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IC后端设计中的时钟偏移以及时钟树综合 被引量:16
1
作者 千路 林平分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前的ASIC设计中,时钟偏移成为限制系统时钟频率的主要因素,时钟树综合技术通过在时钟网络中插入缓冲器来减小时钟偏移。但是,有时这样做并不能达到系统要求的时钟偏移。以一款SMIC0.18μm工艺的DVBT数字电视解调芯片为例,分析了时钟... 目前的ASIC设计中,时钟偏移成为限制系统时钟频率的主要因素,时钟树综合技术通过在时钟网络中插入缓冲器来减小时钟偏移。但是,有时这样做并不能达到系统要求的时钟偏移。以一款SMIC0.18μm工艺的DVBT数字电视解调芯片为例,分析了时钟偏移的产生原因。介绍了使用Synopsys公司Astro工具进行时钟树综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在时钟树综合之前如何设置约束手动优化电路从而改善设计的时序,最后的流片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偏移 时钟树综合 Astro 手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功耗时钟树综合的寄存器聚类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唐俊龙 卢英龙 +2 位作者 戴超雄 邹望辉 李振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7-152,共6页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进步与芯片集成度的提升,对于低功耗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时钟网络功耗占芯片总功耗的40%以上,优化时钟网络的功耗已成为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寄存器聚类方法来生成时钟树的...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进步与芯片集成度的提升,对于低功耗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时钟网络功耗占芯片总功耗的40%以上,优化时钟网络的功耗已成为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寄存器聚类方法来生成时钟树的叶级拓扑结构,通过限制群组的扇出、负载和范围,对寄存器进行合理分组,减少了缓冲器的插入数目和总布线长度,有效降低时钟网络功耗.将该方法整合到传统的时钟树综合(CTS)流程中,在ISCAS89基准电路上测试并分析其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寄存器聚类方法在不影响时钟树最大延时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时钟网络20%以上的功率耗散和20%以上的时钟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电子 时钟偏移 寄存器聚类 时钟树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时钟树综合实现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邓尧之 万培元 +1 位作者 刘世勋 林平分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9-171,179,共4页
针对ASIC芯片设计中时钟树综合效率和时序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时钟树综合方法,特别适用于现代先进深亚微米工艺中的高集成度、高复杂度的设计中。改进了传统时钟树综合方法,通过采用由下至上逐级分步综合的方法实现。该设计方法... 针对ASIC芯片设计中时钟树综合效率和时序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时钟树综合方法,特别适用于现代先进深亚微米工艺中的高集成度、高复杂度的设计中。改进了传统时钟树综合方法,通过采用由下至上逐级分步综合的方法实现。该设计方法在SMIC 0.18μm eflash工艺下的一款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中成功流片验证,结果表明分步综合能够在实现传统设计功能的前提下,在完成时序收敛时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器件插入,从而减小芯片面积,降低整体功耗,有效改善绕线拥塞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收敛 时钟树综合(CTS) 片上系统 时钟偏差 缓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C后端设计中的时钟树综合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广 何明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8期137-139,共3页
时钟树综合是当今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FFT处理器芯片的版图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布局效果,采用时序驱动布局,同时限制了布局密度;为了使时钟偏移尽可能少,采用了时钟树自动综合和手动修改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并提出了关... 时钟树综合是当今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FFT处理器芯片的版图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布局效果,采用时序驱动布局,同时限制了布局密度;为了使时钟偏移尽可能少,采用了时钟树自动综合和手动修改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并提出了关于时钟树约束文件的设置、buffer的选型及手动修改时钟树的策略,最终完成了FFT处理器芯片的时钟树综合并满足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T处理器芯片 布局布线 时钟树综合 时钟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8 nm工艺数字芯片的时钟树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力颖 汤勇 吕英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2,共7页
