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月动态变化及其气候响应研究
1
作者 胡乔森 孙朝辉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依据2021—2022年河北省12个主要市区的24期月度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以及142个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气候因子(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不同市区的月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刀切法建立... 依据2021—2022年河北省12个主要市区的24期月度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以及142个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气候因子(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不同市区的月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刀切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市区的连年NDVI值之间存在差异,但单年内的月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NDVI在夏季生长季时达到最大值,冬季则为最小值,并在冬季末和夏初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气温、降水和日照对NDVI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气温的表现最佳。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优于时间序列模型,适用于不同数据条件的地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月动态变化 气候响应因子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算法的时间序列植被指数去噪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华生 徐爱功 +1 位作者 林卉 张连蓬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5-379,共5页
为了分析和比较不同去噪算法对时间序列植被指数的特点和去噪效果,并确定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研究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去噪算法的基本原理,以时间序列MODIS-NDVI为例,选取一个典型的有农作物覆盖的区域,在MATLAB编程环境... 为了分析和比较不同去噪算法对时间序列植被指数的特点和去噪效果,并确定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研究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去噪算法的基本原理,以时间序列MODIS-NDVI为例,选取一个典型的有农作物覆盖的区域,在MATLAB编程环境下实现不同的去噪算法。结果表明,不同的去噪算法具有不同的去噪效果,在去噪时需要根据所要实现的目的,合理采用具体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时间序列 植被指数 NDVI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耕地范围提取——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文 刘焕军 +3 位作者 张新乐 苏阳 臧红婷 丁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33-1537,共5页
【目的】研究耕地范围提取的最优时间节点,提高耕地范围提取的时效性。【方法】依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特征,选择2010-2013年不同时间节点NDVI时间序列作为输入变量,采用最大似然法、光谱角填图法和最小距离法对不同输入变... 【目的】研究耕地范围提取的最优时间节点,提高耕地范围提取的时效性。【方法】依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特征,选择2010-2013年不同时间节点NDVI时间序列作为输入变量,采用最大似然法、光谱角填图法和最小距离法对不同输入变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将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住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类,提取耕地范围。【结果】最大似然法在进行土地利用分类时优于其他方法;虽然作物生长期内(4-10月)的分类结果总体精度、Kappa系数和耕地制图精度最高,4-7月的分类结果略低于整个生长期的分类结果,但4-7月所用的数据更少、能更早地制图耕地范围;不同时期输入量结果均明显优于MODIS土地覆盖产品分类精度。【结论】基于MODIS NDVI时间序列能快速准确地提取耕地范围和获取最优时间节点,可提高耕地范围获取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时间序列 土地利用分类 耕地提取 时间节点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植被指数频域滤波去噪算法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华生 徐爱功 +1 位作者 林卉 张连蓬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频域低通滤波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去噪方法,但在对时间序列植被指数去噪时易受异常值的影响,所以需要对传统的频率域滤波算法进行优化。本研究采用的优化思路是:首先根据植被的生长规律识别出异常值,再通过滤波后的数值代替异常值,然后迭... 频域低通滤波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去噪方法,但在对时间序列植被指数去噪时易受异常值的影响,所以需要对传统的频率域滤波算法进行优化。本研究采用的优化思路是:首先根据植被的生长规律识别出异常值,再通过滤波后的数值代替异常值,然后迭代执行频率域滤波进行去噪,直到结果中不存在异常值为止。分别对MODIS-NDVI进行本文优化算法和传统傅里叶与小波低通滤波去噪,结果表明优化的算法能够在不借助已知图像质量评价信息的条件下,有效地避免了异常值的干扰,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和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植被指数 频域滤波 傅里叶变换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植被指数时间序列与机器学习的作物遥感分类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苏腾飞 刘全明 苏秀川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19-224,共6页
