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几何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飞 李晓松 +1 位作者 冯子健 赵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索基于超几何分布概率模型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R语言编程实现两种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分别基于经典的泊松分布概率模型和较新的超几何分布概率模型,模拟实时监测系统对四川省2009年疟疾病例... 目的探索基于超几何分布概率模型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R语言编程实现两种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分别基于经典的泊松分布概率模型和较新的超几何分布概率模型,模拟实时监测系统对四川省2009年疟疾病例中6月21日-30日连续10天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结果基于超几何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和基于泊松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效果相当,都能早期探测到疟疾的爆发。结论基于超几何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预警 时空扫描统计量 超几何分布模型 泊松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统计量在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判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董选军 滕世助 +3 位作者 余运贤 叶晓军 何丽萍 楼君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3-864,共2页
目的探讨扫描统计量在流行性腮腺炎判断聚集性的应用。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2008-2012年义乌市流行性腮腺炎个案,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时空扫描统计量的方法判断聚集性。结果 2008-2012年义乌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451例,... 目的探讨扫描统计量在流行性腮腺炎判断聚集性的应用。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2008-2012年义乌市流行性腮腺炎个案,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时空扫描统计量的方法判断聚集性。结果 2008-2012年义乌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451例,发病率为25.86/10万;全年均有发病,4-7月份高发;时空扫描统计量显示在2008年3月31日-2008年8月1日、以江东街道的东经29.282338、北纬120.092315为中心的8.54公里半径内是高发区(LLR=157.18,RR=3.88,P〈0.05),包括江东街道、稠城街道、北苑街道和稠江街道四个街道。结论时空扫描统计量是评价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时空扫描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菲菲 周培瑶 +2 位作者 卢耀勤 郑彦玲 张利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76-2182,共7页
目的分析新疆肺结核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各县、市(州)、区2010—2022年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及人口数据,基于时空扫描统计量、标准差椭圆分析和重心迁移模型,评估肺结核发病聚集性及迁移趋势;基... 目的分析新疆肺结核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各县、市(州)、区2010—2022年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及人口数据,基于时空扫描统计量、标准差椭圆分析和重心迁移模型,评估肺结核发病聚集性及迁移趋势;基于克里金插值技术,以年为尺度对2022年发病率进行插值分析,以2018年报告发病率作为时间对照,捕捉时空分布热点区域;使用ArcGIS软件完成发病率连续空间变化趋势的可视化。结果2010—2022年新疆肺结核年报告发病率逐年变化,2018年前波动上升,并于2018年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发病率空间分布呈现先聚集后扩散的变化趋势,发病率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但疫情重心一直在阿克苏地区;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疫情三个级别聚集区域共涉及41个州、县、市,一级、二级聚集区肺结核发病风险高于其他区域(P<0.01);克里金插值预测图提示,南部四地州仍是肺结核疫情高风险区域(发病率>300/10万);北部区域整体发病率较低,乌鲁木齐市最低,向四周辐射。结论新疆地区肺结核发病率2018年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年降低;发病率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2010—2022年新疆肺结核疫情呈明显时空聚集性,西南部尤为显著,西南部的四地州为肺结核疫情高风险区域。新疆肺结核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肺结核疫情高发区域,加大防控力度和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克里金插值 重心迁移模型 时空分布 时空扫描统计量 标准差椭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聚集性探测方法在极端高温事件聚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婷 程昌秀 +1 位作者 杨山力 宋长青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7,I0002,共8页
极端高温是灾害性气候的研究热点之一,进行其时空聚集性探测对极端高温灾害的深入研究与危险性评价至关重要。传统温度阈值法从超越概率角度进行极端事件提取,无法实现时空一体化分析,缺少对时空聚集程度的量化评价。该文引入扫描统计量... 极端高温是灾害性气候的研究热点之一,进行其时空聚集性探测对极端高温灾害的深入研究与危险性评价至关重要。传统温度阈值法从超越概率角度进行极端事件提取,无法实现时空一体化分析,缺少对时空聚集程度的量化评价。该文引入扫描统计量,构造时空柱体扫描窗口对研究区进行时空一体化粗探测,通过相对危险度定量评价聚集程度,最后对探测结果进行局部Moran′s I热点分析,结合热点置信度优化聚集区的空间定位。以中国大陆地区2013年7月的温度数据为例,采用上述方法,探测出研究区的6个显著时空聚集区,相对危险度最高为3.99,最低为2.60,范围覆盖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的部分地区,最后以当年的气象资料及报道验证探测结果。结果表明,时空扫描和局部Moran′s I分析的集成是一种有效探测极端高温事件时空聚集区的方法,不仅能实现极高温事件准确可靠的时空定位,还能给出极高温区域的时空聚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事件 时空扫描统计量 局部Moran指数 时空聚集性 温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结核病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微 靳圆圆 +3 位作者 王泽 闫慈 阿拉依.阿汗 曹明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测新疆地区结核病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标化涂阳结核病报告率,绘制涂阳结核病发病等级地图;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扫描统计量,探测新疆涂阳结核病的空间聚集性与时空聚集区域;采用地理加权回... 目的探测新疆地区结核病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标化涂阳结核病报告率,绘制涂阳结核病发病等级地图;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扫描统计量,探测新疆涂阳结核病的空间聚集性与时空聚集区域;采用地理加权回归解释新疆涂阳结核病报告数的空间分布非平稳性。结果新疆南疆地区涂阳结核病发病等级高于北疆地区,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全局Moran'I=0.276,P<0.001)与39个结核病高负担聚集地区,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区。同时,南北疆地区涂阳结核病发生均受社会经济学因素影响,全疆范围内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南疆地区受社会经济学因素作用较大(局部R^2为0.71~0.90),局部R^2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结论新疆结核病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应重点结核病高负担聚集性区域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注意区域化防控策略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空间贝叶斯平滑 时空扫描统计量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