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再测度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晨沛 章上峰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7,共7页
基于中国要素份额时变和要素禀赋存在空间差异的经济事实,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包含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并对不同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要素产出弹性方面,改革开放... 基于中国要素份额时变和要素禀赋存在空间差异的经济事实,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包含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并对不同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要素产出弹性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要素产出弹性存在较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现阶段大多数省份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弹性逐渐稳定在0.6和0.4左右;在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面,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以1992年为时间节点,前后呈现出不同的波动特征,1992年之后波动幅度开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函数模型 时空因素 产出弹性 全要素生产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能源产出及替代弹性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黄磊 周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4-138,共5页
把劳动和资本之外的能源投入要素分解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投入,建立了一个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并基于岭回归进行了分析,估计了各能源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以及相对技术进步差异.结果表明:能源要素对经济产出的总体规... 把劳动和资本之外的能源投入要素分解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投入,建立了一个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并基于岭回归进行了分析,估计了各能源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以及相对技术进步差异.结果表明:能源要素对经济产出的总体规模报酬递增;电力和石油的经济产出率高于煤炭,并可以有效替代煤炭;技术进步速度依次为煤炭、石油、电力和天然气,符合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但努力提高石油比重的特征;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能源的特性没有体现可能与其比重较低以及更多用于生活部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产出弹性 替代弹性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与最优规模——基于总量生产函数的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任飞 王进杰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11,共13页
本文基于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和最优规模问题。基于本文研究,中国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虽然低于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但其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基础设施资本每增加1%,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0.297%。根据... 本文基于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和最优规模问题。基于本文研究,中国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虽然低于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但其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基础设施资本每增加1%,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0.297%。根据基础设施达到最优规模应该满足的条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在2000年时尚未达到最优规模,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总体依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总量生产函数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钢铁行业能源-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分析——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被引量:18
4
作者 史红亮 陈凯 闫波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0年第11期110-116,共7页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2000~2007间我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但是钢铁...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2000~2007间我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但是钢铁工业是大而不强,同时,钢铁也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本文以能源、劳动、资本为投入要素建立了一个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估算了我国钢铁行业能源、资本、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和替代弹性。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业能源与资本的替代弹性在1之间,我国钢铁行业可以促进资本对能源投入的有效替代,实现我国钢铁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 产出弹性 替代弹性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铁行业能源内部的替代弹性分析——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被引量:13
5
作者 史红亮 陈凯 闫波 《技术经济》 2010年第9期56-59,73,共5页
本文运用中国钢铁行业滞后一期的产出代替劳动和资本变量,把钢铁行业能源投入要素分解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投入,建立了一个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用岭回归估算了中国钢铁行业各能源品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结果表明... 本文运用中国钢铁行业滞后一期的产出代替劳动和资本变量,把钢铁行业能源投入要素分解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投入,建立了一个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用岭回归估算了中国钢铁行业各能源品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结果表明:煤炭与石油、煤炭与天然气、煤炭与电力的替代弹性在1左右,中国钢铁行业可通过用石油、天然气、电力替代煤炭来实现其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产出弹性 替代弹性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的空间效应、产出弹性与技术差异分析——来自京津区县的例证 被引量:2
