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6—2023年间神东矿区煤炭开采活动下植被覆盖遥感监测与时空变化分析
1
作者 王义 张艺藂 +5 位作者 程洋 许联航 郭俊廷 王慧 李军 杜守航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5,共11页
神东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区之一,在大规模煤炭开采和气候条件改善的共同影响下,矿区内植被受到煤炭开采负作用和气候改善及生态修复正作用2类影响。利用遥感手段开展矿区长时序植被覆盖定量监测与评价,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和生... 神东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区之一,在大规模煤炭开采和气候条件改善的共同影响下,矿区内植被受到煤炭开采负作用和气候改善及生态修复正作用2类影响。利用遥感手段开展矿区长时序植被覆盖定量监测与评价,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和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基于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从矿区植被年际变化、变化趋势、稳定性和未来变化4个维度,对神东矿区1986—2023年近40 a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进行长时序监测,并以煤炭大规模开采时间(2008年)为界,进行分段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近40 a来气候的改善促进了神东矿区的植被生长,煤炭大规模开采虽然对地表植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影响,但更适宜的气候条件与矿区生态修复工作促进了植被覆盖继续向好甚至部分区域恢复速率更高;(2)矿区植被在不同阶段内都以改善为主,植被改善区域的面积占比均超过80%,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对地表植被造成的损毁程度有限,且这种损毁主要发生于露天矿区,井工矿区的植被修复工程能够有效保障区域内的植被生长环境;(3)矿区植被在不同阶段均较为稳定,在煤炭大规模开采阶段,波动较大的区域集中分布于露天矿区的采场及排土场内,井工矿区内除工矿建设用地外整体仍较为稳定;(4)从未来变化趋势角度来看,神东矿区维持现有状态的能力较脆弱,受大规模采矿活动影响,有3.92%的区域表现为持续退化,这些区域主要分布于露天矿采场区域,说明该区域亟须开展人工生态修复。该文研究成果为神东矿区生态质量环境监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有助于更科学和高效地建立生态环境综合防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植被损毁及恢复 长时序监测 时空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科尔沁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生勇 王晓卿 李彪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2,127,共6页
我国植被覆盖辽阔,自然环境相对优越,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植被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对植被空间格局的变化进行及时的研究至关重要。以通辽市科尔沁区为例,利用该区域2004—2013年的MODIS遥感数据产品,结合时间序列、均值法、插值... 我国植被覆盖辽阔,自然环境相对优越,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植被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对植被空间格局的变化进行及时的研究至关重要。以通辽市科尔沁区为例,利用该区域2004—2013年的MODIS遥感数据产品,结合时间序列、均值法、插值法等理论,分析科尔沁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得出了科尔沁区近10 a的植被覆盖演变情况:近10 a间科尔沁区植被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0.033/a,其中植被覆盖度较好的年份是2005,2010,2011,2012和2013年,对整个科尔沁区而言,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最高;从NDVI值看出,对植被覆盖度贡献最大的为夏季,增加速率为0.002 8/a。研究成果将为科尔沁地区日后地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数据 科尔沁区 植被覆盖 NDVI 时空变化分析 年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5年中缅油气管道重要节点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峻松 李石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陆上第三大能源通道,该项目的建设将改变其沿线周边的土地利用/覆盖现状,同时对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中缅油气管道沿线的国内11个重要节点和缅甸境内4个重要节点作为... "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陆上第三大能源通道,该项目的建设将改变其沿线周边的土地利用/覆盖现状,同时对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中缅油气管道沿线的国内11个重要节点和缅甸境内4个重要节点作为研究区,以2012年和2015年2期Landsat7 ETM+和Landsat8 OLI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提取2012年和2015年2期中缅油气管道沿线重要节点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分析2012年和2015年2个时期的中缅油气管道沿线15个重要节点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15个节点中,除德宏芒市、保山隆阳区、缅甸若开邦外,其他11个节点的土地覆被变化均在20%左右;(2)15个节点中,最主要的土地覆被变化为植被和裸土的相互转换,其次为其他土地覆被类型向建筑的转换;(3)由于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辐射作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变当地的经济作物结构,因此造成大量的植被和裸土的相互转换,并造成建筑用地需求增加,出现大量的其他地表覆被类型向建筑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7 ETM+ LANDSAT 8 OLI 中缅油气管道 土地利用/覆被 时空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997—2017年遥感数据的南极海冰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星东 代文浩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7,共7页
