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月动态变化及其气候响应研究
1
作者 胡乔森 孙朝辉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依据2021—2022年河北省12个主要市区的24期月度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以及142个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气候因子(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不同市区的月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刀切法建立... 依据2021—2022年河北省12个主要市区的24期月度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以及142个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气候因子(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不同市区的月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刀切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市区的连年NDVI值之间存在差异,但单年内的月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NDVI在夏季生长季时达到最大值,冬季则为最小值,并在冬季末和夏初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气温、降水和日照对NDVI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气温的表现最佳。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优于时间序列模型,适用于不同数据条件的地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月动态变化 气候响应因子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法拟合CZT探测器时间响应曲线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翔 韩和同 +2 位作者 李刚 张子川 梁美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1,共5页
为探讨CZT探测器时间响应特性规律,采用指数拟合法分析CZT探测器对快脉冲X射线响应曲线下降沿衰减规律,并分析该衰减常数与电压、灵敏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 mm×10 mm×2 mm与5 mm×5 mm×2 mm单晶CZT探测器对... 为探讨CZT探测器时间响应特性规律,采用指数拟合法分析CZT探测器对快脉冲X射线响应曲线下降沿衰减规律,并分析该衰减常数与电压、灵敏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 mm×10 mm×2 mm与5 mm×5 mm×2 mm单晶CZT探测器对纳秒级脉冲X射线时间响应曲线下降沿均遵循单指数衰减规律,衰减常数为10^(-8)s数量级。随着电压升高,不同灵敏面积CZT探测器响应曲线衰减常数的差值降低。该结论可为揭示贯穿辐射条件下CZT晶体内部载流子输运规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ZT探测器 时间响应 指数拟合 衰减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叶面积指数钾素响应模拟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岳延滨 冯恩英 +1 位作者 彭顺正 赵泽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为揭示不同钾素水平下辣椒叶面积指数(LAI)随生理发育时间(PDT)的动态变化关系,选用黔椒10号、黔椒5号和中椒6号作为试验材料,设5个钾素水平(0 kg/hm^2、37.5 kg/hm^2、75.0 kg/hm^2、112.5 kg/hm^2和187.5 kg/hm^2),定量分析不同钾素... 为揭示不同钾素水平下辣椒叶面积指数(LAI)随生理发育时间(PDT)的动态变化关系,选用黔椒10号、黔椒5号和中椒6号作为试验材料,设5个钾素水平(0 kg/hm^2、37.5 kg/hm^2、75.0 kg/hm^2、112.5 kg/hm^2和187.5 kg/hm^2),定量分析不同钾素水平下辣椒LAI的变化特征,通过归一化处理,利用Curve Expert 1.4对辣椒相对叶面积指数(RLAI)和相对生理发育时间(RPDT)进行动态拟合,并通过极限值法筛选出最优辣椒RLAI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钾素水平下辣椒LAI随PDT呈左偏单峰曲线变化,同一品种间随钾素水平的增加LAI呈增大趋势;相同钾素水平下,LAI峰值为黔椒10号>黔椒5号>中椒6号;有理函数能够较好地模拟辣椒RLAI的动态变化,且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模拟准确度k均接近于1,模拟精确度R^2均大于0.97,根均方差(RMSE)均小于20%;模型参数在不同处理间具有一定差异性,品种和钾素主要通过控制参数b和d实现辣椒LAI的动态调控;辣椒LAImax对钾素反应比较敏感,呈线性正相关,决定系数R^2>0.86。该模型的构建可为辣椒生长调控及优质高产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叶面积指数 生理发育时间 钾素 响应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te Carlo的喷淋响应时间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燕 梁天水 +1 位作者 沈震亚 刘孟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9-85,共7页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以有效控制和扑灭初期火灾,因此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成了灭火的关键。