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10年新疆雪灾时空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剑辉 舒红 刘艳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1-227,共7页
对新疆2000-2010年雪灾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时空自相关方法对新疆雪灾进行时空自相关分析,探讨了雪灾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雪灾主要发生在1月和2月,分布在北疆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雪灾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 对新疆2000-2010年雪灾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时空自相关方法对新疆雪灾进行时空自相关分析,探讨了雪灾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雪灾主要发生在1月和2月,分布在北疆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雪灾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显著的聚集模式;雪灾高聚集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疆,而雪灾低聚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疆;对相邻的月份来说,上一月份发生的雪灾对下一月份的雪灾有直接影响,即上一个月雪灾高聚集的区域在下一个月也很有可能是雪灾高聚集的区域;随着两个月份相隔的时间越长,上月份的雪灾对下月份雪灾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 新疆 Moran’s I 时空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SR-E被动微波土壤水分与降雨率时空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邱玉宝 施建成 +2 位作者 蒋玲梅 毛克彪 郭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0-355,共6页
地表土壤水分和降水具有高度相关性,是2个密切相关的地气相互作用参量.采用同时反演获取的土壤水分和大气降水数据来研究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定量理解降水和土壤水分之间的物理联系,进而可以获得对反演算法改进有用的信息.采用被动微波... 地表土壤水分和降水具有高度相关性,是2个密切相关的地气相互作用参量.采用同时反演获取的土壤水分和大气降水数据来研究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定量理解降水和土壤水分之间的物理联系,进而可以获得对反演算法改进有用的信息.采用被动微波辐射计AMSR-E反演获得的全球地表土壤水分和降雨率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收集了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之间共395 d的AMSR-E全球日土壤水分产品和升、降轨道瞬时降雨率数据.把降雨率轨道产品经过等积割圆柱投影并重采样到同日土壤水分产品相当的25 km分辨率EASE-Grid格点上.针对土壤水分和投影后得到的日降雨率数据进行每2,8,16 d的时间维平均,在空间维进行3×3、5×5、7×7格点的重采样,经时间序列对比,分析了降水对土壤水分反演的影响及其时空相关特性,并对反演参数间弱相关性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发现微波土壤水分和大气降雨算法的不足,提供其改进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土壤水分 降雨率 时空相关分析 AMSR-E参数反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Moran's I指数的全国降雨量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代侦勇 姜婧 肖明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3-929,共7页
对全国160个站点收集的1951年~2000年降雨量数据进行时空自相关分析,探讨了降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降雨量呈现时空聚集特征,具有明显的时空相关性;在时间维度上,全局时空Moran's I指数所反映的趋势,与全国5~9月降... 对全国160个站点收集的1951年~2000年降雨量数据进行时空自相关分析,探讨了降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降雨量呈现时空聚集特征,具有明显的时空相关性;在时间维度上,全局时空Moran's I指数所反映的趋势,与全国5~9月降雨量上升趋势一致,对于相邻的月份,上个月的降雨量对下个月的降雨量有直接影响,即上个月降雨高聚集的区域也很有可能是下个月降雨高聚集的区域,随着两个月之间相隔的时间越长,这种相关性逐渐减小;空间维度上,局部时空Moran's I指数所反映的全国降雨量聚集模式,与5~9月实际降雨空间分布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时空Moran's I指数 时空相关分析 空间权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分析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夏英 梁中军 王国胤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60,共9页
根据交通流的时空关联性和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分析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在相关系数的基础上扩展时空语义,提出时空相关分析算法,并以支持向量机为预测工具进行预测.弥补现有模型在预测因子选取方面的不足,提高预测精度并避免预... 根据交通流的时空关联性和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分析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在相关系数的基础上扩展时空语义,提出时空相关分析算法,并以支持向量机为预测工具进行预测.弥补现有模型在预测因子选取方面的不足,提高预测精度并避免预测的人为主观性.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支持向量机 时空相关系数 时空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车时间的道路网络时空自相关模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赵玲 王佳璆 +1 位作者 邓敏 黄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114-4122,共9页
以城市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适用于道路网络的邻接矩阵建立方法,并建立一种基于邻接关系的局部时空自相关指数LSTACFA。在此基础上,采用伦敦LCAP项目中所采集的行车时间数据,用ST-ACF和LSTACFA从全局和局部角度分析伦敦市路网的... 以城市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适用于道路网络的邻接矩阵建立方法,并建立一种基于邻接关系的局部时空自相关指数LSTACFA。在此基础上,采用伦敦LCAP项目中所采集的行车时间数据,用ST-ACF和LSTACFA从全局和局部角度分析伦敦市路网的时空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伦敦市路网存在着显著的时空正相关,并且这种时空相关性具有时间动态、空间异质等特点,同时揭示了伦敦市时空自相关分布状态以及其变化趋势。通过与CCF指数的对比验证了LSTACFA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络 交通流 行车时间 时空相关分析 邻接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节点选择和深度学习的城市道路短时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曹堉 王成 +1 位作者 王鑫 高悦尔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88-1493,共6页
