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ns时间分辨率瞬态热反射热成像测温装置
1
作者 翟玉卫 刘岩 +4 位作者 王强栋 银军 李灏 杜蕾 吴爱华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0-745,共6页
针对脉冲工作条件下微波功率器件瞬态结温测试需求,开发了具备50 ns时间分辨率的热反射热成像测温装置。基于LED光源,采用较短的双同轴屏蔽线缆连接光源与驱动电源,减小了线缆阻抗和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实现了50 ns照明脉冲输出。提出... 针对脉冲工作条件下微波功率器件瞬态结温测试需求,开发了具备50 ns时间分辨率的热反射热成像测温装置。基于LED光源,采用较短的双同轴屏蔽线缆连接光源与驱动电源,减小了线缆阻抗和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实现了50 ns照明脉冲输出。提出插入监控帧的脉冲窗函数控制时序及算法,抑制了光强漂移对测温结果的影响。选择一个与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栅极材质相同的金属微带电阻作为被测件(DUT),对其施加1μs脉宽的电激励。采用瞬态热反射热成像测温装置测得其温度上升时间为1.0μs,且能明显区分50 ns时间间隔的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热反射热成像 时间分辨率 脉冲窗函数平均 金属微带电阻 光强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谱图时间分辨率优化与残差空间金字塔网络的车辆识别
2
作者 刘伟娜 赵红东 +2 位作者 史剑锋 张学志 赵一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6-385,共10页
车辆分类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由于声学传感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可昼夜工作、隐蔽性强等优势,因此基于车辆声音特征的车辆分类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研究中的车辆声... 车辆分类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由于声学传感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可昼夜工作、隐蔽性强等优势,因此基于车辆声音特征的车辆分类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研究中的车辆声音信号仅包含单一车辆,对于混合的双车辆声音信号的分类缺乏讨论。为此,设计一种网络模型对单车辆和双车辆共12种类别的噪声信号进行分类。针对声音频谱特征的固定分辨率并非最优的问题,基于网络训练得出的注意力得分和时间转换矩阵,控制噪声频谱时间大小,设计频谱时间分辨率优化模型。分类网络依据卷积递归神经网络(CRNN)架构,卷积网络部分(多尺度信号分析模块)参考高效空间金字塔模块对特征进行双分支融合处理,由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等不利于并行化,运算速度慢,因此将因果时间卷积网络(TCN)转换为非因果循环TCN。在自制数据集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0.98,远高于相当参数量下的CRNN网络,与MobileNetV3性能相当,但是相比MobileNetV3参数量减少了1.7×10^(6)。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适用于长时间声音信号处理任务,能提取深层次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识别 声音信号重建 卷积循环神经网络 高效空间金字塔模块 时间卷积神经网络 时间分辨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时”(Earthtime)研究计划:“深时”(Deep Time)记录的定年精度与时间分辨率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怀春 王成善 +2 位作者 张世红 杨天水 万晓樵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9-428,共10页
地质年代的精度、准确度和分辨率的水平决定了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回答一些关于"深时"的生态、气候、生物演化和基础地质问题。目前用于定年和对比的技术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等... 地质年代的精度、准确度和分辨率的水平决定了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回答一些关于"深时"的生态、气候、生物演化和基础地质问题。目前用于定年和对比的技术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等,但各有优缺点,甚至有时不同定年系统所获得的结果存在一些矛盾。"地时"(Earhtime)研究计划就是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通过整合、校正和提高地质年代学和定量地层学方法,发展出一套新的地质年代学技术,使地质年代的误差达到0.1%的水平,实现精确确定地球历史的时间及先后顺序。中国东北松辽盆地发育连续、完整的白垩系为开展高分辨率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机遇,将是对"地时"研究计划在中生代陆相地层中应用的良好补充和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时(Earthtime) 深时(Deep Time) 定年精度 时间分辨率 松辽盆地 白垩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要素时间分辨率对参考作物蒸散估算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段春锋 曹雯 +2 位作者 黄勇 温华洋 刘俊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58-164,共7页