利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随机取样模拟实验,建立了包含喷头响应时间指数、火灾增长因子、火源与喷头径向间距、火源与顶棚垂直间距等影响因素的喷...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以有效控制和扑灭初期火灾,因此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成了灭火的关键。利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随机取样模拟实验,建立了包含喷头响应时间指数、火灾增长因子、火源与喷头径向间距、火源与顶棚垂直间距等影响因素的喷头响应时间模型,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得到了响应时间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响应时间基本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响应时间与喷头响应时间指数线性相关,随火灾增长因子的增大而缩短,随径向间距的增大而增长,随着垂直间距的增大先是略为下降而后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方法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数(rti) 火灾增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e指数内建电场的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响应特性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志鹏 姚军财 +1 位作者 黄文登 何军锋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1-667,共7页
设计了具有e指数内建电场的透射式GaAs负电子亲和势阴极,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它的时间响应特性和量子效率特性。结果表明,当吸收区厚度L^0.2~1.5μm时,阴极的响应时间和量子效率均随L的增大而增大;尤其当L^1.1μm时响应时间达到10ps... 设计了具有e指数内建电场的透射式GaAs负电子亲和势阴极,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它的时间响应特性和量子效率特性。结果表明,当吸收区厚度L^0.2~1.5μm时,阴极的响应时间和量子效率均随L的增大而增大;尤其当L^1.1μm时响应时间达到10ps,量子效率达到12.5%~20%,迄今为止,与其他GaAs光电阴极相比,在相同光谱响应条件下,该响应速度是最高的。另外,在不同L下,获得了平均时间衰减常数τ'的函数分布和能够获得最短响应时间的最优系数因子β分布,为新型高速响应GaAs光电阴极的时间响应和量子效率优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光电阴极 e指数内建电场 最优系数因子 时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轨迹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动态特征的暂态稳定在线监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丹 孙华东 +3 位作者 周勤勇 张健 姜懿郎 张一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5,共8页
基于非线性动态系统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LLE)稳定性判别理论,研究无需系统模型的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在线监测方法。提出一种改进LLE估算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发电机相对功角响应轨迹LLE的典型动态特征及关键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 基于非线性动态系统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LLE)稳定性判别理论,研究无需系统模型的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在线监测方法。提出一种改进LLE估算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发电机相对功角响应轨迹LLE的典型动态特征及关键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响应轨迹LLE动态特征的暂态稳定性监测方法。针对实际中不完备的相量测量单元(PMU)配置问题,提出基于临界机组对的暂态稳定性在线监测方案,以节省计算成本并加快稳定性监测。IEEE 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监测 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 响应时间序列 临界机组对 广域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电磁-温度场耦合计算中自适应时间步长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宇娇 汪振亮 +2 位作者 徐彬昭 黄雄峰 智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468-4475,共8页
