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赫兹声子极化激元在LiNbO3微结构中的衍射和干涉动态过程的时间分辨成像
1
作者 杨程亮 吴强 +3 位作者 禹宣伊 张心正 孔勇发 许京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9-313,333,共6页
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在50μm厚的铌酸锂晶体薄片中产生了太赫兹声子极化激元波。使用飞秒加工技术在铌酸锂晶体薄片上刻制了针对太赫兹声子极化激元波的衍射和干涉微结构。利用已经构建的偏振门探测成像系统实时动态地记录了太赫兹声子极... 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在50μm厚的铌酸锂晶体薄片中产生了太赫兹声子极化激元波。使用飞秒加工技术在铌酸锂晶体薄片上刻制了针对太赫兹声子极化激元波的衍射和干涉微结构。利用已经构建的偏振门探测成像系统实时动态地记录了太赫兹声子极化激元波的时间和空间传播过程。对不同频率的声子极化激元波在不同尺寸狭缝的动态衍射和干涉的过程进行了时间分辨的二维成像探测和分析,直观地展示了其衍射和干涉的时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晶体 太赫兹 声子极化激元 时间分辨成像 衍射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l2O4:Eu^2+,Dy^3+时间分辨手印成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熊晓波 袁曦明 +2 位作者 尹国祥 张剑 段冶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843-2847,共5页
研究了以铝酸锶为基质,Eu2+和Dy3+共掺杂的长余辉粉体(SED)光学性质,将长余辉粉体与铁粉混合,用于刷显不同客体上的潜在手印,采集了手印发光图像,与普通荧光粉进行了手印显现、成像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长余辉粉体适用于非渗透性和... 研究了以铝酸锶为基质,Eu2+和Dy3+共掺杂的长余辉粉体(SED)光学性质,将长余辉粉体与铁粉混合,用于刷显不同客体上的潜在手印,采集了手印发光图像,与普通荧光粉进行了手印显现、成像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长余辉粉体适用于非渗透性和半渗透性客体上的手印显现,其超长余辉性质,可以消除(降低)背景干扰,有助于实现背景图案复杂客体上的手印时间分辨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粉体 掺杂 手印显现 背景干扰 时间分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寿命响应型探针在时间分辨生物检测与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维 吴琦 赵强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42,共16页
近年来,发光寿命响应型探针在生物检测与成像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文中系统介绍了不同寿命响应型探针的设计及应用,包括有机染料、金属配合物、纳米粒子等。其中,长寿命探针可通过时间门控发光成像技术区别生物组织短寿命荧光信号... 近年来,发光寿命响应型探针在生物检测与成像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文中系统介绍了不同寿命响应型探针的设计及应用,包括有机染料、金属配合物、纳米粒子等。其中,长寿命探针可通过时间门控发光成像技术区别生物组织短寿命荧光信号,降低背景荧光干扰,提高检测信噪比。而不同衰减速率的发光信号则可以通过发光寿命成像技术在时域上区分,分析每一个像素的衰减信息,提高成像对比度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检测与成像 探针 时间分辨发光成像 时间门控发光成像 发光寿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时间分辨的二维空间成象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江少恩 郑志坚 +3 位作者 刘忠礼 缪文勇 陈正林 胡昕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对惯性约束聚变靶丸芯部诊断的测量仪器要求具有 1 0 ps的时间分辨 ,为了满足此要求 ,采用多针孔线阵配 X光条纹相机 ,由多个针孔的一维条纹图象的数据 ,利用图象处理技术重建出二维图象 ,由此获得一项高时间分辨的二维空间成象技术 ( M... 对惯性约束聚变靶丸芯部诊断的测量仪器要求具有 1 0 ps的时间分辨 ,为了满足此要求 ,采用多针孔线阵配 X光条纹相机 ,由多个针孔的一维条纹图象的数据 ,利用图象处理技术重建出二维图象 ,由此获得一项高时间分辨的二维空间成象技术 ( MIXS) .此技术利用现有的设备获得比 X光分幅相机高得多的时间分辨的二维图象 .利用此技术可获得研究激光聚变内爆过程所需的时空图象 ,并可以对压缩过程的对称性进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孔线阵 X光条纹相机 图象处理 ICF 惯性约束聚变 针孔成像 二维空间成象技术 MIXS 时间分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场的超快相干电子源产生及调控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2
5
作者 田野 周楚亮 +3 位作者 付学文 纪少政 冷雨欣 李儒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43,共28页
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相互作用之一,这种动力学的完全可视化需要时间上的阿秒分辨率和空间上的原子级分辨率。超短相干电子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各种光场如射频、太赫兹、可见光来产生... 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相互作用之一,这种动力学的完全可视化需要时间上的阿秒分辨率和空间上的原子级分辨率。超短相干电子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各种光场如射频、太赫兹、可见光来产生、相空间调控甚至表征这种超短相干的高品质电子源的重要进展,并主要总结了其在四维超快电子显微镜方面的技术突破,为“阿秒显微镜”的建立开辟了道路,使对电子运动成像成为可能,最后对超快电子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光学 相干电子源 电子光场调控 超短电子脉冲 时间分辨成像与显微 超快电子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荧光分子层析图像重建的线性特征数据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敏 阮平巧 +1 位作者 高峰 赵会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5-350,共6页
