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推移地震反演的连续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勇 韩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64-1168,共5页
针对时间推移地震反演问题建立了依赖勘探时间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全局收敛的连续型及逐次递归算法.将同伦方法与Tikhonov正则化方法相结合,设计了初次勘探反演的同伦-正则化方法.以三维时间推移地震为例,在连续型及逐次递归... 针对时间推移地震反演问题建立了依赖勘探时间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全局收敛的连续型及逐次递归算法.将同伦方法与Tikhonov正则化方法相结合,设计了初次勘探反演的同伦-正则化方法.以三维时间推移地震为例,在连续型及逐次递归算法的基础上构造了快速的局域化反演算法.数值模拟结果说明了上述方法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推移地震 反演 连续型及逐次递归法 同伦-正则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藏的时间推移地震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雪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3-94,100,共3页
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最近在美国墨西哥湾进行的一次时间推移地震。首先。
关键词 凝析气藏 时间推移地震 模拟 储层 产量 声波响应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推移地震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邓怀群 刘雯林 王晓琦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3期40-44,共5页
时间推移地震的主要目的是对油藏变化进行监测,为油藏管理提供直接的依据。在油藏中进行的开发措施会引起油藏物性的变化,所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也会因此而产生差异。利用地震数据的这种差异可以对流体流动、压力变化、温度变化及由开发措... 时间推移地震的主要目的是对油藏变化进行监测,为油藏管理提供直接的依据。在油藏中进行的开发措施会引起油藏物性的变化,所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也会因此而产生差异。利用地震数据的这种差异可以对流体流动、压力变化、温度变化及由开发措施引起的其他效应成像。在时间推移地震差异剖面上,与油藏物性无关的数据要具有复测不变性;与油藏物性有关的差异数据要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互均化技术是时间推移地震数据处理的核心,它能有效消除由数据采集误差和处理误差引起的与油藏物性变化无关的假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推移地震 数据处理 互均化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重复性采集随时间推移地震勘探实例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凌云 黄旭日 +2 位作者 高军 林吉祥 孙德胜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3期231-248,共18页
随时间推移地震(TL)勘探已经逐步成为油田开发中重要的监控方法和油田管理工具。从其成功的研究实例分布看,它主要集中在海上和少数陆上油田中。而陆上的成功实例又主要集中在埋深较浅的重油注气热采方式的油田中,这表明该项技术仍存在... 随时间推移地震(TL)勘探已经逐步成为油田开发中重要的监控方法和油田管理工具。从其成功的研究实例分布看,它主要集中在海上和少数陆上油田中。而陆上的成功实例又主要集中在埋深较浅的重油注气热采方式的油田中,这表明该项技术仍存在一些应用限制和应用条件。为此,针对中国西部某油田1991年和2001年两次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了时移地震处理技术的研究。解释和开发验证表明,陆上时移地震数据仅通过互均衡处理难以克服非重复性采集因素的影响,仍需要特殊的针对非重复性因素的处理技术才能有效地克服其影响;同时还应充分考虑陆上近地表空间变化的影响,尽可能获得相对保持了储层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提高分辨率处理的成像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时移地震信息结合地质和开发的综合解释,才可能获得剩余油气的分布以及解决开发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推移地震 非重复性采集 互均衡处理 提高分辨率处理 油藏模型 注采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时间推移地震(4D)分析进行油藏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Paul J.Hicks 冯弘 《石油物探译丛》 1998年第5期46-49,共4页
在已做过4D地震观测的水驱油藏上可以利用油藏模拟来模拟油、水的运移情况。它可以验证4D技术在识别已被大量开采的油气藏中碳氢化合物位置的能力,因为在石油排出最多的位置地震振幅降低也最大,模拟的结果能和4D地震的观测资料相吻合。
关键词 油藏模拟 地震振幅 时间推移地震 油田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全变分法及其在时移地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勇 韩波 +1 位作者 肖龙 陈小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83-1892,共10页
本文针对时间推移地震本身包含不同时期的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勘探反问题,构造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反演方法——多尺度全变分法.通过引入全变分正则化来代替传统的Tikhonov正则化,针对待反演参数不连续的情况,提高了算法精度.为了提高计算效... 本文针对时间推移地震本身包含不同时期的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勘探反问题,构造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反演方法——多尺度全变分法.通过引入全变分正则化来代替传统的Tikhonov正则化,针对待反演参数不连续的情况,提高了算法精度.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引入了多尺度方法,从而构造了多尺度全变分方法.在数值模拟中,针对一个时间推移地震反演问题对多尺度-Tikhonov正则化法、单一尺度全变分法、以及本文所构造的多尺度全变分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尺度全变分法是一种稳定、快速和精确的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全变分法 全变分 时间推移地震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D地震勘探实例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凌云 黄旭日 +4 位作者 孙德胜 高军 林吉祥 熊万强 李岩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4期339-352,共14页
