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分析的耐震时程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汪梦甫 龙思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共11页
本文以一典型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耐震时程法(ET法)对其进行抗震分析计算与评估,并将计算与评估的结果与一般动力时程分析(THA)方法、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IDA)方法、模型振动台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 本文以一典型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耐震时程法(ET法)对其进行抗震分析计算与评估,并将计算与评估的结果与一般动力时程分析(THA)方法、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IDA)方法、模型振动台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进一步探讨了ET法计算中输入加速度时程曲线生成的不确定性及其对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ET法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较THA方法更为可靠,采用结构各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或结构的最大顶点位移作为指标可以得到与IDA方法相当的地震损伤评估结果,并且计算效率大幅度提高。此外,初始波的选取对输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生成的影响不能忽略,建议采用4条以上输入人工波进行耐震时程计算并取其极值或均值作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方法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输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 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一般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时程积分方法的时域格林函数计算(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童晓旺 任慧龙 +1 位作者 李辉 单鹏昊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90-997,共8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精确计算三维时域格林函数记忆项本身及其导数的方法。基于精细时程方法求解时域格林函数及其导数所满足的定常非齐次常微分方程组,得到时域格林函数数值解。文中通过与解析方法和其他方法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性、... 文章提出了一种精确计算三维时域格林函数记忆项本身及其导数的方法。基于精细时程方法求解时域格林函数及其导数所满足的定常非齐次常微分方程组,得到时域格林函数数值解。文中通过与解析方法和其他方法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格林函数 精细时程方法 常微分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程频谱结合分析方法对展望桥人行舒适度的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22
3
作者 傅学怡 曲家新 +4 位作者 陈贤川 徐娜 黄振宇 史勇超 王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3-80,共8页
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将加速度响应时程和频谱相结合,对深圳湾体育中心展望桥进行人行舒适度的分析与控制。Dickmann、Sperling、BSI 5400及Euro code等舒适度标准不够全面合理,采用ATC和调整的Euro code作为舒适度评价标准。考虑人跳跃、... 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将加速度响应时程和频谱相结合,对深圳湾体育中心展望桥进行人行舒适度的分析与控制。Dickmann、Sperling、BSI 5400及Euro code等舒适度标准不够全面合理,采用ATC和调整的Euro code作为舒适度评价标准。考虑人跳跃、起立、行走,采用基于Grundmann模型模拟分析人群行走(同步和随机),较好地揭示了结构振动特性,发现了展望桥结构刚度薄弱环节,通过对结构适当加强调整,有效控制了展望桥结构局部振动,改善了展望桥舒适度性能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望桥人行舒适度 时程频谱结合分析方法 评价标准 结构调整 性能水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时间线性约束LQ控制问题的时程精细积分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子辰 钟万勰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2-315,共4页
本文基于连续时间线性约束 L Q控制问题 ,给出时段的消元公式。由于消元过程与消元次序无关 ,故可在此过程中引入 2 N 类高精度时程积分方法。求出 Riccati方程后 ,对状态向量进一步采用时程精细积分法 ,可确定系统非常精确的状态向量... 本文基于连续时间线性约束 L Q控制问题 ,给出时段的消元公式。由于消元过程与消元次序无关 ,故可在此过程中引入 2 N 类高精度时程积分方法。求出 Riccati方程后 ,对状态向量进一步采用时程精细积分法 ,可确定系统非常精确的状态向量。该方法不仅保证了系统的计算精度 ,而且有很好的数值稳定性。数值例题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控制 消元公式 时程精细积分方法 连续时间线性约束 计算结构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静力方法适用范围及地震力计算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承亮 冯春 刘晓宇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1-436,共6页
