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时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霍素霞 邢聪聪 +4 位作者 朱超祁 张红 程升 姜君 单红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2-49,共8页
近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可导致一系列环境灾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也逐步成为海洋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1978—2009年渤海污染监测数据,对铅(Pb)、铬(Cr)、铜(Cu)、砷(As)、镉(Cd)、汞(Hg)等重金属的时间演化... 近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可导致一系列环境灾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也逐步成为海洋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1978—2009年渤海污染监测数据,对铅(Pb)、铬(Cr)、铜(Cu)、砷(As)、镉(Cd)、汞(Hg)等重金属的时间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入海河流重金属排放年均浓度、环渤海经济发展水平对渤海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与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渤海沉积物各种重金属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入海河流的重金属排放量是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的重要来源,并且其在沉积物中的积累有一定的时间迟滞。GDP在经济快速发展初期与特定重金属排放量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渤海 时间演化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湖心区沉积柱芯营养盐垂向分布及时间演化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小华 钱晓雍 +2 位作者 李小平 曾艳 胡双庆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93-1698,共6页
连续的沉积物记录为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的长期过程提供了可能。分析了洱海湖中心沉积柱的营养盐浓度垂向分布和沉积物年代记录,并结合湖心水质变化情况,研究了洱海沉积物营养盐的时间演化特征及生态意义。结果显示:Cal.AD 1960年以前,洱... 连续的沉积物记录为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的长期过程提供了可能。分析了洱海湖中心沉积柱的营养盐浓度垂向分布和沉积物年代记录,并结合湖心水质变化情况,研究了洱海沉积物营养盐的时间演化特征及生态意义。结果显示:Cal.AD 1960年以前,洱海沉积物营养盐稳定在较低水平,总有机碳(TOC)平均质量分数为1.45%,总氮(TN)平均质量分数为0.20%,总磷(TP)质量分数低于1 000 mg·kg^(-1);Cal.AD 1960年以后,TOC和TN质量分数均急剧升高,尤其在1990年之后呈直线上升态势,最高值分别为5.8%和0.84%,TP质量分数从1 000 mg·kg^(-1)。左右直线上升至1 345 mg·kg^(-1),反映了洱海近几十年来的人为富营养化加剧过程。沉积物TP与TOC、T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TOC与TN的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洱海沉积物的TOC/TN比值总体比较稳定,数值在5.8~11.5之间波动,反映出这3种营养物质的藻类同源性。沉积物的营养物累积过程伴随水质变化呈不断恶化趋势,1990年后沉积物营养盐的时间演变规律与湖心区水质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洱海表层沉积物TN、TP浓度明显高于东部平原湖区的湖泊,其营养盐内源负荷不容忽视。与同地区湖泊相比,沉积物TN浓度水平与抚仙湖和滇池相当,而TP浓度明显低于这两个湖泊,说明洱海沉积物对P仍具有较强的吸附容量及潜在缓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柱芯 营养盐 垂向分布 时间演化特征 水质 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至清代诗词中齐云山景观要素及典型景观时间演化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吴会 金荷仙 《园林》 2023年第11期98-104,共7页
宋至清代齐云山相关的大量诗词极大地突显了齐云山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学价值,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山岳的核心景观、典型形象及历史变迁。在人工整理统计齐云山历代诗词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定性与定量(典型景观指数、景观典型性指数... 宋至清代齐云山相关的大量诗词极大地突显了齐云山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学价值,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山岳的核心景观、典型形象及历史变迁。在人工整理统计齐云山历代诗词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定性与定量(典型景观指数、景观典型性指数、词云图等)方法对齐云山的文化环境、景观要素、典型景观时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诗人身份从“以本土道士、进士为主”扩展到各地官员、布衣诗人、戏曲家、书法家、地理学家等社会名士及佛教居士、道士,作者籍贯在地理分布上呈现“集中在东南区域并以徽州府为中心向周边府/路辐射”的发展特征;(2)山峰中类与云雾中类是齐云山最突出的景观元素,岩洞和风也较为明显,整体使得齐云山呈现“峰石林立、危崖耸峙、幽壑岩藏、云雾缭绕”的名山形象;(3)81处典型景观中,玄天太素宫、天门、珍珠簾分别是建筑及构筑物类、山岳类、水文类典型景观的焦点;(4)宋元时期,数量较少的山岳类典型景观奠定了齐云山发展的基础,明代数量、类型及典型性陡增的典型景观使得齐云山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山岳景观格局及较具特色的名山形象,而清代虽建筑及构筑物类典型景观数量骤减,但齐云山在山岳、水文类典型景观的支撑下依旧保持较为完整的景观格局及一定的影响力。研究不仅进一步明晰了齐云山的名山文化底蕴及景观格局营建历程,强调了齐云山的历史影响力,还为其他名山向着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山岳审美内涵挖掘和典型形象树立方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齐云山 诗词 文化环境 景观要素 典型景观 时间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与时间演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兰亭超 唐世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470-4474,共5页
以成都市天府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PSR模型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开展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并深入分析其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1年天府新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指数由44.72上升到... 以成都市天府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PSR模型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开展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并深入分析其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1年天府新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指数由44.72上升到84.72,健康等级由"临界水平"转变为"健康";系统压力指数呈波状上升,状态指数平稳上升,响应指数起伏频率较大,系统响应不稳定;系统响应指数在时间演化特征上呈现负相关差异性特点。因此,为促进土地利用系统持续保持健康水平,需加大以"招、拍、挂"方式为主的土地市场配置力度,提高对污水、固体废弃物的利用与处理水平,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系统 健康诊断 PSR模型 时间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E系统协调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纳 陈黎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54-58,共5页
3E系统由能源、经济和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文章利用已有的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3E系统的协调度评价值,采用Logistic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从时间演化特征与空间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对3E系统协调度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揭示能源、... 3E系统由能源、经济和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文章利用已有的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3E系统的协调度评价值,采用Logistic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从时间演化特征与空间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对3E系统协调度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揭示能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内在规律,探寻能源-经济-环境政策协调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E系统 协调度 时间演化特征 空间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I方法的外源磁场垂直分量动力非平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卢世坤 李夕海 牛超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8-286,共9页
Space Time-Index(STI)方法是一种验证时间序列中是否存在非平稳性的图示方法.利用改进的STI方法可以定量分析外源磁场垂直分量z的非平稳性特征.以不同地磁指数(K=0,2,4,6)、不同Lloyd季节和昼夜外源磁场z分量为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 Space Time-Index(STI)方法是一种验证时间序列中是否存在非平稳性的图示方法.利用改进的STI方法可以定量分析外源磁场垂直分量z的非平稳性特征.以不同地磁指数(K=0,2,4,6)、不同Lloyd季节和昼夜外源磁场z分量为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STI方法能够有效检验外源磁场的非平稳特性,且z分量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不同K指数的z分量分析表明,随着K指数的增加,z分量的相空间分布越来越不均匀,时间演化特征越来越复杂;不同Lloyd季节的分析表明,各季节的STI图较为相似,但随着日地距离的减小,z分量时间演化特征的复杂性增强,呈现出一定季节变化特征;对昼夜变化的分析可知,夜晚z分量STI图的波动性比白天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磁场 SPACE Time-Index 非平稳性 时间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