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治疗学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刘晶晶 赵丽 +1 位作者 杨晨 王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时间治疗学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5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及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目的:分析时间治疗学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5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及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常规用药,研究组采用时间治疗学用药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压类型分布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结论:时间治疗学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调节血压昼夜节律,稳定血压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 昼夜节律 时间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时间治疗学”理论对高血压用药实施护理干预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艳伏 于晓丽 毕淑翠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8-309,共2页
目的以“时间治疗学”理论为依托 ,通过护理手段 ,对高血压病用药实施干预 ,有效控制血压 ,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方法仔细阅读每种降压药物的药品说明书 ,掌握各种降压药物的最大效应时间、副作用、给药方法等。通过健康教育使... 目的以“时间治疗学”理论为依托 ,通过护理手段 ,对高血压病用药实施干预 ,有效控制血压 ,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方法仔细阅读每种降压药物的药品说明书 ,掌握各种降压药物的最大效应时间、副作用、给药方法等。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高血压病的危害及长期、持续服药的重要性 ,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对高血压病人进行血压监测 ,教会病人及家属自测血压的方法。结果 5 6例高血压病人住院期间血压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服药依从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家庭自测血压得到普及。结论“时间治疗学”理论对高血压患者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对有效控制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时间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时间治疗学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潘小进 崔爱红 徐时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时间治疗学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146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勺型、非勺型、反勺型三组。对勺型组晨起给予厄贝沙坦0.15 g,非勺型组早晚分别给予厄贝沙坦75 mg,... 目的探讨采用时间治疗学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146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勺型、非勺型、反勺型三组。对勺型组晨起给予厄贝沙坦0.15 g,非勺型组早晚分别给予厄贝沙坦75 mg,反勺型者晚间给予厄贝沙坦0.15 g。2周后,若患者血压未达标,勺型组22:00(或睡前)加用氨氯地平5 mg,非勺型组10:00及22:00分别加用氨氯地平2.5 mg,反勺型组10:00加用氨氯地平5 mg。4周后,若患者血压仍未达标,晨起加用氢氯噻嗪12.5 mg,8周后复查24 h动态血压。结果 146例中,勺型组97例,非勺型组34例,反勺型组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2%(136/146),勺型组、非勺型、反勺型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9%(93/97)、88.2%(30/34)、86.7%(13/15)。治疗后三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昼及夜间血压负荷均下降(P均<0.05)。结论根据时间治疗学理论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指导降压药物应用能获得良好的血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时间治疗 动态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时间治疗学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徐红娟 王爱梅 +1 位作者 周荣 张水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运用时间治疗学的原则,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收集经动态血压监测检查发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37例,分为A组,17例,定于每天早上7:0... 目的运用时间治疗学的原则,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收集经动态血压监测检查发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37例,分为A组,17例,定于每天早上7: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B组,20例,定于每天早上7: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并每天晚上6:00加服依那普利5mg/d,4周后复查动态血压监测。结果A组血压的昼夜节律变为杓型血压的3例(17.65%),非杓型14例(83.25%);B组血压昼夜节律变为杓型的13例(65.00%),非杓型7例(3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遵循时间治疗学原则可以恢复血压的正常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时间治疗 血压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坎地沙坦酯的时间治疗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浦艳华 吴媛媛 +2 位作者 赵欣 金微 王焕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0期79-80,83,共3页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不同用药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入选的101例非杓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晨服组于早8∶00服用坎地沙坦酯4 mg,晚服组于晚8∶00服用坎地沙坦酯4 mg,用药12周。用药前及用药12...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不同用药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入选的101例非杓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晨服组于早8∶00服用坎地沙坦酯4 mg,晚服组于晚8∶00服用坎地沙坦酯4 mg,用药12周。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及踝臂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夜间血压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服组非杓型血压纠正率、晨峰血压降低程度明显高于晨服组(P<0.05),不同时间服药均可提高踝臂指数。结论坎地沙坦酯夜间用药能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改变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改善动脉硬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酯 时间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昼夜节律 踝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时间治疗学理论对肾实质性高血压用药实施护理干预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艳君 闫红丽 +4 位作者 潘秀敏 倪晓宇 李红梅 王茹欣 杨淑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0-851,共2页
