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SS Insight:开源生态时空数据分析和智能洞察平台
1
作者 陈小伟 王伟 +4 位作者 韩凡宇 包光磊 董菲 霍昊 刘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182,共13页
为更好地利用海量开源生态数据为社区开发和协作提供洞察,开发了OSS Insight.其系统架构和查询引擎的创新在于,利用HTAP(Hybrid Transactional Analytical Processing)数据库高效存储和查询GitHub数十亿事件数据,通过前端可视化实时生... 为更好地利用海量开源生态数据为社区开发和协作提供洞察,开发了OSS Insight.其系统架构和查询引擎的创新在于,利用HTAP(Hybrid Transactional Analytical Processing)数据库高效存储和查询GitHub数十亿事件数据,通过前端可视化实时生成洞察;其时空数据的深度挖掘在于,基于事件时间序列和开发者地理信息,对开发者行为模式和开源生态演变进行建模分析;其与LLM(Large Language Model)集成应用Data Explorer,利用LLM将自然语言查询自动转换为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实现了对开源数据的智能问答和趋势洞察. Kubernetes案例的实证研究从开发者洞察、项目演进和组织协作这3方面进行了开源洞察分析.实验表明, OSS Insight能够对超大规模开源数据进行高效、全面的分析,其LLM驱动的交互式探索降低了数据分析门槛,可辅助用户进行数据洞察,可为开源社区治理提供实用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生态 开源洞察 时空数据分析 HTAP L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场景中车联网时空数据分析及其通达性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程久军 原桂远 +3 位作者 崔杰 周爱国 吕博 李光耀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61,共10页
为了解决城市场景中车联网时空数据异构以及单个基础设施范围内存在连通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车联网时空数据分析及其通达性方法。首先,给出基于噪声去除和数据填充的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基于张量因子聚合的神经网络预测车辆之间... 为了解决城市场景中车联网时空数据异构以及单个基础设施范围内存在连通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车联网时空数据分析及其通达性方法。首先,给出基于噪声去除和数据填充的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基于张量因子聚合的神经网络预测车辆之间的连通强度;然后,基于车联网连通强度给出有基础设施车联网的通达性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张量因子聚合的神经网络可以有效预测车辆之间的连通强度,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连通冗余和路边基础设施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时空数据分析 通达性 城市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珠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源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时空跃迁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楠 陈敏 +1 位作者 刘加敏 吴辉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68,共5页
协调城市发展和自然资源生态关系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构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的自然资源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TOPSIS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对珠三角城市群自然... 协调城市发展和自然资源生态关系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构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的自然资源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TOPSIS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对珠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源生态风险时空格局及其时空跃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2012-2022年珠三角城市群超3/4的城市自然资源生态风险在逐渐降低,但超半数城市自然资源生态风险处于中等风险及以上,总体风险程度较高;②珠三角城市群的东部和南部地区表现出更加动态的空间结构特性,城市群的西北部自身自然资源生态风险水平受邻近城市影响较大,时空依赖性较强,超50%的城市自然资源生态风险在空间格局演化上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整合性;③Moran's I的空间凝聚度仅为11.11%,表明珠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存在较大的格局变动,自身相对位置容易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灰色-TOPSIS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珠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detector和MGWR的贵州工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尹剑 姜洪涛 +3 位作者 焦露 张斌 丁乙 黄嘉瑜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7-1227,共11页
探究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对区域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0年贵州省9个市州的面板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碳排放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揭示时空交... 探究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对区域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0年贵州省9个市州的面板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碳排放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揭示时空交互特征;基于此结合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贵州工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8.45%。②技术进步是贵州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主要内动力。③工业碳排放效率空间自相关的时间路径长度呈现由东部市州向中、西部增大的趋势;贵州各市州的工业碳排放效率随时间演变呈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④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耗强度、产业结构、重工业水平、生产力水平6个因素是影响工业碳排放效率的主导因子,且影响显著性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能源消耗强度与工业碳排放效率存在负相关,其余主导因子与工业碳排放效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效率 super-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地理探测器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域数字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丁锐 傅俊 +1 位作者 朱宇琦 杜琳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7,共8页
