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以甘肃省党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9
1
作者 赵方圆 杨宇翔 +3 位作者 张华堂 赵万奎 李珍存 王琼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5-241,共7页
为了分析甘肃省党河流域2012—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建设规划趋势,通过判读遥感影像得到了党河流域6年内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从土地利用类型时间、空间以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3个角度分析了以上趋势。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角度,6年... 为了分析甘肃省党河流域2012—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建设规划趋势,通过判读遥感影像得到了党河流域6年内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从土地利用类型时间、空间以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3个角度分析了以上趋势。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角度,6年间林地总占比减少量最大,为0.47%(82.13 km^(2)),建设用地总占比增加量最大,为0.20%(35.10 km^(2))。林地下属分类中的宜林地减少量最大,为12.55%(86.36 km^(2))。宜林地的大幅减少是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贡献源。(2)从空间变化角度,未利用土地6年间的转入量最大,为107.76 km^(2),转入面积中林地为主要贡献源,转入总面积88.72 km^(2),林地转出量最大的时间段为2012—2014年的72.68 km^(2),后续2016—2018年未利用土地转出为林地50.45 km^(2)。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贡献量最大的为未利用土地,转入量13.15 km^(2)。2012—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呈现林地退化转变为未利用土地,生态建设加强后未利用土地回转为林地和向建设用地转变的大趋势。(3)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角度,6年间各地类的景观破碎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建设用地景观破碎度最大,建设用地景观形状指数较大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说明人类活动较多的建设用地区域破碎度高且形状更复杂。上述研究结果对摸清并保护恢复党河流域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和实施土地保护利用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河流域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 时间与空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