基于1997—2017年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的SSM/I数据和NASA TEAM算法反演出南极整体海冰、多年冰和一年冰密集度,进而对南极海冰进行时空变化分析。从时间上看:南极整体海冰面积呈小幅增长趋势,增长率约为1.11%/a;海冰面积为周期性变化,... 基于1997—2017年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的SSM/I数据和NASA TEAM算法反演出南极整体海冰、多年冰和一年冰密集度,进而对南极海冰进行时空变化分析。从时间上看:南极整体海冰面积呈小幅增长趋势,增长率约为1.11%/a;海冰面积为周期性变化,最小值出现在每年2月,最大值出现在每年9月,年均海冰面积约为12.65×10^6km^2;多年冰呈减少趋势,下降率约为1.15%/a,平均每年减少约0.015×10^6km^2;一年冰处于增长趋势,增长率约为2.61%/a;整体海冰、多年冰和一年冰面积在2015—2017年大幅度减少。从空间上看:多年冰主要分布在威德尔海域和大陆边缘,稳定存在多年冰的区域约占多年冰总面积的28%;南极海冰约80%为一年冰,一年冰呈环状分布在多年冰外围,稳定存在区域约占一年冰总面积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冰 多年冰 一年冰 NASA TEAM算法 时空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OS降尺度数据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伯祥 陈晓勇 徐雯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1,共7页
把握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提出一种基于DEM校正TVDI的SMOS土壤水分数据降尺度方法,对25 km空间分辨率的SMOS L3土壤水分产品空间尺度降至1 km,并对降尺度结果进行了... 把握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提出一种基于DEM校正TVDI的SMOS土壤水分数据降尺度方法,对25 km空间分辨率的SMOS L3土壤水分产品空间尺度降至1 km,并对降尺度结果进行了验证。然后利用土壤水分变化的空间均方根误差(RMSEδs)和时间均方根误差(RMSEδt)对2017年研究区的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呈现不均一性,总体上南部和东部地区土壤水分含量较高,北部和西部地区含量较低。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有所波动,6-8月份雨季时期土壤水分值普遍较高。此外,TRMM 3B43降水数据和土壤水分降尺度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降雨条件会对土壤水分和降雨之间的相关系数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降尺度 时空变化分析 SMOS 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近海海域叶绿素a定量反演及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宏亮 何宏昌 +3 位作者 付波霖 王诗文 马瑞雪 吴明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2-2229,共8页
以2009~2019年HJ-1A/B卫星多光谱数据和对应日期的实测数据为数据源,通过预处理提取出各波段组合反射率并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数据进行统计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最高的波段组合作为特征变量与2/3的实测叶绿素a浓度数据进行建模,并用剩下... 以2009~2019年HJ-1A/B卫星多光谱数据和对应日期的实测数据为数据源,通过预处理提取出各波段组合反射率并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数据进行统计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最高的波段组合作为特征变量与2/3的实测叶绿素a浓度数据进行建模,并用剩下的1/3实测叶绿素a浓度数据进行精度验证以确定最佳遥感反演模型,最后根据最佳反演模型对2009-2019年的香港近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明晰该海域近10年的叶绿素a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利用HJ-1A/B卫星多光谱数据反演香港近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最佳波段组合为第3波段和第2波段比值(B3/B2),相关系数(r)为0.893;最佳反演模型为利用B3/B2构建的e指数回归模型(Chl=0.004e6.693(B 3/B 2)),决定系数(R2)为0.934,均方根误差(RMSE)为0.255μg/L,平均相对误差(RPD)为25%;近10年香港近海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空间上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由东向西逐渐减小"的分布特征,西部海域比东部海域平均浓度低5μg/L左右;2017年内呈"春低秋高,夏升冬降"的随季节变化特点,其中秋季最高,夏春两季次之,冬季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浓度 HJ-1A/B卫星 多光谱数据 定量反演 时空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23年江苏省农作物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7
作者 韩雪丽 田城安 詹培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3-995,共13页
[目的]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度(TM)、降水(TP)和辐射(SSRD)等气象因子变化对农田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的影响,为科学指导江苏省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MODIS遥感反射率数据、MCD12Q1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ERA5气象数据,利... [目的]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度(TM)、降水(TP)和辐射(SSRD)等气象因子变化对农田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的影响,为科学指导江苏省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MODIS遥感反射率数据、MCD12Q1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ERA5气象数据,利用改进的CASA模型估算2003—2023年江苏省农田NPP,应用Theil-Sen中位数趋势分析(T-S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M-K检验)探究近20年来江苏省农田NPP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并借助通径分析和Hurst指数分析揭示不同尺度下气象因子对江苏省农田NPP变化的贡献。[结果]2003—2023年,江苏省农田气象因子及其NPP的年际变化呈现不同趋势,其中,TM总体上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线性趋势变化率为0.04℃/年,SSRD、TP和NPP的年际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江苏省农田年平均NPP的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在纬度上,江苏省农田年平均NPP在34°N地区最高(698.3 g·C/m^(2)),并以此为中心向南北递减;在经度上,江苏省农田年平均NPP在121°E以西的地区呈波动变化(640.0~690.0 g·C/m^(22))。