6
作者 崔凯 李宁辉 郭静利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40-2248,共9页
以北京和天津为例,基于空间权重矩阵估算农业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并对农业技术的区域差异进行分解。将空间效应纳入新古典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空间计量学方法考查京津地区22个区县农业生产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京津地区农业生产的空间分... 以北京和天津为例,基于空间权重矩阵估算农业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并对农业技术的区域差异进行分解。将空间效应纳入新古典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空间计量学方法考查京津地区22个区县农业生产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京津地区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局部聚集,存在正向的空间滞后效应。劳动和资本是两地农业产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土地的贡献不显著。京津农业技术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区内部差异上,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是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考虑到京津邻近地区之间的农业生产活动的相似性和互动性,农业政策的制定需充分考虑空间范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函数 空间计量模型 要素产出弹性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差异的产业集聚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卜洪运 任杲 左健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35,共7页
同一生产要素对不同产业发展具有不同作用,因此,准确测算产业集聚度需从生产要素角度入手。通过探讨生产要素集聚与产业集聚内在机制,论证生产要素集聚度能够充分反映产业发展水平;构建生产要素的产业发展面板数据模型得到生产要素的产... 同一生产要素对不同产业发展具有不同作用,因此,准确测算产业集聚度需从生产要素角度入手。通过探讨生产要素集聚与产业集聚内在机制,论证生产要素集聚度能够充分反映产业发展水平;构建生产要素的产业发展面板数据模型得到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差异,赋予生产要素在测算产业集聚度时相应的要素权重;结合相关产业各生产要素集聚度与生产要素权重,综合测算产业集聚度;以我国纺织产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产出弹性差异 产业集聚度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经济区海水养殖业生产要素产出与替代弹性实证研究——以长岛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兆明 李树超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年第2期156-160,F0003,共6页
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水养殖业的现状和特征,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采用长岛县1980-2010年的时间序列,考察海水养殖资本、劳动和养殖面积的产出弹性和替代弹性及边际产出。结果显示:劳动产出弹性为负值,资本的产出弹性下降,养... 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水养殖业的现状和特征,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采用长岛县1980-2010年的时间序列,考察海水养殖资本、劳动和养殖面积的产出弹性和替代弹性及边际产出。结果显示:劳动产出弹性为负值,资本的产出弹性下降,养殖面积的产出弹性小但呈缓慢爬升态势;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显著,资本、劳动对养殖面积的替代弹性较低;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均呈明显的递减趋势。海水养殖业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均不同程度地呈现递减趋势,保留着依赖扩大养殖水域面积进行简单再生产的特征。海水养殖业转型发展需要优化布局,推进集约化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科技装备水平,转变生产方式以提高产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产出弹性 替代弹性 海水养殖 蓝色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农业生产弹性研究
9
作者 卢东宁 思旭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211-217,共7页
基于2002—2021年农业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并利用岭回归估计方法对农业生产各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和相对技术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要素中土地的产出弹性相对较高;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大部分在... 基于2002—2021年农业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并利用岭回归估计方法对农业生产各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和相对技术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要素中土地的产出弹性相对较高;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大部分在1以上;农业技术偏向于劳动节约型变化。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提升农业要素空间配置,加强农业生产中技术与要素之间的匹配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产出弹性 替代弹性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产函数中弹性系数α、β确定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殿海 杨国民 《技术经济》 1991年第2期17-20,共4页
在应用生产函数时,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定资金产出弹性α和劳动产出弹性β。目前关于两个系数的确定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回归分析法,经验估计法和差分计算法等。但这些方法都不同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常见方法... 在应用生产函数时,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定资金产出弹性α和劳动产出弹性β。目前关于两个系数的确定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回归分析法,经验估计法和差分计算法等。但这些方法都不同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常见方法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确定α、β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函数 弹性系数 产出弹性 回归分析法 估计法 劳动投入 统计检验 应用回归分析 技术进步水平 趋势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被引量:114
11
作者 赵志耘 刘晓路 吕冰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1,共7页
