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力-实现”视角下贺兰山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归因
1
作者 宋永飞 董爱龙 +3 位作者 刘丽 左健扬 张玉 张道军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5-324,共10页
采用植被恢复“潜力-实现”分析框架,结合残差分析法与时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宁夏贺兰山地区2000-2021年植被覆盖潜力实现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因素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该地区植被覆盖潜力实现度总体呈... 采用植被恢复“潜力-实现”分析框架,结合残差分析法与时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宁夏贺兰山地区2000-2021年植被覆盖潜力实现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因素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该地区植被覆盖潜力实现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矿山开采等人类活动在局部造成植被退化,而生态工程实施则显著促进了植被恢复;气温对植被恢复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基于上述结果,植被恢复应因地因时施策,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本底和动态变化,并加强有针对性的人为干预。该研究可为区域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政策制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植被覆盖 潜力-实现 差分 时空双重差分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蒋欣 田治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2-172,共11页
【目的】作为规模巨大的生态工程,退耕还林的目标不仅要实现生态效益,还要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和脱贫致富。分析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基于退耕还林政策... 【目的】作为规模巨大的生态工程,退耕还林的目标不仅要实现生态效益,还要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和脱贫致富。分析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基于退耕还林政策的时空差异视角,就我国4省8县于1995—2014年间的6次农村住户追踪的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分析法,实证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结果】1、分析表明工程总体上对农户劳动力从事林业、非农就业的影响正向显著,对从事农业、畜牧渔业活动影响不显著;2、分区域来看,对黄河流域农户劳动力从事林业、农业、畜牧渔业活动和非农就业影响均较显著;对长江流域农户劳动力从事林业活动影响正向显著,而对从事农业活动影响负向显著,对从事畜牧渔业活动和非农就业的影响不显著;3、分时间来看,退耕还林年数对农户劳动力从事林业活动、非农就业影响正向显著,且持续性强;对农户劳动力从事农业、畜牧渔业活动影响则不显著或显著无持续性。【结论】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设计中,应实施浮动的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出台相应措施针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农户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合理性,实现农户增收和脱贫,从而更有效地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劳动力就业 时空差异: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3
作者 康继霞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站在退耕还林措施的时空角度上,本次研究针对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开始朝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农村产业架构因此而受到影响。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劳动力就业 时空差异: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