瞬态温度场响应时间比电磁场长,在采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电磁-温度场顺序耦合时,若采用统一计算时间步长会导致温度场求解次数过多而增加计算时间。该文提出自适应时间步长耦合方法,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电磁-温度场耦合时间间隔,并在两个... 瞬态温度场响应时间比电磁场长,在采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电磁-温度场顺序耦合时,若采用统一计算时间步长会导致温度场求解次数过多而增加计算时间。该文提出自适应时间步长耦合方法,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电磁-温度场耦合时间间隔,并在两个相邻的耦合时间节点间,根据响应特征值和预测-校正法计算电磁场、温度场最佳离散步长。与传统等步长耦合方法对比,电磁、温度场均使用最佳的离散步长,同时避免了温度场的过频计算,减少了计算时间。最后,以通电铜导环为例,采用自适应时间步长耦合计算铜导体在交流电流作用下的瞬态温升,与传统等步长耦合方法相比,计算相对误差在1%以内,总计算时间减少26.6%,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电磁-温度场耦合 自适应时间步长 指数平滑预测 响应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exRay网络的动态段时间优化解析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刚 丁天宝 +1 位作者 荣健 史国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241-243,共3页
在已有的FlexRay网络时间优化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快速确定FlexRay动态段时间长度的近似解析方法。引入指数函数模拟网络中动态帧的最坏响应时间(WCRT)特性,将原优化问题转化为连续函数的极值问题。给出确定指数函数中参数的具体方法,... 在已有的FlexRay网络时间优化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快速确定FlexRay动态段时间长度的近似解析方法。引入指数函数模拟网络中动态帧的最坏响应时间(WCRT)特性,将原优化问题转化为连续函数的极值问题。给出确定指数函数中参数的具体方法,并推导出FlexRay网络中最优动态段长度的解析表达式。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该方法能够快速确定FlexRay网络的动态段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总线 FlexRay网络 动态段 最坏响应时间 指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AR模型的物价指数动态路径计量分析
9
作者 张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7-130,共4页
文章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SVAR模型,对我国2006年1月至2012年8月的CPI指数、PPI指数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对两指数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CPI指数与PPI指数均对自身价格序列的变化很敏感,冲击... 文章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SVAR模型,对我国2006年1月至2012年8月的CPI指数、PPI指数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对两指数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CPI指数与PPI指数均对自身价格序列的变化很敏感,冲击具有持久稳定的影响,而CPI指数与PPI指数对对方的价格冲击存在显著影响,但响应值水平及方向有所不同,说明其相互影响程度并不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物价指数 SVAR模型 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动力响应的混沌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丕鑫 杨迪雄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4-838,844,共6页
引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察地震动作用下单自由度体系动力响应的混沌特性。输入典型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定量计算了代表性周期的单自由度弹性和非弹性体系加速度响应时程的非线性特性参数。计算表明,这些加速度响应... 引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察地震动作用下单自由度体系动力响应的混沌特性。输入典型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定量计算了代表性周期的单自由度弹性和非弹性体系加速度响应时程的非线性特性参数。计算表明,这些加速度响应的关联维数为分数维,最大Lyapunov指数大于0;地震动激励下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动力响应具有混沌特性,不是完全的随机信号,为理解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不规则性与复杂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自由度体系 地震动力响应 混沌时间序列分析 关联维数 最大LYAPUNOV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距及热敏性能对喷头控火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照鹏 彭磊 +4 位作者 黄益良 杨丙杰 王美南 文一明 彭玲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8-53,共6页
为研究受限房间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布置间距及热敏性能对喷头的动作性能和控火效能的影响,采用公称动作温度均为68℃的快速响应喷头和特殊响应喷头,共开展11次实体火灾试验。试验房间的内部尺寸为7.8 m×7.8 m×2.73 m,喷... 为研究受限房间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布置间距及热敏性能对喷头的动作性能和控火效能的影响,采用公称动作温度均为68℃的快速响应喷头和特殊响应喷头,共开展11次实体火灾试验。试验房间的内部尺寸为7.8 m×7.8 m×2.73 m,喷头布置间距分别为3.6和3.9 m。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头的布置间距相同时,快速响应喷头的动作时间比特殊响应喷头提前约15 s,且火场环境温度和燃料的烧损量均较特殊响应喷头低。快速响应喷头按间距3.9 m布置与特殊响应喷头按3.6 m布置相比,前者的喷头动作时间提早约5%,燃料箱的烧损率下降1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响应喷头 特殊响应喷头 热敏性能 喷头动作温度 时间响应指数(r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导数优化的一类灰色预测直接建模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6-559,共4页
