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能量场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禾青 杨明芝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490,597,共6页
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震中周围区域和沿玉树断裂带地震能量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在高能量释放的背景上。震中周围区域几个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以平稳变化为主要特... 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震中周围区域和沿玉树断裂带地震能量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在高能量释放的背景上。震中周围区域几个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以平稳变化为主要特征,但在地震发生前,主要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出现明显的中短期异常变化,异常以尖点突跳为主要特点。第一个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在震前3年出现大幅度异常,表现出相对于背景场能量增高的释放图像;其余典型场异常则表现出突出的短临异常特征,出现在震前1~3月,表现为大幅度短期异常变化。可能表明地震活动结构的变化出现得较早,而临震时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扰动。沿玉树断裂带主要典型场时间因子异常均出现在震前2~3年,可能表明孕震区场的异常变化也会较早出现。典型场时间因子异常特征与以往关于能量场方面开展的工作所得结果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 时间因子异常 玉树7 1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能量场变化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明芝 马禾青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0-267,共8页
在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中,沿断裂带的应力-应变状态与断裂带周围微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震前沿构造断裂带附近地震活动的能量释放更能反映地震孕育的动态过程。本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讨论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沿龙门山... 在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中,沿断裂带的应力-应变状态与断裂带周围微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震前沿构造断裂带附近地震活动的能量释放更能反映地震孕育的动态过程。本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讨论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汶川8.0级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能量场的几个主要特征值对应的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出现非常明显的短期上升变化,可能是该次地震短期异常信息。通过对比分析1976年唐山地震等震例认为,研究沿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间变化,可以对地震中长期判断有较大危险性的活动断裂区进行有目的的重点监测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能量场 自然正交函数展开 时间因子异常 汶川8.0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