开展了基于多种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时间序列和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算法的作物遥感分类研究。从Landsat-8 OLI与EO-1 ALI影像中提取了内蒙古五原县的时间序列数据。2颗卫星的参数类似,且它们联合提供了更多无云覆... 开展了基于多种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时间序列和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算法的作物遥感分类研究。从Landsat-8 OLI与EO-1 ALI影像中提取了内蒙古五原县的时间序列数据。2颗卫星的参数类似,且它们联合提供了更多无云覆盖的数据。7种常用的VI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中提取出来,以用作ML算法的输入。对比分析了SVM、RF、DT 3种ML算法对玉米、向日葵和小麦的区分效果。共选取了2 584个样本,其中1 556个样本用于算法训练。得到了127种VI组合作为输入时3种算法的分类精度。结果表明,SVM的分类效果优于另外2种算法;VI数目并非越多越好,综合考虑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3种VI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SVM+NDI5+NDVI+TVI是平均分类精度最高的组合,平均精度为9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植被指数(VI) 机器学习(ML) 作物分类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nn-Kendall方法的胶东半岛海岸带归一化植被指数趋势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刘亚龙 王庆 +3 位作者 毕景芝 张明明 邢前国 施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7,共9页
利用1998—2008年SPOT/VEGETATION逐旬共372期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引入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方法,分析了胶东半岛最近10 a来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最近10 a来,胶东半岛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趋势以衰减区... 利用1998—2008年SPOT/VEGETATION逐旬共372期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引入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方法,分析了胶东半岛最近10 a来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最近10 a来,胶东半岛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趋势以衰减区域居主导地位,其中有明显衰减变化趋势的区域占半岛总面积的19.3%,有明显增强变化趋势的区域仅占半岛总面积的2.8%。归一化植被指数衰减区域在空间上沿海岸线呈环状分布,从沿海岸到远离海岸,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趋势逐渐明显,衰减最明显的区域大部分位于半岛沿海30 km以内,植被增强趋势最明显区域位于半岛中部山地及沿海防护林地区。人类活动及其空间分布是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沿海城市化、工业化和海岸湿地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导致归一化植被指数衰减,而山地植被保护和海岸防护林建设导致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时间序列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海岸带 胶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广东省植被指数序列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何全军 曹静 张月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1,共5页
植被指数是衡量植被长势的重要指标,植被指数序列有助于准确地认知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进行干旱和植被生长监测。利用2004—2006年的MODIS数据,选择RVI、NDVI和EVI三种植被指数,采用最大值合成法进行广东... 植被指数是衡量植被长势的重要指标,植被指数序列有助于准确地认知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进行干旱和植被生长监测。利用2004—2006年的MODIS数据,选择RVI、NDVI和EVI三种植被指数,采用最大值合成法进行广东省植被指数序列构建。按照不同植被覆盖对三种植被指数的年际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通过NDVI进行植被覆盖度计算以及植被覆盖等级分类来分析植被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建立的植被指数序列能真实地反映植被生长规律,植被覆盖度和广东地区的植被实际分布状况一致。说明建立植被指数序列是动态监测广东省植被长势的及植被环境的变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植被指数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山区采矿扰动植被指数时空变化规律 被引量:22
8
作者 马超 张晓克 +1 位作者 郭增长 吴立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0-758,共9页
