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ayes时空模型分析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邵莉 陈继军 +3 位作者 张宇琦 许静 栗果 高文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高风险地区和时间趋势,为兰州市因地制宜地制定HIV/AIDS防治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市2011-2018年间新报告的成年HIV/A... 【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高风险地区和时间趋势,为兰州市因地制宜地制定HIV/AIDS防治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市2011-2018年间新报告的成年HIV/AIDS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所需的数据资料来自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兰州市统计年鉴。采用Bayes时空模型分析HIV/AIDS晚发现相对风险(RR)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1-2018年间兰州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共计1984例,其中HIV/AIDS晚发现者有982例(49.5%),平均年龄为39.67岁,男性占90.9%。老年人和女性HIV/AIDS病例中晚发现的比例更高;城关区(51.1%)、安宁区(50.3%)和榆中县(51.9%)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HIV/AIDS晚发现比例;2011-2018年间兰州市总体的晚发现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Bayes时空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风险在2011-2015年间波动变化,而在2015年后迅速上升,其RR(95%CI)从1.01(0.84,1.23)上升到1.11(0.77,1.97);红古区和三个县的晚发现风险变化趋势与兰州市的总体变化趋势相似,而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的晚发现风险呈下降趋势;晚发现相对风险大于1的区县包括:永登县(RR=1.07,95%CI:0.55,1.96)、西固区(RR=1.04,95%CI:0.67,1.49)、城关区(RR=2.41,95%CI:0.85,6.16)和七里河区(RR=2.03,95%CI:1.10,3.27)。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为热点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人均GDP(RR=0.65,95%CI:0.35,0.90)和HIV/AIDS病例中的男性比例(RR=0.53,95%CI:0.19,0.92)的增高,HIV/AIDS晚发现的相对风险越低;而人口密度(RR=1.35,95%CI:1.01,1.81)越大,晚发现风险越高。【结论】兰州市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人均GDP、HIV/AIDS中男性比例和人口密度是HIV/AIDS晚发现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晚发现风险高和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区县,应重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HIV筛查和防治服务,降低HIV/AIDS晚发现比例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晚发现 Bayes时空模型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甘肃省生态风险变化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浩 孙建国 +2 位作者 黄卓 冯春月 杨维涛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1,共9页
生态风险时空特征是科学管控生态风险的重要依据。以往的生态风险变化研究采用的传统时空分析方法没有充分顾及时空相关性。以甘肃省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计算1980至2018年生态风险指数(ERI),利用贝叶斯时空模型(BSTM)分析生... 生态风险时空特征是科学管控生态风险的重要依据。以往的生态风险变化研究采用的传统时空分析方法没有充分顾及时空相关性。以甘肃省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计算1980至2018年生态风险指数(ERI),利用贝叶斯时空模型(BSTM)分析生态风险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ESV以2000年为界先减后增,草地与林地对ESV的贡献最大。(2)ERI总体趋势特点与ESV一致,2010年后风险上升速率逐渐减缓。(3)ERI空间格局呈“南高北低,中间过渡”的分布特点,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陇南、陇东和甘南等部分地区,冷点区域主要集中于河西。(4)ERI局部变化趋势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整体表现为以嘉峪关和兰州为中心向四周升高趋势且陇南、陇东等地区变化强于河西,局部变化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陇南和陇东等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风险 时空变化特征 贝叶斯时空模型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主产省苹果始花期时空模型建立及晚霜冻风险分析
3
作者 邱美娟 周培禄 +1 位作者 宋晓慧 刘布春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19,共9页
为有效防御晚霜冻灾害对当地苹果生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万荣、白水、礼泉、陕州、福山和熊岳等代表站的苹果始花期物候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建立并检验了苹果始花期时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重建了1970—2019年我国北方主产省苹果始花期... 为有效防御晚霜冻灾害对当地苹果生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万荣、白水、礼泉、陕州、福山和熊岳等代表站的苹果始花期物候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建立并检验了苹果始花期时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重建了1970—2019年我国北方主产省苹果始花期,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晚霜冻气象指标,对苹果花期晚霜冻气候风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苹果始花期模型能够在数据独立的情况下较准确地模拟代表站的始花期变化,内部检验的均方根误差为4.26d,交叉检验的均方根误差为5.00 d;(2)始花期时空模型模拟得到的苹果始花期大多数呈显著提前趋势;(3)苹果花期轻霜冻的发生频率和发生日数均最高,其次是中霜冻,而重霜冻发生频率和日数较低;(4)从空间上看,渤海湾地区苹果晚霜冻发生频率、发生日数指数和气候风险指数较小,而黄土高原北部地区苹果晚霜冻发生频率、发生日数指数和气候风险指数较大。