关键词 时间治疗 肾性高血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郭新胜 孙留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近3年住院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按类型进行时间给药,随访2个月进行分析...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近3年住院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按类型进行时间给药,随访2个月进行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正常血压节律87例,占43.5%;异常血压节律113例,占56.5%,其中非杓型占34.5%,反杓型占20%,超杓型占2%,中青年以正常血压节律为主,老年人以异常血压节律居多,治疗2个月,血压达标率72.5%,有71.68%的异常血压节律转为正常血压节律。结论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节律的检测,强化高血压药物的时间治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检测 时间治疗 血压昼夜节律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 被引量:2
8
作者 孟艳燕 齐国先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8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昼夜节律 降压药 时间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BPM对40例高血压病进行时间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军 席连英 熊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1期100-101,共2页
目的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高血压病进行时间治疗,以提高患者降压达标率和恢复患者正常血压模式。方法对40例常规降压方案血压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用ABPM了解血压水平、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模式,对其进行时间治疗,6~8周后复查A... 目的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高血压病进行时间治疗,以提高患者降压达标率和恢复患者正常血压模式。方法对40例常规降压方案血压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用ABPM了解血压水平、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模式,对其进行时间治疗,6~8周后复查ABPM重新评估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昼夜节律变化和血压模式。结果 40例患者血压全部达标,36例异常血压模式30例恢复正常模式。结论应用ABPM指导临床常规降压方案血压未能达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时间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降压达标率和恢复患者正常血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病 时间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韩洁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1-23,共3页
论述血压的昼夜节律性及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提出在临床护理中应充分认识、理解 和掌握时辰药理学的有关知识及规律,通过时辰用药,使用同等剂量的药物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而使其不良反应 降低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时间治疗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伤寒论》六经欲解时探讨中医时间治疗学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卫强 朱西杰 魏雪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4期8-9,共2页
根据《内经》提出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天地阴阳之运转,影响人体阳气之盛衰,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必然导致人体相应的产生气血盛衰和阴阳起伏的的节律性变化。初步探讨了《伤寒论... 根据《内经》提出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天地阴阳之运转,影响人体阳气之盛衰,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必然导致人体相应的产生气血盛衰和阴阳起伏的的节律性变化。初步探讨了《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对临床疾病治疗的指导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 欲解时 中医时间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治疗学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药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宏 李红艳 马晶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9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时间治疗学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药疗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变异型心绞痛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给药,观察组应用时间治疗学理论,根据患者心绞痛发作的不同时间段给药。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 目的探讨时间治疗学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药疗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变异型心绞痛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给药,观察组应用时间治疗学理论,根据患者心绞痛发作的不同时间段给药。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时间治疗学理论根据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给药时间和给药量,可以充分提高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变异型 时间治疗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治疗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观察
13
作者 毕磊 曹丹阳 周冬翠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5期711-712,共2页
高血压及其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非杓型高血压是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一种类型,血压昼夜节律的紊乱同样可导致或加重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应用时间治疗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获益更多。... 高血压及其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非杓型高血压是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一种类型,血压昼夜节律的紊乱同样可导致或加重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应用时间治疗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获益更多。本文旨在探讨应用时间治疗学原则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的有效性及平稳性。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治疗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 降压效果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治疗学理论的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血压的影响
14
作者 苏琳 李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6期128-131,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时间治疗学理论的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血压的影响。方法160例血压正常高值患者,按照就诊顺序排序,奇数入组为观察组,偶数入组为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择时穴... 目的评价基于时间治疗学理论的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血压的影响。方法160例血压正常高值患者,按照就诊顺序排序,奇数入组为观察组,偶数入组为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择时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干预后4、8、12周的收缩压、舒张压和晨峰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12周后,观察组收缩压(125.92±5.33)、(125.34±6.05)、(123.48±6.29)mm Hg(1 mm Hg=0.133 kPa)均优于对照组的(132.72±7.17)、(132.46±6.01)、(131.77±5.9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12周后,观察组舒张压(75.64±4.49)、(73.53±3.58)mm Hg均优于对照组的(81.89±4.81)、(81.09±4.8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晨峰血压正常率82.05%高于对照组的6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基于时间治疗学理论的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可有效降低血压高值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和晨峰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治疗 血压正常高值 治未病 子午流注 穴位按摩 中药足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之冬季策略
