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多尺度关联特征融合的二维卷积网络细粒度动作识别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正平 王昕宇 +2 位作者 董佳伟 赵艳霜 刘洋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0-601,共12页
针对传统二维(2D)卷积网络提取时空特征尺度单一以及对细粒度动作数据集中帧与帧之间的远程时间关联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时空多尺度关联特征融合的2D卷积网络细粒度动作识别模型。首先,为建模视频多尺度空间关联以加强对细粒度... 针对传统二维(2D)卷积网络提取时空特征尺度单一以及对细粒度动作数据集中帧与帧之间的远程时间关联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时空多尺度关联特征融合的2D卷积网络细粒度动作识别模型。首先,为建模视频多尺度空间关联以加强对细粒度视频数据的空间表征能力,模型使用多尺度“特征压缩、特征激发”方式,使网络所提取空间特征更加丰富有效。然后,为充分利用细粒度视频数据时间维度上的运动信息,本文引入时间窗口自注意力机制,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强大的远程依赖建模能力同时只在时间维度上进行自注意力操作,以较低计算成本建模远程时间依赖关系。最后,考虑到所提取时空特征对不同类型动作分类的贡献不均等,本文引入自适应特征融合模块,为特征动态赋予不同权重实现自适应特征融合。模型在2个细粒度动作识别数据集Diving48和Something-somethingV1上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86.0%和46.9%,分别使原始主干网络识别准确率提升3.8%和1.3%。实验结果表明,在只使用视频帧信息作为输入的情况下,本模型达到与现有基于Transformer和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NN)算法相当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动作识别 多尺度时空关联特征 远程依赖建模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能量流的时空多尺度大数据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泽文 邓拓夫 +2 位作者 曾祥君 舒磊 刘水平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7,共6页
随着电力业务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力大数据时代正式到来。然而现有电力数据尚无法满足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等发展需求,智能电网需要能够反映电力能量流可观性的立体全景信息。为此,分析智能电网能量流时空多尺度大... 随着电力业务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力大数据时代正式到来。然而现有电力数据尚无法满足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等发展需求,智能电网需要能够反映电力能量流可观性的立体全景信息。为此,分析智能电网能量流时空多尺度大数据的概念,通过广域电网实时宽频带时空多尺度同步测量技术,可准确、可靠获取电网能量流全景数据,该纳秒级宽频数据能精确反映电力能量流特征。能量流时空多尺度大数据可为智能电网科学研究提供更准确的全景数据信息,有助于解决电网动态安全稳定监控、复杂大电网建模降维与解耦、电网能量传递分析和暂态保护控制等电力系统科学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大数据 智能电网 能量流 时空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网格动量传递的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的时空多尺度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锐 郑航 唐志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41-1347,共7页
建立了时间多尺度与空间多尺度兼顾的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的时空多尺度计算模型,并推导了基于元/网格动量传递的力学和动力学参变量的过渡算法,实现了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过渡区内参变量信息的合理交换,从理论上解决了时空多尺度计算中离... 建立了时间多尺度与空间多尺度兼顾的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的时空多尺度计算模型,并推导了基于元/网格动量传递的力学和动力学参变量的过渡算法,实现了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过渡区内参变量信息的合理交换,从理论上解决了时空多尺度计算中离散元区域与有限元区域之间物理和力学特征的光滑过渡问题.通过弹性应力波在细长杆中传播的算例,验证了该时空多尺度数值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网格动量传递 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 时空多尺度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西安市虚拟水总量波动及其成因的时空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梦 雷敏 杨海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9-476,共8页
