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传奇的时间叙述
1
作者
李作霖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5,共4页
唐传奇的时间叙述显示了一种超越传统历史叙述的努力,这种努力主要表现在时序和节奏的变化。在时序上大量运用倒叙和预序,在节奏形式上多用"场景"和"停顿",是传奇小说处理时间的引入注目的方式。而在这种时间处理...
唐传奇的时间叙述显示了一种超越传统历史叙述的努力,这种努力主要表现在时序和节奏的变化。在时序上大量运用倒叙和预序,在节奏形式上多用"场景"和"停顿",是传奇小说处理时间的引入注目的方式。而在这种时间处理和依旧保存历史时间之间,呈现出的是唐代文人的文化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传奇
时间叙述
错时
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莫里森《慈悲》的时间叙述模式看黑人女性的成长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杰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4期63-70,共8页
莫里森在《慈悲》中采用了现在和过去交替的时间叙述模式,将小说情节切分成一个个独立的人物故事,以黑人女奴佛罗伦斯的经历作为现在的故事,前后切分为六节,以其他五位人物的经历作为过去的故事,让现在和过去更替出现,这种交替式的时间...
莫里森在《慈悲》中采用了现在和过去交替的时间叙述模式,将小说情节切分成一个个独立的人物故事,以黑人女奴佛罗伦斯的经历作为现在的故事,前后切分为六节,以其他五位人物的经历作为过去的故事,让现在和过去更替出现,这种交替式的时间叙述模式旨在模糊故事发生的物理时间,使读者聚焦人物的心理时间,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内心成长。通过这种模糊的时间叙述模式,佛罗伦斯从自卑到重生再到觉醒的心路历程实现了前景化。黑人女性的成长一方面凸显了她们的话语权和书写能力,另一方面表达了莫里森对黑人女性命运的独特关怀以及对于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贩奴历史罪恶的揭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式
时间叙述
模式
现在
过去
黑人女性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间与抒情诗的叙述时间
被引量:
6
3
作者
谭君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21,共11页
时间是人类最为切近的生命体验,也是中外古今文学作品表现的重要母题。在叙事理论研究中,包括中国传统的叙事研究在内,对于叙事类作品,尤其是叙事虚构作品的时间表现,已有了长足的进展,而对抒情诗歌时间表现的探讨,则涉足甚少。从跨文...
时间是人类最为切近的生命体验,也是中外古今文学作品表现的重要母题。在叙事理论研究中,包括中国传统的叙事研究在内,对于叙事类作品,尤其是叙事虚构作品的时间表现,已有了长足的进展,而对抒情诗歌时间表现的探讨,则涉足甚少。从跨文类叙事学研究的视野,可以透视抒情诗的叙述时间。抒情诗存在着可与叙事文本类比的"事件",并展现出时间性与序列性,只不过是以与叙事文本有所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叙事理论时间分析的时序、时长、频率三重关系作为入口,可以勾勒抒情诗叙述时间表现的基本状况,这种状况在中外抒情诗中普遍存在。对这一内在的叙述时间关系的揭示,将有益于对抒情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也可以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思考叙事文本的时间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诗
叙述
时间
时序
时长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奥康纳小说《国家客人》的叙述时间解读
被引量:
2
4
作者
魏新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95,共4页
弗兰克·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国家客人》,以有限的篇幅展现了一个动人而深刻的故事,显示出小说在叙述时间方面的高超技巧:正叙与倒叙的结合,概述与场景的交替,概括叙述与重复叙述的并置。这些技巧在建构情节、塑造人物、突出题旨以...
弗兰克·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国家客人》,以有限的篇幅展现了一个动人而深刻的故事,显示出小说在叙述时间方面的高超技巧:正叙与倒叙的结合,概述与场景的交替,概括叙述与重复叙述的并置。这些技巧在建构情节、塑造人物、突出题旨以及彰显作家创作倾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克·奥康纳
《国家客人》
叙述
时间
时序
时距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叙述的无时间性与时间中的故事
5
作者
王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3,共6页
内在于文本的叙述者通过其叙述行为创造出一个虚构世界,故事在虚构世界的四维时空内演进。叙述者既不在他自己所虚构出来的时空之中,也不在文本外的现实时空之中,是无时间性主体存在。这样叙述与故事之间的关系就不是时间性的了。经验...