参考作物蒸散(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ET0)的准确估算是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环节.为了明确气象要素不同时间分辨率对参考作物蒸散估算的影响,该文基于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2013年观测资料,将1min时间分辨率数据平均值... 参考作物蒸散(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ET0)的准确估算是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环节.为了明确气象要素不同时间分辨率对参考作物蒸散估算的影响,该文基于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2013年观测资料,将1min时间分辨率数据平均值作为真实值,分析了10、20、30、40、60 min、4次/d(02:00、08:00、14:00、20:00)和3次/d(08:00、14:00、20:00)这7种不同时间分辨率对逐日气温、风速、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日、月及年参考作物蒸散(ET0)估算的误差情况.结果表明:ET0和气象要素的误差整体上随时间分辨率降低而增大.4个气象因子中,日平均风速估算受时间分辨率变化的影响最显著,误差最大;其次是太阳辐射.逐日ET0估算在7种时间分辨率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mean absolute relative error,MAPE)依次为0.53%、1.01%、1.38%、1.72%、2.46%、4.72%和6.14%,表明10至60min时间分辨率的估算效果相较3次/d和4次/d有明显改善.10至40 min的绝对误差超过95%都在?0.20~0.20 mm/d区间内,误差较小且集中度高;太阳辐射时间分辨率变化对 ET0估算误差贡献最大,其次是风速,这主要是由于两个要素本身对分辨率较敏感且分别是 ET0辐射项和动力项的主要组成因子.时间分辨率的变化对累计后长时间尺度 ET0的影响较小,月和年ET0的误差明显小于逐日ET0,月ET0在7种时间分辨率的MAPE值依次为0.13%、0.21%、0.27%、0.40%、0.50%、1.18%和1.48%;各年ET0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PE)的绝对值多数均小于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气象 误差分析 参考作物蒸散 气象要素 时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风功率时间序列ARIMA模型预测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立栋 李继影 +3 位作者 吴颖 余侃胜 朱明亮 迟俊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180,共5页
以某风电场同一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对5种时间分辨率实际输出功率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风功率时间序列某些明显的特征点,随着时间分辨率的减小而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对预测结果采用平均绝对... 以某风电场同一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对5种时间分辨率实际输出功率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风功率时间序列某些明显的特征点,随着时间分辨率的减小而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对预测结果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分析,得出随着时间分辨率增大,ARIMA模型预测绝对误差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1 min的时间分辨率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率 风电场 ARIMA 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时间分辨率条纹变像管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蓉 田进寿 +8 位作者 苗润才 王强强 温文龙 李岩 王俊锋 徐向晏 卢裕 刘虎林 王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9-115,共7页
针对高时空分辨的设计要求,分析影响条纹相机中条纹变像管的物理时间弥散、技术时间弥散和扫描电路触发晃动的因素,优化设计了行波偏转前置磁透镜聚焦的条纹变像管系统.利用CST仿真软件研究了行波偏转器内部的时变电磁场分布,计算了行... 针对高时空分辨的设计要求,分析影响条纹相机中条纹变像管的物理时间弥散、技术时间弥散和扫描电路触发晃动的因素,优化设计了行波偏转前置磁透镜聚焦的条纹变像管系统.利用CST仿真软件研究了行波偏转器内部的时变电磁场分布,计算了行波偏转器内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结果表明,行波偏转器的指长为8mm、指宽为1mm、指间距为0.24mm、管脚长为2.5mm、板厚为1mm及总长度为17.12mm时,实现了电子团的飞行速度与扫描电脉冲沿行波偏转器的传输速度的匹配.采用电子追迹法和瑞利判据分析了条纹变像管的动态时间和空间特性,得到单次扫描动态时间分辨率为200fs、同步扫描时间分辨率为208fs、动态空间分辨率优于20lp/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变像管 超快光学 调制传递函数 动态特性 时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 瑞利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展宽分幅变像管的时间分辨率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白雁力 龙井华 +3 位作者 蔡厚智 廖昱博 雷云飞 刘进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63-67,共5页
