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的f%T>MIC计算方法在抗生素PK/PD折点确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田媛 孙文霞 +4 位作者 卞其龙 刘瑜 程强 王平 刘玉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研究并提出一种针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f%T>MIC计算的新方法,克服原常规算法的局限性,可用于解决口服抗生素无法计算PK/PD折点的问题。方法通过研究常规PK/PD折点计算的原理及步骤,建立了一种新的f%T>MIC计算方法,并以两种算法... 目的研究并提出一种针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f%T>MIC计算的新方法,克服原常规算法的局限性,可用于解决口服抗生素无法计算PK/PD折点的问题。方法通过研究常规PK/PD折点计算的原理及步骤,建立了一种新的f%T>MIC计算方法,并以两种算法对Beagle犬静脉注射头孢他美的PK/PD折点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新算法在关键步骤上基于曲线拟合,不依赖药动学房室模型,不受房室模型和给药途径限制,与常规算法比较f%T>MIC和PTA值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969。结论新的f%T>MIC计算方法,有望为各种给药途径及给药方案下时间依赖性抗生素PK/PD折点的确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折点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f%T〉MIC 蒙特卡罗模拟 P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急性感染时导致血浆谷浓度过低的危险因素
2
作者 Morata L Cuesta M +2 位作者 Rojas JF 宋晓蕾 黄海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1-221,共1页
利奈唑胺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与临床疗效相关的药动学参数包括血药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M IC )的时间百分比(% T>M IC )和用药达稳态时24 h血药时曲线下面积与M IC的比值(A U C24/M IC )。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利奈... 利奈唑胺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与临床疗效相关的药动学参数包括血药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M IC )的时间百分比(% T>M IC )和用药达稳态时24 h血药时曲线下面积与M IC的比值(A U C24/M IC )。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利奈唑胺血药浓度在整个给药间期均维持在M IC之上,或者AUC24/MIC为80至120,临床治疗成功率更高。但最近一些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利奈唑胺谷浓度低于利奈唑胺对葡萄球菌属的M IC90(2 mg/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临床治疗 谷浓度 危险因素 急性感染 血浆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药时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