要素产出弹性是分析经济增长的绩效、特征与可持续性等问题的重要参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要素产出弹性估计结果是:1978—2004年,资本的产出弹性平均为0.56,劳动的产出弹性平均为0.44,并且资本的产出弹性呈不断下降趋势,而劳动产... 要素产出弹性是分析经济增长的绩效、特征与可持续性等问题的重要参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要素产出弹性估计结果是:1978—2004年,资本的产出弹性平均为0.56,劳动的产出弹性平均为0.44,并且资本的产出弹性呈不断下降趋势,而劳动产出弹性呈不断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资本产出弹性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在3.7%~3.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产出弹性 生产函数 面板数据模型 非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在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范群芳 董增川 +1 位作者 杜芙蓉 陈康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3,共4页
粮食需求的满足成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就是保障人口和社会安全。粮食产量的提高可以通过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得以实现,然而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严重挤占了耕地。因此,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最有... 粮食需求的满足成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就是保障人口和社会安全。粮食产量的提高可以通过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得以实现,然而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严重挤占了耕地。因此,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单产。除了研制新品种和增加耕种的投入之外,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是提高单产的主要途径。建立了粮食生产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后,用Frontier 4.1软件对该函数进行估计,同时测算了1998-2005年全国31个省份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效率的影响,技术效率的频率分布和投入产出的弹性系数,进而提出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效率 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技术非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产函数的新思考——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小飞 龚德恩 吴承业 《预测》 CSSCI 2001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既考虑了本期投入对本期产出的影响 ,又考虑了过去累积形成的生产成果对本期产出的重要作用 ,并在此前提下建立一种新型生产函数——动态生产函数。运用动态生产函数与 C- D生产函数对中国和中国部分省 (区、市 )的实证分析表明动... 本文既考虑了本期投入对本期产出的影响 ,又考虑了过去累积形成的生产成果对本期产出的重要作用 ,并在此前提下建立一种新型生产函数——动态生产函数。运用动态生产函数与 C- D生产函数对中国和中国部分省 (区、市 )的实证分析表明动态生产函数较符合中国和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 产出弹性 贡献份额 中国 地区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研发活动的成效 被引量:15
14
作者 宋吟秋 吕萍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6,共5页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基于1995-2008年研发资金的投入和产出相关数据,对我国研发活动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我国应该加大研发经费的支出。但如果我们更注重研发成果的质量,则研发资金的分配应该倾向于加大支持的强...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基于1995-2008年研发资金的投入和产出相关数据,对我国研发活动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我国应该加大研发经费的支出。但如果我们更注重研发成果的质量,则研发资金的分配应该倾向于加大支持的强度;如果我们更注重研发成果的数量,则研发资金的分配应该倾向于支持更多的研发人员从事研发活动。同时,从长期来看,无论是以研发活动的质量还是数量为衡量标准,都应该增加对研发活动的投入,以实现研发活动的最佳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活动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产出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C-D生产函数的广东省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吴海民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5-86,共12页
本文构建引入制度变量的新C-D生产函数,研究资本、劳动、科技和制度要素共同作用下的经济增长,运用广东省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改革开放25年来广东省经历了以“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为主要内容的三次制度创新,平均制... 本文构建引入制度变量的新C-D生产函数,研究资本、劳动、科技和制度要素共同作用下的经济增长,运用广东省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改革开放25年来广东省经历了以“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为主要内容的三次制度创新,平均制度变革速率达15.17%;资本、劳动、科技、制度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41、0.43、0.16、0.0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4%、10.4%、27.5%、3.7%;经济增长的粗放特征较为明显,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的新一轮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C-D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 制度变革生产 产出弹性 民营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对要素替代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康婷 穆月英 侯玲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80-288,共9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各界高度关注,为促进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可持续采用,该文侧重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对质量安全技术通过要素产出和替代弹性作用于质量安全的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户调研混合数据... 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各界高度关注,为促进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可持续采用,该文侧重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对质量安全技术通过要素产出和替代弹性作用于质量安全的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户调研混合数据,采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质量安全技术通过作用于要素产出弹性和要素替代弹性两方面发挥要素配置效应,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质量安全技术通过产出弹性进而间接作用于要素替代弹性的影响路径未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第二,生产过程控制类质量安全技术,如高温熏(闷)棚和土壤消毒,能通过有效提高化肥产出弹性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此外高温熏(闷)棚技术能降低农药对土地的替代从而减少农药使用;第三,质量安全技术的作用更加显著地体现为抑制产量波动而非提高产量,如病虫害预防类技术(防虫网和防虫板)等作用于产量的方差,但无法显著提高产量的均值,因此对化肥和农药的产出弹性造成负向作用。