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辽中南城市群农业多功能演变特征与地域模式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刘本城
房艳刚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
-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0-1730,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223,41630749)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2014B03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412020XK002)资助。
-
文摘
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构建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空差异诊断模型、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城市群农业地域多功能演变特征和地域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2006—2016年辽中南城市群农业多种功能演变具有不同特征,农产品供给功能增强,增幅较大县域集中在康平、辽中和宽甸的"L型"连接线上;经济发展功能增强,增幅明显县域分布在本溪的市辖区;社会保障功能增强,增强明显县域包括大连、本溪的部分县域;生态服务功能减弱,减幅明显县域主要是金州、双台子、兴隆台、昌图等区县;休闲与文化功能增强,增幅较大县域集中在辽中南城市群南部沿海区县。②农业多功能演变受到稳定性因素和驱动性因素共同影响,不同因素的作用方向与强度不同。③辽中南城市群农业多功能演变可划分为5种地域模式,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
关键词
农业多功能
时空差异诊断模型
地域模式
辽中南城市群
-
Keywords
agriculture multifunction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 diagnosis model
territorial types
Midsouthern Liaoning Urban Agglomeration
-
分类号
F129.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