因此,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果区苹果遭受晚霜冻的影响较大,应注意重点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晚霜冻 始花期 时空模型 气候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空间多尺度联合分析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俊辉 冯子健 +3 位作者 杨超 朱彩蓉 李晓松 马家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在地市和区县两个尺度下,构建基于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空间多尺度联合分析模型,并探讨该模型是否优于单独分析模型。方法在地市和区县两个尺度下,根据我国北方6省(包括内蒙古、山西、黑龙江、河北、吉林、辽宁)的布鲁氏菌病发病数... 目的在地市和区县两个尺度下,构建基于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空间多尺度联合分析模型,并探讨该模型是否优于单独分析模型。方法在地市和区县两个尺度下,根据我国北方6省(包括内蒙古、山西、黑龙江、河北、吉林、辽宁)的布鲁氏菌病发病数据,构建基于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空间多尺度联合分析模型,并与单独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模型中,联合分析与单独分析比较,离差信息准则略小,说明联合分析略优于单独分析。结论基于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空间多尺度联合分析模型为正确阐明和解释布鲁氏菌病的时空分布特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也可为其他传染病甚至慢性病的同类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 多尺度联合分析 空间相关性 空间异质性 布鲁氏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S:一个半现实全景图时空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胡晓峰 老松杨 张茂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9-23,共5页
利用实景图象组成具有空间感和时间感的虚拟空间,我们称之为半现实。这种具有空间“上下文”和时间“上下文”能力的半现实全景图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文中描述了这种半现实HVS的建模思想,给出了组成时空座标系的方法,并且讨论了... 利用实景图象组成具有空间感和时间感的虚拟空间,我们称之为半现实。这种具有空间“上下文”和时间“上下文”能力的半现实全景图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文中描述了这种半现实HVS的建模思想,给出了组成时空座标系的方法,并且讨论了实现中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HVS 半现实全景图 时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时空模型的视觉传感网络数据关联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万九卿 刘青云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47,共12页
数据关联是视觉传感网络联合监控系统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存在漏检条件下视觉传感网络的数据关联问题,提出高阶时空观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据关联问题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描述.给出了数据关联精确推理算法并分析了其计算复杂性,... 数据关联是视觉传感网络联合监控系统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存在漏检条件下视觉传感网络的数据关联问题,提出高阶时空观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据关联问题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描述.给出了数据关联精确推理算法并分析了其计算复杂性,接着根据不同的独立性假设提出两种近似推理算法以降低算法运算量,并将提出的推理算法嵌入到EM算法框架中,使该算法能够应用于目标外观模型未知的情况.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关联 视觉传感网络 高阶时空模型 动态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时空模型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朱永海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8年第3期12-17,共6页
"时空"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任何事物的运动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范畴。而分化是整合的前提,因此,本文在课程与信息技术体系时空分化的维度上,探讨二者在整合目标和价值引领下的微观和宏观层次上的时空整合:微观上,在"... "时空"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任何事物的运动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范畴。而分化是整合的前提,因此,本文在课程与信息技术体系时空分化的维度上,探讨二者在整合目标和价值引领下的微观和宏观层次上的时空整合:微观上,在"信息"的基础上,在信息方法的指导下,围绕整合目标,把具体的信息技术时空"功能链"与课程时空变量互动融合;宏观上,围绕整合价值,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文化性和开放性等贯通课程空间层次上的"知识观"、时间层次上的"活动观"以及主体层次上的"经验观"三个相对封闭的时空,从而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立体化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时空模型 信息化新课程文化价值 经验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最优时滞因子时空模型的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申贵成 管水城 孙方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49-156,共8页