研究结果为生产实践中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推广和促进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可持续采用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对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控制 安全生产技术 要素产出弹性 要素替代弹性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要素错配的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语 张卫国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8,共17页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引入时空异质产出弹性生产函数,考虑资本、电力资源和异质性技能劳动力,量化分析2009—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要素错配的...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引入时空异质产出弹性生产函数,考虑资本、电力资源和异质性技能劳动力,量化分析2009—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要素错配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要素错配程度和方向存在较大时空异质性,资本、高技能劳动力和中等技能劳动力呈配置过度状态,电力资源和低技能劳动力呈配置不足状态。高技能劳动力配置呈空间收敛趋势,其他类型要素配置呈空间扩大趋势。资本和电力资源配置空间差异扩大源于西部地区配置过度加剧,低技能劳动力配置空间差异扩大源于西部地区配置不足加剧,中等技能劳动力配置空间差异较大源于东北地区配置不足严重。资本配置过度增加的城市数量大于配置不足增加的城市数量,电力资源配置过度增加的城市数量远大于配置不足减少的城市数量,高技能劳动力配置不足和配置过度的城市数量大幅下降,中等技能、低技能劳动力配置不足的城市数量增加。资源型城市要素错配问题比非资源型城市严重,尤其是成长型、成熟型资源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错配 异质性技能劳动力 电力资源 时空异质产出弹性生产函数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行业技术研发投入产出弹性估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维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8,共5页
技术研发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一个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技术生产函数,利用我国2001-2010年3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混合最小二乘法估计了各种研发投入的技术产出弹性。结果显示,本行业技术存量的... 技术研发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一个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技术生产函数,利用我国2001-2010年3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混合最小二乘法估计了各种研发投入的技术产出弹性。结果显示,本行业技术存量的技术产出弹性最高,研发人员的技术产出弹性高于研发资本的弹性,国外技术引进和商品进口,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和国有产权比重对国内研发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企业规模对技术产出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出弹性 技术生产函数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行业碳强度的因素分析——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韶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22-29,共8页
为探究工业行业碳强度变化的成因,基于Kaya恒等式的碳强度分解,以碳强度表示产出,以经济增长、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为投入要素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通过各要素的碳强度产出弹性反映各要素对碳强度的贡献;并运用通径分... 为探究工业行业碳强度变化的成因,基于Kaya恒等式的碳强度分解,以碳强度表示产出,以经济增长、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为投入要素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通过各要素的碳强度产出弹性反映各要素对碳强度的贡献;并运用通径分析法进一步揭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碳强度的直接和间接关系。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技术进步抑制了工业行业碳强度的增长,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拉动了碳强度的增长,其中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量对工业行业碳强度的影响显著,因此降低工业行业碳强度的关键在于减少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量的碳强度产出弹性;能源消费量、工业增加值和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消费量的碳强度产出弹性起直接推动作用,技术进步起直接抑制作用;工业增加值和能源消费量对能源消费结构的碳强度产出弹性起直接推动作用,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起直接抑制作用。可见,工业行业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性较强,降低工业行业碳强度应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转变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行业碳强度 碳强度产出弹性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验证:基于农业生产函数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志伟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2期66-72,共7页
文章借鉴Minami准则的分析框架,选取小麦生产为研究对象,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和1980-2011年间的中国21个样本省市数据,对刘易斯转折点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劳动产出弹性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其中东北地区最高,其次是西南、... 文章借鉴Minami准则的分析框架,选取小麦生产为研究对象,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和1980-2011年间的中国21个样本省市数据,对刘易斯转折点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劳动产出弹性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其中东北地区最高,其次是西南、华东、华中和西北,华北地最低;(2)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值正在接近实际工资水平,两者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且趋于平稳。由此推断出:中国经济已经迎来刘易斯第一转折点。这一结论不但有助于厘清相关学术纷争,更能够辨析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和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转折点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城镇化 剩余劳动力 产出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