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杨种子散布的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玉波 李景文 +5 位作者 张昊 邹大林 武逢平 程春龙 李俊清 李帅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94-2000,共7页
以额济纳胡杨为研究对象,对种子雨的散布时间、强度、散布距离以及种子雨和空气湿度、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胡杨种子雨可以分为初始期、高峰期和消退期3个阶段,大部分的种子集中在高峰期落下。种子的散布主要受湿度和风的影响。湿... 以额济纳胡杨为研究对象,对种子雨的散布时间、强度、散布距离以及种子雨和空气湿度、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胡杨种子雨可以分为初始期、高峰期和消退期3个阶段,大部分的种子集中在高峰期落下。种子的散布主要受湿度和风的影响。湿度对种子雨的强度起主要作用,在一天之中,种子在湿度较低的中午和下午集中散落。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种子雨强度和相对湿度进行分析后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种子的散播距离进行研究后发现,大部分种子落在母树附近,少部分种子能够进行长距离传播。风对种子的传播的方向和距离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方向上的种子传播距离和强度相差很大。在顺风方向上,种子的传播距离最远,所有的长距离传播现象几乎都发生在这一方向上;而在主风向的垂直方向和逆风方向上,种子的散布距离较小,很少有种子能够进行长距离传播。对风的观测表明中午后和下午初的风力较强,而此时种子雨强度又最大,有利风力条件和高种子雨强度出现的同步性可能是促进胡杨种子进行长距离传播最有效的生物控制机制。由于胡杨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时间非常短暂,所以研究中不同胡杨母树林间种子散播时间的差异可能是胡杨种群内部为适应不同洪水期所表现出的风险分摊机制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种子扩散 时空分布格局 生物控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期库区及其上游江段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39
2
作者 杨志 唐会元 +5 位作者 朱迪 刘宏高 万力 陶江平 乔晔 常剑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064-5075,共12页
根据2010—2012年在三峡水库及其上游江段5个江段的商业性渔获物调查结果,对该区域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收集到鱼类87种,隶属于8目18科63属。沿坝前江段溯河而上至库尾以上流水江段,鱼类种类数逐渐增加。采... 根据2010—2012年在三峡水库及其上游江段5个江段的商业性渔获物调查结果,对该区域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收集到鱼类87种,隶属于8目18科63属。沿坝前江段溯河而上至库尾以上流水江段,鱼类种类数逐渐增加。采用聚类分析(CA)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对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期间各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进行分析,发现这5个调查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可以分为两个类群:类群Ⅰ包括秭归、巫山、云阳3个库区的江段,其鱼类种类组成在各年间的差异程度较大;而类群Ⅱ包括库尾的涪陵江段以及上游的江津江段,其鱼类种类组成在各年间差异程度较小。采用CA和NMDS方法对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分布格局的分析结果表明,5个调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各年间可以分为不同类群;云阳与涪陵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逐年增加,而与秭归、巫山江段的相似性逐年减少;涪陵江段与江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相似性也呈逐年减少趋势。总体而言,175m试验性蓄水对库中和库尾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但对库首以及库尾以上流水江段的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水 鱼类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时空分布格局 聚类分析 非度量多维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旅游时空分布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卢丽文 邓宏兵 李江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9-884,共6页
以湖北省为实证区,选取湖北省2006年~2011年17个市州的入境旅游人数,运用年际集中指数分析了湖北各市州入境游客时间分布动态变化;运用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及位序—规模法则对近6年来湖北省入境游客规模空间分布... 以湖北省为实证区,选取湖北省2006年~2011年17个市州的入境旅游人数,运用年际集中指数分析了湖北各市州入境游客时间分布动态变化;运用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及位序—规模法则对近6年来湖北省入境游客规模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演化分析,并且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湖北省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北省大部分市州入境游客随时间变化稳定,潜江市、神农架林区与随州市随时间变化波动最大.②湖北省各市入境旅游规模为首位分布,首位城市发展快于中小层位城市,处于中间层位市州的旅游发展速度加快,中间层次的市州数量增加,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分布趋于分散,入境游客分布朝非均衡化方向发展.③旅游服务设施、区位条件及交通、第三产业发展对入境旅游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发展对入境旅游的推动作用还没有有效的发挥出来,并且还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时空分布格局 空间演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乐树潜在地理分布时空格局模拟 被引量:21
4