针对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问题,提出了考虑最优时滞因子的高速公路时空模型。首先通过相关系数计算确定了空间状态变量的个数,随后计算获得每个变量的最优时滞次数,完成空间模型部分的数据预处理,然后分别从连续性时间序列和周期性时... 针对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问题,提出了考虑最优时滞因子的高速公路时空模型。首先通过相关系数计算确定了空间状态变量的个数,随后计算获得每个变量的最优时滞次数,完成空间模型部分的数据预处理,然后分别从连续性时间序列和周期性时间序列两个方面建立时间状态变量,最后分别构建以经典的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为基学习器的集成预测器LR_Adaboost和RF_Adaboost,利用训练完毕的模型对兰海高速贵阳北收费站路段的实时交通流量进行预测验证,结果证明考虑最优时滞因子的时空模型相对基本的时空模型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流量预测 时空模型 时滞因子 ADABOO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在省际人口流入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77,共5页
文章利用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研究我国2009—2014年省际人口流入时空变化规律。主要结论有:(1)我国人口迁入的冷、热、温点集中分布特征明显,地区人口迁入的冷热图谱与经济发展图谱一致,近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人口迁入率下降;(2)人... 文章利用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研究我国2009—2014年省际人口流入时空变化规律。主要结论有:(1)我国人口迁入的冷、热、温点集中分布特征明显,地区人口迁入的冷热图谱与经济发展图谱一致,近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人口迁入率下降;(2)人口迁入热点区集中在京津和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个热点区同时为局部弱变化区;(3)人口迁入冷点区大都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冷点区中的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和甘肃8个地区人口迁入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口流入率增长高于全国;(4)温点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大部分温点区同时属于局部变化稳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ian层次时空模型 省际人口流入 时空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模型及时空运行图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光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7期73-75,113,共4页
周期性实时系统已被广泛研究,与之相关的自动调度算法主要有三类:优先级驱动的犤1,4,5,7犦、基于速率的犤2,3犦和基于时间的犤8,9犦。这些自动算法虽然能解决许多应用问题,但有时得出的调度方案不一定是最佳的;有时甚至干脆得不出要在... 周期性实时系统已被广泛研究,与之相关的自动调度算法主要有三类:优先级驱动的犤1,4,5,7犦、基于速率的犤2,3犦和基于时间的犤8,9犦。这些自动算法虽然能解决许多应用问题,但有时得出的调度方案不一定是最佳的;有时甚至干脆得不出要在整个运行期间均满足要求的调度方案,如某些临界区的存取就可能导致EDF(EarliestDeadlineFirst)犤7犦算法无解。主要原因是单一的算法难以保证适应各种复杂的应用环境。论文从系统的资源划分出发,提出了时空模型及时空运行图的概念,阐述了利用时空图来调整已得调度方案的理由,并通过举例,说明应用时空图确实可能优化自动算法得出的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方案 时空模型 时空 临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土保持监测点布局优化时空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智广 马力刚 王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5期63-68,共6页
基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全国初步建设了818个监测点,但目前这些监测点在布局、结构、运维和整体功能发挥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有待调整、优化和完善。分析了... 基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全国初步建设了818个监测点,但目前这些监测点在布局、结构、运维和整体功能发挥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有待调整、优化和完善。分析了区域监测点布局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异质性决定了监测点的空间布局与类型结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影响着监测点的密度与结构,物质与人力资源的丰缺影响着监测点建设和升级改造的可行性与功能实现程度。构建了区域监测点布局优化的时空模型、主要指标及其分值、运算法则等,对省级和全国的水土保持监测点布局优化和升级改造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相关的资源、环境、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站点布局的调整、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区域 监测点 布局优化 时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模型的快速视频显著区域检测
12
作者 蒋鹏 秦小麟 刘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9,共5页
传统的视频显著区域检测方法运算量大且难以处理包含复杂运动的视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模型的快速显著区域检测方法。该方法用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算法对特征点的运动轨迹进行无监督聚类,对不同运动类型进行分类。在复杂运动情况下,该... 传统的视频显著区域检测方法运算量大且难以处理包含复杂运动的视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模型的快速显著区域检测方法。该方法用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算法对特征点的运动轨迹进行无监督聚类,对不同运动类型进行分类。在复杂运动情况下,该算法通过计算优化的聚类中心的个数以获得运动类型数,再将异常数据剔除后,生成运动显著图。而在空间显著区检测方面,则利用反差模型以及Gabor滤波器获得图像的静态显著图。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优先思想的时空混合方法,将运动和空间显著图动态合成视觉显著图。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视频显著区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平均耗时更少且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显著区域 时空模型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遗传算法结合时空模型评估脑电多源定位问题