通过扩展用于时域扩散光成像(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DOT)的广义脉冲谱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时域荧光分子层析成像(Fluorescence Molecular Tomography,FMT)的线性特征数据图像重建算法.此算法能够同时重建荧光产率和荧光寿命,并且... 通过扩展用于时域扩散光成像(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DOT)的广义脉冲谱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时域荧光分子层析成像(Fluorescence Molecular Tomography,FMT)的线性特征数据图像重建算法.此算法能够同时重建荧光产率和荧光寿命,并且利用模拟数据对此方法进行验证,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子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技术 时间分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3D-Tricks技术在评估舌动脉解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忠平 李咏梅 +6 位作者 欧阳羽 吕发金 罗天友 陈璇 曾春 侯焕新 黄富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评价MR血管成像技术-三维时间分辨力对比剂动力成像(Three-dimenstional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3D-Tricks)对舌动脉形态显示能力。方法纳入研究对象43例进行3D-Tricks序列扫描,其均无颈部和脑部血管性疾病;利... 目的评价MR血管成像技术-三维时间分辨力对比剂动力成像(Three-dimenstional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3D-Tricks)对舌动脉形态显示能力。方法纳入研究对象43例进行3D-Tricks序列扫描,其均无颈部和脑部血管性疾病;利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强度投影(MIP)技术对舌动脉进行三维重建,观察舌动脉起源、形态、走行,并测量舌动脉起始点、舌骨大角段距颈动脉分叉距离以及舌动脉起始点距舌骨大角段的距离。结果 43例研究对象共显示86侧舌动脉,其中58侧直接起始于颈外动脉,27侧与面动脉、1侧与甲状腺上动脉共干且起始于颈外动脉。舌动脉在舌骨大角处较恒定,以颈动脉分叉为标志,舌骨大角段舌动脉位于颈动脉分叉上方45侧,平行于颈动脉分叉9侧,低于颈动脉分叉32侧。86侧舌动脉起始部内径为(2.88±0.46)mm,距离颈动脉分叉处为(1.33±0.62)cm,距离舌动脉舌骨大角段为(1.28±0.61)cm。结论 3D-Tricks技术能无创性显示舌动脉形态,并能获得活体的解剖学资料,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时间分辨力对比剂动力成像 舌动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3D-Tricks技术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颅外静脉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忠平 李咏梅 +6 位作者 吕发金 罗天友 欧阳羽 陈璇 曾春 张志伟 石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颅外静脉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28例RRMS(MS组)和对照组19例患者进行三维时间分辨率对比剂动力成像(3D-Tricks),利用MIP和MPR技术对颈部血管进行重建。将轴位图像上的颈内静脉分为不显示、针尖...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颅外静脉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28例RRMS(MS组)和对照组19例患者进行三维时间分辨率对比剂动力成像(3D-Tricks),利用MIP和MPR技术对颈部血管进行重建。将轴位图像上的颈内静脉分为不显示、针尖状、扁平状、新月形及椭圆形5型,以不显示和针尖状为静脉狭窄。分析双侧颈内静脉的对称性和其他颅外主要静脉(颈外、颈前和椎静脉)的特征,比较MS组与对照组颅外静脉的形态学差异。结果 MS组4例、对照组2例颈内静脉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14例、对照组10例双侧颈内静脉不对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其他颅外主要静脉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组与对照组颅外静脉系统特征无显著差异,不支持慢性脑脊髓静脉引流不足为MS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硬化 三维时间分辨率对比剂动力成像 静脉机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缺血性卒中并溶栓治疗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报道
9
作者 黄梁江 黄晓江 张苏明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7期790-794,共5页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0岁,右利手。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麻木2小时”于2017年7月8日入当地医院。患者于2017年7月8日15:00左右打完麻将回家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右手开门拧钥匙困难,伴有颈部、后背部及右侧肋部疼痛,合并小便失禁...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0岁,右利手。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麻木2小时”于2017年7月8日入当地医院。患者于2017年7月8日15:00左右打完麻将回家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右手开门拧钥匙困难,伴有颈部、后背部及右侧肋部疼痛,合并小便失禁。送至当地医院急查头颅CT提示“脑白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颈段脊髓 卒中 溶栓治疗 时间分辨动态增强血管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