针对目前交通流短时预测对于交通流特性考虑得不够全面、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节点选择和深度学习的城市道路交通流短时预测方法。首先,在理论和数据表现上对交通流特性进行分析,获得时空特性;其次,根据车流的可达范围... 针对目前交通流短时预测对于交通流特性考虑得不够全面、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节点选择和深度学习的城市道路交通流短时预测方法。首先,在理论和数据表现上对交通流特性进行分析,获得时空特性;其次,根据车流的可达范围确定候选时空节点集合,以误差平方和的倒数为目标函数计算适应度,在训练集上使用遗传算法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进行时空节点选择,得到最终的时空节点和训练好的BPNN;最后,在工作集上将选择的时空节点的实测值输入训练好的BPNN得出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仅使用相邻时空节点数据、采用其他时间节点范围、支持向量机(SVM)和梯度提升树(GBDT)相比误差略有降低,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分别为10.6316和14.2758%;仅使用与待预测路段相邻空间的交通流数据的预测结果相比MAE和MAPE两个值上分别高出了0.2573和0.999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短时交通流预测 时空相关分析 时空节点选择 深度学习 包裹式特征选择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arman-GCN-GRU模型的超短期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军英 路欣 +4 位作者 刘宏 张彬 柴守亮 刘蕴春 王佳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40,共10页
为提升多区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聚焦于多区域电力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Spearman-GCN-GRU的超短期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区域电力负荷的时空相关性,构建Spearman邻接矩阵并输入... 为提升多区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聚焦于多区域电力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Spearman-GCN-GRU的超短期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区域电力负荷的时空相关性,构建Spearman邻接矩阵并输入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提取数据中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最后由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解码输出预测结果。与基于距离邻接矩阵的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SpearmanGCN-GRU模型的可行性。在模型的预测精度上,与传统统计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相比,Spearman-GCNGRU模型在通用的评价指标中均取得最优结果。就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而言,SpearmanGCN-GRU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GRU、GCN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相比,RMSE指标分别下降了13.90%、11.66%和8.36%,验证了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数据时空相关分析 Spearman相关系数 图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水垫塘护坡板块优化结构型式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梁超 练继建 +1 位作者 马斌 梁帅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96-1303,共8页
护坡不护底的天然水垫塘常具有优越的下游水垫条件,相对于底部基岩,护坡的运行安全更加需要关注.而且,水垫塘护坡破坏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依托乌东德水弹性模型,模拟了护坡板块止水局部破坏的最不利情况,考虑不排水、封闭自排、封闭抽... 护坡不护底的天然水垫塘常具有优越的下游水垫条件,相对于底部基岩,护坡的运行安全更加需要关注.而且,水垫塘护坡破坏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依托乌东德水弹性模型,模拟了护坡板块止水局部破坏的最不利情况,考虑不排水、封闭自排、封闭抽排和透水板块等4种结构型式,对板块与基岩间隙和板块靠水垫塘一侧表面的时均及脉动压强差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加密测点、控制缝隙、板块开槽及倾斜钻孔等手段保证结果与实际相符.设计工况下,不排水板块受到的瞬时压强差峰值较大,严重威胁护坡运行安全,封闭自排和透水板块能够有效平衡间隙内外压强,受力条件较好;透水板块间隙内外脉压相关性最高,不排水板块最低,封闭自排板块相关性与测点到排水孔距离成反比,与实际相符.运用随机过程时空相关函数,阐明了护坡板块破坏主要是由于间隙内外水位差产生的时均压强和背/迎水面脉动不相关性导致,与背/迎水面流速和相位差无关.综合考虑各种板块结构的特点,提出了护坡板块优化型式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垫塘 护坡板块 结构优化 压强差 时空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被引量:3
9
作者 ZENG Ming LI Jing-hai +1 位作者 MENG Qing-hao ZHANG Xiao-n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92-698,共7页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time serie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wind field reconstruction as well as in wind pattern recognition.Firstly,the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time serie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wind field reconstruction as well as in wind pattern recognition.Firstly,the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recorde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re studied using the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and the corresponding scaling exponents are larger than 1.This indicates that all thes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have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Secondly,concerning this special feature( i.e.,non-stationarity)of wind signals,a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namely detrende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DCCA) coefficient,i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s between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of different anemometer pairs.Finally,experiments on ten wind speed data synchronously collected by the ten anemometers with equidistant arrangement illustrate that the method of DCCA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an accurately analyze full-scale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d also can easily identify the seasonal component,while three traditional cross-correlation techniques(i.e.,Pearson coefficient,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and DCCA method) cannot give us these information dire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detrende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DCCA)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earson coefficient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