3D和随时间推移(TL)地震是油田评价与开发阶段重要的地震勘探方法。近年来,TL地震正逐步成为油藏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TL地震受到储层条件、开采方式、TL地震勘探过程中非重复性噪声以及一些油田在开发早期未开展基础3D地震... 3D和随时间推移(TL)地震是油田评价与开发阶段重要的地震勘探方法。近年来,TL地震正逐步成为油藏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TL地震受到储层条件、开采方式、TL地震勘探过程中非重复性噪声以及一些油田在开发早期未开展基础3D地震观测等诸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这一技术在陆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此,提出了3.5D地震勘探方法。3.5D地震勘探方法应用油田开发中、晚期的高精度3D地震数据,结合油田开发动态信息解决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剩余油气分布区域。通过对中国西部某油田的开发实例研究,认为:3.5D地震可以较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中的问题,发现剩余油气的分布,不但解决了一些油田早期没有3D地震或早期3D地震数据质量存在严重非重复性噪声影响的问题,同时还可降低TL地震勘探的风险,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地震 时间推移地震 3.5D地震 提高分辨率处理 高精度3D地震数据 油藏开发动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注水开发对储层岩石速度和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云美厚 管志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0-286,共7页
云美厚 ,管志宁 .油藏注水开发对储层岩石速度和密度的影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3) :2 80~ 2 86  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速度和密度的变化是注水时间推移地震监测的基础。注水不仅会引起孔隙流体饱和度的变化 ,而... 云美厚 ,管志宁 .油藏注水开发对储层岩石速度和密度的影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3) :2 80~ 2 86  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速度和密度的变化是注水时间推移地震监测的基础。注水不仅会引起孔隙流体饱和度的变化 ,而且还会引起储层温度、压力以及孔隙率、渗透率和孔隙流体性质等变化。储层岩石速度、密度的变化是所有这些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系统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岩石速度、密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油藏注水开采期间 ,除流体替换外 ,储层温度、压力、孔隙率和孔隙流体性质的变化对岩石速度和密度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忽略的 ,有时甚至是非常关键的。这一研究对进一步开展油藏注水动态时间推移地震监测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注水开发 储层 岩石 速度 密度 时间推移地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田剩余油分布预测的岩石物理依据和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雯林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3期91-94,123,共5页
将中国东部老油田长期水驱开采中引起的储层物性变化换算成速度变化时,发现这种速度变化明显大于只计算水置换油时所引起的速度变化。根据这一特征,可利用地震资料来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应用时间推移地震求取水驱开采前后两次三维地震的... 将中国东部老油田长期水驱开采中引起的储层物性变化换算成速度变化时,发现这种速度变化明显大于只计算水置换油时所引起的速度变化。根据这一特征,可利用地震资料来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应用时间推移地震求取水驱开采前后两次三维地震的振幅差异时,由于突出了流体的地震响应差异,比直接应用常规地震油气检测技术预测剩余油分布更为有效,而模型和实例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一种利用时间推移地震进行叠前含油饱和度反演并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更为精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田 剩余油预测 岩石物理 时间推移地震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介质时移时差研究——兼与李来林等同志商榷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翠娟 云美厚 丁伟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3期236-239,共4页
作为时间推移地震的一个重要属性 ,时移时差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稠油热采监测。但在注水地震监测中 ,由于储层厚度小、油水物性差异弱、时移时差变化小等多方面原因 ,时移时差属性的应用相对较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理论分析... 作为时间推移地震的一个重要属性 ,时移时差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稠油热采监测。但在注水地震监测中 ,由于储层厚度小、油水物性差异弱、时移时差变化小等多方面原因 ,时移时差属性的应用相对较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计算详细分析了同激发点观测以及同激发点和接收点观测两种情形下叠前时移时差的变化特点 ,并指出了前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 ,叠前大炮检距时移地震资料确实存在较大的时差 ,在条件有利的情况下 ,利用叠前大炮检距时移时差资料研究储层的变化是完全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推移地震 时移时差 层状介质 注水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