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2011—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数字经济韧性的时空跃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结果显示:①研究期内数字经济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高水平地区呈“菱... 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2011—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数字经济韧性的时空跃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结果显示:①研究期内数字经济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高水平地区呈“菱形”空间分布格局。②多数城市的数字经济韧性局部空间转移方向较稳定,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③电信业务收入、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具有较强解释力,其中,前三位因子对各城市数字经济韧性的影响均为促进作用,后两位因子以促进作用为主;从作用强度看,电信业务收入对数字经济韧性的平均影响程度呈下降趋势,其余4个因子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韧性 时空跃迁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序海量土地利用时空数据统计优化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郜允兵 张翼鹏 +2 位作者 高秉博 潘瑜春 张晓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90-296,共7页
针对任意查询区域年度现状地类面积统计困难、长时序变更流量分析计算耗时等问题,提出基于时空变化图模型的统计优化方法。运用图的连通性原理,对查询统计区域内和边界处的要素实体进行分类,实现了时序快照统计优化算法,解决了任意查询... 针对任意查询区域年度现状地类面积统计困难、长时序变更流量分析计算耗时等问题,提出基于时空变化图模型的统计优化方法。运用图的连通性原理,对查询统计区域内和边界处的要素实体进行分类,实现了时序快照统计优化算法,解决了任意查询区域时点现状统计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时序快照统计的效率。运用多商品流原理进行时空网络图约化性判定,实现了变更流量统计优化算法,减少了要素空间叠置分析次数,解决了长时序土地利用变化变更流量统计耗时问题,提高了统计的效率。最后,以2009—2012年琼海市土地利用数据为例,进一步验证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图论模型 时空数据统计 时空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地区康养医疗卫生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其演变机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军 冼凡几 何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56-1964,共9页
在“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BM-Malmquist模型、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进行康养医疗卫生效率动态评估,把握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其空... 在“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BM-Malmquist模型、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进行康养医疗卫生效率动态评估,把握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其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2009—2019年粤港澳地区康养医疗卫生综合效率达到82.4%的理想程度,距离达到生产前沿面(100%)差距较小。其中动态评估的技术进步指数小于1,说明技术进步不足是粤港澳地区医疗卫生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②粤港澳地区康养医疗效率保持相对稳定的空间格局,各城市与邻近城市的交互关系基本保持一致,变化不大,且整体上城市之间的合作态势要稍强于竞争态势;③粤港澳地区康养医疗卫生效率局部空间关联结构比较脆弱,受邻域的溢出或极化作用影响较小,关联结构以正向关联为主;④地方财政自主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和政策制度是粤港澳地区康养医疗卫生效率空间分异的重要驱动因素,且空间分异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本研究将为推进粤港澳实现公共卫生一体化和医疗优势互补提供空间统计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地区 康养医疗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与时空跃迁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中浩 聂甜甜 +2 位作者 高阳 谈晟荟 高峻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23-1931,共9页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突变级数法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6市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测度和定性评价,分析了各城市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和时空跃迁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各市生态安全状...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突变级数法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6市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测度和定性评价,分析了各城市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和时空跃迁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各市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但大部分城市处于较不安全和较安全水平区间,总体生态安全水平不高。(2)长三角城市群中部和东南部城市生态安全水平的空间结构稳定性更好;南通市具有最大的空间依赖性,而上海市表现出最小的空间依赖性;LISA(Local Indications of Spatial Association)时间路径移动方向的分析则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在生态安全演变上体现出较强的空间整合性。(3)Moran’sΙ的空间凝聚度Kt=0.698,即不发生类型跃迁的概率为69.8%,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存在一定的格局变动但自身相对位置不易发生改变。探讨区域生态安全的协同增长机制,可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问题的诊断与调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为其他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级数法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生态安全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ESTDA的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承琪 高千喜 +1 位作者 代玉琨 陈宇阳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8期40-47,共8页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Malmquist模型测算2001—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运用ESTDA模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观察期内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集聚...