15
作者 邓宜鹂 闫庆凯 王旭开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9期9-10,共2页
对于高血压病的常见知识,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普通民众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本刊在高血压的用药策略、用药误区、控制目标等方面也刊登了很多文章。本期特别邀请到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专家们给大家讲解有关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的知... 对于高血压病的常见知识,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普通民众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本刊在高血压的用药策略、用药误区、控制目标等方面也刊登了很多文章。本期特别邀请到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专家们给大家讲解有关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的知识。阅读本文后,读者将知道为什么平时规律服药的高血压患者一到冬季就控制不佳,抑或是冬季服用某种药物的患者等到天气变暖时就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治疗 高血压病 冬季 高血压患者 第三军医大学 药物剂量 临床医生 用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伤及时间治疗学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爱婷 郝春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361-365,共5页
高血压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患病率不断增长,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研究表明,高血压对心脏、脑、肾等靶器官的损伤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还与血压昼夜节律有关。高血压时间治疗学通过血... 高血压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患病率不断增长,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研究表明,高血压对心脏、脑、肾等靶器官的损伤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还与血压昼夜节律有关。高血压时间治疗学通过血压节律特点调整给药时间,使血压恢复正常的昼夜节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最佳治疗。本文就血压昼夜节律、靶器官损伤及时间治疗学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靶器官损伤 时间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治疗学
17
作者 王世荣 徐西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3期14-14,共1页
本文阐述了治疗疾病用药的重要性及其最佳治疗时间,以发挥药效和提高疗效。重点是简述了对抗感染和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最佳时间。抗感染用药是及时用药、有的放矢,根据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其药代动力学选择用药时间及间隔时... 本文阐述了治疗疾病用药的重要性及其最佳治疗时间,以发挥药效和提高疗效。重点是简述了对抗感染和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最佳时间。抗感染用药是及时用药、有的放矢,根据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其药代动力学选择用药时间及间隔时间。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分别对胃肠疾病、肝胆疾病及微生态制剂的用药时间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治疗 抗感染药用药时间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高血压时间治疗学
18
作者 马庆春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3期7-7,共1页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 1996年和1997年Straka RJ、Benson SR等学者就分别提出了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和冠心病的时间治疗学,主张应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节律性变化,结合药物作用进行治疗。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就是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 1996年和1997年Straka RJ、Benson SR等学者就分别提出了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和冠心病的时间治疗学,主张应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节律性变化,结合药物作用进行治疗。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就是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晨峰现象、结合降压药物不同的药动学、药效学,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及给药时间,使降压药物作用效应与高血压发生的节律相一致,增加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24小时全程控制血压。通过这样的治疗措施尽量恢复正常血压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治疗 高血压 节律性变化 药物作用 昼夜节律变化 降压药物 晨峰现象 给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时间治疗学
19
作者 王再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3期69-69,共1页
中医时间治疗学是中医学和中医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中医学一样,起源于远古时代,总结于殷商时期,形成于秦汉及之际,至今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旨在概括而系统地论述中医时间治疗学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特点,... 中医时间治疗学是中医学和中医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中医学一样,起源于远古时代,总结于殷商时期,形成于秦汉及之际,至今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旨在概括而系统地论述中医时间治疗学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特点,以图为应用、研究和发展中医时间治疗学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治疗 殷商时期 研究和发展 指导思想 运气学说 阴阳盛衰 天人相应 经脉气血 岁气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时间治疗法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顾庆华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2年第2期56-57,共2页
笔者据仲景《伤寒论》中所论述的有关时间治疗学的内容,指导治疗某些难治性病例,取得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一、欲解时给药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天之六淫,能致人于病,天之阴阳亦能助人之正气抗邪外出。仲景根据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提... 笔者据仲景《伤寒论》中所论述的有关时间治疗学的内容,指导治疗某些难治性病例,取得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一、欲解时给药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天之六淫,能致人于病,天之阴阳亦能助人之正气抗邪外出。仲景根据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六经病的欲解时“为六经病的治愈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有利给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治疗 六经病 时间治疗 六淫 临床应用 太阳病 禁汗 温经散寒除湿 舌质淡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