作者 郭飞龙 徐刚标 +1 位作者 牟虹霖 李赞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以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为研究对象,基于现有的151个伯乐树居群分布点及12个气候变量,运用MaxEnt模型和GIS技术,模拟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当前、未来(RCP 2.6、RCP 4.5、RCP 6.0和RCP 8.5)气候情景下的伯乐树潜... 以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为研究对象,基于现有的151个伯乐树居群分布点及12个气候变量,运用MaxEnt模型和GIS技术,模拟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当前、未来(RCP 2.6、RCP 4.5、RCP 6.0和RCP 8.5)气候情景下的伯乐树潜在地理分布格局;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值),评价模拟的精度;综合分析测试增益、气候变量贡献率及置换重要值,探讨制约伯乐树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变量;基于分布面积比(N a)、生境变化程度(N e),比较伯乐树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地理分布动态。ROC曲线结果显示,7种不同气候情景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AUC值均大于0.99,表明模型模拟精度极高。测试增益、气候变量贡献率及置换重要值显示,昼夜温差月均值、等温性和最干季度降水量是伯乐树潜在地理分布的限制因子。不同气候情景下伯乐树地理分布动态暗示,金佛山、大瑶山可能是伯乐树冰期多个微型避难所;末次盛冰期以来,伯乐树地理分布经历了扩张过程;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其地理分布范围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25%~47%)的收缩,其中RCP 8.5情境下,伯乐树居群生境破碎化最为严重。开展伯乐树资源调查、收集和遗传管理的国际合作,在气候适宜地区建立迁地保育林,是有效防止伯乐树遗传资源丢失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乐树 居群时空分布格局 冰期避难所 最大熵模型(Max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中游水电站对植被时空变化的影响
5
作者 张家铮 朱大明 +1 位作者 王德智 戴祚敏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6-337,共12页
[目的]探究水电站群对植被时空变化的影响,阐明植被变化对水电站建设和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水电站可持续运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来反映植被变化,以谷歌地球引擎(GEE)为运算平台,耦合... [目的]探究水电站群对植被时空变化的影响,阐明植被变化对水电站建设和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水电站可持续运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来反映植被变化,以谷歌地球引擎(GEE)为运算平台,耦合ModTrendr算法、Theil Sen-MK、贡献度分析、偏相关分析方法探究2000—2022年金沙江中游水电站对植被时空变化的影响,并分析气候在其中的效应。[结果] 1)负向突变集中于2011—2014年,突变区域集中于集水区。正向突变集中于2015年和2017年,突变区域集中于河岸5 km缓冲区范围内。植被产生积极响应的时间为蓄水后1~4 a,突变强度沿河岸向外逐渐减弱;2)各水电站周边植被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0.000 2~0.002 8/a),在建设前、建设中、运营后呈升(平缓)-降-升趋势;3)区域植被变化主要受到人类活动(水电站建设)与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可解释度达69.12%,人类活动的贡献度远高于气候变化的贡献度。4)温度、降水与NDVI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8和-0.29,温度、降水在水电站不同阶段偏相关系数差别较大,表明水电站影响区域气候。[结论]水电站在修建期间对植被造成消极影响,运营后对植被产生积极影响,水电站建设对植被的影响高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且水电站的修建可能影响局部气候,温度和降水与植被NDVI整体相关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中游 水电站 GEE 时空格局分布 ModTrendr 贡献度 气候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众创空间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凯 翟国方 +1 位作者 何仲禹 顾福妹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52-59,共8页
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分析众创空间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南京市众创空间总体呈现两心一带多点的布局特征,不同类型众创空间具有不同的布局模式;众创空间布局驱动力正由单一转向多元,其中创新要素的重要性逐年显著。由此推... 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分析众创空间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南京市众创空间总体呈现两心一带多点的布局特征,不同类型众创空间具有不同的布局模式;众创空间布局驱动力正由单一转向多元,其中创新要素的重要性逐年显著。由此推测:众创空间的布局演化机制最初是政策驱动下的城市产业转型需求,进一步表现为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产业链的形成,从而吸引更多众创空间布局,是典型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创空间 时空分布格局 演化机制 负二项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越冬鸻鹬类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一鸣 许方宏 +4 位作者 林广旋 张苇 孟祥丽 余娜娜 刘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125,156,共10页