江苏省农田NPP的年际变化总体上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下同),影响江苏省农田NPP变化的主导因子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在像元尺度下,江苏省有82.61%的农田NPP变化受TM主导,而15.40%和1.99%的农田NPP变化分别受SSRD和TP主导,随着分析尺度的扩大,主导因子逐渐转变为SSRD。由于江苏省稳定农田NPP显著下降区域具有更强的持续性,而NPP显著上升区域相对较弱,致使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农田NPP未来变化将延续当前的变化趋势。[结论]近20年来江苏省农田NPP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地区间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未来江苏省大部分区域农田NPP将延续当前的变化趋势。江苏省农田NPP变化的驱动因素在不同尺度下也存在差异,其中温度和辐射是主导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净初级生产力(NPP) 时空变化分析 CASA模型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市草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8
作者 陆荣 毕英琪 +4 位作者 严锦民 柯麒 赵辉 杨文静 潘冬荣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9期38-42,48,共6页
本研究基于2002—2022年酒泉市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该区域植被覆盖度(FVC),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2002—2022年酒泉市植被覆盖总面积呈先减少后逐步增多的波动上升趋势。酒泉市北部地区... 本研究基于2002—2022年酒泉市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该区域植被覆盖度(FVC),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2002—2022年酒泉市植被覆盖总面积呈先减少后逐步增多的波动上升趋势。酒泉市北部地区以低植被覆盖度(0~0.2)为主,近21年出现了中高植被覆盖(0.6~0.8)向低植被覆盖转化的现象;中部地区中高植被覆盖区域和高植被覆盖区域(0.8~1)呈带状高度聚集;南部地区中高植被覆盖区域和高植被覆盖区域呈现大面积的集中态势,若干带状分布的中高植被覆盖区域和高植被覆盖区域大量聚集,且植被覆盖呈现出低植被覆盖向中植被覆盖(0.4~0.6)、中高植被覆盖向高植被覆盖的有规律的过渡趋势。总体来看,酒泉市的植被覆盖度未显示出显著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时空变化分析 趋势分析 酒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异构遥感影像的半干旱区洪涝水体识别与变化监测
9
作者 王燕婷 杨耘 +4 位作者 刘艳 程镕杰 刘文蕾 廖能 陈修全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8,共14页
【目的】针对西北干旱区洪涝遥感监测中影像时相分辨率低、光谱异质性高导致洪涝区域识别精度不高,无法提取更详细的洪灾变化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谱特征融合及多源异构遥感影像关联分析的洪涝区域识别及变化监测方法。【方法... 【目的】针对西北干旱区洪涝遥感监测中影像时相分辨率低、光谱异质性高导致洪涝区域识别精度不高,无法提取更详细的洪灾变化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谱特征融合及多源异构遥感影像关联分析的洪涝区域识别及变化监测方法。【方法】以新疆阿勒泰地区萨尔胡松乡发生的洪灾事件为例,获取了洪涝事件前后Landsat8、HJ-1A、Sentinel-2A和GF-1七个时相的多光谱影像,并从中提取了水体指数(NDWI、NDMBWI、WI2021)以及影像光谱反射率,熵和同质性纹理特征形成多维特征向量,并采用PCA降维;进而,利用多特征融合的随机森林(RF)分类器分别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水体识别。最后,通过比较相邻时相影像的水体识别结果提取了洪涝区域的信息,实现了洪水淹没区域变化过程的动态监测。【结果】经验证,Landsat影像水体提取结果虚警率分别为0.21%、0.28%和0.32%,漏警率为2.17%、3.37%和0.110%,最大洪涝面积为355.1 km^(2),其中淹没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134.3 km^(2)、229.2 km^(2)。【结论】结果表明:通过PCA技术实现多特征融合的RF识别算法显著改善了单时相Landsat影像中零散水体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水体识别总体精度比NDWI水体指数法提高了13.7%、10.8%和2.03%;采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使监测周期最短可提升至1周,使提取的洪水演变过程信息更详细,弥补了卫星过境时间的不足;此外,洪灾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结果与气象、水文观测数据发展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对萨尔胡松乡洪涝水体识别与变化监测,充分展示了在半干旱地区,多源光学遥感影像能够有效地识别水淹区域,为应急救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影像 水体识别 空-谱特征融合 随机森林 时空变化分析 洪灾监测 洪水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流域生态需水量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莹 李世曙 李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369,378,共7页
为了维持和保护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避免流域生态环境退化,进行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确定和研究是有必要的。根据九龙江2000—2018年2个水文站实测数据,结合Tennant法确定河道内生态基流,选择面积定额法,利用流域内土壤质地分布状况,以及基于... 为了维持和保护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避免流域生态环境退化,进行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确定和研究是有必要的。根据九龙江2000—2018年2个水文站实测数据,结合Tennant法确定河道内生态基流,选择面积定额法,利用流域内土壤质地分布状况,以及基于遥感开发的MCD12Q1土地利用产品和MOD16A2蒸散发产品估算植被生态需水量,并对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1)在2000—2018年,九龙江流域有林地、草地面积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农田、疏林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2)九龙江流域内北溪、西溪河道内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2.68亿m3,10.67亿m3,植被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为105.27亿m3;(3)有林地、草地的生态需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疏林地、农田生态需水量呈下降趋势,前者显著,后者不显著。受人类活动影响,九龙江流域土地覆盖/利用类型年际变化剧烈,因此在区域生态需水量变化中其作用不可忽略,随着遥感/GIS技术的发展,对土地覆盖/利用类型以及植被蒸发量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变得可能,有助于准确预测区域生态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流域 生态需水量 MODIS 土地利用类型 时空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渤海湾鱼虾贝类产卵场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情况分析