根据虚拟水相关原理方法,计算出西安1980-2014年主要农作物虚拟水,通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分析了1980年以来西安市虚拟水总量的波动周期,指出其存在着3 a及10 a准周期的波动,并以10 a的周期波动为主,并从时空多尺度对西安市虚拟... 根据虚拟水相关原理方法,计算出西安1980-2014年主要农作物虚拟水,通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分析了1980年以来西安市虚拟水总量的波动周期,指出其存在着3 a及10 a准周期的波动,并以10 a的周期波动为主,并从时空多尺度对西安市虚拟水总量波动周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来看,粮食总产量和作物虚拟水交替影响着西安市虚拟水总量准3 a周期的波动;西安市虚拟水总量准10 a周期左右的波动,在1990年以前主要受作物虚拟水影响,1990年以后受作物虚拟水和粮食总产量波动的交互叠加影响。对西安市三大区域进行EMD分解时发现,在短周期显示,西安市三大区域都是西安市虚拟水总量的主要控制区,其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四郊县、远郊区和城六区;在长周期显示,远郊区和四郊县是西安市虚拟水总量波动的主要控制区,且远郊区是第一控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EMD 时空多尺度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的发展趋势——认识时空多尺度结构及其效应 被引量:28
5
作者 孙宏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综述了化学反应工程中复杂时空多尺度结构及特征 ,指出研究时空多尺度结构特征及其各尺度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等是认识物质传递、反应、分离及对产品结构和性能影响的关键科学 ,可对化工生产中设计、放大及调控和优化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 综述了化学反应工程中复杂时空多尺度结构及特征 ,指出研究时空多尺度结构特征及其各尺度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等是认识物质传递、反应、分离及对产品结构和性能影响的关键科学 ,可对化工生产中设计、放大及调控和优化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对 2 1世纪化学工程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工程 发展趋势 时空多尺度结构 效应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空特征融合的视频异常事件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歌 肖洪兵 +2 位作者 闫善武 王瑜 孙梅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在视频异常事件检测的问题上,现有的研究方法未充分考虑场景中的背景信息干扰和目标尺度变化,导致检测精度普遍较低。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时空信息的异常事件检测方法。首先,应用一种坐标注意力的方法,使模型更多地关注... 在视频异常事件检测的问题上,现有的研究方法未充分考虑场景中的背景信息干扰和目标尺度变化,导致检测精度普遍较低。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时空信息的异常事件检测方法。首先,应用一种坐标注意力的方法,使模型更多地关注异常事件发生的区域。其次,为了提取到各层次丰富的时空信息,采用空洞卷积网络构建一种多分支多尺度的特征融合模块。最后,考虑到正常事件的多样性,提出一种规则分数,以便在测试阶段进一步更新记忆增强模块中的记忆项,提高对异常事件的检测精度。在CUHK Avenue和ShanghaiTech数据集的相关实验中,提出方法的帧级AUC分别达到了88.7%和77.5%,且满足视频检测的实时性要求,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异常检测 无监督学习 空洞卷积 多尺度时空特征融合 记忆增强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空特征和篡改概率改善换脸检测的跨库性能
7
作者 胡永健 卓思超 +2 位作者 刘琲贝 †王宇飞 李纪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目前大多DeepFake换脸检测算法过于依赖局部特征,尽管库内检测性能尚佳,但容易出现过拟合,导致跨库检测性能不理想,即泛化性能不够好。有鉴于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时空特征和篡改概率的换脸视频检测算法,目的是利用假脸视频中广泛... 目前大多DeepFake换脸检测算法过于依赖局部特征,尽管库内检测性能尚佳,但容易出现过拟合,导致跨库检测性能不理想,即泛化性能不够好。有鉴于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时空特征和篡改概率的换脸视频检测算法,目的是利用假脸视频中广泛存在的帧间时域不连续性缺陷来解决现有检测算法在跨库、跨伪造方式和视频压缩时性能明显下降的问题,改善泛化检测能力。该算法包括3个模块:为检测假脸视频在时域上留下的不连续痕迹,设计了一个多尺度时空特征提取模块;为自适应计算多尺度时空特征之间的时空域关联性,设计了一个三维双注意力机制模块;为预测随机选取的像素点的篡改概率和构造监督掩膜,设计了一个辅助监督模块。将所提出的算法在FF++、DFD、DFDC、CDF等公开大型标准数据库中进行实验,并与基线算法和近期发布的同类算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文中算法在保持库内平均检测性能优良的同时,跨库检测和抗视频压缩时的综合性能最好,跨伪造方法检测时的综合性能中等偏上。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脸检测 跨库性能 多尺度时空特征 注意力机制 篡改概率 三维点云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网络与Transformer融合的多节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孟衡 张涛 +3 位作者 王金 张晋源 李达 时光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97-4305,I0113-I0117,I0112,共15页