选取潞安矿区7个生产矿井中的8个试验工作面,采用概率积分法预测开采沉陷值;对2004—2007年7个时相(分别为2004年7月8日、11月1日,2005年2月1日、8月26日,2006年5月22日,2007年4月9日和6月1日)的SPOT24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及波... 选取潞安矿区7个生产矿井中的8个试验工作面,采用概率积分法预测开采沉陷值;对2004—2007年7个时相(分别为2004年7月8日、11月1日,2005年2月1日、8月26日,2006年5月22日,2007年4月9日和6月1日)的SPOT24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及波段运算,提取工作面开采沉陷前后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值,经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NDVI时间序列曲线,以研究采矿扰动区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试验工作面地表覆被NDVI变化与采矿扰动区具有空间相关性.非采矿扰动区(伪不变特征区)森林冠层的NDVI最大值由2004年的0.619 451增至2007年的0.739 987,平均年净增加6.18%.在采矿扰动区,虽然开采前地表NDVI最大值呈增加趋势,但开采当年却显著下降,年均降幅达11.91%.②试验工作面地表NDVI变化与采矿扰动具有时间相关性.NDVI在开采前表现相对稳定,受开采扰动虽出现下降但却滞后4~6个月,并且持续1~2 a,其后转入上升期.常村矿的S1-1#、S3-2#、N1-4#,漳村矿的2101#、2102#、2201#,五阳矿的5100#,王庄矿的5210#等8个试验工作面NDVI最大值年均降幅分别为12.24%、27.81%、15.79%、19.19%、7.19%、21.48%、13.25%和1.66%,平均值为14.83%.在气候、耕作、采矿扰动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采矿扰动是半干旱山区采矿区地表NDVI变化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山区 采矿扰动区 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植被指数的县域作物遥感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张荣群 王盛安 +3 位作者 高万林 孙玮健 王建仑 牛灵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46-252,共7页
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种植面积信息是农业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农作物生产信息的基础。基于时序植被指数的作物遥感分类方法,可以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周期短、速度快和宏观性强的特点,克服单时相遥感数据的"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qu... 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种植面积信息是农业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农作物生产信息的基础。基于时序植被指数的作物遥感分类方法,可以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周期短、速度快和宏观性强的特点,克服单时相遥感数据的"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导致的混分问题。以河北省曲周县作物遥感分类为例,在研究待分类作物的最佳NDVI阈值区间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时序植被指数的农作物分类知识规则建立方法。分类结果显示研究区2014年各类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为:冬小麦27 776.61 hm^2、夏玉米27 776.61 hm^2、春玉米2 582.73 hm^2、棉花6 485.94 hm^2、谷子277.65 hm^2。用总体分类精度、Kappa系数和统计数据对分类精度进行了验证,总体分类精度为89.166 7%,Kappa系数为0.857 4,与统计数据的相对误差分别为冬小麦-0.80%、夏玉米-0.32%、春玉米-3.15%、棉花-2.71%、谷子4.12%。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县域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调查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遥感分类 归一化植被指数 时间序列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遥感的长三角地区植被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贵锋 赵珂 徐建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4,共5页
以快速城市化地区——长三角为例,使用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检测1998—2005年间植被覆盖和生长活动的时空格局演变。数据平滑后合成年最大化NDVI,通过总体趋势、重心演变、Mann-Kendall法、回归斜率分析发现:1)总体上植被... 以快速城市化地区——长三角为例,使用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检测1998—2005年间植被覆盖和生长活动的时空格局演变。数据平滑后合成年最大化NDVI,通过总体趋势、重心演变、Mann-Kendall法、回归斜率分析发现:1)总体上植被面积在减少,植被活动在增强,各省差异较大,上海市平均的植被活动下降十分明显;2)70.36%的地区植被活动有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而在浙江和淮南亚热带阔叶林集中分布地区,植被活动普遍减弱;3)8年来植被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主要源于淮北和苏北地区农业和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4)淮河流域较大的植被活动年际变化主要源于植被的增加,长江沿岸及上海—苏州—常州地区较大的植被活动年际变化主要由植被减少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被 时空演变 时间序列遥感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时序植被指数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水稻面积提取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根 景元书 +1 位作者 王琳 