11
作者 王宝峰 张毓秀 +1 位作者 贺玥玥 石霄 《河北渔业》 2025年第6期56-59,共4页
根据2021年8月、2022年8月和2023年8月渤海湾鱼虾贝类产卵场沉积物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通过时空变化分析法和污染指数评价法,揭示了渤海湾鱼虾贝类产卵场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研究发现,渤海湾鱼虾贝类产卵场... 根据2021年8月、2022年8月和2023年8月渤海湾鱼虾贝类产卵场沉积物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通过时空变化分析法和污染指数评价法,揭示了渤海湾鱼虾贝类产卵场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研究发现,渤海湾鱼虾贝类产卵场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含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在不同站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KF620、KF630、KF650、KF430和KF440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本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污染控制建议,以期为渤海湾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沉积物 石油类污染物 时空变化分析 污染指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市建成区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12
作者 余佳美 王妍 +3 位作者 叶辉 林雅睿 雷彬 曹良中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1期203-209,227,共8页
随着城市用地的快速增长,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污染,土地承载力下降等问题日益显现,分析城市建成区边界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对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九江市为研究区,选取2000-2020年五期建成区数据,利用GI... 随着城市用地的快速增长,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污染,土地承载力下降等问题日益显现,分析城市建成区边界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对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九江市为研究区,选取2000-2020年五期建成区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结合扩张速度、强度、紧凑度、分形维数指数等指标对建成区时空变化及驱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以探索城市建成区时空演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①九江市建成区空间形态一直处于扩张模式;②在研究时间段内,九江市建成区重心总体呈现出西偏南转移的趋势,城市建设不断向外扩张,且建成区边界不规则,形态不稳定;③城市建成区边界扩张驱动力因素主要包括自然、人口、经济、交通、政策,而其中政策具有关键的强制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区 时空变化分析 驱动力 九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4年黄土高原植被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志慧 姚文艺 +4 位作者 汤秋鸿 杨二 孔祥兵 王玲玲 肖培青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80,共10页
研究植被叶面积指数(LAI)时空变化特征,对植被的水土保持效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OD15A2H遥感产品,基于Mann-Kendall趋势检验与Sen斜率分析方法,提取区域尺度与像素尺度上的植被LAI变化特征,并基于不同子流域、坡度、坡向及植被覆盖类型,... 研究植被叶面积指数(LAI)时空变化特征,对植被的水土保持效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OD15A2H遥感产品,基于Mann-Kendall趋势检验与Sen斜率分析方法,提取区域尺度与像素尺度上的植被LAI变化特征,并基于不同子流域、坡度、坡向及植被覆盖类型,对植被LAI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基于MOD44B遥感产品,利用线性回归和偏相关系数,分析植被LAI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2000—2014年,植被LAI呈显著增加趋势,其年绝对变化幅度为0.042,年相对变化程度为2.71%。2)空间上,在黄土高原58.6%的区域,LAI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仅有0.9%的区域LAI呈现显著减少趋势。植被LAI剧烈增加,主要发生在河口—龙门区间,包括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和延河。植被在15°~35°的坡度上,LAI变化程度最剧烈,其变化在各坡向上没有显著差异,农田和草地的LAI变化程度最剧烈。3)与植被总覆盖度相比,植被垂直维结构与黄土高原植被LAI的变化更为相关,其中树木覆盖度的增加,是植被垂直维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产品 黄土高原 植被叶面积指数 时空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8—2013年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长汀县水土流失时空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伟东 汪小钦 +1 位作者 吴佐成 刘亚迪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8,共10页