通过动力时程方法求出地震作用系数,分析拟静力方法计算偏于保守的原因。并依据动力时程方法的计算结果给出拟静力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修正拟静力方法的地震作用力和地震作用系数公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坡高与波长的比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 通过动力时程方法求出地震作用系数,分析拟静力方法计算偏于保守的原因。并依据动力时程方法的计算结果给出拟静力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修正拟静力方法的地震作用力和地震作用系数公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坡高与波长的比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坡角对其影响则较小;其次,拟静力方法的适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在坡高很小时,拟静力方法的计算结果偏于危险,当坡高较大时,拟静力方法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在远场和近场地震作用下,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系数不同,远场地震主要是水平地震作用力,近场地震主要是竖向地震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静力方法 动力时程方法 数值模拟 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规范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宇洁 梁发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6-1003,共8页
随着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地震灾害对其造成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909-2014)》和《地下铁道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DG/TJ08-2064-2009)》建议的分析方法,选取惯性力法、反应位移法(国家规范法... 随着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地震灾害对其造成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909-2014)》和《地下铁道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DG/TJ08-2064-2009)》建议的分析方法,选取惯性力法、反应位移法(国家规范法、上海规范法)、动力时程方法(线弹性方法、等效线性化方法)三类共5种计算方法,以典型两层双柱三跨地铁车站结构为分析对象进行地震反应的对比验算,对上述计算方法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动力时程方法相比较,惯性力法计算得到的侧墙剪力值偏大,中柱结果较为接近;对于反应位移法,国家规范方法和上海规范方法的计算模型略有不同,但两者计算结果基本相近,其中土体强制位移、集中地基弹簧、土体动剪切模量等参数取值对计算结果影响显著;对于动力时程方法,线弹性方法和等效线性化方法的结果较为接近,且变化趋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动力时程方法 惯性力法 反应位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遇地震弹塑性静、动力分析方法中结构阻尼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志勇 黄吉锋 田家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120,共6页
本文针对罕遇地震弹塑性静、动力分析方法中结构的阻尼问题进行了一些算例和理论方面的探讨。总结了现有"规范"对于结构阻尼方面的规定;针对实际的高层混凝土和高层钢结构算例,探讨了各性能设计阶段结构等效阻尼比的变化情况... 本文针对罕遇地震弹塑性静、动力分析方法中结构的阻尼问题进行了一些算例和理论方面的探讨。总结了现有"规范"对于结构阻尼方面的规定;针对实际的高层混凝土和高层钢结构算例,探讨了各性能设计阶段结构等效阻尼比的变化情况,以及弹塑性阻尼对于结构静力推覆分析和能力谱方法计算结果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的阻尼比对于罕遇地震弹性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的影响;指出了将Rayle igh阻尼自然推广到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实时阻尼比概念,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可以较好地改进罕遇地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中的阻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阻尼比 罕遇地震 静力推覆分析方法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隔震规则桥梁的模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卢皓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105,共6页
为改善模态分析方法应用于减隔震规则桥梁的计算精度,以高速铁路典型简支梁桥为研究背景,基于位移反应谱提出一种能够考虑高阶模态的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强震记录调整后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与现有的基于加速度反应谱和基于位移反应谱的... 为改善模态分析方法应用于减隔震规则桥梁的计算精度,以高速铁路典型简支梁桥为研究背景,基于位移反应谱提出一种能够考虑高阶模态的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强震记录调整后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与现有的基于加速度反应谱和基于位移反应谱的单模态简化分析方法进行计算精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常规的单模态分析方法,考虑了高阶模态后的基于位移反应谱多模态分析方法更为准确。基于加速度谱的单模态分析方法严重低估了墩顶位移,误差超过60%;仅考虑基阶模态的基于位移反应谱的分析方法将低估墩底剪力,误差超过30%,造成设计偏于不安全;而基于位移反应谱的多模态分析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估算各项地震响应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隔震 规则桥梁 简支梁桥 强震记录 模态分析方法 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建文 陈慧芳 +1 位作者 李东桥 巴振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22,共14页
针对地下管廊工程建设高速发展、抗震减灾需求愈发凸显的现状,综述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现状.首先,通过国内外以往的震害实例,对地下管廊的震害形式、震害影响因素及震害机理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其次,从拟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两个方面总结了... 针对地下管廊工程建设高速发展、抗震减灾需求愈发凸显的现状,综述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现状.首先,通过国内外以往的震害实例,对地下管廊的震害形式、震害影响因素及震害机理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其次,从拟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两个方面总结了地下管廊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现状.