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分析法在疾病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关前 马骏 《医学与哲学》 1991年第8期11-13,共3页
疾病预测是一种对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状态推测判断的医疗实践活动。时间分析方法的意义在于改变了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时间看作是两个相对孤立的系统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对疾病的研究和诊治不仅注重功能和形态,而且必须通过时间这一因... 疾病预测是一种对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状态推测判断的医疗实践活动。时间分析方法的意义在于改变了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时间看作是两个相对孤立的系统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对疾病的研究和诊治不仅注重功能和形态,而且必须通过时间这一因素把机体与环境内在联系起来的全新原理。确定每一病证发生时间上的精确或模糊值,建立时间与生理病理相对应的时态系统,以时间为中介分析环境、致病因子对机体的影响并寻找人体各生理、病理指标的时间特征,进一步为预测疾病提供分析和解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析法 疾病 预测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法与滚动式时间序列法的风电场风速短期预测优化算法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辉 田红旗 李燕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0-375,共6页
为实现风电场风速的超前多步高精度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法与滚动式时间序列法混合建模的优化算法。该优化算法引入小波分析法对风电场实测非平稳风速序列进行分解重构计算,将非平稳性原始风速序列转化为多层较平稳分解风速序列,... 为实现风电场风速的超前多步高精度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法与滚动式时间序列法混合建模的优化算法。该优化算法引入小波分析法对风电场实测非平稳风速序列进行分解重构计算,将非平稳性原始风速序列转化为多层较平稳分解风速序列,利用对传统时间序列分析法改进后的滚动式时间序列法对各分解层风速序列建立非平稳时序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型方程实现超前多步滚动式预测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实现了风速的高精度短期多步预测,将传统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应超前1步、3步、5步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54.22%,26.44%和19.38%,其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4%,3.06%和4.41%;优化算法具有较强的细分与自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滚动式时间序列 小波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优化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分析法在水稻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立坤 刘庆华 付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作物需水量是农业方面主要的水分消耗部分 ,也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消耗水分的最主要部分。文章以富锦试区为例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了水稻需水量预报模型 ,预报效果较好。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水稻 需水量 预报模型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间接测定雌二醇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永成 唐棣 +1 位作者 常文保 慈云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2,共4页
以氯磺酰基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 CTTA)为铕 ( Eu)的螯合剂 ,羊抗鼠 ( SAM)的 Ig G为二抗 ,用 SAM- Ig G- CTTA- Eu作标记二抗 ,建立了以竞争抑制为基础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测定游离雌二醇 ( E2 )的新方法。同均相方法相比灵敏度有很... 以氯磺酰基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 CTTA)为铕 ( Eu)的螯合剂 ,羊抗鼠 ( SAM)的 Ig G为二抗 ,用 SAM- Ig G- CTTA- Eu作标记二抗 ,建立了以竞争抑制为基础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测定游离雌二醇 ( E2 )的新方法。同均相方法相比灵敏度有很大提高 ,测定雌二醇 ( E2 )的线性范围为 2 .5~ 2 0 0 pg/m L,检测限为 2 .5 pg/m L。这一方法可望用于 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测定 血清 临床分析 CTTA S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间隔分析法在放射性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勇 马雄楠 +2 位作者 李园 路小军 张艾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9-743,共5页
主要介绍了时间间隔分析法的原理、记录辐射衰变事件脉冲发生时间的计数器和接入方式,以及该方法在天然放射系核素含量的液闪测量和气载人工核素实时监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时间间隔分析 放射性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队论和时间需求分析法的实时系统时间行为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牛云 谢拴勤 +1 位作者 戴冠中 梁亚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6-108,111,共4页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固态优先级RMS调度策略,利用时间需求分析算法对系统中所有周期任务进行可调度性分析测试,保证其在临界点仍可以满足时限。利用排队论中的M/M/1/K排队系统,根据非周期事件接收缓冲和可延期服务器定量分析非周期事件...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固态优先级RMS调度策略,利用时间需求分析算法对系统中所有周期任务进行可调度性分析测试,保证其在临界点仍可以满足时限。利用排队论中的M/M/1/K排队系统,根据非周期事件接收缓冲和可延期服务器定量分析非周期事件的平均响应时间和系统异步事件丢失率,使之符合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任务模型 可延期服务器 时间需求分析 M/M/1/K排队模型 可调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时间序列分析法的A股上海板块网络结构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杰 陈晔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5期1184-1187,共4页