13
作者 邹凌 朱善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7-312,共6页
脑电源定位可以归结为优化问题,非线性优化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工具。本研究在时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并将遗传算法与局域算法结合起来构成混合遗传算法,用来评估多偶极子源的定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偶极子定位问题上... 脑电源定位可以归结为优化问题,非线性优化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工具。本研究在时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并将遗传算法与局域算法结合起来构成混合遗传算法,用来评估多偶极子源的定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偶极子定位问题上,遗传算法和混合遗传算法的运算性能要优于传统的非线性局域优化方法,当偶极子数目为2时,混合遗传算法的定位结果要好于遗传算法的定位结果;当偶极子数目为3时,遗传算法与混合遗传算法的运算性能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源定位 时空模型 遗传算法 混合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时空模型的建设用地扩张格局差异分析——以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段琳琼 陈维肖 +2 位作者 王楠楠 范昌盛 梁流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8-174,共7页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两个间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两个城市群的建设用地均呈现快速扩张的态势,增长速度均在2...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两个间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两个城市群的建设用地均呈现快速扩张的态势,增长速度均在2000—2005年达到峰值,对应的净增长率分别为36.6%和31.1%。(2)两个城市群城市扩张空间演化过程差异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表现为“点—轴—波式循环”模式,空间异质性较高,出现多个城市扩张热点区域;而中原城市群表现为“点—轴—网”模式,地区间扩张差异较小,温点扩张区域居多。(3)影响两个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居民收入。从影响程度大小的区域对比来看,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居民收入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程度高,人口规模对中原城市群的影响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贝叶斯时空模型 长三角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训练诱发的神经可塑性——基于系列fMRI实验的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幸明 付彤 +6 位作者 刘昌 张宾 伏云发 李恩泽 ZHANG Jian 陈盛强 党彩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5-274,I0002-I0005,共24页
工作记忆训练(Working Memory Training,WMT)诱发神经可塑性,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晰。为探索WMT改变正常人群大脑功能的时空特性,以"扩展的智力顶额整合理论"和"神经效率假说"为依据,采用逐层递进的5种方法,分6个步... 工作记忆训练(Working Memory Training,WMT)诱发神经可塑性,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晰。为探索WMT改变正常人群大脑功能的时空特性,以"扩展的智力顶额整合理论"和"神经效率假说"为依据,采用逐层递进的5种方法,分6个步骤来查究近20年来正常人群WMT的37篇fMRI文献。第一步,用叙述性综述、频数分析和卡方检验法比较脑区激活模式和脑网络功能连接在WMT前后发生的改变,发现WMT改变了大脑的5个联合区、7个宏观区和3个子区。其中,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这3个子区各自激活减弱的报道文献数量多于其激活增强的,且这种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步,采用激活似然估计法对其中26篇开展元分析,发现大脑的3个子区激活减弱水平在WMT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额中回(BA6和8)、额上回(BA6)和前扣带回(BA24和32)。第三步,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提出WMT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产生5个结果和讨论。第四步,采用非参数检验进一步追踪WMT效应的调节因素,发现训练的任务类型和时间分别对脑区激活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五步,针对正常人群WMT诱发神经可塑性的时空特性,得出3个结论:第一, WMT改变了正常人群相应脑区的神经活动,表现为减弱或增强,但减弱更加突出,且更新和较短时间的WMT倾向于诱发较多减弱;第二,这些神经活动变化主要发生在额顶叶联合区,但也包括分别以颞叶、枕叶、扣带回及纹状体为主的联合区,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整脑功能联合。这体现了WMT诱发神经可塑性的空间特性,且符合"扩展的智力顶额整合理论";第三,额中回、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尤其前扣带回)这4个子区在激活减弱水平上重点展示了WMT神经可塑性的时间特性,且符合"神经效率假说",恰好体现出"聪明的大脑更懒惰"。第六步,指出WMT诱发神经可塑性的未来研究可能关注脑可塑性中的低活跃性、辨析额中回、额上回、顶下小叶和扣带回(尤其前扣带回)这4个子区在激活减弱水平上体现的时间特性、找寻训练减弱或增强大脑活动的综合性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训练 神经可塑性 脑区分布递减时空模型 额中回 额上回 前扣带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联合时空模型的行人重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邱耀儒 孙为军 +3 位作者 黄永慧 唐瑜祺 张浩川 吴俊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93-2498,共6页