内在于文本的叙述者通过其叙述行为创造出一个虚构世界,故事在虚构世界的四维时空内演进。叙述者既不在他自己所虚构出来的时空之中,也不在文本外的现实时空之中,是无时间性主体存在。这样叙述与故事之间的关系就不是时间性的了。经验性阅读和批评混淆了不同的故事,进而造成了分析的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
时间
流型
故事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间,又是时间——论读图时代的小说叙述时间
6
作者
张雪梅
谢默生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2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叙述
时间
读图时代
小说
多媒体技术
阅读过程
童年时期
印刷技术
数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叙述者与叙述时间的多数——布莱希特戏剧艺术性初探
7
作者
刘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3,共6页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认为 ,叙述是激发观众干预舞台所反映的生活、接受某种解决办法的最好形式 .
关键词
希莱希特
叙述
性
叙述
者
叙述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间之维:动画电影故事的叙述特性
8
作者
葛玉清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9期21-22,共2页
对动画电影故事的叙述来说,时间是最可变的因素。叙述者对动画故事时间的处理总是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正如热奈特提出的:叙事,事实上是叙述者与时间进行的游戏。动画电影叙述艺术中的"时间"是能够任意拨转的,它既可以被&...
对动画电影故事的叙述来说,时间是最可变的因素。叙述者对动画故事时间的处理总是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正如热奈特提出的:叙事,事实上是叙述者与时间进行的游戏。动画电影叙述艺术中的"时间"是能够任意拨转的,它既可以被"隐瞒",也可以被"张扬"。在动画电影中,时间已被当作一种创造动画故事的手段,从这一意义上说,动画充分实现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活动,并且利用时间的利刃重新结构了时空的美学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动画电影
叙述
元始
叙述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像的叙述性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韩丛耀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4-60,73,共8页
图像是一种拟态的技术形式,它运用时间的叙述技术和空间的叙述技术可以对图像作系列展现和同时性展现,既可以利用单幅图像进行叙述,也可以利用多幅图像进行连续性叙述。等比缩放的图像(影像)在时间表现上技术性更强烈些,非等比缩放的图...
图像是一种拟态的技术形式,它运用时间的叙述技术和空间的叙述技术可以对图像作系列展现和同时性展现,既可以利用单幅图像进行叙述,也可以利用多幅图像进行连续性叙述。等比缩放的图像(影像)在时间表现上技术性更强烈些,非等比缩放的图像(手绘)其空间叙述的技术性更强烈、。熟悉图像叙述的技术性特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图像,理解图像的各种技术性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态
图像
叙述
时间叙述
空间
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金瓶梅》的叙事时间看作者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
1
10
作者
万春
杨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0-152,共3页
关键词
《金瓶梅》
叙事
时间
西门庆
叙述
时间
时代背景
女主人公
易逝性
运行流
生命意识
时间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池莉小说的叙述话语
被引量:
5
11
作者
吴文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54-59,共6页
本文从叙述时间、叙述距离和叙述角度三个方面,探讨了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的叙述话语的特征及其对当代小说创作的意义。作者认为,顺时序的时间设计、显示法的叙述方式和局外人的“全知视角”,能够最大限度地滤去叙述主体对叙述对象的主...
本文从叙述时间、叙述距离和叙述角度三个方面,探讨了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的叙述话语的特征及其对当代小说创作的意义。作者认为,顺时序的时间设计、显示法的叙述方式和局外人的“全知视角”,能够最大限度地滤去叙述主体对叙述对象的主观渗透,使本文展开一种新的艺术真实──初始经验的真实。同时小说话语对初始经验的还原,强化了叙述的状景描物、陈述事件的本体功能,使叙述成为不同于抒情语言和逻辑语言的“纯叙述”。它对当代小说的意义在于:既在更高的水准上确立了叙述作为小说语言的本体地位,又解构了因果情节,使故事回归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莉小说
新写实小说
叙述
话语
叙述
人
当代小说
顺时序
叙述
时间
叙述
方式
现实主义
全知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文学写作:迷宫——叙述蛇道上的梦幻与现实
被引量:
1
12
作者
阎连科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4期33-38,共6页
迷宫——这种对小说的建筑性理解,主要用来针对20世纪的写作。而对19世纪、乃至更早的文学,是基本无效的注释。而在20世纪的写作中,又多少是针对博尔赫斯的幻想文学或美学。是缘于博氏的小说,才有了人们对小说美学意义的新认识。缘于博...