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Malmquist模型测算2001—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运用ESTDA模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观察期内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集聚现象整体显著,具有一定波动性,容易在空间形成相互毗邻的联动区域,其中HL集聚、HH集聚容易出现在上游与下游沿海地区,上游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局部空间结构更加动态;正向协同增长省份占总省份数的54.54%,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地区;从时期来看,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凝聚性略强于时空流动性,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故需要加强区域间合作,优化投入资源在空间上的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MALMQUIST指数 水资源利用效率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演进及跃迁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璇 王成新 史佳璐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6-1216,共11页
韧性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原城市群2006―2019年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探究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 韧性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原城市群2006―2019年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探究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借助分位数回归与时空跃迁嵌套模型,揭示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跃迁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地区差异明显;②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的空间分布以负相关类型的低–低冷点集聚区为主,空间同质性特征显著;③中原城市群西北部和郑州市周边地区城市韧性的空间演化动态性更强,城市韧性较弱的地区空间结构呈现更为明显的稳定性。城市韧性水平的局部空间结构较稳定,部分研究单元存在较强的转移惰性;④在低分位阶段,城市集聚是制约城市韧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是驱动城市韧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分位阶段,城市集聚是阻碍城市韧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政府财政和生态环境是驱动城市韧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韧性测度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跃迁机制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轨迹数据的可视化 被引量:35
11
作者 蒲剑苏 屈华民 倪明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73-1282,共10页
GPS,RFID和无线通信设备的爆炸状发展,让人们有可能搜集到大量的车辆、人群等的移动轨迹数据(简称轨迹数据),这些数据在交通管理、流动性分析、路线推荐等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轨迹数据同时包含空间和时间属性,数据量大且维度高,分... GPS,RFID和无线通信设备的爆炸状发展,让人们有可能搜集到大量的车辆、人群等的移动轨迹数据(简称轨迹数据),这些数据在交通管理、流动性分析、路线推荐等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轨迹数据同时包含空间和时间属性,数据量大且维度高,分析起来难度很大.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地呈现多维时空轨迹数据,并提供丰富的互动,以揭示数据中包含的时空规律.文中总结了轨迹数据的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多个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轨迹数据 可视化分析 时空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跃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燕 张苑 邓美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5,共7页
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的分析框架、马尔可夫链及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2002—2017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甘肃省县域经济在空间集聚范围扩大的同时出现了局部空间分异。区域经济发展出现... 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的分析框架、马尔可夫链及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2002—2017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甘肃省县域经济在空间集聚范围扩大的同时出现了局部空间分异。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影响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表明资本投入、市场化发展进程、市场规模、政府分权化程度、支柱产业发挥作用程度对空间分异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集聚 马尔可夫链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数据智能:概念、技术与挑战 被引量:20
13
作者 宋轩 高云君 +2 位作者 李勇 关庆锋 孟小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5-263,共9页
随着空间数据体量的持续增长,空间数据所蕴含的价值巨大.传统的数据感知存储技术和处理分析方法已然不能充分挖掘海量空间数据的价值.因此,空间数据智能,一个专注于海量空间数据的研究与应用的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随着空间数据体量的持续增长,空间数据所蕴含的价值巨大.传统的数据感知存储技术和处理分析方法已然不能充分挖掘海量空间数据的价值.因此,空间数据智能,一个专注于海量空间数据的研究与应用的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介绍了空间数据智能的概念、空间数据智能领域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及空间数据智能的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空间数据智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场景,最后对空间数据智能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智能 空间数据 时空数据 空间感知 时空数据分析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交互视角下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璇 史佳璐 慈福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36,共9页
