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PGA的精确时钟同步方法 被引量:28
1
作者 黄文君 遇彬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97-1700,1742,共5页
为实现分布式系统高精度同步数据采集和控制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时钟硬件同步方法.基于高速数字逻辑硬件方法解析IEEE1588时间同步协议,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设计时... 为实现分布式系统高精度同步数据采集和控制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时钟硬件同步方法.基于高速数字逻辑硬件方法解析IEEE1588时间同步协议,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设计时间戳截获、晶振频率补偿、时钟同步算法等模块,为嵌入式实时控制系统构架高精度的硬件时钟同步方案,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基于嵌入式软件的时钟同步方案中时间戳不稳定、同步精度低等问题.对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了动态测试验证,实际测试数据表明系统各节点达到了亚微秒级的时钟同步精度,长期运行结果验证了系统同步精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时钟同步 工业以太网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实时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1588精确时钟同步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同江 蔡远文 +1 位作者 解维奇 杨立志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0,共4页
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采用VXI测试系统和光纤传输方案进行性能测试和信号传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测试过程的网络化,但是设备之间的同步能力比较差(达到毫秒级)。LXI采用IEEE1588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其同步能力可以达到纳秒级,提高了... 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采用VXI测试系统和光纤传输方案进行性能测试和信号传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测试过程的网络化,但是设备之间的同步能力比较差(达到毫秒级)。LXI采用IEEE1588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其同步能力可以达到纳秒级,提高了测试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时钟同步能力;对IEEE1588精确时钟同步协议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体系结构和同步原理,最后对影响该协议同步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时钟同步协议 LXI 航天测试 同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精确时钟同步算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先富 冯冬芹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56-156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从时钟频率自补偿算法。该算法采用从时钟频率自补偿算法解决了每两次PTP同步之间时钟漂移偏差逐步扩大的问题,并引入加权最小二乘法来求取频率自补偿算法中的动态补偿值。该算法在以Altera Cyclone Ⅱ F... 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从时钟频率自补偿算法。该算法采用从时钟频率自补偿算法解决了每两次PTP同步之间时钟漂移偏差逐步扩大的问题,并引入加权最小二乘法来求取频率自补偿算法中的动态补偿值。该算法在以Altera Cyclone Ⅱ FPGA为主控芯片的开发平台上通过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算法的引入显著提高了PTP的同步精度,同步精度达到1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1588 精确时钟同步 时钟补偿 加权最小二乘法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物联网中的精确时钟同步:网络化控制理论观点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頲 徐小权 +2 位作者 唐晓铭 黄庆卿 李永福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0-1738,共19页
本文针对物联网中时变的时钟参数,运用网络化控制理论观点,通过对时钟状态建模的本质分析,区别于"相对时钟建模",提出了全分布规模化时钟状态追踪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考虑量测的丢失,则扩展为追踪时钟参数的修正Kal... 本文针对物联网中时变的时钟参数,运用网络化控制理论观点,通过对时钟状态建模的本质分析,区别于"相对时钟建模",提出了全分布规模化时钟状态追踪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考虑量测的丢失,则扩展为追踪时钟参数的修正Kalman filtering算法.我们提出了以BMU(Basic measurement unit)构建新的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等价变换下的能观测性状态解耦量测模型,新的量测模型能够实现MMSE量测规模化扩展,且理论上分析了时钟同步的条件和计算了统计时钟同步误差的相应上界,并且在时钟同步精度与潜在的通信网络质量间作出了量化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精确时钟同步 卡尔曼滤波 量测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A协议的精确时钟同步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艳 韩雁 +2 位作者 霍明旭 陈金龙 廉玉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8-982,共5页