股票价格的变化不仅受自身基本面的制约,而且也受其他股票的影响。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用于分析复杂股票关系的工具。基于符号时间序列分析法,构建了我国A股市场上海板块网络的最小生成树及相对应的分层树,从上市公司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 股票价格的变化不仅受自身基本面的制约,而且也受其他股票的影响。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用于分析复杂股票关系的工具。基于符号时间序列分析法,构建了我国A股市场上海板块网络的最小生成树及相对应的分层树,从上市公司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和解释了实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时间序列分析 聚类 最小生成树 分层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分析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滕文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1-1073,共3页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严重损害公众生命健康,危及社会安全稳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网民关注与传播成为主要推进因素,往往迅速演化为网络舆情,并引发和带动社会舆情的升温。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明显的...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严重损害公众生命健康,危及社会安全稳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网民关注与传播成为主要推进因素,往往迅速演化为网络舆情,并引发和带动社会舆情的升温。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明显的时间节点,网民的关注也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出现量的变化,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的变化可以看做一组时间序列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时间序列分析 网络 应用 时间序列资料 安全稳定 网民 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间隔分析法低活度^(220)Rn测量装置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颜拥军 朱皓 +1 位作者 曹真伟 付德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49-852,共4页
介绍了时间间隔分析法测量低水平活度^(220)Rn的装置的设计,该装置基于STM32,由FD-125闪烁室探测器、主放大器电路、信号整形电路及系统软件结构组成。仪器设计根据^(220)Rn级联衰变特性,采用时间间隔分析法对采集到的核脉冲时间序列进... 介绍了时间间隔分析法测量低水平活度^(220)Rn的装置的设计,该装置基于STM32,由FD-125闪烁室探测器、主放大器电路、信号整形电路及系统软件结构组成。仪器设计根据^(220)Rn级联衰变特性,采用时间间隔分析法对采集到的核脉冲时间序列进行时间间隔分析。开展了对标准^(220)Rn源单独及混合场的测量实验研究,其结果相对偏差分别在5%、9%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FD-125 时间间隔分析 低活度220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需求迭代和排队模型的开放式实时系统可调度性分析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云 戴冠中 梁亚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基于RM调度策略和可延期服务器调度的开放式实时系统,以往的可调度性分析算法造成较低资源利用率。结合时间需求分析和服务台休假M/M/1/K排队模型,考虑带宽保留服务器,提出一种高资源利用率的可调度性分析算法,对系统中所有周期任务进... 基于RM调度策略和可延期服务器调度的开放式实时系统,以往的可调度性分析算法造成较低资源利用率。结合时间需求分析和服务台休假M/M/1/K排队模型,考虑带宽保留服务器,提出一种高资源利用率的可调度性分析算法,对系统中所有周期任务进行可调度性分析测试,给出其在临界点的响应时间;根据非周期事件到来率和接收缓冲定量分析非周期事件的平均响应时间和事件丢失率。实验表明,提出的可调度性分析方法通过估计任务的响应时间范围,能够在较高资源利用率下,验证多任务系统的可调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实时系统 可延期服务器 时间需求分析 服务台休假的M/M/1/K排队模型 可调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一鹏 郭晓丽 +2 位作者 郭晓红 郝晓君 赵晖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5,39,共4页
根据瓦斯涌出的特征,分析了目前常用瓦斯预测方法的适用条件,在假定瓦斯浓度只受时间和历史数据影响的情况下,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是合理... 根据瓦斯涌出的特征,分析了目前常用瓦斯预测方法的适用条件,在假定瓦斯浓度只受时间和历史数据影响的情况下,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涌出规律 时间序列分析 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对比分析法的散斑种子活力检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瑛琦 肖江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4期116-116,120,共2页
生物散斑是激光照射在生物体表面产生的散斑现象。生物散斑的变化与生物体内的某些性质相关,因而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被广泛研究。生物散斑具有非接触、无创伤、高精度、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农林业上得到了广泛... 生物散斑是激光照射在生物体表面产生的散斑现象。生物散斑的变化与生物体内的某些性质相关,因而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被广泛研究。生物散斑具有非接触、无创伤、高精度、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农林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运用激光散斑技术测量麻皮豌豆种子活力,通过时间对比分析法(LSTCA)处理部分散斑图像,得到不同的散斑值曲线,将结果与栓皮栎种子实际发芽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散斑值曲线无损快速区分栓皮栎种子的活力可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 种子活力检测 时间对比分析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计算灌溉增产效益