深度学习的发展为处理电力系统中海量的负荷数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现有的负荷预测方法大多采用历史负荷序列的时间相关性构建模型,没有同时考虑相邻节点之间存在的空间耦合特性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在挖掘电力系... 深度学习的发展为处理电力系统中海量的负荷数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现有的负荷预测方法大多采用历史负荷序列的时间相关性构建模型,没有同时考虑相邻节点之间存在的空间耦合特性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在挖掘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中的空间特征上具有巨大潜力,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增强的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与Transformer融合的电力系统多节点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将外部因素建模为动态属性和静态属性,设计属性增强单元对这些因素进行编码,并利用快速最大互信息系数量化各节点负荷的动态耦合信息。其次,采用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网络挖掘节点间的短期时空特征,同时采用Transformer补充挖掘各节点负荷的长期时域特征。最后,使用门控融合层对两个模型进行融合。在纽约公开负荷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充分挖掘多节点负荷数据中的时空耦合特性,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点负荷预测 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 属性增强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的中国干旱多尺度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高晴 孙金伟 +4 位作者 赵晓雪 吴立峰 赵静 谢恒星 姚付启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20,127,共11页
干旱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灾害之一,探究中国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对干旱预防和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1979-2020年中国7个区域的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网格数据作为基础,应用干旱频率和强度指标,结合改进的Mann-Kendall检验(MMK... 干旱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灾害之一,探究中国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对干旱预防和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1979-2020年中国7个区域的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网格数据作为基础,应用干旱频率和强度指标,结合改进的Mann-Kendall检验(MMK)方法和滑动时间窗口法,分析不同时间尺度(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下的中国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上,青藏高原、内蒙草原地区、西北荒漠地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的干旱程度更为突出;干旱频率随SPEI时间尺度增大而减小,随干旱等级(SPEI-3、SPEI-6以及SPEI-12尺度)的增加而减少;中国空间趋势变化为西北荒漠地区、青藏高原、内蒙草原地区、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北部、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南部、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具有显著干旱化趋势,青藏高原和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均具有明显的干湿差异。在时间上,西北荒漠地区的SPEI-1~SPEI-12尺度、青藏高原的SPEI-1~SPEI-12尺度、内蒙草原地区的SPEI-1~SPEI-12尺度、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的SPEI-6和SPEI-12尺度、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SPEI-1、SPEI-3和SPEI-12尺度的干旱较为突出。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干旱预防和影响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降水蒸散指数 改进的Mann-Kendall检验 滑动时间窗口 多尺度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空卷积的唇语识别方法
10
作者 叶鸿 危劲松 +3 位作者 贾兆红 郑辉 梁栋 唐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70-4177,共8页
现有的唇语识别模型大多采用将单层的3维卷积与2维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方式,从唇语视频序列中挖掘出时空联合特征。然而,由于单层的3维卷积不能很好地提取时间信息,同时2维卷积神经网络对细粒度的唇语特征的挖掘能力有限,该文提出一种多... 现有的唇语识别模型大多采用将单层的3维卷积与2维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方式,从唇语视频序列中挖掘出时空联合特征。然而,由于单层的3维卷积不能很好地提取时间信息,同时2维卷积神经网络对细粒度的唇语特征的挖掘能力有限,该文提出一种多尺度唇语识别网络(MS-LipNet)以改善唇语识别任务。该文在Res2Net网络中,采用3维时空卷积替代传统的2维卷积以更好地提取时空联合特征,同时提出时空坐标注意力模块,使网络关注于任务相关的重要区域特征。在LRW和LRW-1000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语识别 多尺度时空卷积网络 Res2Net 时空坐标注意力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22年期间渤黄东海海浪波高的时空变化研究
