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连续综合可变时距模型的跟车优化控制
1
作者 付主木 陈军 +1 位作者 陶发展 王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2,104,M0005,共12页
针对单一可变时距模型(VTH)难以在长距离范围内同时满足定速巡航、变速跟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连续综合可变时距模型(CSVTH)。首先,设计一种融合3种单一VTH模型优点的CSVTH来计算跟车的安全时距,通过过渡函数在不... 针对单一可变时距模型(VTH)难以在长距离范围内同时满足定速巡航、变速跟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连续综合可变时距模型(CSVTH)。首先,设计一种融合3种单一VTH模型优点的CSVTH来计算跟车的安全时距,通过过渡函数在不同VTH模型之间的连续转换实现多场景的VTH计算,并获取合理的跟车距离。其次,通过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学习权重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并对CSVTH模型的斜率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构建了Simulink-Carsim跟车仿真环境。仿真结果表明,和非优化的CSVTH模型相比,经过优化的CSVTH模型在3种跟车场景中将油耗降低了4.4%,舒适度提升了6.4%,跟车误差降低了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 跟车控制 可变时距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纵向安全距离的超车安全预警模型 被引量:31
2
作者 游峰 张荣辉 +2 位作者 王海玮 温惠英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92,98,共7页
目前,在高速公路上因超车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且后果严重.为此,提出了超车安全的预警模型.首先分析了车辆超车安全的影响因素;然后对超车过程发生的碰撞进行分类,并建立超车场景;进而通过对车辆超车时运动轨迹的分析,结合车辆的运动学模... 目前,在高速公路上因超车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且后果严重.为此,提出了超车安全的预警模型.首先分析了车辆超车安全的影响因素;然后对超车过程发生的碰撞进行分类,并建立超车场景;进而通过对车辆超车时运动轨迹的分析,结合车辆的运动学模型,以车辆间的临界纵向安全距离作为安全超车的目标,兼顾车辆间车头时距,构建了超车过程中车辆碰撞的预警模型;最后以匀速超车和特定加速度超车为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超车 安全 纵向安全距离 时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线路车头时距特征分析及运行状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 丁建勋 +1 位作者 龙建成 石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0-226,共7页
公交线路是个看似简单但机理复杂的交通系统,诸多随机因素造成其运行的不稳定.线路系统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和运行状态规律受到公交车的车载容量、发车间隔和乘客到达率的影响.本文改进了以往的公交线路车头时距模型,用以研究公交车的车... 公交线路是个看似简单但机理复杂的交通系统,诸多随机因素造成其运行的不稳定.线路系统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和运行状态规律受到公交车的车载容量、发车间隔和乘客到达率的影响.本文改进了以往的公交线路车头时距模型,用以研究公交车的车载容量、公交车的发车间隔和线路系统的乘客到达率三个因素对公交线路车头时距特征和运行状态的影响机制,得出了线路系统的状态相图及其相互演变过程.状态包含:规则态、过渡态、组对态及聚簇态.研究公交线路运行状态的划分及其演变规律,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公交线路系统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状态相图 车头时距模型 公交系统 发车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谷地城市轨道交通通勤效率及影响范围——基于时距视角
4
作者 张文斌 张志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773,共6页
基于时距视角,构建通勤时距和影响范围模型,以黄河谷地城市兰州的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开展通勤效率及影响范围的定量评估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兰州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在30 min的通勤时距内难以满足居住组团的通勤要求,在60 mi... 基于时距视角,构建通勤时距和影响范围模型,以黄河谷地城市兰州的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开展通勤效率及影响范围的定量评估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兰州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在30 min的通勤时距内难以满足居住组团的通勤要求,在60 min的通勤时距内能基本满足主要就业中心与居住组团的通勤要求;其沿线站点的利益影响范围分别在0.51~3.29和0.66~1.52 km,且影响范围与到西关的距离呈正比,影响因素主要为区位优势和替代效应,利益影响范围将成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黄金地带.从借鉴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打造智慧城轨、完善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提高兰州城市轨道交通通勤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时距模型 通勤效率 影响范围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