针对纳米级设计中时钟偏移大、时序不容易收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时钟树综合(CTS)优化方案。以28 nm工艺的数字芯片为例,根据其时钟结构特点,将CTS过程分成两步完成。利用这种方法,采用Cadence公司的APR工具Encounter对数字模块进... 针对纳米级设计中时钟偏移大、时序不容易收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时钟树综合(CTS)优化方案。以28 nm工艺的数字芯片为例,根据其时钟结构特点,将CTS过程分成两步完成。利用这种方法,采用Cadence公司的APR工具Encounter对数字模块进行时钟网络的设计;对分步CTS和传统CTS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分步CTS的时钟偏移减小了52%,提高了时钟网络的性能,从而时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芯片泄漏功耗也降低了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芯片 时钟设计 数字集成电路 物理设计 时钟树综合 时钟偏移 插入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8nm工艺的CCOpt技术高效时钟树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力颖 翦彦龙 吕英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67,共6页
为了设计合理高效的时钟树网络,对建立和保持时间约束以及时钟偏差进行分析,基于28 nm工艺设计了一款高速数字芯片,采用Innovus工具实施布局布线,在时钟树综合(CTS,clock tree synthesis)阶段采用CCOpt(clock concurrent optimization)... 为了设计合理高效的时钟树网络,对建立和保持时间约束以及时钟偏差进行分析,基于28 nm工艺设计了一款高速数字芯片,采用Innovus工具实施布局布线,在时钟树综合(CTS,clock tree synthesis)阶段采用CCOpt(clock concurrent optimization)技术,合理利用时钟偏差,同时优化时钟路径和逻辑路径,对时钟网络进行优化,并考察时钟树延时、时序和时钟网络功耗等指标。结果标明:与传统CTS技术相比,采用CCOpt技术时,最差时序违例和违例路径数量减少50%;布局布线时间减少2 h;芯片时钟网络内部互连功耗减少55%,泄漏功耗减少80%,有效提高了数字芯片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芯片 CCOpt 有用偏差 时钟树综合 时序约束 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时钟网络布线拓扑结构的曼哈顿平面切割线生成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卢婷婷 金剑松 赵文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68-1073,共6页
在传统的Planar DME拓扑划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欧几里德平面上的拓扑连接线转换成曼哈顿平面上的切割线并建立虚拟通道的算法,来进行连线调整,完成时钟网络的零时滞平面化布线
关键词 时钟树综合 曼哈顿平面布线 切割线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ncounter实现Mesh-Local-Tree结构的时钟设计流程 被引量:2
8
作者 顾琴 林正浩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62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设计流程,即在Cadencd公司的Encounter环境中去实现对网格+本地树(MLT)时钟结构的综合与分析方法。对一个实际工业设计试验的数据表明:运用Clockmesh+CTS的综合方式,MLT的时钟架构相对于单一的树结构能够实现更小的时...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设计流程,即在Cadencd公司的Encounter环境中去实现对网格+本地树(MLT)时钟结构的综合与分析方法。对一个实际工业设计试验的数据表明:运用Clockmesh+CTS的综合方式,MLT的时钟架构相对于单一的树结构能够实现更小的时钟偏差(114 ps、171 ps)。同时,将这种设计流程运用于其他设计中,以比较MLT和CTS不同的设计流程。结果显示,MLT的时钟架构可以实现更小的时钟偏差,同时还可以降低缓冲器的数量,这样也弥补了单一网格结构的功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本地 时钟网格 时钟树综合 时钟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裕量优化的高效时钟偏差规划和延迟提取
9
作者 王逵 方昊 程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88-1296,共9页
为了减少时钟偏差规划所需的时间,提出一种准线性时间复杂度的时钟偏差规划方法.该方法以整数来描述延迟大小的时钟偏差规划算法,限制每次对时钟延迟调整的步进至少为1,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改变了传统的预先生成完整的时序图作为算... 为了减少时钟偏差规划所需的时间,提出一种准线性时间复杂度的时钟偏差规划方法.该方法以整数来描述延迟大小的时钟偏差规划算法,限制每次对时钟延迟调整的步进至少为1,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改变了传统的预先生成完整的时序图作为算法输入的流程,采用一种新的增量式延迟提取策略为时钟偏差规划算法提取关键边的权重,减少了生成时序图所需要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进行时钟偏差规划的效率很高,对包含数千触发器的基准测试电路,其运行时间仅为数十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偏差规划 时序分析 逻辑综合 时钟树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众核处理器芯片时钟网络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永飞 高成振 +1 位作者 黄金明 李研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29,36,共6页