迷宫——这种对小说的建筑性理解,主要用来针对20世纪的写作。而对19世纪、乃至更早的文学,是基本无效的注释。而在20世纪的写作中,又多少是针对博尔赫斯的幻想文学或美学。是缘于博氏的小说,才有了人们对小说美学意义的新认识。缘于博氏的小说中总是出现迷宫、镜子样的意象、比喻和迷宫样令人难解的意义曲迴,也才使博氏小说的迷宫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曼
文学写作
博尔赫斯
迷宫式
宫样
时间
观
性理解
《一千零一夜》
冬夜
叙述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笔下流出的时间──对两部伟大的小说开头之解读
13
作者
刘克敌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97-101,共5页
关键词
叙述
方式
《百年孤独》
科幻小说
加西亚·马尔克斯
叙述
者
先锋小说
《狂人日记》
小说家
叙述
时间
中国现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女英雄传》叙事时间分析
14
作者
曹高菲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53-154,共2页
(清)文康所著《儿女英雄传》在叙述时间方面颇具匠心,运用了立体故事时间和多条故事线索,整体的时间架构与故事自然发生的顺序相对应,整部小说采用顺叙、倒叙和预叙方式。
关键词
儿女英雄传
叙述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述梦与时间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楚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7,共10页
关键词
梦
晋唐小说
叙述
时间
佛经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瓶梅》的叙事时间
被引量:
1
16
作者
万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7-87,共1页
《金瓶梅》的叙事时间《金瓶梅》的叙事时间,充分地反映出了作者的生命悲剧意识及对人生的哀怨情绪,这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1.总体时间轮廊的清晰性与时代背景的乱离性。100回的《金瓶梅》描写了前后16年间的故事。第1回从政...
《金瓶梅》的叙事时间《金瓶梅》的叙事时间,充分地反映出了作者的生命悲剧意识及对人生的哀怨情绪,这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1.总体时间轮廊的清晰性与时代背景的乱离性。100回的《金瓶梅》描写了前后16年间的故事。第1回从政和二年始,第100回以建炎元年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叙事
时间
叙述
时间
生命悲剧意识
女主人公
时代背景
生命
时间
阶级矛盾
西门庆
矛盾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小说叙事时间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
1
17
作者
周海挺
金戈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小说叙事
叙述
时间
现实
时间
心理
时间
小说
时间
叙事
时间
故事
时间
小说文本
时间
经验
超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村小说的叙述问题
18
作者
刘洪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9-92,共4页
陈村的小说难以在茶余饭后轻松地阅读,因为其中没有感官刺激,也缺乏暖人的诗意.陈村用一双冷冰冰的眼睛把前来寻找激情、慰藉、教诲的读者拒之门外.他的艺术世界只对智者和探险者开放.智者能领悟他追求叙述独创性的苦心,探险者掌握了开...
陈村的小说难以在茶余饭后轻松地阅读,因为其中没有感官刺激,也缺乏暖人的诗意.陈村用一双冷冰冰的眼睛把前来寻找激情、慰藉、教诲的读者拒之门外.他的艺术世界只对智者和探险者开放.智者能领悟他追求叙述独创性的苦心,探险者掌握了开启他叙述迷宫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
人称
小说
叙述
探险者
艺术世界
叙述
时间
感官刺激
作品
现在时
作家
物理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洪堡的礼物》的叙事特色
被引量:
7
19
作者
宋德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
《洪堡的礼物》独特的叙事风格体现了20世纪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趋势———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相互交织和渗透,物理写实与心理展示的完美结合。第一人称同故事叙述者保证了叙述结构的开合自如,实现了“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
《洪堡的礼物》独特的叙事风格体现了20世纪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趋势———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相互交织和渗透,物理写实与心理展示的完美结合。第一人称同故事叙述者保证了叙述结构的开合自如,实现了“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这一创作原则和审美理想;采用人物内聚焦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感受,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作品的言外之意;对叙述时间的运筹帷幄更体现出作者的匠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故事
叙述
者
叙述
接受者
内聚焦
赘叙
叙述
时间
时距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楼梦》中的谶应
被引量:
8
20
作者
宋莉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8-93,共6页
“谶应”一词,见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宋代虽云崇儒,并容释道,而信仰本根,夙在巫鬼,故徐铉吴淑而后,仍多变怪谶应之谈。”对于“谶”,《说文解字》解释说:“谶,验也,有徵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广雅·释诂四》云:“...
