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流分析的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丽 范书瑞 +2 位作者 王博文 申芳 董昊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4,共8页
以开关磁阻电机不对称半桥型功率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该类电机不对称半桥型功率变换器主功率元件开路与短路故障综合在线检测方法。通过对开路与短路故障机理分析,挖掘故障相电流的奇异特征,揭示主功率元件开路与短路故障下各相... 以开关磁阻电机不对称半桥型功率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该类电机不对称半桥型功率变换器主功率元件开路与短路故障综合在线检测方法。通过对开路与短路故障机理分析,挖掘故障相电流的奇异特征,揭示主功率元件开路与短路故障下各相电流差值畸变规律,提取故障特征量,提出并建立故障特征量集合,选取各相电流两两间差值为集合中诊断判定元素,设定诊断判据,实现故障发生、故障类型与故障相的诊断。再综合分析故障相电流的退磁时间占比与功率元件通断状态识别出故障元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工况下均可快速准确诊断出故障详情,且无需附加任何额外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功率变换器 退磁时间占比 电流差值 开关磁阻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幼蟹温度选择与偏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永进 周彦锋 徐东坡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2-837,共6页
研究通过利用自动化的电子穿梭系统研究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行为参数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进行了Ⅰ组8℃和14℃实验组、Ⅱ组14℃和21℃实验组、Ⅲ组21℃和28℃实验组、Ⅳ组28℃和35℃实验组共4个实验组。实验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最... 研究通过利用自动化的电子穿梭系统研究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行为参数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进行了Ⅰ组8℃和14℃实验组、Ⅱ组14℃和21℃实验组、Ⅲ组21℃和28℃实验组、Ⅳ组28℃和35℃实验组共4个实验组。实验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最佳偏好温度在28℃。幼蟹会加速逃离不适温度区域,且偏离温度越高游泳速率越高,温度和游泳速率拟合方程:y=0.0027x^(2)-0.1045x+1.5875, R^(2)=0.8615,昼夜(P>0.05)和雌雄性别(P>0.05)差异对温度的偏好选择未见明显影响。研究为中华绒螯蟹养殖、利用及野外环境下种群保护与调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温度 雌雄 昼夜 游泳速率 时间占比 中华绒螯蟹幼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周边活动累积数据比率法评价药物镇静效应
3
作者 虞希冲 杨伟 吴波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累积周边活动时间/周边时间的比值(accumulate peripheral active time percent,APATP)的行为学评价模型。方法利用视频跟踪系统检测戊巴比妥钠和地西泮诱导小鼠自发活动并提取相应数据,并计算得到APATP。采用DAS软件...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累积周边活动时间/周边时间的比值(accumulate peripheral active time percent,APATP)的行为学评价模型。方法利用视频跟踪系统检测戊巴比妥钠和地西泮诱导小鼠自发活动并提取相应数据,并计算得到APATP。采用DA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小鼠活动趋稳半衰期((T_1/2)α)、对数曲线下面积(lgAUC0-60)和对数尾点回归值(lgPmi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小鼠的APATP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均符合方程P=Ae-αt+Be-βt。与正常组比较,PB5mg.kg-1组T12α、lgAUC0-60和lgPmin略有下降,而PB10mg.kg-1组(均为P<0.01)和PB15mg.kg-1组(P<0.01,P<0.01和P>0.05)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3参数;与PB10mg.kg-1组比较,PB15mg.kg-1组3参数有所回升(P>0.05,P<0.05和P<0.05)。本模型参数lgAUC0-60和lgPmin与总路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2=1.0000和r2=0.9995,均为P<0.01)。应用地西泮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可行性,具有类似的特点;与正常组比较,地西泮2、4mg.kg-1组3参数均下降(均为P<0.01),认为两组的镇静效应与正常等同;与PB10mg.kg-1比较,地西泮2、4mg.kg-1组的3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认为两组地西泮镇静作用与之等同。结论ICR小鼠累积周边活动时间占比模型可用于评价小鼠自发活动及药物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自发活动 周边活动时间占比 戊巴比妥钠 地西泮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臂间收缩压差联合脉搏容积图参数筛查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邓宇 华倚虹 +5 位作者 陈阳 董徽 马文韬 何际宁 邹玉宝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8-593,共6页
