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传播的时空动态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海春 傅俊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6-411,共6页
采用人工接种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时空动态 ,对其动态数据利用SAS软件构建该病害传播动态的逻辑斯蒂 高斯模型 :1x2(t,y)=at(e-bt+c)ee( y -dt) 2t 。此模型推导表明 ,该病在接种发病后 1个月、2个月、整个生长季最远传播距离分别为 2... 采用人工接种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时空动态 ,对其动态数据利用SAS软件构建该病害传播动态的逻辑斯蒂 高斯模型 :1x2(t,y)=at(e-bt+c)ee( y -dt) 2t 。此模型推导表明 ,该病在接种发病后 1个月、2个月、整个生长季最远传播距离分别为 2 0m ,35m ,5 0m ;在条件适宜时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传播速度为 0 .5m/d ;菌源中心有 10 0个左右病斑时 ,预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最佳防治时间是 8m处小于 12d ,14m处小于 30d ,2 0m处小于 4 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弯孢菌叶斑病 传播 时空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种咖啡果苦腐病的时空动态模型
2
作者 明德南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8年第3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小粒种咖啡 时空动态模型 炭疽病菌 高原地区 传播途径 相互作用 病原菌 浆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韧性能力时空动态评估模型:以传染病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雅宁 司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45,共7页
为探究传染病背景下城市韧性因素作用机制和时空变化,从多尺度把握韧性短板,以街道为基本研究单元,采集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构建时空动态评估模型。考虑城市韧性的承灾、抵御和恢复能力,集空间回归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阶段研究并... 为探究传染病背景下城市韧性因素作用机制和时空变化,从多尺度把握韧性短板,以街道为基本研究单元,采集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构建时空动态评估模型。考虑城市韧性的承灾、抵御和恢复能力,集空间回归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阶段研究并得出显著驱动街道韧性的因素,进而量化市区与全市韧性,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主城区的韧性能力整体低于远城区且波动程度大。全市韧性能力从较高升至高水平。从作用机制看,城市道路、高速和区域组织协调限制局域韧性能力;建成区绿化率在研究阶段与城市发展情况、区域组织协调的指标相互影响,驱动全局韧性提升。在时空角度,街道的恢复具有主导并协同其他影响因素驱动城市整体韧性回升的效果,且空间分布随时间推移趋于集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综合韧性能力 时空动态评估模型 传染病 地理探测器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模型的北京及邻区土地荒漠化动态演化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功文 陈建平 丁火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时空动态模型 耦合 地理空间系统 地理学 土地荒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理时空动态模拟系统
5
作者 袁泉 廖湖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857-861,共5页
介绍了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理时空动态模拟软件(GCA),该软件提供了一套描述地理元胞自动机的脚本语言,使用户能够方便快速地建立模型;自定义模型公式和自定义模型参数的引入,使该建模工具具有比较大的通用性;实现了动态参数设置,使... 介绍了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理时空动态模拟软件(GCA),该软件提供了一套描述地理元胞自动机的脚本语言,使用户能够方便快速地建立模型;自定义模型公式和自定义模型参数的引入,使该建模工具具有比较大的通用性;实现了动态参数设置,使得用户能够更好地控制模型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元胞自动机 脚本语言 时空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入请求时空分布的延迟容忍上传接入控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丽 邓琨 +4 位作者 蒋涛 乐光学 李攀攀 杨俊 徐旭宝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9-928,共10页
海洋观测数据的获取是海洋环境保护、防灾减灾、资源开发以及科学研究等的依托与保障.观测节点上传数据的请求的接入调度问题是海洋观测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根源在于观测节点对稀缺无线通信资源的争用.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但是现有... 海洋观测数据的获取是海洋环境保护、防灾减灾、资源开发以及科学研究等的依托与保障.观测节点上传数据的请求的接入调度问题是海洋观测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根源在于观测节点对稀缺无线通信资源的争用.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但是现有技术应用于观测节点快速移动接入上传数据时性能不尽人意.研究解决海量移动观测节点有效的上传接入控制方法迫在眉睫.基于移动接入请求抽象的时空动态模型以及截止时间内被调度的随机性的分析,研究解决保证观测数据延迟容忍且收益最大的移动接入优化调度问题.不幸的是,该问题是NP难的(详见定理1).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思想的增强接入控制的近似算法(P-RSA)来解决该问题.首先,基于观测接入请求的历史数据分析并构建抽象其动态特征的时空数据模型;其次,基于"流"请求截止时间内经过AP通信覆盖区域的随机性分析,对其"未来收益"进行量化并将其引入优化目标;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对截止时间内在不同的AP负载条件下,基于"收益"这个泛化指标对移动接入调度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接入点 数据采集 延迟容忍接入 上传接入 时空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土地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范泽孟 李赛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015-5027,共13页
针对年际间的土地覆被变化的空间分异特性及驱动机理解析问题,采用Python和R语言构建了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动态概率模型和驱动力综合分析模型,实现了21世纪以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NECBEC)"土地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驱... 针对年际间的土地覆被变化的空间分异特性及驱动机理解析问题,采用Python和R语言构建了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动态概率模型和驱动力综合分析模型,实现了21世纪以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NECBEC)"土地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机理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2017年间,NECBEC的土地覆盖变化总体呈现出三增(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别增加11457万hm^2、841万hm^2和396万hm^2)和三减(林地、水域和湿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7409万hm^2、4659万hm^2和626万hm^2)趋势。其中,未利用地和林地主要转换为草地,而草地则主要转为林地和耕地。建设用地年际增加幅度最大,其新增面积中耕地贡献达到50%。另外,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NECBEC区域的各种土地覆盖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幅度呈现明显增加趋势,而NECBEC沿线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集聚性总体上呈减弱趋势,其中综合得分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分别集中在西欧和中亚北部。NECBEC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和建设用地的时空差异性尤为显著。土地覆盖类型在面积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上,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性。不同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对LUCC的类型演替、格局变化和驱动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时空格局 时空动态概率模型 定量分析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