13
作者 黄涛珍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59,共3页
通过对农作物灌溉增产效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作物有效灌溉水量和作物总产量作为计算作物灌溉增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随机特性分析,构造了以时间序列分析法为基础的农作物灌溉增产量与有效灌溉水量和作物总产量的关... 通过对农作物灌溉增产效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作物有效灌溉水量和作物总产量作为计算作物灌溉增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随机特性分析,构造了以时间序列分析法为基础的农作物灌溉增产量与有效灌溉水量和作物总产量的关系,并对由此建立的线性模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和模拟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灌溉 效益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的建立及应用
14
作者 马强 林冠峰 +2 位作者 邹丽萍 李明 吴英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09-1512,共4页
目的建立铕(Eu3+)标记检测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方法利用原核重组表达系统表达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并鉴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检测S1 TRFIA分析方法。结果自制S1试剂盒检测灵敏度2.5 ng/ml,与其他抗原无交... 目的建立铕(Eu3+)标记检测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方法利用原核重组表达系统表达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并鉴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检测S1 TRFIA分析方法。结果自制S1试剂盒检测灵敏度2.5 ng/ml,与其他抗原无交叉反应,并初步可应用于百日咳疫苗中免疫原的监测。结论自制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能够较为可靠的监控百日咳疫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S1亚基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游离β-HCG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15
作者 彭建柳 温莺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0-1311,共2页
目的建立血清游离β-HCG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一步法建立游离β-HCG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试剂盒的可测范围为3~200ng/mL,灵敏度为0.12ng/mL,CV分别为4.23%和5.73%,与hLH、hFSH、hTSH的交... 目的建立血清游离β-HCG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一步法建立游离β-HCG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试剂盒的可测范围为3~200ng/mL,灵敏度为0.12ng/mL,CV分别为4.23%和5.73%,与hLH、hFSH、hTSH的交叉反应低,与2000U/L的hCG的交叉反应结果小于100ng/ml。51份血样用本试剂盒与国外同类试剂同时检测,其相关系数为0.9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是目前血清游离β-HCG检测中最灵敏的方法,该分析法稳定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Β-HCG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GC-QTOF-MS分析不同品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安勤 鲍肃都 +6 位作者 陈宏宇 安会敏 陈圆 张欣仪 刘洋 刘仲华 黄建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1,共9页
采摘汝城白毛茶1号(RT1)、汝城白毛茶2号(RT2)和汝城白毛茶群体种(QT3)3个品系(种)的一芽二叶鲜叶按照相同的加工工艺(萎凋、干燥)加工成白茶,并探究其香气品质特征。感官定量描述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 采摘汝城白毛茶1号(RT1)、汝城白毛茶2号(RT2)和汝城白毛茶群体种(QT3)3个品系(种)的一芽二叶鲜叶按照相同的加工工艺(萎凋、干燥)加工成白茶,并探究其香气品质特征。感官定量描述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被用于评价不同品系(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属性和定性定量其挥发性成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相对香气活性值被用于筛选汝城白毛茶白茶的关键香气成分,并探究不同茶树汝城白毛茶品系(种)对白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系(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感官特征存在差异,RT1和QT3虽都有花香,但RT1清香特征显著,QT3具有毫香特征突出,RT2则呈现薄荷香。使用多元统计分析并以P<0.05、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大于1和相对香气活性值大于1.00为准则,共计10种香气成分被认为是3个茶树品系(种)所制白茶香气差异的原因。苯甲醛对3个汝城白毛茶品种(系)所制白茶的清香具有关键作用。正己醛对RT1的清香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苯甲醛、芳樟醇氧化物II、芳樟醇氧化物I对RT2的薄荷香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蘑菇醇、柠檬醛和顺-4-庚烯醛对QT3的毫香具有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汝城白茶香型多元化及不同品系(种)的品系(种)茶关键呈香物质基础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品系(种) 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香气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采集卡的时间间隔分析核素监测研究
17
作者 刘彩虹 颜拥军 樊越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0-1088,共9页