11
作者 章思怡 高志一 赵栋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9,共14页
基于浮标观测数据,验证了不同拖曳系数参数化方案下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WW3)对波浪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应用WW3计算了2004—2022年期间渤黄东海的波高特征,发现波高总体变化强度由季节变化主导,秋冬季节有效波高大于春夏季... 基于浮标观测数据,验证了不同拖曳系数参数化方案下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WW3)对波浪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应用WW3计算了2004—2022年期间渤黄东海的波高特征,发现波高总体变化强度由季节变化主导,秋冬季节有效波高大于春夏季节。季节尺度上,在逐网格尺度上给出了有效波高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主要月份。在年际尺度上,黄海有效波高的年平均时间序列的变异系数在4.5%以上,其年际变化相对强度明显强于渤海和东海;有效波高与风速高度相关,且两者在黄海和东海与厄尔尼诺呈现负相关关系,负相关最强的区域位于台湾海峡,最高相关系数分别达-0.77和-0.72,而在渤海北部海域则呈现较弱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对波高长期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夏季风强度的明显下降导致台湾岛东侧海域有效波高出现较强的负趋势,强度达0.006 m/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波高 WAVEWATCHⅢ模式 渤黄东海 拖曳系数 多尺度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复合材料结构非线性热-力耦合模拟的统计高阶多尺度方法
12
作者 董灏 崔俊芝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6,共14页
对于具有复杂随机细观构造的复合材料结构的非线性热-力耦合问题的随机多尺度建模和计算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发展了一个新的统计高阶多尺度方法,克服了随机多尺度问题直接模拟时巨大的计算量,实现了具有随机复合材料结构非... 对于具有复杂随机细观构造的复合材料结构的非线性热-力耦合问题的随机多尺度建模和计算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发展了一个新的统计高阶多尺度方法,克服了随机多尺度问题直接模拟时巨大的计算量,实现了具有随机复合材料结构非线性热-力耦合问题的数值模拟。借助统计多尺度渐近分析和泰勒级数方法,本文严格推导了可以精确分析随机复合材料结构宏-细观尺度非线性热-力耦合响应的统计高阶多尺度计算模型。然后,通过局部误差分析证明了统计高阶多尺度计算模型中高阶校正项在保持计算模型局部能量和动量守恒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建立了可以高效模拟随机复合材料结构非线性热-力耦合行为的具有离线和在线两阶段的时空多尺度算法。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统计高阶多尺度方法的计算高效率和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复合材料结构 非线性热-力耦合模拟 统计高阶多尺度计算模型 时空多尺度算法 局部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自适应时空增强图卷积网络的手语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彦亮 吴筱溦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针对提取手语特征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表征能力差、信息不完整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流自适应时空增强图卷积网络(two-stream adaptive enhanced 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TAEST-GCN)实现基于孤立词的手语识别。该网络使... 针对提取手语特征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表征能力差、信息不完整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流自适应时空增强图卷积网络(two-stream adaptive enhanced 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TAEST-GCN)实现基于孤立词的手语识别。该网络使用人体身体、手部和面部节点作为输入,构造基于人体关节和骨骼的双流结构。通过自适应时空图卷积模块生成不同部位之间的连接,并充分利用其中的位置和方向信息。同时采用残差连接方式设计自适应多尺度时空注意力模块,进一步增强该网络在空域和时域的卷积能力。将双流网络提取到的有效特征进行加权融合,可以分类输出手语词汇。最后在公开的中文手语孤立词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在100类词汇和500类词汇分类任务中准确率达到了95.57%和8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数据 双流结构 自适应时空图卷积模块 自适应多尺度时空注意力模块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注意力与多尺度时空信息的行为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宇龙 王永雄 +1 位作者 胡川飞 邵杭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02-1809,共8页