2010—2014年冬季对鸻鹬类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调查鸻鹬类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境及区域等,并计算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密度、优势度、相似性等指数。共记录到鸻鹬类32种,其中:中日候鸟19种,中澳候鸟18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 2010—2014年冬季对鸻鹬类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调查鸻鹬类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境及区域等,并计算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密度、优势度、相似性等指数。共记录到鸻鹬类32种,其中:中日候鸟19种,中澳候鸟18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的3种;冬候鸟27种,旅鸟5种,古北界31种,广布型1种。结果显示:物种数、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密度均是2013年最高,物种数、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指标均是滩涂生境最高,养殖塘生境密度最大,九龙山物种数数量最多,个体数量、多样性、密度均是附城最高,均匀度高桥最高。根据结果分析得出结论: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属于鸻鹬类的重要越冬地之一,并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标准;2010—2014年间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越冬鸻鹬类群落特征差别不显著,但个体数量出现一些波动;越冬鸻鹬类分布以滩涂生境和养殖塘生境为主,滩涂生境可容纳较大群体,鸻鹬类更偏爱在滩涂生境取食,但冬季养殖塘生境也可作为鸻鹬类的食物补充地;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应作为整体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半岛 红树林湿地 越冬 鸻鹬类 时空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空分布格局演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正 黄加坡 +4 位作者 陈袁芳 陈炳蓉 徐刚 王晶 龙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5-49,87,共6页
本文首先结合社交媒体信息和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展态势,获取疫情传播先验知识,进一步采用DBSCAN自适应聚类算法,分析温州市COVID-19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温州市COVID-19易在20~59岁的青壮年人群,以及商... 本文首先结合社交媒体信息和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展态势,获取疫情传播先验知识,进一步采用DBSCAN自适应聚类算法,分析温州市COVID-19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温州市COVID-19易在20~59岁的青壮年人群,以及商业服务人员、农民和工人人群间传播;②我国针对人口流动采取的系列措施能够有效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使得温州市聚类空间簇数量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③温州市鹿城区银泰商贸附近、乐清市南部和瑞安市西部具有疫情扩散高风险,后期需增强防控力度。本文细粒度地分析了温州市疫情时空演化过程,能够更好地辅助温州市政府部门更精细地部署疫情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时空分布格局 演化分析 自适应聚类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湖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时空分布格局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曹秉帅 单楠 +5 位作者 顾羊羊 敖文 庞博 窦华山 王文林 邹长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1-811,共11页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具有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对于维系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气候暖干化加剧,呼伦湖面临着湖体面积萎缩、芦苇湿地大面积消失、局部草原区退化严重、土地...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具有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对于维系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气候暖干化加剧,呼伦湖面临着湖体面积萎缩、芦苇湿地大面积消失、局部草原区退化严重、土地沙化面积扩大、关键种群缺失等生态安全问题.该研究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生目标,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观为指导,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对呼伦湖流域1990—2018年的生态安全时空分布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2018年呼伦湖及其流域的生态安全指数分别为0.495和0.774,分别处于预警和良好状态.②呼伦湖流域生态安全自1990年以来分别经历了骤降期、稳定期和恢复期等3个时期,呈现“一林一草一湖”的生态安全分布格局.③2010年呼伦湖生态安全水平最低,主要分布在新开河入湖口、湖西岸大部分区域、湖中心以及湖东南方向的湾口区域;流域则在2015年的生态安全状况最差,主要位于新左旗中部、海拉尔河流域以及呼伦沟等地,尤其是沿乌尔逊河上游东侧地带表现最为突出.④影响呼伦湖流域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入湖径流量、蓝藻水华面积占比和水源涵养量,而长期超载过牧、水体污染物浓缩效应以及湿地面积萎缩是限制生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呼伦湖流域生态安全与水资源状况密切相关,湖面面积维持在2036 km^(2)以上能保障流域较高的生态安全水平.此外,蓝藻水华面积、放牧强度与湿地面积均关系着区域生态安全,建议通过建立蓝藻水华风险防控体系、合理核定载畜量、保护与修复芦苇湿地以改善局部区域生态安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湖 生态安全评价 时空分布格局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柘城容湖两栖动物多样性时空分布格局及分析
10