工业以太网中通讯链路的不对称性,使得IEEE1588协议中的从时钟偏差计算方法并不适用。本文在EPA(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协议中CSME(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Management Entity)算法调度的基础上分析了IEEE1588时间同步协议... 工业以太网中通讯链路的不对称性,使得IEEE1588协议中的从时钟偏差计算方法并不适用。本文在EPA(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协议中CSME(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Management Entity)算法调度的基础上分析了IEEE1588时间同步协议,提出了一种从时钟同步于主时钟的加权修正算法,同时应用晶振频率补偿算法,使得满足了基于EPA协议的工业以太网系统中同步数据采集和控制的实时性要求。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实现了这种硬件时钟同步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基于片上系统(SOC)时钟同步方案中时间戳不稳定、同步精度低等问题。使用Xilinx Spartan3 XC3S1500的FPGA验证了主从时钟的一致性,160ns的标准偏差和50ns的时间偏差平均值的测试结果证明了本文中算法较之协议中原算法的优越性。该方法也为集成现有网卡芯片的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性价比和高精度的时钟同步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 IEEE1588 工业以太网 精确时钟同步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设备的精确时钟同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大峰 白瑞林 邹骏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4期82-86,共5页
为解决工业以太网中嵌入式设备之间时钟同步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IEEE1588协议在嵌入式设备中的应用方案。基于STM32F207IG处理器和ucos-II操作系统软硬件平台,首先移植并修改LwIP协议使其兼容IEEE1588协议,然后配置系统时间校准模式,... 为解决工业以太网中嵌入式设备之间时钟同步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IEEE1588协议在嵌入式设备中的应用方案。基于STM32F207IG处理器和ucos-II操作系统软硬件平台,首先移植并修改LwIP协议使其兼容IEEE1588协议,然后配置系统时间校准模式,将捕获的时间戳以增强型描述符的形式交于应用层进行时钟校正,采用频率漂移校正算法解决从时钟频率漂移的问题,使用秒脉冲信号测试时钟同步。实验测试表明,时钟同步精度约200ns,满足了大部分工业以太网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1588 时钟同步 精确时钟协议(PTP) 时间戳 嵌入式设备 频率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osⅡ软核的工业以太网精确时钟同步的实现
7
作者 郑鸣 付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3期52-54,共3页
介绍了基于NiosⅡ嵌入式软核处理器的工业以太网设备间精确时钟同步的设计与实现。利用Altera公司的NiosⅡ处理器,添加片内外设和存储器以及与片外存储器和外设相连的接口,通过SOPC(可编程片上系统)技术嵌入到FPGA芯片中形成NiosⅡ处理... 介绍了基于NiosⅡ嵌入式软核处理器的工业以太网设备间精确时钟同步的设计与实现。利用Altera公司的NiosⅡ处理器,添加片内外设和存储器以及与片外存储器和外设相连的接口,通过SOPC(可编程片上系统)技术嵌入到FPGA芯片中形成NiosⅡ处理器系统硬件平台;软件部分移植uC/OS-II作为操作系统,Lwip(轻量级TCP/IP协议)处理网络协议,在应用层上实现状态转换、同步报文处理和精确时钟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时钟同步精度高,并且最终在一个工业以太网实验平台上进行了长期的实际运行,系统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S Ⅱ工业以太网 精确时钟同步 SO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集成测试系统的时钟同步 被引量:18
8
作者 穆欣 胡君 +2 位作者 宋启昌 陈茂胜 徐抒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36-1443,共8页
为实现空间相机地面集成测试系统中各专用设备精确时钟同步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以GPS卫星同步时钟为时钟源,将时间报文和脉冲信号相结合的综合对时方法。采用FPGA和VHDL设计了时间报文接收、脉冲对时、内部守时时钟及PCI本地控制逻辑等模... 为实现空间相机地面集成测试系统中各专用设备精确时钟同步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以GPS卫星同步时钟为时钟源,将时间报文和脉冲信号相结合的综合对时方法。采用FPGA和VHDL设计了时间报文接收、脉冲对时、内部守时时钟及PCI本地控制逻辑等模块。利用Windows2000/XP下的WDM框架开发了PCI总线驱动程序,实现时统卡与专用设备之间时间信息的实时传输。设计了微秒级延时的秒脉冲作备用秒输入,解决了系统工作时因GPS卫星同步时钟意外断电引起时间信息中断的技术问题。示波器测试结果表明,专用设备之间的同步时间精度≤10μs;时间准确度≤10μs。半年运行测试验证表明,精确时钟同步系统稳定、可靠,满足空间相机集成测试系统的实时对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精确时钟同步 GPS卫星同步时钟 FPGA PCI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P的无线分布式测试系统时钟同步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本亮 王厚军 +2 位作者 师奕兵 李力 闫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6-559,共4页
