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勘探时空域双曲滤波因子的特点与提高信噪比的能力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月 杨宝俊 +3 位作者 林红波 袁野 郝雪 刘晓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57-1566,共10页
为改善强随机噪声背景中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S/N),提出了混沌振子算法;该算法可实现对未知同相轴的确定.本文的时空域双曲滤波(hyperbolic ti me-distance relation filter,HTDF)是上述算法的后续处理,即处理得到存在的弱同相轴.HTDF的... 为改善强随机噪声背景中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S/N),提出了混沌振子算法;该算法可实现对未知同相轴的确定.本文的时空域双曲滤波(hyperbolic ti me-distance relation filter,HTDF)是上述算法的后续处理,即处理得到存在的弱同相轴.HTDF的理论基础是最小平方滤波和混沌振子算法.为说明滤波过程与效果,对于包括一个反射同相轴的地震记录进行了多道滤波因子计算.结果表明,与一个输出道相应的双曲滤波因子组具有复杂的时频域结构,突出的特点是振幅谱"波动式陷频"表现;弥补或消除这个不足的方法是与输出道相应的多个滤波因子之间存在的振幅谱"互补"性.利用相同随机噪声背景下的共炮点理论记录,经与域双曲速度滤波、褶积滤波处理方法比较,在振幅谱、子波初至、零相位性、S/N改善等方面,HTDF的滤波效果优于另外两种.最后探讨了该滤波技术的机理,包括同相轴内各子波间的相似性,以及对组内因子实施的多次有效相加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同相轴 时空域双曲滤波(HTDF) 波动式陷频(UFFP) 组内因子的多次有效相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地震勘探记录的4项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宝俊 李月 +4 位作者 刘晓华 金雷 赵雪平 袁野 高颖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6-862,共7页
为改善地震勘探记录、提高信噪比,近年来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的混沌振子滤波技术(CVM)、基于多道最小平方原理和CVM的时空域双曲滤波技术(HTDF)、基于时频分析和Wigner-Ville分布的时频峰值滤波技术(TFPF)以及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多... 为改善地震勘探记录、提高信噪比,近年来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的混沌振子滤波技术(CVM)、基于多道最小平方原理和CVM的时空域双曲滤波技术(HTDF)、基于时频分析和Wigner-Ville分布的时频峰值滤波技术(TFPF)以及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多次波消减技术。用CVM技术可以在强随机噪声背景中确定同相轴的时空位置;HTDF是CVM的后续处理,使湮没在噪声中的同相轴显现出来。大量仿真实验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TFPF技术可应用于消减地震记录中的随机噪声。基于ICA的多次波消减技术可确定输出信号的振幅和次序。上述4项技术若应用于实际资料,尚需要分别解决诸如计算时间、辅助性处理、因子振幅谱补频、变时窗技术、处理流程的系统工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振子滤波 时空域双曲滤波 频峰值滤波 多次渡消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