目的:评价双臂间收缩压差(IASBPD)联合脉搏容积图(PVR)衍生参数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五病区诊断为弓上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先行同步四... 目的:评价双臂间收缩压差(IASBPD)联合脉搏容积图(PVR)衍生参数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五病区诊断为弓上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先行同步四肢血压和脉搏波测量,随后在3~5天内完成选择性弓上动脉造影。以造影显示锁骨下动脉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金标准,运用ROC曲线计算IASBPD、PVR的脉搏波上行时间(UT)和脉搏波上行时间占比(UTCC)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最佳切点,并分析IASBPD联合UT或UTCC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320例患者(640条锁骨下动脉),年龄39~84(64.3±8.5)岁,男性248例(77.5%)。135例(42.2%)患者锁骨下动脉狭窄≥50%,其中双侧狭窄34例(25.2%)。IASBPD、UT和UTC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76和0.80(P均<0.001),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最佳切点分别为9 mmHg(1 mmHg=0.133 kPa)、202 ms和23.2%。以切点作标准,IASBPD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0%和94.1%。UT与UTCC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一致(72.6%vs.72.6%,P>0.05),但UTCC的特异度更高(72.4%vs.81.1%,P<0.05)。相比IASBPD单一指标,IASBPD联合UT或UTCC的敏感度均增高(P均<0.001),分别为85.2%和78.5%(P>0.05),特异度降低(P均<0.001),分别为67.6%和76.8%(P<0.05)。结论:IASBPD联合PVR衍生参数UT或UTCC是筛查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狭窄 双臂间收缩压差 脉搏波上行时间 脉搏波上行时间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Boost算法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柱 何锋 +1 位作者 华星淇 李家林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1,共5页
为提高行车安全性,结合驾驶员人眼开度特征开展了疲劳驾驶检测系统研究,提出采用AdaBoost算法实现人脸及人眼的定位方法。驾驶员视频图像在动态直方拉伸和训练好的AdaBoost算法分类器作用下实现人脸、人眼定位;对获得的眼部图像进行边... 为提高行车安全性,结合驾驶员人眼开度特征开展了疲劳驾驶检测系统研究,提出采用AdaBoost算法实现人脸及人眼的定位方法。驾驶员视频图像在动态直方拉伸和训练好的AdaBoost算法分类器作用下实现人脸、人眼定位;对获得的眼部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及轮廓提取,计算轮廓内像素点得到眼睛的开度信息;利用PERCLOS算法计算一段时间内驾驶员的闭眼帧数及眨眼频率比例,获得驾驶员疲劳状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抗环境干扰和实时性,能准确地完成疲劳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检测 人眼检测 ADABOOST 眼睛闭合时间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路径代价的TTE调度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国辉 祁志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3-167,共5页
针对时间触发以太网中TT(Time-Triggered)任务在整网延时最小时的时间占比及整网分配均匀度的选取问题,提出了一种静态调度算法:在路由配置阶段,构建了一个路径代价函数,并嵌入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中,将最小代价值的路由作为两端点的配置路... 针对时间触发以太网中TT(Time-Triggered)任务在整网延时最小时的时间占比及整网分配均匀度的选取问题,提出了一种静态调度算法:在路由配置阶段,构建了一个路径代价函数,并嵌入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中,将最小代价值的路由作为两端点的配置路由;在任务时间分配阶段,按照TT消息影响系数的大小,构建消息传输时间约束关系,运用MATLAB求解。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得到了可行的TT流量静态调度时刻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触发以太网 实时任务 调度 路由配置 影响因子 时间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