随着芯片工艺演进与设计规模增加,高性能众核处理器芯片时钟网络设计面临时序和功耗的全方位挑战。为降低芯片时钟网络功耗并缓解时钟网络分布受片上偏差影响导致的时钟偏斜,在H-Tree+MESH混合时钟网络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新一代众核处理... 随着芯片工艺演进与设计规模增加,高性能众核处理器芯片时钟网络设计面临时序和功耗的全方位挑战。为降低芯片时钟网络功耗并缓解时钟网络分布受片上偏差影响导致的时钟偏斜,在H-Tree+MESH混合时钟网络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新一代众核处理器芯片面积大及核心时钟网络分布广的特点,基于标准多源时钟树设计策略构建多源时钟树综合(MRCTS)结构,通过全局H-Tree时钟树保证芯片不同区域间时钟偏斜的稳定可控,利用局部时钟树综合进行关键路径的时序优化以实现时序收敛。实验结果表明,MRCTS能在保证时钟延时、时钟偏斜等性能参数可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时钟网络的负载和功耗,大幅压缩综合子模块的布线资源,加速关键路径的时序收敛,并且在相同电源电压和时钟频率的实测条件下,可获得约22.15%的时钟网络功耗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众核处理器芯片 时钟网络 时钟功耗 时钟偏斜 多源时钟树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5nm工艺的MCU低功耗物理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力颖 罗奎 +2 位作者 王浩 刘宏伟 吕英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2,共6页
为了降低芯片的功耗,提高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在传统数字芯片物理设计流程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低功耗物理设计方法,包括布局(Placement)阶段采用SAIF文件进行低功耗的协同优化,并在布局结果基础上,通过手动配置时钟单元摆放来减小缓冲... 为了降低芯片的功耗,提高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在传统数字芯片物理设计流程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低功耗物理设计方法,包括布局(Placement)阶段采用SAIF文件进行低功耗的协同优化,并在布局结果基础上,通过手动配置时钟单元摆放来减小缓冲单元插入的方式进行低功耗的时钟树设计。结果表明:通过新的低功耗设计可以大幅改善芯片功耗,在布局阶段,芯片功耗降为原来的90.6%,建立时间的最差违例值由-6.021降为-0.880;时钟树综合(clock tree synthesis,CTS)阶段,功耗优化效果显著,时钟网络功耗降为原来的73.1%,总功耗降为原来的86.2%;时序得到改善,建立时间的违例总条数降为原来的12.5%,总违例值降为原来的3.0%,保持时间的违例总条数降为原来的39.8%,总违例值降为原来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集成电路 布局 时钟树综合 低功耗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亚微米物理设计中天线效应的消除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智胜 吴秀龙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9-432,共4页
分析了超深亚微米物理设计中天线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基于超深亚微米工艺阐述了计算天线比率的具体方法。同时,根据天线效应的产生机理并结合时钟树综合提出了消除天线效应的新方法。此方法通过设置合理的约束进行时钟树综合,使得天线效... 分析了超深亚微米物理设计中天线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基于超深亚微米工艺阐述了计算天线比率的具体方法。同时,根据天线效应的产生机理并结合时钟树综合提出了消除天线效应的新方法。此方法通过设置合理的约束进行时钟树综合,使得天线效应对时钟延时和时钟偏斜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对芯片时序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后结合一款芯片的物理设计,该设计采用台积电(TSMC)65 nm低功耗(LP)工艺,在布局布线中运用所述的方法进行时钟树综合并且使得时钟网络布线具有最大的优先权。此方法有效地消除了设计中存在的天线效应,并且使得天线效应对时钟树的影响降到最低以及对时序的影响降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亚微米 天线效应 时钟树综合 时序 布局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准确控制复杂路径延时的方法
13
作者 文鼎童 陈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70-72,共3页
在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物理设计中,为达到时序收敛经常遇到复杂路径延时的准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准确控制复杂路径延时方法,并使用布局布线工具Synopsys Astro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ECO(Engineer Change Order... 在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物理设计中,为达到时序收敛经常遇到复杂路径延时的准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准确控制复杂路径延时方法,并使用布局布线工具Synopsys Astro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ECO(Engineer Change Order)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可广泛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延时 ECO 非线性延时模型 时钟树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