针对原始序列为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利用直接建模思想,得到NGM(1,1,K)模型的直接形式;以模型的白化方程为基础,运用梯形公式优化灰导数,改进了时间响应函数,从而对NGM(1,1,K)直接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实例表明:该改进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模... 针对原始序列为近似非齐次指数规律,利用直接建模思想,得到NGM(1,1,K)模型的直接形式;以模型的白化方程为基础,运用梯形公式优化灰导数,改进了时间响应函数,从而对NGM(1,1,K)直接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实例表明:该改进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精度,也拓宽了灰色预测模型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直接NGM(1 1 K)模型 近似非齐次指数 白化方程 梯形公式 灰导数 时间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测量系统的重要性质
13
作者 杨学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12,共5页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证明了一个重要结论:“冲击测量系统总的冲击测量误差近似等于各部件冲击测量误差之和”,论证了线性冲击测量系统总的指数波响应时间和方波响应时间分别等于各部件的指数波响应时间和方波响应时间之和,从而纠正了以...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证明了一个重要结论:“冲击测量系统总的冲击测量误差近似等于各部件冲击测量误差之和”,论证了线性冲击测量系统总的指数波响应时间和方波响应时间分别等于各部件的指数波响应时间和方波响应时间之和,从而纠正了以往的错误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测量 误差 指数 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区间灰数预测模型直接建模法
14
作者 王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81-1584,共4页
为利用直接建模思想,推导得出了一类新信息GM(1,1)直接模型形式.传统模型只能针对实数序列进行建立模型.以区间灰数的"核序列"为基础,并结合"信息域不减"原则,构建相应的GM(1,1)区间灰数预测模型;通过以"核序... 为利用直接建模思想,推导得出了一类新信息GM(1,1)直接模型形式.传统模型只能针对实数序列进行建立模型.以区间灰数的"核序列"为基础,并结合"信息域不减"原则,构建相应的GM(1,1)区间灰数预测模型;通过以"核序列"为中心,推导出所建模型区间灰数上下界的时间响应式.实例结果表明:该改进模型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直接模型 近似非齐次指数 时间响应函数 区间灰数序列 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量子效率InP/In_(0.53)Ga_(0.47)As/InP红外光电阴极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振辉 徐向晏 +8 位作者 刘虎林 李岩 卢裕 钱森 韦永林 何凯 赛小锋 田进寿 陈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7-253,共7页
将In_(0.53)Ga_(0.47)As吸收层设计为多个薄层,通过不同浓度掺杂实现吸收层杂质指数分布,建立了InP/In_(0.53)Ga_(0.47)As/InP红外光电阴极模型,在皮秒级响应时间的前提下模拟了吸收层厚度、掺杂浓度和阴极外置偏压对阴极内量子效率的影... 将In_(0.53)Ga_(0.47)As吸收层设计为多个薄层,通过不同浓度掺杂实现吸收层杂质指数分布,建立了InP/In_(0.53)Ga_(0.47)As/InP红外光电阴极模型,在皮秒级响应时间的前提下模拟了吸收层厚度、掺杂浓度和阴极外置偏压对阴极内量子效率的影响,给出了光电子在吸收层和发射层的一维连续性方程和边界条件,计算了光电子克服激活层势垒发射到真空中的几率,进而获得阴极外量子效率随上述三个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吸收层掺杂浓度在10^(15)~10^(18)cm^(-3)范围内变化时,内量子效率变化很小;随着吸收层厚度在0.09~0.81μm内增大,内量子效率随之增大;随着外置偏压升高,内量子效率先增大后趋于平稳。文中给出一组既能获得高量子效率又能有快时间响应的阴极设计参数,理论上1.55μm入射光可以获得8.4%的外量子效率,此时响应时间为49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效率 响应时间 指数掺杂 红外光电阴极 InP/In0.53Ga0.47As/I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响感频率特性的主观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恒 莫方朔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199-200,共2页