“谶应”一词,见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宋代虽云崇儒,并容释道,而信仰本根,夙在巫鬼,故徐铉吴淑而后,仍多变怪谶应之谈。”对于“谶”,《说文解字》解释说:“谶,验也,有徵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广雅·释诂四》云:“谶,纤也。其义纤微而为效验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说“谶”乃“诡为隐语,预测吉凶。”可见,“谶”是指对于未来带有应验性的预言和隐语,它往往假托天命与神意的形式出现。“应”则是印证、应验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太虚幻境
宿命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叙述
时间
现实描写
封建末世
因果关系
《中国小说史略》
黄宗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传奇的时间叙述
1
作者
李作霖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5,共4页
基金
赵炎秋教授主持国家社科课题"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03BZW004)后续成果
文摘
唐传奇的时间叙述显示了一种超越传统历史叙述的努力,这种努力主要表现在时序和节奏的变化。在时序上大量运用倒叙和预序,在节奏形式上多用"场景"和"停顿",是传奇小说处理时间的引入注目的方式。而在这种时间处理和依旧保存历史时间之间,呈现出的是唐代文人的文化矛盾。
关键词
唐传奇
时间叙述
错时
节奏
Keywords
Tang ' Romance
narrative time
anachrony
rhythm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莫里森《慈悲》的时间叙述模式看黑人女性的成长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杰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4期63-70,共8页
基金
2015年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的时空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5YJA752018)
天津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奴隶叙事的时间表征研究"(项目编号:5RW117)
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043-135305JF5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莫里森在《慈悲》中采用了现在和过去交替的时间叙述模式,将小说情节切分成一个个独立的人物故事,以黑人女奴佛罗伦斯的经历作为现在的故事,前后切分为六节,以其他五位人物的经历作为过去的故事,让现在和过去更替出现,这种交替式的时间叙述模式旨在模糊故事发生的物理时间,使读者聚焦人物的心理时间,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内心成长。通过这种模糊的时间叙述模式,佛罗伦斯从自卑到重生再到觉醒的心路历程实现了前景化。黑人女性的成长一方面凸显了她们的话语权和书写能力,另一方面表达了莫里森对黑人女性命运的独特关怀以及对于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贩奴历史罪恶的揭露。
关键词
交替式
时间叙述
模式
现在
过去
黑人女性成长
Keywords
alternate temporal narrative mode
present
past
maturity of black women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间与抒情诗的叙述时间
被引量:
6
3
作者
谭君强
机构
云南大学文学院
云南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2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歌叙事学研究”阶段性成果(14XZW004)
文摘
时间是人类最为切近的生命体验,也是中外古今文学作品表现的重要母题。在叙事理论研究中,包括中国传统的叙事研究在内,对于叙事类作品,尤其是叙事虚构作品的时间表现,已有了长足的进展,而对抒情诗歌时间表现的探讨,则涉足甚少。从跨文类叙事学研究的视野,可以透视抒情诗的叙述时间。抒情诗存在着可与叙事文本类比的"事件",并展现出时间性与序列性,只不过是以与叙事文本有所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叙事理论时间分析的时序、时长、频率三重关系作为入口,可以勾勒抒情诗叙述时间表现的基本状况,这种状况在中外抒情诗中普遍存在。对这一内在的叙述时间关系的揭示,将有益于对抒情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也可以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思考叙事文本的时间表现。
关键词
抒情诗
叙述
时间
时序
时长
频率
Keywords
lyric poetry, narrative time, order, duration, frequency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奥康纳小说《国家客人》的叙述时间解读
被引量:
2
4
作者
魏新强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95,共4页
文摘
弗兰克·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国家客人》,以有限的篇幅展现了一个动人而深刻的故事,显示出小说在叙述时间方面的高超技巧:正叙与倒叙的结合,概述与场景的交替,概括叙述与重复叙述的并置。这些技巧在建构情节、塑造人物、突出题旨以及彰显作家创作倾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弗兰克·奥康纳
《国家客人》
叙述
时间
时序
时距
频率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叙述的无时间性与时间中的故事
5
作者
王阳
机构
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3,共6页
文摘
内在于文本的叙述者通过其叙述行为创造出一个虚构世界,故事在虚构世界的四维时空内演进。叙述者既不在他自己所虚构出来的时空之中,也不在文本外的现实时空之中,是无时间性主体存在。这样叙述与故事之间的关系就不是时间性的了。经验性阅读和批评混淆了不同的故事,进而造成了分析的失误。
关键词
叙述
时间
流型
故事
时间
Keywords
narrative
manifold
story-time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间,又是时间——论读图时代的小说叙述时间
6
作者
张雪梅
谢默生
机构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2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叙述
时间
读图时代
小说
多媒体技术
阅读过程
童年时期
印刷技术
数码技术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叙述者与叙述时间的多数——布莱希特戏剧艺术性初探
7
作者
刘佳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3,共6页
文摘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认为 ,叙述是激发观众干预舞台所反映的生活、接受某种解决办法的最好形式 .