采用经典公式、平均场理论和脉冲展宽模型研究时间展宽分幅管的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率。分析电子初能、阴极偏置、阴极脉冲斜率和漂移距离等参数对时间分辨率的影响。讨论时间分辨处于皮秒级和亚皮秒级时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所起的作用,... 采用经典公式、平均场理论和脉冲展宽模型研究时间展宽分幅管的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率。分析电子初能、阴极偏置、阴极脉冲斜率和漂移距离等参数对时间分辨率的影响。讨论时间分辨处于皮秒级和亚皮秒级时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所起的作用,并探讨实现亚皮秒级时间分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相互制约,当像管时间分辨处于5 ps量级时,技术时间分辨决定像管时间分辨;当像管时间分辨提升到亚皮秒量级时,物理和技术时间分辨处于同量级,像管时间分辨由两者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幅变像管 时间展宽技术 时间分辨率 超快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降低时间分辨率对灌注图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卞佳 姜兴岳 +3 位作者 殷志杰 张兰 董景敏 张培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目的:基于最大斜率法数学模型,探讨降低时间分辨率对灌注图像质量及参数的影响。方法:对36例具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的CT灌注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选择1帧/1.5S和1帧/3s时间分辨率进行图像处理,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视觉评价,然... 目的:基于最大斜率法数学模型,探讨降低时间分辨率对灌注图像质量及参数的影响。方法:对36例具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的CT灌注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选择1帧/1.5S和1帧/3s时间分辨率进行图像处理,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视觉评价,然后对同一病例选取相同的感兴趣区域进行灌注参数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降低时间分辨率对灌注图像的视觉评分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病灶检出。②各灌注参数绝对值随时间分辨率的降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参数相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时间分辨率不影响缺血病灶的检出,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若对灌注参数值进行研究,建议使用较高时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率 灌注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_2正电子寿命谱仪时间分辨率的改进 被引量:2
9
作者 章志明 王宝义 +4 位作者 马创新 周春兰 魏龙 张天保 任绍霞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0-491,510,共3页
介绍了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封装对BaF2晶体光收集的影响。使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对BaF2晶体作伞状封装,光收集效果较好,在此条件下,常规正电子湮灭寿命谱仪的时间分辨率在22Na能窗下达到180ps。
关键词 正电子湮灭寿命谱仪 时间分辨率 氟化钡晶体 晶体封装 光产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听觉发育中听觉敏感度及时间分辨率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新 王坚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运用听觉惊跳反射前抑制方法观察大鼠听觉系统发育过程中听觉敏感度和时间分辨率的改变及两者之间的时间相关性。方法选用日龄为14、16、18、22、26、30、35天的新生SD大鼠各20只,各日龄大鼠分为2组,每组10只,每个日龄组的大鼠均进... 目的运用听觉惊跳反射前抑制方法观察大鼠听觉系统发育过程中听觉敏感度和时间分辨率的改变及两者之间的时间相关性。方法选用日龄为14、16、18、22、26、30、35天的新生SD大鼠各20只,各日龄大鼠分为2组,每组10只,每个日龄组的大鼠均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和听觉惊跳反射前抑制测试,一组大鼠在测试时标记的背景噪声频率为1~48 kHz,另一组大鼠的背景噪声频率为8~32 kHz。结果 1、2和4 kHz ABR阈值在第26天、16和32 kHz ABR阈值在第22天、8和48 kHz ABR阈值在第18天与第35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生后第26天,大鼠听觉系统各频率已发育完全,听敏度已达到正常成年大鼠的水平。听觉惊跳反射前抑制测试表明当背景噪声为8~32 kHz时,第14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50 ms左右;第16、18、22、26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25 ms;第30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15 ms;第35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8 ms。当背景噪声为1~48 kHz时,间隔阈值明显下降(P=0.013),第14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25 ms;第16、18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15ms;第22、26、30、35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10 ms。但在两种背景噪声下,时间分辨率均在第30天发育成熟。结论在大鼠听觉系统发育过程中,时间分辨率的发育落后于听敏度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发育 听觉惊跳反射前抑制 时间分辨率 听敏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频率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观测特征:微耀斑能量释放的证据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瑞祥 汪敏 宋谦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7-200,共14页
