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事后阐释”虚无化了的“事中”之时-空——依据审美时间哲学对伽达默尔节日论的细读与语法诊断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彦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79,共9页
审美阐释学的对象是审美生活,且是原发性的,而不是反思性的;是事中的,而不是事后的。自审美时间哲学来看审美生活,其时机、时态、时体乃原发、事中状态之根本。就伽达默尔《论美的现实性》一文中的“节日论”来看,其审美解释学的贡献在... 审美阐释学的对象是审美生活,且是原发性的,而不是反思性的;是事中的,而不是事后的。自审美时间哲学来看审美生活,其时机、时态、时体乃原发、事中状态之根本。就伽达默尔《论美的现实性》一文中的“节日论”来看,其审美解释学的贡献在于:揭示与部分解决了审美共同体的时间体验、时间结构与艺术作品的整体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其缺陷在于:在“节日生活”描述中掺杂了过多“事后”反思,这既减弱了审美生活的意义,也削弱了其兴发的“时机”;同时他也显著地缺乏审美生活的“时体”思想及其陈述语法,更欠缺把审美生活作为“流畅”的域状时间意识与艺术作品的空间性整体构成进行统整叙述的时-空语法。他所构想的反思性的“事后阐释”把艺术生活的时空特性虚无化了。本文在辩证分析伽达默尔审美阐释学思想优劣的基础上,对其陈述进行了语法诊断并提出了基于审美生活原发的“事中”状态建构审美阐释学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审美阐释学 审美时间哲学 时空语法 节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