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DIS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耕地范围提取——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文 刘焕军 +3 位作者 张新乐 苏阳 臧红婷 丁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33-1537,共5页
【目的】研究耕地范围提取的最优时间节点,提高耕地范围提取的时效性。【方法】依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特征,选择2010-2013年不同时间节点NDVI时间序列作为输入变量,采用最大似然法、光谱角填图法和最小距离法对不同输入变... 【目的】研究耕地范围提取的最优时间节点,提高耕地范围提取的时效性。【方法】依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特征,选择2010-2013年不同时间节点NDVI时间序列作为输入变量,采用最大似然法、光谱角填图法和最小距离法对不同输入变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将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住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类,提取耕地范围。【结果】最大似然法在进行土地利用分类时优于其他方法;虽然作物生长期内(4-10月)的分类结果总体精度、Kappa系数和耕地制图精度最高,4-7月的分类结果略低于整个生长期的分类结果,但4-7月所用的数据更少、能更早地制图耕地范围;不同时期输入量结果均明显优于MODIS土地覆盖产品分类精度。【结论】基于MODIS NDVI时间序列能快速准确地提取耕地范围和获取最优时间节点,可提高耕地范围获取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时间序列 土地利用分类 耕地提取 时间节点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时序植被指数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水稻面积提取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根 景元书 +1 位作者 王琳 杨沈斌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及时获取水稻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信息对指导水稻生产、调整区域供需平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苏省为例,利用2009—2011年连续三年的MODIS 8 d合成地表反射率数据(MODIS09A1),计算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及时获取水稻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信息对指导水稻生产、调整区域供需平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苏省为例,利用2009—2011年连续三年的MODIS 8 d合成地表反射率数据(MODIS09A1),计算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陆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结合水稻在不同生长发育期EVI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确定了水稻面积提取的关键生育期。根据水稻移栽期稻田土壤含水量高的特征,利用NDVI、EVI和LSWI三种指数构建判别条件,确定可能种植水稻的区域。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对包含水稻的混合像元进行分解,得到江苏省三年水稻种植空间分布。最后,选取研究区内的水稻典型样区,利用与MODIS同时期的较高分辨率的环境小卫星HJ-1 CCD(30 m)数据提取水稻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以此作为参考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同时利用统计部门的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统计数据对江苏省水稻面积进行验证,两种方法验证后表明误差均在10%以内。研究表明,采用MODIS09A1数据结合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可以更高精度地提取大范围的水稻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MODIS 时间序列植被指数 混合像元分解 面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山区采矿扰动植被指数时空变化规律 被引量:22
3
作者 马超 张晓克 +1 位作者 郭增长 吴立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0-758,共9页
选取潞安矿区7个生产矿井中的8个试验工作面,采用概率积分法预测开采沉陷值;对2004—2007年7个时相(分别为2004年7月8日、11月1日,2005年2月1日、8月26日,2006年5月22日,2007年4月9日和6月1日)的SPOT24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及波... 选取潞安矿区7个生产矿井中的8个试验工作面,采用概率积分法预测开采沉陷值;对2004—2007年7个时相(分别为2004年7月8日、11月1日,2005年2月1日、8月26日,2006年5月22日,2007年4月9日和6月1日)的SPOT24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及波段运算,提取工作面开采沉陷前后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值,经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NDVI时间序列曲线,以研究采矿扰动区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试验工作面地表覆被NDVI变化与采矿扰动区具有空间相关性.非采矿扰动区(伪不变特征区)森林冠层的NDVI最大值由2004年的0.619 451增至2007年的0.739 987,平均年净增加6.18%.在采矿扰动区,虽然开采前地表NDVI最大值呈增加趋势,但开采当年却显著下降,年均降幅达11.91%.②试验工作面地表NDVI变化与采矿扰动具有时间相关性.NDVI在开采前表现相对稳定,受开采扰动虽出现下降但却滞后4~6个月,并且持续1~2 a,其后转入上升期.常村矿的S1-1#、S3-2#、N1-4#,漳村矿的2101#、2102#、2201#,五阳矿的5100#,王庄矿的5210#等8个试验工作面NDVI最大值年均降幅分别为12.24%、27.81%、15.79%、19.19%、7.19%、21.48%、13.25%和1.66%,平均值为14.83%.在气候、耕作、采矿扰动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采矿扰动是半干旱山区采矿区地表NDVI变化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山区 采矿扰动区 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遥感的长三角地区植被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量:6
4
作者 韩贵锋 赵珂 徐建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4,共5页
以快速城市化地区——长三角为例,使用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检测1998—2005年间植被覆盖和生长活动的时空格局演变。数据平滑后合成年最大化NDVI,通过总体趋势、重心演变、Mann-Kendall法、回归斜率分析发现:1)总体上植被... 以快速城市化地区——长三角为例,使用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检测1998—2005年间植被覆盖和生长活动的时空格局演变。数据平滑后合成年最大化NDVI,通过总体趋势、重心演变、Mann-Kendall法、回归斜率分析发现:1)总体上植被面积在减少,植被活动在增强,各省差异较大,上海市平均的植被活动下降十分明显;2)70.36%的地区植被活动有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而在浙江和淮南亚热带阔叶林集中分布地区,植被活动普遍减弱;3)8年来植被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主要源于淮北和苏北地区农业和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4)淮河流域较大的植被活动年际变化主要源于植被的增加,长江沿岸及上海—苏州—常州地区较大的植被活动年际变化主要由植被减少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被 时空演变 时间序列遥感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时序多特征的植被分类 被引量:21
5
作者 郭文婷 张晓丽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9-856,共8页
植被分类是研究森林资源状况和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利用遥感手段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识别植被类型。以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南部的旺业甸实验林场为研究对象进行植被分类。采用分层分类的思想,首先根据植被物候特征选取植被生长... 植被分类是研究森林资源状况和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利用遥感手段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识别植被类型。以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南部的旺业甸实验林场为研究对象进行植被分类。采用分层分类的思想,首先根据植被物候特征选取植被生长旺盛时期的影像,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并设定合适的阈值将研究区内的植被提取出来,剩余部分归为非植被。然后选取NDVI时间序列、最佳时相的Sentinel-2数据中10个波段的光谱反射率特征和主成分分析前3个分量的纹理特征作为分类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将研究区内的植被类型分为耕地、草地、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五大类,并将分类结果与最大似然法、NDVI时序+光谱特征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NDVI时序+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的多特征植被分类总体精度达87.64%,Kappa系数为0.85,分别比最大似然法和结合NDVI时序+光谱特征的分类总体精度提高了15.73%和14.61%,Kappa系数提高了0.20和0.18。其中常绿针叶林和耕地的分类结果与实地调查情况高度一致,分类精度分别达到95.65%和92.31%。从而得出:①基于多特征的分类方法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②NDVI时序特征对于植被的区分具有很大帮助;③采用分层分类的思想,首先将研究区内的植被提取出来,可以排除非植被因素的干扰,有效提高植被类型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Sentinel-2 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 多特征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