再次,总结了地下管廊抗震分析的简化分析方法、动力时程方法、地震易损性评估及减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基于文献综述提出了目前地下管廊抗震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做出展望,以期促进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的发展.研究表明:地下管廊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主要有混凝土剥落、裂缝贯通、接缝错位或张开、管廊受剪断裂等;地震作用下地下管廊穿越非均匀场地时动力响应的放大效应显著,地下管廊穿越软硬交互等非均匀场地时的抗震性能研究值得重视;交叉节点是地下管廊的薄弱环节,交叉管廊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值得关注;预制管廊接头易受到地震破坏,不同类型预制管廊接头的抗震性能研究需深入探索;城市大型地下管廊系统抗震性能受到不同交叉节点和不同管廊之间的交互影响,高效的地下管廊系统建模方法和高效的简化分析方法亟待研究;城市大型地下管廊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地下管廊的减隔震技术值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廊 震害 拟静力试验 振动台试验 简化分析方法 动力时程方法 地震易损性 减隔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A方法在不同高度桥墩地震响应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
10
作者 蒋崇文 王典斌 卢皓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7-584,共8页
桥梁通常是线路中的控制工程,其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梁桥重要组成部分的桥墩,往往是地震作用下容易受到损伤的构件。结合西部山区梁桥的典型桥墩结构形式,基于纤维模型的有限元方法建立桥墩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采用MPA方法对... 桥梁通常是线路中的控制工程,其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梁桥重要组成部分的桥墩,往往是地震作用下容易受到损伤的构件。结合西部山区梁桥的典型桥墩结构形式,基于纤维模型的有限元方法建立桥墩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采用MPA方法对不同高度桥墩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以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为基准研究MPA方法的适用性。计算表明MPA方法在分析高阶模态参与程度较高的高墩构件时适用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的Pushover方法 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纤维模型 桥墩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震时程分析法的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钟紫蓝 甄立斌 +2 位作者 申轶尧 赵密 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82-1490,共9页
耐震时程分析法是基于给定的目标反应谱构造地震动强度随持时不断增大的人工加速度时程曲线,并用于工程结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有效反映结构从弹性进入塑性直至发生破坏的全过程,进而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为研究该方法在地下... 耐震时程分析法是基于给定的目标反应谱构造地震动强度随持时不断增大的人工加速度时程曲线,并用于工程结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有效反映结构从弹性进入塑性直至发生破坏的全过程,进而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为研究该方法在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中的适用性,以大开地铁车站为原型,建立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基于中国抗震规范的设计反应谱生成3条耐震加速度时程曲线作为地震输入,同时选择15条天然地震动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对比研究了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耐震时程分析结果处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包络线之内,并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均值曲线吻合较好,因此,耐震时程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地下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价的一种新的高效率方法;此外,场地基本自振周期对应的加速度反应谱强度比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更适合作为预测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地震动强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分析方法 抗震性能评价 地下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Pushover及IDA方法的半刚接钢框架内填暗竖缝RC墙结构的超强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跃 孙国华 +1 位作者 黎明 魏鑫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4-671,共8页
为研究评估方法对量化半刚接钢框架内填暗竖缝RC墙结构(简称PSRCW)超强性能的影响,严格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一栋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区的10层PSRCW标准算例。考虑钢材、钢筋、混凝土强度等材料力学性能的随机性,基于Latin超立方抽样... 为研究评估方法对量化半刚接钢框架内填暗竖缝RC墙结构(简称PSRCW)超强性能的影响,严格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一栋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区的10层PSRCW标准算例。考虑钢材、钢筋、混凝土强度等材料力学性能的随机性,基于Latin超立方抽样方法将其扩展为40个PSRCW样本算例,采用广义乘方及均匀水平荷载分布模式的循环Pushover方法确定了40个PSRCW样本算例的滞回及骨架曲线,基于概率方法按置信水平为95%的单侧置信下限值确定PSRCW结构的超强系数。随后,选取ATC63规范建议的2组22条近场及远场地震波,对10层PSRCW标准算例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简称IDA),基于概率法确定了10层PSRCW标准算例的超强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评估方法对量化PSRCW结构超强系数影响显著,考虑材料随机性按广义乘方分布循环Pushover方法确定10层PSRCW标准算例的超强系数为1.3,按均匀分布循环Pushover方法确定的10层PSRCW标准算例的超强系数为1.73。