作者 申士圆 郭阳 +4 位作者 刘瑶 朱艳军 李寒玉 徐海根 陈卓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7,共8页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是不同地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评估的重要依据.为了解河南省柘城容湖区域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格局,按照生物多样性观测标准及两栖动物的生态习性,本研究设置了10条调查样线和5个围栏陷阱,于2016—2018...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是不同地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评估的重要依据.为了解河南省柘城容湖区域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格局,按照生物多样性观测标准及两栖动物的生态习性,本研究设置了10条调查样线和5个围栏陷阱,于2016—2018年每年的4月中旬、6月初和7月底进行观测研究.观测期间记录到两栖动物5种6311只,隶属1目4科4属,其中,该区域内黑斑侧褶蛙优势度最高,北方狭口蛙的优势度最低;不同月份间比较发现,6月份观测物种个体数量最多,但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最低;不同生境类型下物种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城区内J'值较高,城区外物种丰富度和H'值较高,其中河流生境下的H'值最高.总体上,受不同的栖息地类型、繁殖时期、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程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河南省柘城容湖两栖动物呈现出物种多样性较低但整体分布格局相对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时空分布格局 生态环境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水贫困时空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洪敏 倪福全 +2 位作者 邓玉 闻豪 王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为厘清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四川省各市州产业可持续发展适宜模式,通过构建四川省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衡法赋权,应用水贫困指数(Water Poverty Index,WPI)模型计算2006-2013年全省21个市州的水贫困指数,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为厘清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四川省各市州产业可持续发展适宜模式,通过构建四川省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衡法赋权,应用水贫困指数(Water Poverty Index,WPI)模型计算2006-2013年全省21个市州的水贫困指数,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等,对全省及各市州水贫困时空格局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受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2008-2011年全省水贫困全面、均衡改善的态势受阻;灾后水利重建、水利精准扶贫等工作的推进,使得全省各市州2006-2013年WPI平均值呈波动下降趋势,水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和水环境的改善对缓解水贫困起到了关键作用。(2)21个市州处理水贫困的能力差别较大,且差距逐渐拉大;成都市和雅安市为极微水贫困区,攀枝花市、广元市、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为微水贫困区,泸州市、绵阳市、乐山市、眉山市和宜宾市为中度水贫困区,自贡市、德阳市、南充市、巴中市、资阳市为强水贫困区,遂宁市、内江市、广安市、达州市为极度水贫困区。(3)四川省水贫困问题的解决,应从强化水贫困意识、提升高效用水能力,科学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保障率,严格水资源管理、调控产业结构及生产模式,系统管控水安全风险,提升水管理能力、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推进水权改革,增强水利扶贫力度、助推扶贫攻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贫困 水贫困指数 时空分布格局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8年中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曾雪艳 杨金明 李士美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2期53-58,168,共7页
基于2003—2018年的中国森林火灾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格局,定量分析了其统计学规律,旨在为森林火灾预测、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基础支撑。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和离散性,通过森林火灾总次... 基于2003—2018年的中国森林火灾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格局,定量分析了其统计学规律,旨在为森林火灾预测、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基础支撑。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和离散性,通过森林火灾总次数、火场面积和受害森林面积的平均数来反映森林火灾发生风险将会导致评估结果偏高。森林火灾发生次数较多的为湖南、贵州、广西等省,而森林火场面积和受害森林面积较多的为黑龙江、内蒙古、云南、湖南、广西等省。按照森林火灾发生的格局,运用K均值聚类分析将31省分为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时空分布格局 平均数 中位数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
13
作者 郑尹齐 史娴 +5 位作者 陈权 乌兰 崔嵬 王文梅 孙仲益 谭珂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5-1427,共13页
红树林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较低的光补偿点,表现出较高的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是“蓝碳”的重要组成。准确估算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GPP,并量化其限制因素贡献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海南... 红树林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较低的光补偿点,表现出较高的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是“蓝碳”的重要组成。准确估算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GPP,并量化其限制因素贡献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哨兵-2(Sentinel-2)影像和环境因子数据,基于红树植被光合作用-光能利用效率(MVP-LUE)模型估算了2016—2020年期间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GPP,并探究其时空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间,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年GPP呈现出增长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北部高于南部的分布格局。