为动态监测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长汀县近年来的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利用美国土壤侵蚀流失方程(USLE模型),以1988—2013年9个时期的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结合实地考察和地形、土壤、气象水文资料,定量估算福建省长汀县近25... 为动态监测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长汀县近年来的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利用美国土壤侵蚀流失方程(USLE模型),以1988—2013年9个时期的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结合实地考察和地形、土壤、气象水文资料,定量估算福建省长汀县近25年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长汀县境内水土流失主要以轻度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汀县中部地区以及南部乡镇,以河田镇、濯田镇、三州乡和策武乡等最为严重。2)从1988—2013年遥感动态监测结果来看,水土流失情况总体得到明显的改善;1988—1994年间,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大;1994年水土流失最为严重,1994年后水土流失情况逐年改善,特别是2003年以后,长汀地区植被改善明显,尤其是中部水土流失重灾区,有较显著改善。通过对研究区的动态监测,可掌握长汀县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和治理成效,同时为了解长汀县水土流失现状和制订治理方案提供科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分析 水土流失 长汀县 USLE 遥感动态监测 花岗岩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晓英 吴淑君 +1 位作者 蔡晨凯 郑景耀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33-1838,共6页
针对黄河流域干旱、水资源短缺,陆地水储量较难监测的问题,本文利用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水文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通过M-K趋势分析、滞后性分析及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探讨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与降水、径流... 针对黄河流域干旱、水资源短缺,陆地水储量较难监测的问题,本文利用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水文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通过M-K趋势分析、滞后性分析及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探讨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与降水、径流、气温等影响因子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GRACE时变重力场能较精确反演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陆地水储量变化受同期径流的影响最直接;陆地水储量变化对降水、气温及径流等主要水文气象因素的响应存在一定滞后性;对各影响要素作滞后相关分析,影响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水文气象因素是降水和气温,径流影响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陆地水储量 GRACE GLDAS水文模型 时空变化分析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及种子园花粉流时空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东 张宏斌 +1 位作者 李秉新 赵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73,共6页
为掌握张掖市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无性系花期同步性及种子园内花粉流时空变化特征,以种子园内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析雌雄球花期同步性,并进行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时空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无性系雌... 为掌握张掖市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无性系花期同步性及种子园内花粉流时空变化特征,以种子园内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析雌雄球花期同步性,并进行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时空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授粉期和散粉期,授粉期持续7~15 d,散粉期持续7~13 d,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花期存在差异;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期花粉流量与日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0.685*),与温度和风速呈正相关(r=0.452、r=0.601),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r=-0.182),温度是影响青海云杉无性系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日照强度是影响散粉的主要气象因子;种子园内花期花粉流量和花粉流日变化均呈现低—高—低的趋势,散粉高峰时间段出现在13:00—15:00,种子园内花粉流空间分布特征及散发时间是青海云杉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 开花特性 花粉流 时空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的近30 a来山西省植被动态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卫宇婷 杨怀卿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354-1361,共8页
利用趋势分析方法、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方法及Pettitt突变检验,分别对1986—1999,2000—2015年植被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植被和气候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86—1999年山西省有33... 利用趋势分析方法、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方法及Pettitt突变检验,分别对1986—1999,2000—2015年植被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植被和气候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86—1999年山西省有33.15%的区域植被显著增加,9.42%的区域植被显著减少,在2000—2015年山西省有21.92%的区域植被显著增加,0.2%的区域植被显著减少;1986—2015年这30 a来全山西省气候呈现暖干化;在1986—2015年期间,植被指数累计值与气候因子均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均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植被变化在2000年以后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变得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变化分析 气候因子 相关分析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数据的香港近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反演