杨沈斌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及时获取水稻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信息对指导水稻生产、调整区域供需平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苏省为例,利用2009—2011年连续三年的MODIS 8 d合成地表反射率数据(MODIS09A1),计算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及时获取水稻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信息对指导水稻生产、调整区域供需平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苏省为例,利用2009—2011年连续三年的MODIS 8 d合成地表反射率数据(MODIS09A1),计算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陆表水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结合水稻在不同生长发育期EVI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确定了水稻面积提取的关键生育期。根据水稻移栽期稻田土壤含水量高的特征,利用NDVI、EVI和LSWI三种指数构建判别条件,确定可能种植水稻的区域。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对包含水稻的混合像元进行分解,得到江苏省三年水稻种植空间分布。最后,选取研究区内的水稻典型样区,利用与MODIS同时期的较高分辨率的环境小卫星HJ-1 CCD(30 m)数据提取水稻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以此作为参考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同时利用统计部门的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统计数据对江苏省水稻面积进行验证,两种方法验证后表明误差均在10%以内。研究表明,采用MODIS09A1数据结合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可以更高精度地提取大范围的水稻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MODIS 时间序列植被指数 混合像元分解 面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危害区植被指数时序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俊泉 陈尚文 +3 位作者 沈建中 张远飞 莫伟华 林少雄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7年第4期7-13,共7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虫害年度的多时相NOAA-AVHRR图像数据计算监测区归一化差植被指数(NDVI),结合收集到的监测区的马尾松毛虫害历史资料来进行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报的研究成果。从统计编制的分区NDVI时间序列变化曲线... 本文介绍了利用虫害年度的多时相NOAA-AVHRR图像数据计算监测区归一化差植被指数(NDVI),结合收集到的监测区的马尾松毛虫害历史资料来进行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报的研究成果。从统计编制的分区NDVI时间序列变化曲线的对比来看,虫害区与非虫害区NDVI曲线具有一定的时序变化特征,对监测虫害有一定作用,也显示了NOAA-AVHRR资料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监测预报 植被指数 时间序列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植被指数和分类回归树的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分类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盼 马孝义 +1 位作者 赵龙 邢旭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0-316,共7页
及时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可以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为获取关中地区土地利用信息,比较基于不同植被指数的分类效果,基于2014年10月1日至2016年3月15日33个时相的MOD13Q1数据,通过Savitzky-Golay滤波法重构... 及时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可以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为获取关中地区土地利用信息,比较基于不同植被指数的分类效果,基于2014年10月1日至2016年3月15日33个时相的MOD13Q1数据,通过Savitzky-Golay滤波法重构了NDVI及EVI时间序列,并构建了NDVI+EVI和EVI+NDVI组合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在迭代自组织分析算法聚类的基础上采用分类回归树,分4种情形对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进行了分类,采用混淆矩阵进行空间精度分析,并提取关中5个地市和整个地区的农业用地面积,进行定量精度评价。结果显示:(1)4种情形总体精度均大于96%,Kappa系数均大于0.94;(2)基于不同植被指数的分类精度和农业用地提取精度存在EVI+NDVI>NDVI+EVI>EVI>NDVI的规律。研究表明:(1)该分类方法适用于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分类;(2)EVI对植被的识别能力较NDVI高;(3)基于组合植被指数进行分类时,判别依据更多,决策树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类 MODIS数据 植被指数 时间序列 C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主要森林类型植被指数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延辉 林辉 孙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7-221,共5页