(2)在形成机制上,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月均GPP时空分布格局受到多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年内季节性上GPP在“旱→雨”过渡期随着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T air)的限制降低和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与海水温度的促进作用,展现出较高的GPP;旱季中期T air低,对GPP限制严重,但随着纬度的降低,红树林生态系统GPP受T air限制的程度被减弱;雨季则因较高的云覆盖而使PAR成为GPP的限制因素。该研究结果为评估区域红树林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揭示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动态的关键环境因素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P-LUE模型 哨兵-2影像 时空分布格局 限制因子 红树林生态系统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域—生物群系—功能群分类的生态系统类型识别及时空格局变化分析——以河北省太行山区为例
14
作者 毕善婷 陈影 +3 位作者 李泽 屈爽 赵文超 梁阅兵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4,257,共10页
[目的]科学识别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类型,是理解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格局和支撑生态系统分类管理的基础。[方法]基于域—生物群系—功能群(RBE)的分类原理,构建了包括3个1级,8个2级和24个3级类的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并集成... [目的]科学识别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类型,是理解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格局和支撑生态系统分类管理的基础。[方法]基于域—生物群系—功能群(RBE)的分类原理,构建了包括3个1级,8个2级和24个3级类的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并集成多源数据,开展了2000和2020年的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的分类制图。基于RUSLE模型、InVEST模型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格局演变。[结果]①河北省太行山区20 a间建设用地生态系统增加最多,主要来自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缩减了61105.95 hm^(2),以雨养农田为主。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和人工湿地面积分别增加了5584.32和2535.66 hm^(2),而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减幅分别为0.96%和8.18%。未利用地生态系统受研究区生态保护措施影响减少5800.68 hm^(2)。②生态系统服务值受生态系统类型分布影响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除粮食供给服务为西低东高,主要是由于农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③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布整体上具有重叠性,但仍有差异。[结论]提出的分类体系具有可行性,分类精度达到80%以上,符合研究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趋势,可为识别山区生态系统分类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政策提供科学支撑,进而促进山区生态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分类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分布格局 河北省太行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市传统村落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孙婉 刘扬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2期34-40,共7页
利用ArcGIS中的空间数据分析、地图分层叠加技术,以昭通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4个村落的建村时间为基础,针对时间和空间的耦合关联性,明晰昭通市传统村落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昭通市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较为... 利用ArcGIS中的空间数据分析、地图分层叠加技术,以昭通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4个村落的建村时间为基础,针对时间和空间的耦合关联性,明晰昭通市传统村落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昭通市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核心分布区位于东部地区。随着朝代更替,村落的建成核心地区经历了西南部(元代)—东部(明代、清代)—西南部(民国、建国后)的布局演变规律;在海拔高程的影响下,不同历史时期所建成村落呈现高海拔(元代及以前)—低海拔(明代、清代)—高海拔(民国、建国后)的布局演变规律;在温度与降水的影响下,传统村落多位于年均温10~20℃、年降水量900~1100 mm范围;在水系条件的影响下,传统村落大部分位于河流缓冲距离5 km范围内。在历史沿革中,多样的历史人文因素也对昭通市传统村落的布局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时空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 昭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三江并流区混种鸟群秋季时空分布格局
16
作者 段廷璐 杨学俊 +7 位作者 沈秀英 郭龙洁 李迎春 谭坤 张淑霞 王荣兴 李娜 肖文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32-40,共9页