作为微耀斑能量释放的证据,本文扼要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四频率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1.42,2.13,2.84和4.26GHz)1989年12月-1993年4月的观测事例,包含低强度的毫秒尖峰辐射(mss... 作为微耀斑能量释放的证据,本文扼要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四频率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1.42,2.13,2.84和4.26GHz)1989年12月-1993年4月的观测事例,包含低强度的毫秒尖峰辐射(msspike),类尖峰辐射(spike-like),快速脉动现象,两种新的快速精细结构──微波Ⅲ型爆和微波类斑点结构.统计了快速精细结构的寿命,在统计基础上分别以实例描述了各类现象的观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耀斑 射电观测 时间分辨率 能量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大气污染物高时间分辨率排放清单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文君 廖一嘉 +3 位作者 周建力 刘芳彤 许民甲 乌云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7-226,共10页
通过研究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结合我国相关排放政策及规范,以排放因子法为主要方法,设计了可建立机场高时间分辨率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计算方法,以期为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实时监管提供研究基础。该方法针对飞机发动机和地面保障设... 通过研究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结合我国相关排放政策及规范,以排放因子法为主要方法,设计了可建立机场高时间分辨率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计算方法,以期为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实时监管提供研究基础。该方法针对飞机发动机和地面保障设备(GSE),实现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半小时级别排放量计算。通过收集整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日航班计划与GSE运作情况实际数据,计算并建立了高时间分辨率的排放清单,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随后,从活动水平误差和排放因子适用性两方面,对清单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并通过计算结果对机场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大气污染物 排放清单 时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闪探测的时间分辨率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贺宏锟 史浩山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0-1033,共4页
液闪探测系统设计中引入信号处理设计方法,经分析液闪探测信号,得出提高时间分辨率有利于提高探测效率的观点和实现方案,并获得了验证。据此,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器件,多道探测和复合探测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关键词 液体闪烁探测 检测精度和效率 时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抗板探测器工作电压和时间分辨率的测量及分析
14
作者 李笑梅 周峰 +6 位作者 胡守扬 文群刚 李成波 傅元勇 周静 孟秋英 叶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6-469,共4页
在不同工作电压下对阻抗板探测器(resistive plate chamber,RPC)的信号进行了测试,并根据信号幅度的大小和形状判断出产生雪崩信号和流光信号的电压区域。研究了气体成分和工作电压对RPC时间分辨率的影响。时间分辨率随电压的增加先下... 在不同工作电压下对阻抗板探测器(resistive plate chamber,RPC)的信号进行了测试,并根据信号幅度的大小和形状判断出产生雪崩信号和流光信号的电压区域。研究了气体成分和工作电压对RPC时间分辨率的影响。时间分辨率随电压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时间分辨率有最低点,随SF6气体比例的增加,时间分辨率最低点的电压向前移动了200 V。当电压为10.2 kV、φ(SF6)=1.3%时,时间分辨率有最理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板探测器 雪崩信号 流光信号 时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顶对流层产品发布时间分辨率的确定
15
作者 刘志平 朱丹彤 +1 位作者 张秋昭 王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9-304,共6页
IGS分析中心发布的天顶对流层产品(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ZTD)的时间分辨率为5min、1h和2h,高时间分辨率ZTD产品能有效提高相关应用精度并拓展应用领域,但ZTD产品发布的时间分辨率作为数据资源属性缺乏规范化研究。鉴于此,首先利... IGS分析中心发布的天顶对流层产品(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ZTD)的时间分辨率为5min、1h和2h,高时间分辨率ZTD产品能有效提高相关应用精度并拓展应用领域,但ZTD产品发布的时间分辨率作为数据资源属性缺乏规范化研究。鉴于此,首先利用历元差分和区间拟合研究ZTD产品的时变统计特征,其次利用L-S频谱分析法分析ZTD短周期特性,同时结合奇异值分解法研究不同时间分辨率ZTD数据矩阵的奇异值比特征。通过多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ZTD产品发布的合理时间分辨率建议为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顶对流层产品 规范时间分辨率 区间拟合 L-S频谱分析 SVD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亚毫微秒时间分辨率的快速信号平均器
