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琼 张瑾 +1 位作者 李小猛 刘磊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0-197,共8页
抗生素在不同的暴露时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毒性变化规律。本文以蛋白核小球藻(C.pyrenoidosa)为受试生物,96孔微板为暴露实验载体,5种抗生素硫酸安普霉素、氯霉素、双氢链霉素、硫酸新霉素和硫酸链霉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在C.pyrenoidosa生长... 抗生素在不同的暴露时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毒性变化规律。本文以蛋白核小球藻(C.pyrenoidosa)为受试生物,96孔微板为暴露实验载体,5种抗生素硫酸安普霉素、氯霉素、双氢链霉素、硫酸新霉素和硫酸链霉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在C.pyrenoidosa生长周期内选取6个暴露时间节点(即0、12、24、48、72和96 h),建立了抗生素在不同暴露时间对C.pyrenoidosa生长抑制毒性的微板测试方法(简称T-MTA),并应用T-MTA方法系统测定了5种抗生素对C.pyrenoidosa在不同暴露时间的生长抑制毒性。结果表明,抗生素对C.pyrenoidosa生长抑制毒性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特征,即在开始的时候基本无毒性,而后毒性迅速增加,然后毒性增加速度减慢;不同抗生素的毒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增加速率不同;同一暴露时间内,5种抗生素对C.pyrenoidosa的毒性大小不同;且毒性顺序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蛋白核小球藻 时间依赖毒性 微板毒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与农药污染物对青海弧菌Q67拮抗作用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子晏 陶梦婷 +3 位作者 张瑾 董欣琦 骆纵纵 周娜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41-2449,共9页
重金属与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探究重金属与农药混合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重金属铅(Pb)和两种农药(甲霜灵(MET)、草甘膦(GLY))为目标污染物,应用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设计三元混合物体系,共5条具有不同浓度比... 重金属与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探究重金属与农药混合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重金属铅(Pb)和两种农药(甲霜灵(MET)、草甘膦(GLY))为目标污染物,应用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设计三元混合物体系,共5条具有不同浓度比的射线,运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t-MTA)系统测定重金属与农药及其三元混合物对水生生物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Q67)在不同暴露时间的毒性,应用浓度加和(CA)模型分析混合物组分间的毒性相互作用,绝对残差(dCA)模型定量评估相互作用强度.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对Q67的毒性随时间变化规律不同,均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但GLY和Pb不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毒性,而MET随暴露时间延长毒性逐渐增加,即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毒性;不同暴露时间,污染物的毒性大小顺序不同,如暴露时间点为0.5 h时,毒性大小顺序为:GLY>Pb>MET,而在12 h时,毒性大小顺序为:GLY>MET>Pb.3种污染物的混合体系的5条混合物射线(U1—U5)的毒性却与MET呈相似的时间变化规律,即具有时间依赖毒性.依据CA,重金属和农药三元混合体系(Pb-MET-GLY)的毒性相互作用为拮抗作用.5条混合射线的dCA均大于0,且随着暴露时间、暴露浓度及组分浓度比的改变而改变,即三元混合体系具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拮抗作用;5条射线的最大dCA值均大于50%,其中U4在2 h时dCA最大值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Q67 三元混合物体系 时间依赖微板毒性分析 拮抗作用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