区域级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序列成分重组与时序自注意力机制改进时间卷积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TCN-BiLSTM)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通过中心频率法确定最佳初始分解数目,进而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将原始... 针对区域级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序列成分重组与时序自注意力机制改进时间卷积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TCN-BiLSTM)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通过中心频率法确定最佳初始分解数目,进而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将原始负荷序列分解为多个不同频率的成分序列;其次,基于各成分序列的样本熵对多个成分序列进行K均值聚类,以获得最佳聚类数量的重组负荷序列分量;接着,将各重组分量输入所提出的负荷预测模型,获得各重组分量预测结果;最终,线性叠加各重组成分序列预测结果以获得最终负荷预测结果。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与其他相关对比模型相比,预测均方根误差降低46.37%、模型拟合效果平均提升3.24%,表明该方法负荷预测精度高、模型拟合效果好,适用于区域级电力负荷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样本熵 K均值聚类 时序自注意力机制 时间卷积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间尺度建模自动特征提取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柯学 洪华伟 +5 位作者 郑鹏 李智诚 范培潇 杨军 郭宇铮 蒯春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59-3071,共13页
准确估计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LIB)的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对于确保储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数据驱动方法通常依赖手工特征提取,并且特征的时间尺度比较单一,很难进行高效且精确的电池健康状... 准确估计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LIB)的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对于确保储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数据驱动方法通常依赖手工特征提取,并且特征的时间尺度比较单一,很难进行高效且精确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时间尺度建模自动特征提取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健康状态估计模型。该模型首先将充电过程信息输入多个并行的膨胀卷积模块(dilation convolution module,DCM),从不同时间尺度进行自动特征提取,获得丰富且全面的特征表示。随后,不同尺度的特征通过融合后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提取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关系。模型进一步融入通道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对历史信息进行相关性动态权重分配,关注显著特征。最后,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验证了本方法的优越性,并与其他常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较高的SOH估计精度和良好的迁移性,两个数据集上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仅为0.0110和0.0095,在跨数据集的迁移实验中均方误差仅为0.0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健康状态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公共特征与注意力机制的精矿品位预测方法
17
作者 刘溢文 王芳 +2 位作者 李荣 房雅灵 阎高伟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2,共7页
精矿品位是选矿工艺中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准确、实时地预测这一指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际工业过程中,不同浮选线或浮选槽的环境和操作存在差异,使所采集的数据分布不同,导致利用有标记浮选槽数据建立的模型应用到其他浮选槽时... 精矿品位是选矿工艺中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准确、实时地预测这一指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际工业过程中,不同浮选线或浮选槽的环境和操作存在差异,使所采集的数据分布不同,导致利用有标记浮选槽数据建立的模型应用到其他浮选槽时适应性差,精矿品位的预测精度低。针对这一问题,将公共特征提取算法应用于精矿品位预测中,来降低不同浮选槽数据的分布差异。考虑到数据具有动态特性,采用时序模式注意力机制和短期时间记忆网络结合的模型对精矿品位进行预测。通过在多个泡沫浮选槽数据集上进行交叉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浮选 精矿品位预测 公共特征 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18
作者 屈超雄 夏小东 +2 位作者 张洋 何启学 李雨轩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72-376,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方法空间特征提取不充分、时间特征利用不充分,导致RUL预测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时空图卷积网络模型GCNBL-A3T(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combined with Bidirectional Lon... 针对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方法空间特征提取不充分、时间特征利用不充分,导致RUL预测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时空图卷积网络模型GCNBL-A3T(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combined with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and ATTenTion mechanism)。首先,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提取初始特征;其次,依次使用图卷积网络(GC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分别提取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再次,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处理特征并重新分配权重;最后,输入全连接网络获得RUL预测结果。使用商用模块化航空推进系统仿真(C-MAPSS)数据集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先进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Score分数在3个数据子集上取得最小值,在1个数据子集上取得次小值;均方根误差(RMSE)在1个数据子集上取得最小值,在3个数据子集上取得次小值。消融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各模块能有效提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使用寿命 预测性维护 图卷积网络 时间序列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双注意力机制的GNN多维时间序列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航舟 梅红岩 +2 位作者 赵勤 张兴 程耐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7-1286,共10页
针对现有多维时间序列数据(multivariate time series,MTS)预测中变量间依赖关系捕获能力不足和时间序列数据多通道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双注意力机制的多维时间序列预测模型(feature fusion and dual attention mechanism... 针对现有多维时间序列数据(multivariate time series,MTS)预测中变量间依赖关系捕获能力不足和时间序列数据多通道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双注意力机制的多维时间序列预测模型(feature fusion and dual attention mechanism based GNN,FFDA-GNN)。该模型将图神经网络与空间注意力机制融合,用于增强多变量之间依赖关系捕获能力;利用并行的多层膨胀卷积和通道注意力机制,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多通道的特征提取,实现对时间序列数据多通道信息的充分利用,从而提升预测性能。在经济、电力、交通3个领域数据集上与基准模型进行对比实验,该模型预测精度优于其他基准方法,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时序预测 图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时间卷积网络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注意力机制融合的电能质量扰动点分类及时间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宇龙 崔宪阳 +1 位作者 袁丁 金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98-4310,I0010,共14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网所受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PQD)变得更加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准确识别扰动类型并定位扰动时间。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级注意力机制融合的PQD点分类及时间定位方法。该方法以卷积神...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网所受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PQD)变得更加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准确识别扰动类型并定位扰动时间。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级注意力机制融合的PQD点分类及时间定位方法。该方法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建立分类模型,在预处理和模型内部分别嵌入局部特征注意力机制(local feature attention mechanism,LFAM)和双尺度注意力机制(dual-scale attention mechanism,DSAM)。其中,LFAM根据幅值包络线追踪信号的幅值变化,以加权方式增强信号波形的局部特征;DSAM则从通道和神经元两个尺度协助模型学习各维度特征的重要性。最后,模型以多类别-多输出的形式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分类,并完成扰动时间定位。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文建立含63种PQD类型的仿真数据库对模型进行测试。在30 dB白噪声环境下,该模型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9.10%,时间定位误差均为毫秒级,具有更强的泛化性能和鲁棒性。同时,基于交流电源搭建硬件平台来测试模型,其平均准确率为99.03%,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扰动 点分类 时间定位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