考虑近场及远场地震波随机性按IDA方法确定10层PSRCW标准算例的超强系数分别为2.45和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接 内填墙 超强系数 循环Pushover分析方法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铁路桥墩地震损伤快速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林白 洪彧 +2 位作者 周志达 蒲黔辉 文旭光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在桥梁的震后抢通工作中,桥梁结构的快速损伤评估是恢复交通的关键环节。以具有代表性的铁路矩形桥墩为研究对象,通过4组拟静力试验验证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并对1000组桥墩有限元模型分别按照纵桥向和横桥向进行耐震时程分析,通过搭... 在桥梁的震后抢通工作中,桥梁结构的快速损伤评估是恢复交通的关键环节。以具有代表性的铁路矩形桥墩为研究对象,通过4组拟静力试验验证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并对1000组桥墩有限元模型分别按照纵桥向和横桥向进行耐震时程分析,通过搭建BP神经网络对地震动力响应的需求结果进行拟合,构建铁路矩形桥墩震损快速评估模型,最终通过一座三跨混凝土梁桥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配筋率、配箍率、剪跨比和轴压比是影响桥墩地震损伤的四种主要因素,长宽比、混凝土和钢筋强度是影响桥墩地震损伤的三项次要因素;当发生PGA为0.32 g的设计地震时,通过数值分析和神经网络模型快速评估这两种方法计算所得桥梁四个桥墩轻微损伤概率分别为96.7%、44.6%、49.1%、96.7%和95.6%、40.4%、60.9%、95.8%,中度损伤概率分别为40.1%、1.2%、1.6%、40.1%和37.4%、2.3%、6.0%、37.7%;BP神经网络算法能够有效建立构造参数与地震响应之间的联系,输出误差处于合理范围内,回归程度较好。基于BP神经网络的桥梁地震损伤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能替代部分数值仿真计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震 神经网络 耐震时程方法 需求分析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输入下连续梁桥纵向墩梁相对位移碰撞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光伟 李建中 +1 位作者 陈昌萍 钱长照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7,共7页
结合多跨连续梁桥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模拟联间碰撞行为的连续梁桥碰撞分析模型。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对行波输入下连续梁桥的地震碰撞反应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相邻联的周期比对短周期联位移的碰撞效应较大,考虑地震行波输入时... 结合多跨连续梁桥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模拟联间碰撞行为的连续梁桥碰撞分析模型。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对行波输入下连续梁桥的地震碰撞反应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相邻联的周期比对短周期联位移的碰撞效应较大,考虑地震行波输入时伸缩缝处的碰撞效应可能会大幅度增大墩梁的相对位移,从而增大了地震作用下发生落梁的风险;墩梁相对位移随滑动支座摩阻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最后提出用一个碰撞效应增大系数来考虑连续梁桥相互碰撞对墩梁相对位移的影响,利用碰撞效应增大系数的概念为连续梁桥防止落梁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行波效应 碰撞效应 相对位移 非线性时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悬索桥液体黏滞阻尼器参数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国辉 李宇 刘健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40,共6页
为研究液体黏滞阻尼器参数变化对大跨径悬索桥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以某悬索桥为例,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梁端设置液体黏滞阻尼器的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方法,对液体黏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进行参数敏感性分... 为研究液体黏滞阻尼器参数变化对大跨径悬索桥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以某悬索桥为例,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梁端设置液体黏滞阻尼器的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方法,对液体黏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并与未设置液体黏滞阻尼器的结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液体黏滞阻尼器参数变化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悬索桥,液体黏滞阻尼器的设置应以控制地震作用下梁端位移响应为首要目标,阻尼指数对减震效果影响最为显著,其值宜选取在0.8~1.0范围,并根据设计阻尼力来选择适当的阻尼系数值。设置恰当参数的液体黏滞阻尼器,可有效降低悬索桥梁端位移,且不会显著增加结构地震内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液体黏滞阻尼器 非线性动力时程方法 参数敏感性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行波输入下连续梁桥支承长度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光伟 李建中 范立础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10,共5页