人体行为识别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时空特征的提取和分类网络.针对目前提取的时空特征尺度单一、网络结构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时空信息的卷积网络(Multiscale Channels separation Spatiotemporal convolut... 人体行为识别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时空特征的提取和分类网络.针对目前提取的时空特征尺度单一、网络结构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时空信息的卷积网络(Multiscale Channels separation Spatiotemporal convolution Netw ork,M CST-Net).首先,以时空卷积为基础,通过类残差结构的M CST模块,对特征的通道维度进行分割和融合.不仅可以减少网络参数,而且可以获得多种尺度的时空感受野范围,使网络提取的时空特征更加丰富.其次,引入了一种改进的非局部注意力模块(INLA),以较低的计算量构建了特征信息的全局依赖关系,使模型更加高效地提取特征的关键信息.本文提出的网络,在经典的数据集UCF101和HMDB51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MCST-Net识别准确率高于目前主流的行为识别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多尺度的时空特征,具有结构简单、参数量少和泛化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行为识别 多尺度时空特征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单车停车需求的多尺度时空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标 路庆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0-391,共12页
为了揭示城市多维特征与共享单车停车需求的时空关系及其关联尺度,结合上海市多源数据,构建以骑行距离为约束的多尺度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RD-MGTWR)来探究建成环境和区域经济属性对停车需求影响的时空异质性模式.模型对比分析表明,相... 为了揭示城市多维特征与共享单车停车需求的时空关系及其关联尺度,结合上海市多源数据,构建以骑行距离为约束的多尺度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RD-MGTWR)来探究建成环境和区域经济属性对停车需求影响的时空异质性模式.模型对比分析表明,相比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MGTWR模型表现出更好的解释力和可靠性,骑行距离的引入也进一步提高了MGTWR模型的鲁棒性.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属性对停车需求的正向影响尺度具有全局性,而区位条件的负向影响呈现局部异质性,在通勤早高峰的内环中心区域最为显著.此外,具有微观空间或时间作用尺度的公交站点密度、地铁站点密度和购物类服务设施密度对停车需求产生了正负向影响.影响因素尺度效应的发现有助于指导停车设施的分区规划和共享单车的分时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 停车需求 建成环境 骑行距离 多尺度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时空作用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特征化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输流管道振动特性模拟
16
作者 张挺 鄢锐 +2 位作者 章思茜 杨丁颖 陈安浩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6-95,共10页
针对具有高低频叠加的时空多尺度输流管道振动动态响应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特征嵌入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FF-PINN)。引入傅里叶特征映射对时间和空间尺度信息进行分解,并通过超参数σ控制神经网络学习的频率范围,从而准确学习输... 针对具有高低频叠加的时空多尺度输流管道振动动态响应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特征嵌入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FF-PINN)。引入傅里叶特征映射对时间和空间尺度信息进行分解,并通过超参数σ控制神经网络学习的频率范围,从而准确学习输流管道振动动态响应在宏观时间尺度上的相对低频以及微观尺度上的相对高频,以克服PINN在学习高频信息时出现的频谱偏差。使用FF-PINN对两端简支输流管道振动特性进行模拟,所得结果与广义有限差分法(GFDM)参考解的相对L_(2)误差为1.15×10^(-2)。此外文章分析了超参数σ的选取对FF-PINN的影响,得到超参数与特征向量频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超参数可使FF-PINN更好学习特定频率的振动,从而有效学习输流管道振动动态响应,为解决具有高低频叠加的时空多尺度结构振动模拟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输流管道 傅里叶特征化 时空多尺度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生态空间效率演变及景观格局的影响归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昊彧 黄康江 +3 位作者 陈晓东 赵劼 熊军 田康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2-913,共12页