18
作者 杜崇 苑仁辉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9期124-130,共7页
为验证Landsat8 L2级遥感数据在监测二类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可行性,以其为数据源,香港近海海域典型二类水体为研究区域。采用OC2和OC32种经验模型算法和半分析模型方法反演,根据最佳反演模型对2019—2023年香港近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 为验证Landsat8 L2级遥感数据在监测二类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可行性,以其为数据源,香港近海海域典型二类水体为研究区域。采用OC2和OC32种经验模型算法和半分析模型方法反演,根据最佳反演模型对2019—2023年香港近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分析叶绿素a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基于2种经验模型的反演精度并不高,决定性系数(R^(2))均小于0.6;半分析法最佳反演模型为以B4/B2作为变量的一元二次模型,决定性系数为(R^(2))为0.80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38.6%,均方根误差(RMSE)为1.59μg·L^(-1),证明了Landsat8 L2级数据在二类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的可行性;2019—2023年香港近海海域叶绿素a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在时间上叶绿素a浓度1年内呈现先高后低的波动变化,随温度增减而变化较为明显。而空间分布上,东部海域平均浓度高于西部海域,南部海域为变化过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Landsat8 L2 浓度反演 时空变化分析 香港近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内陆湖泊变化的遥感制图 被引量:74
19
作者 李均力 盛永伟 +1 位作者 骆剑承 沈占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青藏高原上的内陆湖泊群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获取近几十年来湖泊变化的动态信息对研究区域气候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了多时相遥感湖泊变化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湖泊变化季节性因素、湖泊变化信息的提取以及大区域... 青藏高原上的内陆湖泊群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获取近几十年来湖泊变化的动态信息对研究区域气候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了多时相遥感湖泊变化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湖泊变化季节性因素、湖泊变化信息的提取以及大区域湖泊变化的分析方法,并利用Landsat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制作青藏高原1970s,1990s,2000s和2009年四个时段的湖泊分布图及其湖泊变化图,分析三十多年来内陆封闭流域内湖泊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Landsat MSS/TM/ETM+多时相数据在对0.1km2以上湖泊进行变化分析时能取得较好的结果.湖泊在一年之内最稳定的时段为9-12月,其最大湖泊面积变化率不超过2%.从湖泊变化的时间过程来看,湖泊总面积在1970s-1990s呈萎缩趋势,在1990s-2009年剧烈扩张,1970s-2009年全时段湖泊总面积增长27.3%.从空间分布来看,湖泊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性,藏北羌塘高原区湖泊出现先萎缩后扩张的变化,色林错及周边区域湖泊处于持续扩张的状态,而冈底斯山北麓的高山深谷湖泊则在近三十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湖泊变化 湖泊制图 时空变化分析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8—2018年间洱海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换特征探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虹 郭兆成 贺鹏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3,共8页
植被覆盖度作为反映地表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区域生态状况与生态地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中。以洱海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利用455景30 m空间分辨率Landsat系列影像获取了198... 植被覆盖度作为反映地表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区域生态状况与生态地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中。以洱海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利用455景30 m空间分辨率Landsat系列影像获取了1988—2018年间流域尺度的年最大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值,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定量估算了洱海流域的植被覆盖度,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植被覆盖度与岩石类型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1988—2018年间洱海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呈现持续波动增长的趋势,增速为0.38%/a;②流域内分布以高植被覆盖为主,其中82.54%的区域植被覆盖状况持续改善,而持续退化的区域仅占3.27%,主要分布在城镇化显著的区域;③流域内不同岩性单元上的植被覆盖度存在明显差异,平均植被覆盖度最高的是变质岩区域,最低的是白云岩和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 洱海流域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时空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