根据多跨连续梁桥的主要结构特点,提出了地震行波效应分析的多跨连续梁桥分析模型.采用绝对位移法建立多点输入的运动平衡方程,并应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对行波输入下地震反应的支承长度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基本周期大小、滑动... 根据多跨连续梁桥的主要结构特点,提出了地震行波效应分析的多跨连续梁桥分析模型.采用绝对位移法建立多点输入的运动平衡方程,并应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对行波输入下地震反应的支承长度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基本周期大小、滑动支座摩阻系数、过渡墩的基本周期以及行波输入延时对地震反应的支承长度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输入与地震动一致输入的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差别,行波效应会使墩梁相对位移明显增大,相应地也增大了地震作用下支承长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连续梁桥 非线性时程方法 行波效应 支承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冷却塔塔筒水平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军锋 刘庆帅 +1 位作者 曹晨 陈淮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8-314,I0021,I0022,共9页
为明确冷却塔在水平地震下的内力环向分布特征及内在原因,同时探究不同地震波时程与规范反应谱所得内力差异的原因,以某大型双曲冷却塔为例,在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反应谱方法和时程方法的水平地震响应计算及对比分析,对上述两个... 为明确冷却塔在水平地震下的内力环向分布特征及内在原因,同时探究不同地震波时程与规范反应谱所得内力差异的原因,以某大型双曲冷却塔为例,在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反应谱方法和时程方法的水平地震响应计算及对比分析,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由于仅侧弯振型对水平地震有贡献,而塔筒的侧弯振型和实际响应均表现为整体侧倾并伴随微弱的截面“流动”变形,这也使塔筒各内力的环向分布分别呈现正弦、余弦分布特征;其整体侧倾可类比于悬臂杆结构,塔筒子午向轴力FY、子午向弯矩MY、剪力FXY和扭矩MXY的环向分布可借助悬臂杆侧倾时截面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布来解释;而截面“流动”变形则决定了环向轴力FX和环向弯矩MX的环向分布;整体侧移显著而截面变形极小也使FY和FXY的幅值在塔筒中下部明显大于FX;由于冷却塔第1阶侧弯振型在水平地震响应中往往起绝对主导作用,因此可先对所选地震波计算得到其反应谱,对比第1阶侧弯振型周期对应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值,即可初步推断不同时程及规范反应谱方法所得结果的大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塔筒 水平地震 内力环向分布 时程方法 反应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体在时域中的瞬时运动和波浪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童晓旺 任慧龙 +1 位作者 李辉 单鹏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考虑浮体时域运动及波浪力计算中时域Green函数的计算困难,由时域Green函数及其导数表达式,建立各自满足的定常非齐次常微分方程.考虑常微分方程的定常、非齐次特性,引入精细时程方法进行数值计算;与此同时,给出了此方法中难以确定的定... 考虑浮体时域运动及波浪力计算中时域Green函数的计算困难,由时域Green函数及其导数表达式,建立各自满足的定常非齐次常微分方程.考虑常微分方程的定常、非齐次特性,引入精细时程方法进行数值计算;与此同时,给出了此方法中难以确定的定常系数矩阵的选取建议.同时由此方法计算所得时域Green函数应用于零航速浮体的瞬时运动和波浪力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步长(如Δt=0.01)时,此方法相对于四阶Runge-Kutta更为准确的计算了时域Green函数;为浮体在时域中的准确预报,提供了可靠的数值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体 时域 GREEN函数 精细时程方法 瞬时运动 波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肢薄壁墩参数对连续刚构桥抗震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兴林 宁晓骏 +1 位作者 张清旭 刘兴顺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为了研究地震响应下双肢薄壁墩参数对高墩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某高墩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程分析方法。以桥墩纵横向的薄壁厚度、双肢间距以及桥墩截面形式结合系梁为主要参数,从桥梁的振型频率、桥墩的位移以及内... 为了研究地震响应下双肢薄壁墩参数对高墩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某高墩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程分析方法。以桥墩纵横向的薄壁厚度、双肢间距以及桥墩截面形式结合系梁为主要参数,从桥梁的振型频率、桥墩的位移以及内力变化三个方面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双肢薄壁厚度与双肢间距对桥梁高阶振型频率的影响较大;双肢薄壁墩的厚度与桥墩的抗弯刚度以及抗推刚度成正比关系;纵桥向抗弯刚度随双肢间距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设置纵向横系梁会增大桥梁的纵向刚度和减少墩顶的内力及位移;空心截面桥墩的抗震性能要优于实心截面桥墩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双肢薄壁墩 模型试验 连续刚构桥 时程方法 双肢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城市高架曲线梁桥地震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戴公连 刘文硕 曾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针对城市高架小半径曲线梁桥弯扭耦合严重、地震危害明显的特点,对武汉新站小半径曲线梁桥有效的动力计算模型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单根梁模型、板壳模型和脊梁模型在模拟小半径曲线桥时的准确性和精度。在脊梁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时程分析方... 针对城市高架小半径曲线梁桥弯扭耦合严重、地震危害明显的特点,对武汉新站小半径曲线梁桥有效的动力计算模型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单根梁模型、板壳模型和脊梁模型在模拟小半径曲线桥时的准确性和精度。在脊梁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时程分析方法,采用三向地震波同时输入方式,分析了小半径曲线桥的动力特性及其地震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脊梁模型是对小半径曲线桥进行动力分析的有效实用方法;后续结构、桩-土-桥的相互作用、桥墩刚度及支座偏心等敏感因素对小半径曲线桥的地震响应有较大的影响,计算分析时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 地震响应 时程分析方法 小半径曲线弯梁 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