植被指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能客观反映植被物候信息。利用湖南省2006年MODIS/NDVI与MODIS/EVI数据,对不同森林类型的NDVI和EVI变化进行了对比与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及灌木林NDVI季节变化不明显,曲线较... 植被指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能客观反映植被物候信息。利用湖南省2006年MODIS/NDVI与MODIS/EVI数据,对不同森林类型的NDVI和EVI变化进行了对比与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及灌木林NDVI季节变化不明显,曲线较平;EVI则有明显季节性,表现为钟形曲线。(2)落叶阔叶林的NDVI与EVI变化趋势一致,均呈钟形曲线。EVI能较好地描述各森林类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适宜用作森林类型信息提取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植被指数 时间序列 变化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冰冻灾害对植被绿叶始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浩铭 杨永国 毕远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163-11165,11178,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植被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显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笔者用2005~2008年1~7月每8 d时间序列的MODIS/EVI数据及其相应的地面数据,运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EVI数据进行去云...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植被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显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笔者用2005~2008年1~7月每8 d时间序列的MODIS/EVI数据及其相应的地面数据,运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算法对EVI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对处理后的结果,采用动态阈值法获取该区域2005~2008年植被物候(生长始期)及其分布格局,并将冰冻灾害年份跟正常年份植被物候分布格局进行对比,分析冰冻灾害对该地区植被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EVI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冰冻灾害对植被物候的影响,准确地反映了冰冻灾害的实际影响范围。该研究结果说明,通过HANTS法分析卫星遥感数据可较为准确地反映植被的生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数据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HANTS)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微波与光学时间序列影像的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遥感识别 被引量:4
16
作者 童彤 林思美 +2 位作者 李林源 罗涛 黄华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2,共13页
【目的】大范围准确监测林区松材线虫病感染情况对森林疫情防治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往往采用单时相或少量时相数据,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易受森林背景和非寄主树木影响,导致监测精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单一数据源往... 【目的】大范围准确监测林区松材线虫病感染情况对森林疫情防治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往往采用单时相或少量时相数据,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易受森林背景和非寄主树木影响,导致监测精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单一数据源往往对病害特征刻画不足,例如被动光学数据侧重描述森林冠层水平结构信息,但易受云雨影响造成数据缺失,而主动微波数据对森林垂直结构和水分含量敏感,但存在噪声高、色素敏感性低以及地形影响大等问题。因此,联合主动微波与被动光学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数据,有望在降低环境因素影响的同时追踪同一林分的时序变化特征,进而提升松材线虫病探测的准确性与鲁棒性。【方法】利用厘米级分辨率无人机影像标记样本,联合Sentinel-1 C波段微波和Sentinel-2光学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的松材线虫病害监测模型。分别评估微波模型、光学模型和微波与光学联合模型在松材线虫病监测方面的性能,以及最优模型在不同环境因子下的表现。【结果】(1)联合了微波和光学的模型精度(总体精度为80.62%,Kappa系数为0.61)略高于单一光学模型的精度(总体精度为79.58%,Kappa系数为0.59),并明显高于单一微波模型的精度(总体精度为68.87%,Kappa系数为0.36),说明了微波与光学时间序列联合数据在松材线虫病害监测中具有优势;(2)模型通常在缓坡、阳坡、低海拔、高覆盖度条件下展现出更高精度。【结论】本研究充分利用多源遥感卫星数据,为松材线虫病大范围准确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监测 光学时间序列数据 微波时间序列数据 植被指数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指数时空间统计特征的农业灾害信息遥感提取 被引量:1
17
作者 官海翔 殷继先 +2 位作者 闫岩 于胜男 宗杰贝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4期221-222,共2页