为了实现山东省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山东省16地市1995—2018年旅游经济的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时空扫描统计分析等方法,从时空交互视角分析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山东省旅游经济发... 为了实现山东省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山东省16地市1995—2018年旅游经济的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时空扫描统计分析等方法,从时空交互视角分析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形成“两核一轴”的布局形态;②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部空间结构极为稳定。地区间的动态性差别小,波动性差别大。市域单元存在极强的转移惰性,相对位置变动较困难;③临接地级市旅游经济时空网络以弱正向和弱负向关联为主,区域间主要是弱协同发展关系和弱竞争发展关系;④研究期内旅游经济时空上呈现出2个覆盖范围广泛的时空聚类,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其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时空交互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与乡村人口空心化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崔家兴 靳涵 +3 位作者 罗滢渊 林勇 童新 朱媛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2-1836,共15页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亟需研究其演变机制和管控措施。基于1990、2000、2010和2020年四期土地覆盖数据和农业劳动力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方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县域耕...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亟需研究其演变机制和管控措施。基于1990、2000、2010和2020年四期土地覆盖数据和农业劳动力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方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县域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乡村人口空心化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非农化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且存在围绕中心城市高值集聚的态势。非粮化则大致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倾向,远离大城市的边远县域非粮化程度较高。研究期内非农化和非粮化呈整体加剧趋势,乡村人口空心化程度显著提升。(2)非农化、非粮化和乡村人口空心化之间呈现较强耦合作用,失调区域逐渐扩大。(3)非农化、非粮化和乡村人口空心化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并逐渐增强。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且数量逐渐减少,低值集聚区分布相对分散。(4)非农化、非粮化和乡村人口空心化耦合协调度具有较强时空动态特征,但县域及其邻域协同变动的比例较高,表明具有较强的局域整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化 非粮化 乡村人口空心化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南麓露天矿区高寒草地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以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峰 杨利亚 +3 位作者 冯海波 周建伟 熊瑞民 朱怡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1-300,共10页
高寒草原矿区生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开展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能够深刻揭示露天采矿活动及其生态修复工程对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以祁连山南麓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煤矿开采前至修复完... 高寒草原矿区生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开展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能够深刻揭示露天采矿活动及其生态修复工程对高寒草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以祁连山南麓青海木里-聚乎更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煤矿开采前至修复完成后2002—2022年共9期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的网格化处理,以NDVI的均值(μ)、均方差(σ)和相对涨落值(δ)3个植被稳定性指数为依据,开展煤矿露天开采与整治修复过程对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揭示煤矿开采前至修复治理后全生命周期矿区植被生态系统变异性与稳定性特征,并对比两次生态修复的效果。结果表明:①矿区天然草地背景区植被生态系统处于宏观稳定状态,NDVI相对涨落值δ<0.45;②与天然草地背景区相比,煤矿开采后矿区NDVI相对涨落值明显增加,与背景区阈值的差值可达0.97,说明矿区植被生态系统失稳;③2015—2017年第一次修复治理后,矿区NDVI相对涨落值未能有效降低,该值范围为0.28~1.10,覆土+人工建植在高寒草原矿区修复效果不显著;④2020—2022年第二次修复治理后,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改善,治理区NDVI相对涨落值降低至与天然草地背景区相似水平(0.07~0.59),矿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排序为矿区坑底平台>矿区矿坑斜坡>矿区渣山;⑤土壤改良显著提高了各地形条件下植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植被正向演替,地形是影响矿区植被生态恢复的主要因子,可通过优化矿区渣山与阴坡斜坡的治理措施来进一步提升矿山受损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效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高寒草原矿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 时空数据序列分析 植被归一化指数 相对涨落值 木里-聚乎更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arman-GCN-GRU模型的超短期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军英 路欣 +4 位作者 刘宏 张彬 柴守亮 刘蕴春 王佳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40,共10页
为提升多区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聚焦于多区域电力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Spearman-GCN-GRU的超短期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区域电力负荷的时空相关性,构建Spearman邻接矩阵并输入... 为提升多区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聚焦于多区域电力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Spearman-GCN-GRU的超短期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区域电力负荷的时空相关性,构建Spearman邻接矩阵并输入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提取数据中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最后由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解码输出预测结果。与基于距离邻接矩阵的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SpearmanGCN-GRU模型的可行性。在模型的预测精度上,与传统统计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相比,Spearman-GCNGRU模型在通用的评价指标中均取得最优结果。就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而言,SpearmanGCN-GRU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GRU、GCN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相比,RMSE指标分别下降了13.90%、11.66%和8.36%,验证了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数据时空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系数 图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