16
作者 沈兰荪 邸瑞芝 张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5年第1期77-81,共5页
一、前言在要求毫微秒、亚毫微秒时间分辨率的重复脉冲实验时,一般使用取样示波器观测结果。但在噪声环境下,取样示波器不具有信号平均的能力。具有平均能力的Boxcar积分器的时间分辨率又不能满足快变信号观测的需要〔1~3〕。本文介绍... 一、前言在要求毫微秒、亚毫微秒时间分辨率的重复脉冲实验时,一般使用取样示波器观测结果。但在噪声环境下,取样示波器不具有信号平均的能力。具有平均能力的Boxcar积分器的时间分辨率又不能满足快变信号观测的需要〔1~3〕。本文介绍如何将一台取样示波器(SQ-12 A,带宽DC-1000兆赫,上升时间小于0.35 ns)接口到8位单板机(Z 80-Starter Kit),不要求取样示波器作任何改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样示波器 时间分辨率 上升时间 单板机 模数转换 取样频率 脉冲发生器 锯齿波 模块程序设计 脉冲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信道模拟时间分辨率控制技术
17
作者 田文飚 芮国胜 王林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0年第6期48-51,共4页
针对宽带无线信道模拟尤其是短波信道模拟中存在的时间、时延相对独立且分辨率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非对称的时间、时延分辨率控制技术,并验证了其有效性与正确性。首先提出了双时-非对称分辨率的概念,再利用拟合的方法确定时间轴上特征... 针对宽带无线信道模拟尤其是短波信道模拟中存在的时间、时延相对独立且分辨率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非对称的时间、时延分辨率控制技术,并验证了其有效性与正确性。首先提出了双时-非对称分辨率的概念,再利用拟合的方法确定时间轴上特征函数的其他点。仿真结果表明:双时-非对称分辨率控制技术缩短了信道模型参量的求解时间,且理论上能够满足信道模拟的需要,其有效性得到了验证。采用非对称的时间分辨率,在保证真实再现信道的前提下,能够减少采样点、降低处理器的处理压力,保证信道模拟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率 短波信道 时变冲激响应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超快成像技术的时间分辨率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麦杰 陈振宽 +5 位作者 王聪颖 曾选科 文侨 蔡懿 徐世祥 李景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3-389,共7页
理论研究了基于非线性光学开关效应取样的超快成像技术.推导了基于倍频、光克尔效应及光参量放大等非线性过程取样方式下的开关函数表达式.提出等效曝光时间概念,用于准确描述基于不同非线性光学取样方式超快成像的实际时间分辨能力,对... 理论研究了基于非线性光学开关效应取样的超快成像技术.推导了基于倍频、光克尔效应及光参量放大等非线性过程取样方式下的开关函数表达式.提出等效曝光时间概念,用于准确描述基于不同非线性光学取样方式超快成像的实际时间分辨能力,对以超快旋转光场为目标物的超快成像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倍频的超快成像等效曝光时间与取样激光脉冲宽度相当;基于光克尔效应的超快成像等效曝光时间是取样脉宽的0.7倍,而基于光参量放大的等效曝光时间与取样脉宽和增益大小都有关.增益越高,等效曝光时间越短,超快测量时间分辨越高.当增益为1000时,等效曝光时间降低至取样脉宽的一半.研究结果为提升现有非线性光开关超快成像技术的时间分辨能力提供一条有效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物理学 超快成像 超短激光脉冲 光开关 曝光时间 时间分辨率 光参量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低时间分辨率转换编码模型的运动估值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庆学 贾明华 李晓辉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48-52,共5页
分析了基于降低时间分辨率转换编码模型的运动估值问题,给出了双线性内插法、前向主向量选择法和前向向量法的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前向向量法比其它两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而且减少了计算量。
关键词 运动估值 转换编码 时间分辨率 信噪比 图像 内插法 计算量 向量法 实验结果 选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成像的负电晕放电高时间分辨率实验观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祥麟 宋辉 +2 位作者 张立静 盛戈皞 江秀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260-7268,共9页
当前国内外放电实验观测平台的最高时间分辨率普遍在纳秒量级,且在此分辨率下的成像次数有限,无法获取到单次放电过程的完整信息。该文利用单光子探测技术及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搭建基于量子成像的负电晕放电高时间分辨率实验观测平... 当前国内外放电实验观测平台的最高时间分辨率普遍在纳秒量级,且在此分辨率下的成像次数有限,无法获取到单次放电过程的完整信息。该文利用单光子探测技术及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搭建基于量子成像的负电晕放电高时间分辨率实验观测平台,研究负电晕放电的在亚纳秒时间分辨率下的光电特性。该实验平台可将时间分辨率从以往的ns级提高到55ps。通过该实验平台开展不同间隙距离及实验电压下的负电晕放电实验,借助高速同步触发脉冲生成模块触发SPAD阵列探测器,进行光学图像采集,获取到55ps时间分辨率的放电过程演化图像,并观测到单次放电发光持续时间在20ns左右。与紫外成像仪拍摄照片相比,所搭建实验平台能够获得成像视野中每个空间位置点发光强度的具体数值信息,且时间分辨率大幅提高,能够获取更多放电过程中的微观瞬态信息,从而为放电特性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电晕 特里切尔脉冲 时间分辨率 单光子探测 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