时钟(PTP)的发布使得分布式测试系统时钟同步精度大大提高,让各个传感器、执行器以及其它终端设备能够共享同一时钟基准,并能够精确保证不同终端的时钟同步质量。该文提出了无线分布式测试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阐述了PTP时钟同步的过程,... 时钟(PTP)的发布使得分布式测试系统时钟同步精度大大提高,让各个传感器、执行器以及其它终端设备能够共享同一时钟基准,并能够精确保证不同终端的时钟同步质量。该文提出了无线分布式测试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阐述了PTP时钟同步的过程,分析了PTP时钟同步调节算法的改进。通过MATLAB仿真给出了无线分布式测试系统典型网络拓扑下的PTP时钟同步的精度性能,引入偏移估计和斜率补偿,进一步提高了时钟同步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同步 分布式测试系统 精确时钟协议 无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测量与控制的精确时间同步实现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昊飞 王平 +1 位作者 张健 王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7-249,共3页
IEEE1588协议的不同实现方法对时间同步精度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分析了PTP引擎模块体系结构,实现PTP协议状态机、最佳主时钟算法、时钟变量算法、本地时钟同步算法,优化PTP报文发送与接收的控制过程。测试表明,该精确时间同步实现方法可... IEEE1588协议的不同实现方法对时间同步精度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分析了PTP引擎模块体系结构,实现PTP协议状态机、最佳主时钟算法、时钟变量算法、本地时钟同步算法,优化PTP报文发送与接收的控制过程。测试表明,该精确时间同步实现方法可使同步精度达到10微秒级,能有效满足测量与控制领域对时间同步的高精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时钟同步协议 协议引擎 最佳主时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时延分析及时钟同步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傅磊 戴冠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64-266,269,共4页
针对如何保证精确的分布式时钟同步以实现预期的实时调度和控制问题,通过对一类基于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并采用总线型拓扑的网络化控制系统时延特征的分析,结合网络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在分析了其可行性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化控制系统时钟... 针对如何保证精确的分布式时钟同步以实现预期的实时调度和控制问题,通过对一类基于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并采用总线型拓扑的网络化控制系统时延特征的分析,结合网络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在分析了其可行性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化控制系统时钟同步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诱导时延 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 网络化控制系统 精确时钟同步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O/IEC/IEEE 8802-1AS广义精确时间协议的时间同步仿真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卓兰 张弛 韩丽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8期129-137,142,共10页
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应用于众多工业领域的实时以太网都面临着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确定性的需求。目前在分组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由IEEE 1588定义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一... 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应用于众多工业领域的实时以太网都面临着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确定性的需求。目前在分组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由IEEE 1588定义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一个同步信号周期性地对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时钟进行校正同步,使分布式网络内的所有时钟与最精确的时钟同步,可以达到亚微米级别的时间同步精度。ISO/IEC/IEEE 8802-1AS基于IEEE1588定义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提出了一种广义精确时间同步协议(generalized precision time protocol,gPTP),用于时间敏感网络中设备时钟的定时和同步,其同步原理与PTP一致。本文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对比验证gPTP的同步精度更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广义精确时间同步协议的消息同步、传播和转发过程,其次提出了一种对广义精确时间同步协议进行时间同步仿真的方案。通过INET架构和分析gPTP时钟同步协议的基础上,在OMNeT++上对PTP和gPTP协议进行了物理层和MAC层上的信息建模与系统建模,从而仿真了PTP和gPTP的时钟同步过程,实验结果表明gPTP的时钟同步误差范围更小,验证了gPTP相对于PTP在时钟同步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时间敏感网络 广义精确时钟同步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时钟方差算法的网络时钟同步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军 孙书鹰 +1 位作者 刘江义 孔祥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8-1541,1551,共5页