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业灾情信息是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地获取农业灾害信息的动态提取方法。以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_NDVI时间序列为数据源,以2013—2015年黑龙江省投保地块为研究区,建立灾害监测模... 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业灾情信息是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地获取农业灾害信息的动态提取方法。以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_NDVI时间序列为数据源,以2013—2015年黑龙江省投保地块为研究区,建立灾害监测模型,对不同物候区内的不同作物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取黑龙江省农业灾害空间信息。将2013年30个已知典型灾害的MODIS监测结果与高空间分辨率HJ-1A/1B CCD影像监测的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确定了模型最优阈值和Kappa系数,并利用该监测模型及阈值对2014—2015年全省农业灾害空间信息进行提取,验证了该农业灾害监测模型的精度。研究成果为区域尺度灾害信息遥感提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灾害提取 MODIS_NDVI时间序列 监测模型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VI时间序列谐波分析与地表物候信息获取 被引量:60
18
作者 林忠辉 莫兴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8-144,共7页
植被指数具有明显的季节节律,NDV I时间序列分析可以获取地表植被物候信息,但已有的AVHRR NDV I数据产品仍然存在高噪声,需要进一步校正。在考虑农业植被季节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先验知识对NDV I时间序列数据傅立叶校正算法进行了改... 植被指数具有明显的季节节律,NDV I时间序列分析可以获取地表植被物候信息,但已有的AVHRR NDV I数据产品仍然存在高噪声,需要进一步校正。在考虑农业植被季节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先验知识对NDV I时间序列数据傅立叶校正算法进行了改进。利用1992年旬最大值合成1 km NOAA-AVHRR NDV I数据,使用该方法对河北省南部地区几种不同植被类型的NDV I数据进行校正,结果显示:改进的傅立叶谐波校正算法能更好地反映农业植被NDV I季节变化节律,且对自然植被同样适用。对校正后的NDV 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谐波分析表明:谐波的特征值(谐波余项、振幅和位相)与地表植被动态之间存在相关性,谐波余项表征NDV I时间序列的均值,谐波振幅表征NDV I年内波动幅度大小,不同谐波的位相可以表征NDV I季节变化的时间特征,利用这些参数可以获取地表植被物候信息,并可用于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以及全球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时间序列 谐波分析 物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湖南省2001—2013年植被覆盖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震 闫文德 +1 位作者 刘曙光 梁小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1-46,共6页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MODIS数据分析了长时间序列(2001—2013)该区域的植被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湖南省年均NDVI大部分在0.41~0.42之间,2005年年均NDVI最低为0.40。(2)湖南省植被指数增长趋势以改善为主占54.02%。(3...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MODIS数据分析了长时间序列(2001—2013)该区域的植被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湖南省年均NDVI大部分在0.41~0.42之间,2005年年均NDVI最低为0.40。(2)湖南省植被指数增长趋势以改善为主占54.02%。(3)区域内大部分地区植被指数偏差小,说明该区域内植被指数离散度小。(4)预测未来湖南省NDVI以0~0.50的反持续性增长为主占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湖南省 线性回归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高分一号宽幅影像火后植被光谱及指数变化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桂芬 覃先林 +4 位作者 尹凌宇 刘树超 李增元 陈小中 钟祥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1-517,共7页
为了探究国产高分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火干扰对植被生长影响的能力及其表征植被指数,选取2014年发生在四川省雅江县和冕宁县的两场森林火灾形成的火烧迹地作为研究区,利用火灾前后时序的高分一号宽幅(GF-1 WFV)数据,对不同受灾程度火烧迹... 为了探究国产高分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火干扰对植被生长影响的能力及其表征植被指数,选取2014年发生在四川省雅江县和冕宁县的两场森林火灾形成的火烧迹地作为研究区,利用火灾前后时序的高分一号宽幅(GF-1 WFV)数据,对不同受灾程度火烧迹地火灾前后的光谱特征变化进行分析,并以月为单位分析了不同受害程度植被火后两年内由GF-1 WFV数据生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全球环境监测植被指数(GEMI)等三种表征植被生长状态的植被指数的变化,结合研究区纬度、海拔和气候条件分析火后植被的年内恢复规律。结果表明:火烧造成植被色素和细胞结构破坏,使其不再表现出正常植被特有的光谱特征,在可见光区受害植被的反射率相比于正常植被偏高,且其值随受灾程度加重而升高;在近红外波段火干扰后的植被反射率降低,其值远低于正常植被的反射率值。NDVI,EVI和GEMI在表征植被恢复生长过程中存在高度相关性且对植被季节变化敏感,均能反映植被恢复的生长过程,具有描述火烧区植被恢复动态过程的能力;受灾植被恢复生长过程中的植被指数变化与正常植被年生长过程的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样存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火烧区植被的NDVI,EVI和GEMI值相比正常植被对应植被指数值始终偏低,且植被受灾越严重,其植被指数值在同期中对应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宽幅数据 光谱特征 植被指数 时间序列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