跨摄像头的行人跟踪是智慧城市和智能安防的技术难题,而行人重识别是跨摄像头行人跟踪中最关键的技术。针对因领域偏差而导致行人重识别算法跨场景应用时准确率大幅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联合时空模型的方法(STUGAN... 跨摄像头的行人跟踪是智慧城市和智能安防的技术难题,而行人重识别是跨摄像头行人跟踪中最关键的技术。针对因领域偏差而导致行人重识别算法跨场景应用时准确率大幅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联合时空模型的方法(STUGAN)。首先,通过引入GAN生成目标场景的训练样本,以增强识别模型的稳定性;然后,利用时空特征构建目标场景样本的时空模型,以筛选低概率匹配样本;最后,融合识别模型与时空模型来进行行人的重识别。在该领域典型的公开数据集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上与词袋模型(BoW)、先进的无监督学习(PUL)、无监督多任务字典学习(UMDL)等先进无监督算法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Market-1501数据集上的rank-1、rank-5及rank-10指标的准确率达到66.4%、78.9%及84.7%,比对比算法最好结果分别高5.7,5.0和4.4个百分点;平均精度均值(mAP)仅低于保持主题一致性的循环生成网络(SPG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跟踪 行人重识别 跨场景应用 生成对抗网络 时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模型的尺度自适应跟踪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敏 吴佼 +1 位作者 孔军 柳晨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22-1525,共4页
针对传统跟踪算法无法应对目标外观大小变化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时空模型的尺度自适应跟踪算法.首先,建立时空模型,计算置信图,确定目标的中心点;然后,借用聚类思想构建历史目标模板库,并根据估计的目标中心点提取多个尺度的矩形样... 针对传统跟踪算法无法应对目标外观大小变化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时空模型的尺度自适应跟踪算法.首先,建立时空模型,计算置信图,确定目标的中心点;然后,借用聚类思想构建历史目标模板库,并根据估计的目标中心点提取多个尺度的矩形样本,引入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分析模板与样本相似度;最终根据匹配获得的目标最优尺度更新时空模型,实现尺度变化的实时目标跟踪.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跟踪方法能够实时调整目标尺度,有效更新时空模型,在复杂的环境下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信图 时空模型 方向梯度直方图 尺度自适应 目标模板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区域对流层延迟时空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晏慧能 戴吾蛟 刘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74-1078,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ZTD时空建模方法,并利用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获取的ZTD数据,建立香港、云南、中国3个区域范围的ZTD时空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区域对流层延迟时空模型不仅精度明显高于Saastamoinen、EGNOS和UNB3m模型,... 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ZTD时空建模方法,并利用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获取的ZTD数据,建立香港、云南、中国3个区域范围的ZTD时空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区域对流层延迟时空模型不仅精度明显高于Saastamoinen、EGNOS和UNB3m模型,而且建模过程简单,模型参数较少,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时空模型 天顶对流层延迟 区域对流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分层自回归时空模型的北京PM_(2.5)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静 曹春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1,共8页
为解决PM_(2.5)的多站点同步预测问题,提出一种贝叶斯框架下的分层自回归时空模型.将PM_(2.5)日均浓度真实值视为潜在时空过程,利用一阶自回归过程刻画时间相关性,并基于Matérn过程捕获空间相关性,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降维和同步预测... 为解决PM_(2.5)的多站点同步预测问题,提出一种贝叶斯框架下的分层自回归时空模型.将PM_(2.5)日均浓度真实值视为潜在时空过程,利用一阶自回归过程刻画时间相关性,并基于Matérn过程捕获空间相关性,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降维和同步预测的效率.此外,还将日最高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作为解释变量,用于提升PM_(2.5)的预测效果.借助模型的分层结构,通过贝叶斯方法结合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算法实现参数估计和预测过程.对北京市日均PM_(2.5)浓度的实证分析表明,模型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均有良好的插值或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 分层模型 自回归 时空模型 PM_(2.5)预测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象时空模型的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群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毕硕本 杨鸿儒 +2 位作者 计晗 梁静涛 乔文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4,38,共5页
依据面向对象的思想,建立聚落群对象时空数据模型,对聚落遗址群分别求取中心点和面积,进而得到中心点的演变速度、轨迹和聚落群遗址密度,在此基础上分析郑洛地区史前聚落群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从聚落群合解历程看,裴李岗时期、仰... 依据面向对象的思想,建立聚落群对象时空数据模型,对聚落遗址群分别求取中心点和面积,进而得到中心点的演变速度、轨迹和聚落群遗址密度,在此基础上分析郑洛地区史前聚落群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从聚落群合解历程看,裴李岗时期、仰韶前期几乎无分化,仰韶后期东西对峙,龙山时期分级明显,中央聚落群初现规模;2)4个时期聚落群中心点先向西南快速移动,然后向东北移动,速度由慢到快;3)聚落群遗址密度呈上升趋势,前3个时期上升缓慢,龙山时期上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洛地区 时空数据模型 时空演变 聚落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