混种鸟群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鸟类中非常普遍,它的形成对鸟类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然而关于混种鸟群局域时空变化研究较少,尤其是在较大的纬度和海拔梯度上。2019年9月13日至10月5日利用样线和样点结合法在秋季对云南省三江并流区域的... 混种鸟群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鸟类中非常普遍,它的形成对鸟类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然而关于混种鸟群局域时空变化研究较少,尤其是在较大的纬度和海拔梯度上。2019年9月13日至10月5日利用样线和样点结合法在秋季对云南省三江并流区域的混种鸟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时间梯度上:一天内的混种鸟群发生频率呈现双峰型,即8:00—11:00和18:00—19:00发生率较高,在8:00—9:00达到顶峰。(2)在纬度梯度上:随着纬度的增加,混种鸟群的发生率降低,混种鸟群中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和丰度下降;随着纬度的增加,混种鸟群一天中发生的时间分布格局由单峰分布依次向双峰分布、偏峰分布和低频分布转变。(3)在海拔梯度上:以中海拔区域(2400 m~2700 m)集混种群的频率高,同时参与混群的鸟类物种丰富度、丰度呈中海拔单峰分布;纬度也影响混种群在海拔上的发生频率,同时随着纬度的增加,混种群在同一海拔上的发生频率降低。(4)混群物种几乎全为食虫性和杂食性鸟类,仅喜山白眉朱雀(Carpodacus thura)为植食性。研究证实了云南省三江并流区混种鸟群具有显著的纬度和海拔梯度分布特点,为较大环境梯度上混种鸟群形成的驱动机制探索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种鸟群 海拔梯度 纬度梯度 时空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Claparède)的时空格局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艳 蔡永久 +1 位作者 秦伯强 龚志军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0-459,共10页
2005年1-12月对太湖霍甫水丝蚓进行了逐月调查.太湖霍甫水丝蚓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273.75 ind./m2和4.697 g/m2,均在2月份达到最大值.根据体长频数分布的周年变化,推测太湖霍甫水丝蚓一年有三代.太湖霍甫水丝蚓密度和生物量在空间... 2005年1-12月对太湖霍甫水丝蚓进行了逐月调查.太湖霍甫水丝蚓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273.75 ind./m2和4.697 g/m2,均在2月份达到最大值.根据体长频数分布的周年变化,推测太湖霍甫水丝蚓一年有三代.太湖霍甫水丝蚓密度和生物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且随季节变化较小,其高值区域均出现在太湖北部梅梁湾和竺山湾及西部河口湖区,而在其它区域的现存量均较低.分析表明太湖霍甫水丝蚓空间差异可能与营养水平、底质类型、可摄食的食物及生境的稳定性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时空分布格局 霍甫水丝蚓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IS挖掘湖南省结核病时空格局 被引量:5
18
作者 殷俊华 李光强 陈翼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7-678,680,共3页
目的研究湖南省结核病时空格局,反映结核病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湖南省1998~2007年期间结核病病例统计数据,并按两年间隔划分为不同的统计分组,然后在每个时段上分别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结果得出各时段结核病... 目的研究湖南省结核病时空格局,反映结核病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湖南省1998~2007年期间结核病病例统计数据,并按两年间隔划分为不同的统计分组,然后在每个时段上分别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结果得出各时段结核病的分布模式。结论研究得出全省10年间的结核病发生的时空格局,并进一步验证了GIS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格局 GIS 结核病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OMI数据对我国西部城市NO_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天水市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菁 巨天珍 +5 位作者 谢顺涛 卢秀娟 王爽 赵欣鑫 张斌才 张俊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7,共7页
城市大气污染的有效控制得益于对气候条件、污染物来源和汇的不同时空分布特征的掌握。利用卫星OMI传感器,反演了2007—2015年9年来对流层NO_2的数据产品,研究了天水市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管控策略。结果表明:(1)天水市... 城市大气污染的有效控制得益于对气候条件、污染物来源和汇的不同时空分布特征的掌握。利用卫星OMI传感器,反演了2007—2015年9年来对流层NO_2的数据产品,研究了天水市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管控策略。结果表明:(1)天水市对流层NO_2柱浓度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从东部向西部扩展并逐渐降低的空间动态变化特征;(2)天水市对流层NO_2柱浓度在时间分布上,9年时间里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且春夏高秋冬低,与我国东部地区季节规律相反,月均值变化呈倒U型;(3)天水市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分布格局与当地地理条件、污染物来源和汇以及上风向污染的输送有关;(4)与我国东部城市比较,天水市对流层NO_2柱浓度普遍较低,但9年来县(区)域的变化率较大(10%~14%)以及市域年度变化率较高。未雨绸缪制定环境管理策略,以避免大气环境污染的发生和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数据 NO2浓度 时空分布格局 天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方法和GIS技术的地价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霞 朱道林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为了研究城市内部地价变化的区域规律,以及引起局部地价上涨的原因,采用剔除二阶趋势的普通Kriging方法,结合GIS技术进行栅格运算,对北京市1998-2005年间的土地交易价格数据进行了时空分布格局的研究。研究发现:北京市地价分布与环线具... 为了研究城市内部地价变化的区域规律,以及引起局部地价上涨的原因,采用剔除二阶趋势的普通Kriging方法,结合GIS技术进行栅格运算,对北京市1998-2005年间的土地交易价格数据进行了时空分布格局的研究。研究发现:北京市地价分布与环线具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市中心辐射影响明显,尚没有形成独立的次级中心;城市内部地价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功能中心的辐射影响,城市规划和升值预期的影响以及基础设施改造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在北京市郊区化过程中,地价变化表现出先外围大幅增长后内部大幅增长的规律,表现出资源约束下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价格 时空分布格局 二阶趋势 普通Kriging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