关键词
希莱希特
叙述
性
叙述
者
叙述
时间
分类号
J801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间之维:动画电影故事的叙述特性
8
作者
葛玉清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9期21-22,共2页
文摘
对动画电影故事的叙述来说,时间是最可变的因素。叙述者对动画故事时间的处理总是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正如热奈特提出的:叙事,事实上是叙述者与时间进行的游戏。动画电影叙述艺术中的"时间"是能够任意拨转的,它既可以被"隐瞒",也可以被"张扬"。在动画电影中,时间已被当作一种创造动画故事的手段,从这一意义上说,动画充分实现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活动,并且利用时间的利刃重新结构了时空的美学呈现。
关键词
时间
动画电影
叙述
元始
叙述
时间
分类号
J95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像的叙述性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韩丛耀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学院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4-60,7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14ZDB129)
文摘
图像是一种拟态的技术形式,它运用时间的叙述技术和空间的叙述技术可以对图像作系列展现和同时性展现,既可以利用单幅图像进行叙述,也可以利用多幅图像进行连续性叙述。等比缩放的图像(影像)在时间表现上技术性更强烈些,非等比缩放的图像(手绘)其空间叙述的技术性更强烈、。熟悉图像叙述的技术性特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图像,理解图像的各种技术性呈现方式。
关键词
拟态
图像
叙述
时间叙述
空间
叙述
Keywords
mimicry
image narration
time-related narration
space-related narration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金瓶梅》的叙事时间看作者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
1
10
作者
万春
杨敏
机构
宿州师专中文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0-152,共3页
关键词
《金瓶梅》
叙事
时间
西门庆
叙述
时间
时代背景
女主人公
易逝性
运行流
生命意识
时间
因素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池莉小说的叙述话语
被引量:
5
11
作者
吴文薇
机构
安徽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54-59,共6页
文摘
本文从叙述时间、叙述距离和叙述角度三个方面,探讨了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的叙述话语的特征及其对当代小说创作的意义。作者认为,顺时序的时间设计、显示法的叙述方式和局外人的“全知视角”,能够最大限度地滤去叙述主体对叙述对象的主观渗透,使本文展开一种新的艺术真实──初始经验的真实。同时小说话语对初始经验的还原,强化了叙述的状景描物、陈述事件的本体功能,使叙述成为不同于抒情语言和逻辑语言的“纯叙述”。它对当代小说的意义在于:既在更高的水准上确立了叙述作为小说语言的本体地位,又解构了因果情节,使故事回归小说。
关键词
池莉小说
新写实小说
叙述
话语
叙述
人
当代小说
顺时序
叙述
时间
叙述
方式
现实主义
全知视角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文学写作:迷宫——叙述蛇道上的梦幻与现实
被引量:
1
12
作者
阎连科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4期33-38,共6页
文摘
迷宫——这种对小说的建筑性理解,主要用来针对20世纪的写作。而对19世纪、乃至更早的文学,是基本无效的注释。而在20世纪的写作中,又多少是针对博尔赫斯的幻想文学或美学。是缘于博氏的小说,才有了人们对小说美学意义的新认识。缘于博氏的小说中总是出现迷宫、镜子样的意象、比喻和迷宫样令人难解的意义曲迴,也才使博氏小说的迷宫学。
关键词
达尔曼
文学写作
博尔赫斯
迷宫式
宫样
时间
观
性理解
《一千零一夜》
冬夜
叙述
时间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笔下流出的时间──对两部伟大的小说开头之解读
13
作者
刘克敌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97-101,共5页
关键词
叙述
方式
《百年孤独》
科幻小说
加西亚·马尔克斯
叙述
者
先锋小说
《狂人日记》
小说家
叙述
时间
中国现代小说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女英雄传》叙事时间分析
14
作者
曹高菲
机构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53-154,共2页
文摘
(清)文康所著《儿女英雄传》在叙述时间方面颇具匠心,运用了立体故事时间和多条故事线索,整体的时间架构与故事自然发生的顺序相对应,整部小说采用顺叙、倒叙和预叙方式。
关键词
儿女英雄传
叙述
时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述梦与时间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楚华
机构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7,共10页
关键词
梦
晋唐小说
叙述
时间
佛经故事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瓶梅》的叙事时间
被引量:
1
16
作者
万春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7-87,共1页
文摘
《金瓶梅》的叙事时间《金瓶梅》的叙事时间,充分地反映出了作者的生命悲剧意识及对人生的哀怨情绪,这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1.总体时间轮廊的清晰性与时代背景的乱离性。100回的《金瓶梅》描写了前后16年间的故事。第1回从政和二年始,第100回以建炎元年终。...