作为网络系统同步的重要参数,时钟方差表征了某时钟的稳定性特征。针对传统时钟方差计算方法在实时性和计算复杂度方面的不足,利用指数平滑的滞后特性,设计了自适应指数平滑算法,应用于时钟方差的计算,设计了时钟方差的实时计算算法。基... 作为网络系统同步的重要参数,时钟方差表征了某时钟的稳定性特征。针对传统时钟方差计算方法在实时性和计算复杂度方面的不足,利用指数平滑的滞后特性,设计了自适应指数平滑算法,应用于时钟方差的计算,设计了时钟方差的实时计算算法。基于PTP协议V2版本,采用STM32F407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构建了以太网同步系统,实现了同步网络对环境变化的实时响应。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通过组网测试验证了实时时钟方差算法应用于PTP同步协议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方差 网络同步 自适应 指数平滑 实时 精确时钟协议 微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实物网络测试系统从时钟频率漂移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磊刚 张明清 +1 位作者 孔红山 刘小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4-628,642,共6页
针对精确时钟协议(PTP)用于半实物网络仿真测试时难以实现精确系统同步的问题,研究从时钟频率漂移对PTP仿真系统同步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半实物网络环境下PTP系统模型和时钟模型,解析性推导出单向传输链路中Slaven对主时钟的时延误差估计... 针对精确时钟协议(PTP)用于半实物网络仿真测试时难以实现精确系统同步的问题,研究从时钟频率漂移对PTP仿真系统同步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半实物网络环境下PTP系统模型和时钟模型,解析性推导出单向传输链路中Slaven对主时钟的时延误差估计,得出从时钟模型时延误差表达式具有一致的加权结构,且各误差项都将累积并渗透到传输线路中,影响整个网络的同步精度。基于此,设计多种半实物网络仿真场景进行验证、分析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单个从时钟频率漂移对系统同步精度影响甚微,但系统内从时钟均存在漂移或主时钟存在时间抖动的情况下,造成的同步误差是单个从时钟频率漂移时的10倍,会对系统同步精度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成果能为半实物网络测试环境时钟部署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实物网络仿真 精确时钟协议 频率漂移 时钟同步 时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TCN混合模型的高速铁路时间同步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永 詹芝贤 张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100,共11页
列控系统作为高速铁路的核心系统,保持其系统的时间同步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时间同步方法易受时变上下行传输时延、随机时钟跳变等影响,导致主从时钟偏移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时域卷积神经网络(... 列控系统作为高速铁路的核心系统,保持其系统的时间同步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时间同步方法易受时变上下行传输时延、随机时钟跳变等影响,导致主从时钟偏移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时域卷积神经网络(ARIMA-TCN)混合模型的高速铁路时间同步方法。首先,根据上下行链路传输速率的不对称比,建立高速铁路时钟的数学理论和实际观测模型。然后,使用拉依达准则识别处理跳变异常值,完成实际时间序列的预处理。再次,使用ARIMA模型平滑时间序列中不确定时延带来的噪声抖动,获得平稳的时间序列。最后,通过提出的注意力增强TCN模型进行预测补偿,完成时钟偏移的补偿校正。通过实验仿真,得到基站区间内位置、基站间距以及车速对高速铁路时间同步的影响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补偿后的均方根误差较最小二乘法减少了75%、较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误差减少了44.4%,较BP神经网络方法误差减少了16.7%,验证所提方法具有更低的同步误差和更高的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精确时钟协议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注意力增强时域卷积网络 时间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im:一个面向可重构处理器的仿真平台 被引量:5
16
作者 戴鹏 魏来 +2 位作者 辛灵轩 王新安 张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37,共7页
针对可重构处理器ReMAP(reconfigurable multimedia array processor)面向视频高清编解码提出的灵活互联、计算资源密集、易于扩展的结构优化需求,提出了一个基于模块化分层设计、时钟周期精确的可重构处理器仿真平台ReSim。该仿真器基... 针对可重构处理器ReMAP(reconfigurable multimedia array processor)面向视频高清编解码提出的灵活互联、计算资源密集、易于扩展的结构优化需求,提出了一个基于模块化分层设计、时钟周期精确的可重构处理器仿真平台ReSim。该仿真器基于3级软件框架层次搭建,设计了可快速仿真多种互联结构的互联模块、多种计算模型的控制模块等模块化功能单元,结合时钟驱动模块对全局系统结构的运行驱动,可快速搭建可重构处理器的目标仿真模型,验证其正确性和有效性,精确评估计算性能,具有可视化、易于调试的特点。经实际测试表明,ReSim对可重构处理器ReMAP-2架构的系统评估与验证予以良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器 时钟精确 可重构处理器 指令集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令集模拟器的处理器建模与验证 被引量:7
17
作者 严迎建 徐劲松 +1 位作者 陈韬 刘军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8-250,共3页