构建了一套基于时间戳的时间间隔分析法放射性核素监测装置,包含复合晶体探测器、核信号模拟处理电路、具有时间戳功能的高速数据采集卡等硬件部分,上位机界面基于C#语言的开发而成,获取时间间隔分布统计信息,实现监测级联衰变的目标放... 构建了一套基于时间戳的时间间隔分析法放射性核素监测装置,包含复合晶体探测器、核信号模拟处理电路、具有时间戳功能的高速数据采集卡等硬件部分,上位机界面基于C#语言的开发而成,获取时间间隔分布统计信息,实现监测级联衰变的目标放射性核素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在多核素混合场条件下提取需要测量的核素,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晶体探测器 核素 时间 时间间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分析法的舰船网络丢包率预测数学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楠 任乾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60-162,共3页
由于在利用原有模型进行舰船网络丢包率预测时,在重传数据包数目为700~840个的范围内存在丢包捕捉率较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舰船网络丢包率预测数学模型。根据对舰船网络实际数据传输进行的假设构建舰船网络吞吐... 由于在利用原有模型进行舰船网络丢包率预测时,在重传数据包数目为700~840个的范围内存在丢包捕捉率较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舰船网络丢包率预测数学模型。根据对舰船网络实际数据传输进行的假设构建舰船网络吞吐量模型。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对路径时延偏差进行测量。根据路径时延偏差的测量结果,获取舰船网络丢包率中拥塞丢包频率与链路丢包频率,构建舰船网络丢包率预测数学模型。为了证明该模型的丢包捕捉率较高,将该模型与原有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在该范围内的丢包捕捉率高于原有模型,实现了丢包率预测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舰船网络 丢包率预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线变化速率计算方法及影响要素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吕京福 印萍 +1 位作者 边淑华 庄振业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9,共9页
计算历史时期海岸线变化率常用的数学方法有端点法、平均速率法、线性回归法和折剪法。对于线性均变海岸,这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之间差异很小,反映的岸线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但对于振荡性或过渡性海岸,计算结果之间有较大的差异。端点法和... 计算历史时期海岸线变化率常用的数学方法有端点法、平均速率法、线性回归法和折剪法。对于线性均变海岸,这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之间差异很小,反映的岸线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但对于振荡性或过渡性海岸,计算结果之间有较大的差异。端点法和平均速率法能较好地反映长期岸线变化的总趋势;线性回归法有助于反映海岸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性;折剪法则可以发现并删除数据序列中的不稳定因素,减小这些异常值的影响。平均速率法在引入最小临界时间概念后,可以平滑突发事件对总计算结果的影响。若引入最小临界时间前后的计算结果有较大变化,则应引起对海岸变化过程中的短期事件的关注。对线性均变海岸,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从简有效的原则选择计算方法,而振荡性和过渡性海岸则应综合使用各种计算方法,尽量以多元回归法取代线性回归法来反映岸线变化规律。计算中使用的数据总量和取样频度、总采样时间长度及数据的精度均会影响到计算结果的精度。以山东日照的2个岸段为例,分析了过去20a间岸线的长期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影响2个岸段演化的因素和2个海滩的发育过程明显不同。第一岸段为典型的线性均变海岸,各数学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根据过去20a的资料计算得到的岸线变化率,可以作为未来岸线变化预测的依据。而第二岸段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变化速率 时间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建立及其联合抑菌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骆纵纵 张瑾 +2 位作者 周娜娜 陈如荔 洪俊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除了浓度外,时间也是影响污染物对生物毒性作用的重要因素。为了考察持续暴露下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联合抑菌作用,以哌拉西林钠(piperacillin sodium,PIP)、青霉素G钾(penicillin G potassium,PEN)和... 除了浓度外,时间也是影响污染物对生物毒性作用的重要因素。为了考察持续暴露下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联合抑菌作用,以哌拉西林钠(piperacillin sodium,PIP)、青霉素G钾(penicillin G potassium,PEN)和青霉素V钾盐(penicillin V potassium salt,PHE)为研究对象,以96孔微板为实验载体,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比例、培养条件、测试时间、毒性指标计算以及微板设计等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E.coli的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time-dependent microplate toxicity a-nalysis,t-MTA),系统考察了3种抗生素以及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的三元混合物体系(PIP-PEN-PHE)对E.coli在不同暴露时间0.25、2、4、8和12 h的抑菌作用,运用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模型分析了抗生素联合抑菌作用类型。结果表明,建立的t-MTA可以测定3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及其混合物对E.coli在不同暴露时间、不同暴露浓度的抑菌作用数据,且3种抗生素及其三元混合物对E.coli的抑菌作用均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浓度-效应曲线均为“S”型;以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pEC_(50))为毒性大小指标,在暴露8~12 h时,3种抗生素对E.coli抑菌活性为PIP(pEC_(50)=4.46~5.21)>PEN(pEC_(50)=4.16~4.39)>PHE(pEC_(50)=4.01~4.39),三元混合体系的5条射线对E.coli的抑菌作用为R4>R5>R3>R2>R1,且与混合物组分中的PIP浓度比正相关(R=0.9189,RMSE=0.0703),即混合物毒性具有时间和组分浓度比依赖抑菌性;3种抗生素及其三元混合物对E.coli的抑菌作用,在同一暴露时间与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暴露浓度相同时,与暴露时间呈正相关;依据CA模型,三元混合体系整体表现为典型的加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类抗生素 大肠杆菌 联合抑菌作用 时间毒性微板分析 浓度加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