探讨生态用地景观格局对生态空间效率的影响,对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贵州省生态空间效率演变特征,探究景观格局对生态空间效率... 探讨生态用地景观格局对生态空间效率的影响,对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贵州省生态空间效率演变特征,探究景观格局对生态空间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生态空间综合效率受纯技术和规模效率的共同影响,规模效率降低是导致综合效率下降及其等级结构退化的主要原因。2)20年来,三类效率的空间聚集特征不断增强,综合及纯技术效率保持着西南至东北向南一侧效率较高,靠北一侧效率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规模效率演变为贵州中部和东部效率较高、西部和南部效率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景观格局指数主要是通过影响规模效率进而作用于综合效率,各景观格局指数在空间上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不同程度的时空异质性,河流水系的保护配合形态规整的多团块、优连通的生态用地布局模式有利于规模效率的提升。4)规模效率并非受各景观格局指数的独立影响,而是两两交互作用下产生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的综合结果,作为主导影响因子的LSI与其他指数的交互协同作用是造成规模效率出现空间分异的主要力量。对生态空间优化时,应根据不同单元效率的高低差别、分布格局及各指标的影响差异精准施策,促进生态环境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效率 景观格局 影响机理 多尺度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与时域多尺度卷积的手势识别算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力 张艺楠 孙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96-2202,共7页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网络规模庞大、提取的时空特征尺度单一、有效特征的提取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网络框架。首先,使用时域多尺度信息融合的时空卷积模块改进3D残差网络结构,大幅度缩小网络规模,获得多种尺度...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网络规模庞大、提取的时空特征尺度单一、有效特征的提取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网络框架。首先,使用时域多尺度信息融合的时空卷积模块改进3D残差网络结构,大幅度缩小网络规模,获得多种尺度的时空感受野特征;其次,引入一种全局信息同步的时空特征通道注意力机制,使用极少量参数构建特征图通道之间的全局依赖关系,使模型更加高效地获取动态手势的关键特征。在自建手势数据集SHC和公开手势数据集SKIG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手势识别方法参数量更少且多尺度时空特征提取能力强,识别率高于目前的主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动态手势识别 多尺度时空特征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rcos弦图的居民出行模式可视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涛 艾廷华 +3 位作者 杨伟 张翔 信睿 陈学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1-480,共10页
基于对城市中出租车OD(Origin-Destination:起始点-终止点)流时空模式的研究,能为城市路网规划、出租车营运方案制定以及居民出行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而时空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是从时空轨迹大数据中感知城市动态、分析OD时空模式的重... 基于对城市中出租车OD(Origin-Destination:起始点-终止点)流时空模式的研究,能为城市路网规划、出租车营运方案制定以及居民出行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而时空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是从时空轨迹大数据中感知城市动态、分析OD时空模式的重要手段.该文基于Circos软件,以一种全新的可视化方式对出租车轨迹数据中的OD流进行时空多尺度可视分析.这种方式能在不同时空尺度下表征出租车轨迹OD流的流量、流向及OD流属性特征,能够展示多时空尺度下轨迹OD流数据的时空模式,能更好地理解居民在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流动模式,进而揭示居民的出行模式.通过对北京出租车历史轨迹GPS数据进行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可视化技术能在多时空尺度下表征轨迹OD流数据的时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os弦图 OD流 时空多尺度 可视化 出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钢铁生产技术相关基础研究与探索
20
作者 洪新 郑少波 +5 位作者 张捷宇 徐建伦 尤静林 王兴庆 吴永全 李秋菊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0,共8页
传统钢铁工业具有规模巨大、能源与资源密集、工艺路线曲折的特点.中国能源和资源的状况要求未来钢铁工业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用创新的思维开发新流程,逐步向冶金材料制备、能源转换和社会废弃物处理三大功能方向转变.结合这一战略思路... 传统钢铁工业具有规模巨大、能源与资源密集、工艺路线曲折的特点.中国能源和资源的状况要求未来钢铁工业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用创新的思维开发新流程,逐步向冶金材料制备、能源转换和社会废弃物处理三大功能方向转变.结合这一战略思路,近年来,上海大学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开始在铁矿微粉低温氢还原、碳-氢铁浴混合终还原、废钢中痕量元素脱除、时空多尺度冶金理论与建模等方面进行一些相关的基础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生产 铁矿粉 氢还原 痕量元素 时空多尺度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