介绍处理器仿真建模技术以及指令集模拟器在其中的应用,讨论处理器ISA,MA模型建立以及指令精确、时钟精确的指令集模拟器实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线程技术的调试器集成方法,介绍指令集模拟器在一款密码专用微处理器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应... 介绍处理器仿真建模技术以及指令集模拟器在其中的应用,讨论处理器ISA,MA模型建立以及指令精确、时钟精确的指令集模拟器实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线程技术的调试器集成方法,介绍指令集模拟器在一款密码专用微处理器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集模拟器 处理器建模 指令精确 时钟精确 流水线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拟机制的片上网络硬件模拟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毅 安虹 +3 位作者 金旭 程亦超 迟孟贤 孙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9,共9页
针对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DART模拟器可扩展性较差和模拟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硬件友好的分布式模拟机制。该机制在模拟中采用隐式同步方法,以节点内计数器和节点间缓冲队列取代集中式控制器,将时序同步和计数任务交给每个节点自... 针对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DART模拟器可扩展性较差和模拟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硬件友好的分布式模拟机制。该机制在模拟中采用隐式同步方法,以节点内计数器和节点间缓冲队列取代集中式控制器,将时序同步和计数任务交给每个节点自行处理,从而提高模拟速度。基于该机制,设计并实现片上网络硬件模拟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达到与业界权威BookSim模拟器同级别的模拟精度,模拟速度可达BookSim模拟器的200倍,相比DART模拟器能获得21%的速度提升,并且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分布式模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多核处理器 时钟精确 动态路障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链路传输时延的智能变电站精准时间同步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春红 韩伟 +2 位作者 杨海晶 高利明 高辉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39,共6页
鉴于监测电网稳定和保护控制需要,精确时钟同步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需求愈来愈迫切。针对智能变电站基于IEC 61588协议精确同步对时协议,介绍了对时系统和时钟源冗余配置策略,详细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精准时间同步原理,并提出基于对称链路... 鉴于监测电网稳定和保护控制需要,精确时钟同步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需求愈来愈迫切。针对智能变电站基于IEC 61588协议精确同步对时协议,介绍了对时系统和时钟源冗余配置策略,详细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精准时间同步原理,并提出基于对称链路与非对称链路时延假设条件下时间同步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IEC 61588协议的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算法在对称链路假设条件下有效,当考虑非对称链路时需修正原有算法才能获得较高精度的同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时钟协议 智能变电站 时钟同步 冗余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预测的PTP协议改进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旿 高小杰 +4 位作者 李胆胆 左颖 洪亮 李建涛 石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42-1848,共7页
随着无线网络节点时钟同步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实时性应用的增多,时钟同步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改善用户体验、提高节点资源的使用率、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时钟同步也有着重要意义。精确时钟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广泛运... 随着无线网络节点时钟同步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实时性应用的增多,时钟同步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改善用户体验、提高节点资源的使用率、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时钟同步也有着重要意义。精确时钟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广泛运用在时钟同步机制,然而,由于无线网络中存在随机不对称时延,使得PTP的精确度下降。尽管通过统计和估计的方法可以提高同步精度,但需要收集大量的样本,这将导致收敛速度减慢,对于资源有限的设备节点还会引发内存占用问题。首先给出了无线网络中节点之间时钟偏差的特性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GM(1,1)的灰预测模型的快速时钟同步方法,该方法基于灰预测理论,灰理论是针对既无经验,数据又少的不确定问题。而对于资源有限的无线网络节点的时钟同步,不对称时延是不确定性的,同时样本很少,非常适合用灰理论进行时延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解决方案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快速时钟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时钟同步协议 时钟同步 GM(1 1) 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