关键词
《金瓶梅》
叙事
时间
叙述
时间
生命悲剧意识
女主人公
时代背景
生命
时间
阶级矛盾
西门庆
矛盾冲突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小说叙事时间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
1
17
作者
周海挺
金戈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小说叙事
叙述
时间
现实
时间
心理
时间
小说
时间
叙事
时间
故事
时间
小说文本
时间
经验
超现实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村小说的叙述问题
18
作者
刘洪涛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9-92,共4页
文摘
陈村的小说难以在茶余饭后轻松地阅读,因为其中没有感官刺激,也缺乏暖人的诗意.陈村用一双冷冰冰的眼睛把前来寻找激情、慰藉、教诲的读者拒之门外.他的艺术世界只对智者和探险者开放.智者能领悟他追求叙述独创性的苦心,探险者掌握了开启他叙述迷宫的钥匙.
关键词
叙述
人称
小说
叙述
探险者
艺术世界
叙述
时间
感官刺激
作品
现在时
作家
物理
时间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洪堡的礼物》的叙事特色
被引量:
7
19
作者
宋德伟
机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
文摘
《洪堡的礼物》独特的叙事风格体现了20世纪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趋势———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相互交织和渗透,物理写实与心理展示的完美结合。第一人称同故事叙述者保证了叙述结构的开合自如,实现了“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这一创作原则和审美理想;采用人物内聚焦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感受,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作品的言外之意;对叙述时间的运筹帷幄更体现出作者的匠心所在。
关键词
同故事
叙述
者
叙述
接受者
内聚焦
赘叙
叙述
时间
时距
频率
分类号
I109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楼梦》中的谶应
被引量:
8
20
作者
宋莉华
机构
上师大人文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8-93,共6页
文摘
“谶应”一词,见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宋代虽云崇儒,并容释道,而信仰本根,夙在巫鬼,故徐铉吴淑而后,仍多变怪谶应之谈。”对于“谶”,《说文解字》解释说:“谶,验也,有徵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广雅·释诂四》云:“谶,纤也。其义纤微而为效验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说“谶”乃“诡为隐语,预测吉凶。”可见,“谶”是指对于未来带有应验性的预言和隐语,它往往假托天命与神意的形式出现。“应”则是印证、应验的意思。
关键词
《红楼梦》
太虚幻境
宿命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叙述
时间
现实描写
封建末世
因果关系
《中国小说史略》
黄宗羲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传奇的时间叙述
李作霖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莫里森《慈悲》的时间叙述模式看黑人女性的成长
于杰
《山东外语教学》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时间与抒情诗的叙述时间
谭君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奥康纳小说《国家客人》的叙述时间解读
魏新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叙述的无时间性与时间中的故事
王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时间,又是时间——论读图时代的小说叙述时间
张雪梅
谢默生
《当代文坛》
CSSCI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叙述者与叙述时间的多数——布莱希特戏剧艺术性初探
刘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时间之维:动画电影故事的叙述特性
葛玉清
《电影评介》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图像的叙述性研究
韩丛耀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金瓶梅》的叙事时间看作者的生命意识
万春
杨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池莉小说的叙述话语
吴文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20世纪文学写作:迷宫——叙述蛇道上的梦幻与现实
阎连科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笔下流出的时间──对两部伟大的小说开头之解读
刘克敌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儿女英雄传》叙事时间分析
曹高菲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小说、述梦与时间
刘楚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金瓶梅》的叙事时间
万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试析小说叙事时间的三种形态
周海挺
金戈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陈村小说的叙述问题
刘洪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洪堡的礼物》的叙事特色
宋德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红楼梦》中的谶应
宋莉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