0引言室内声学的研究始于混响现象的研究,而混响感是对混响现象的主观感知,它是厅堂音质中最基本的一种主观心理感觉。过去,常采用早期衰变时间EDT或混响时间RT来评价混响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并不充分[1‐2]。由于混响时间... 0引言室内声学的研究始于混响现象的研究,而混响感是对混响现象的主观感知,它是厅堂音质中最基本的一种主观心理感觉。过去,常采用早期衰变时间EDT或混响时间RT来评价混响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并不充分[1‐2]。由于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的差异,在不同频率的声能衰变情况下,会引起对混响的主观感知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特性 混响时间 主观感知 厅堂音质 室内声学 脉冲响应 指数 频率曲线 刺激信号 参考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Li/Nb比Mg:In:Fe:LiNbO_3晶体的光折变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佳 王锐 +1 位作者 刘维海 刘新荣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2-1015,共4页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不同L i/Nb比(L i/Nb=0.85,0.94,1.05,1.20,1.38)的Mg:In:Fe:L iNbO3(LN)单晶。测试了Mg:In:Fe:LN晶体的红外透射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抗光致散射能力,响应时间和指数增益系数。实验结果显示:L i/Nb=0.85晶体的OH-吸收峰...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不同L i/Nb比(L i/Nb=0.85,0.94,1.05,1.20,1.38)的Mg:In:Fe:L iNbO3(LN)单晶。测试了Mg:In:Fe:LN晶体的红外透射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抗光致散射能力,响应时间和指数增益系数。实验结果显示:L i/Nb=0.85晶体的OH-吸收峰在3481 cm-1附近,L i/Nb=0.94、1.05、1.20的晶体的OH-吸收峰在3505 cm-1附近,而L i/Nb=1.38晶体的OH-吸收峰有三个,分别在3466 cm-1、3481 cm-1和3518 cm-1附近。随着L i/Nb比的增大,晶体的紫外吸收边发生紫移,抗光致散射能力增强,响应速度加快,指数增益系数增大。结果表明:L i/Nb=1.38的晶体是性能最为优良的光折变晶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In:Fe:LiNbO3 晶体 抗光致散射能力 响应时间 指数增益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SA喷头动态热性能研究
18
作者 沈贺坤 张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8-391,共4页
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下垂型和直立型CMSA喷头的动态热性能,分析总结CMSA喷头的导热系数和响应时间指数的特点。导热系数由等速率升温试验计算。可以考虑采用ESFR喷头的计算公式计算CMSA喷头的导热系数和响应时间指数,采用普通洒水喷头... 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下垂型和直立型CMSA喷头的动态热性能,分析总结CMSA喷头的导热系数和响应时间指数的特点。导热系数由等速率升温试验计算。可以考虑采用ESFR喷头的计算公式计算CMSA喷头的导热系数和响应时间指数,采用普通洒水喷头的分类将其归入标准响应喷头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平式洒水喷头 动态热性能 导热系数 响应时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晶体、液晶
19
《中国光学》 CAS 2004年第3期89-92,共4页
O734 2004032283 变价元素铋掺杂钨酸铅晶体辐照损伤的研究=Study ofirradiation damage of Bi-doped PbWO<sub>4</sub> crystal[刊,中]/梁玲(同济大学物理系.上海(200092)),顾牡…∥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27(6).... O734 2004032283 变价元素铋掺杂钨酸铅晶体辐照损伤的研究=Study ofirradiation damage of Bi-doped PbWO<sub>4</sub> crystal[刊,中]/梁玲(同济大学物理系.上海(200092)),顾牡…∥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27(6).—526-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光子晶体 钨酸铅晶体 指数增益系数 功能材料 液晶 晶格常数 响应时间 掺杂 反射光相位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器件
20
《中国光学》 EI CAS 1994年第2期46-47,共2页
O437 94021123Fe:LiNbO<sub>3</sub>晶体的生长及其多波耦合效应=Growth of Fe:LiNbO<sub>3</sub> crystal and its multiwavecoupling effect[刊,中]/李铭华,宋磊,金婵,徐玉恒(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O437 94021123Fe:LiNbO<sub>3</sub>晶体的生长及其多波耦合效应=Growth of Fe:LiNbO<sub>3</sub> crystal and its multiwavecoupling effect[刊,中]/李铭华,宋磊,金婵,徐玉恒(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刘景和(长春光机学院材料工程系)//压电与声光.-1993,15(5).-47~50,55报道了Fe:LiNbO<sub>3</sub>晶体的生长。测试了晶体的放大率,指数增益系数,衍射效率相位共轭反射率和响应时间,对Fe:LiNbO<sub>3</sub>晶体的光折变机理进行探讨。图7参3(许锦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受激布里渊散射 指数增益系数 衍射效率 光折变 非线性光学材料 响应时间 材料工程系 应用化学 放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