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时程分析法中地震动的双参数调选方法
1
作者 任靖哲 邹启令 +1 位作者 李治 李立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9,共8页
针对现行规范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验算时存在的基底剪力结果离散性过大和对近场地震特性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参数的地震动记录调选方法。首先,采用规范中的调幅参数对地震动记录进行第1次调选;其次,采用因果推断筛选出对结构基底... 针对现行规范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验算时存在的基底剪力结果离散性过大和对近场地震特性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参数的地震动记录调选方法。首先,采用规范中的调幅参数对地震动记录进行第1次调选;其次,采用因果推断筛选出对结构基底剪力影响最大的地震动参数,作为筛选参数;最后,指定筛选参数的取值范围,对第1次调选出的地震动记录进行再次筛选。作为已有调选方法的补充,以四川省泸定县磨西台地某博物馆为例,采用300条天然地震动记录,对弹性时程分析中地震动记录的规范调幅方法、双参数调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断层距小于等于60 km的地震动记录,加速度相关的地震动参数对结构基底剪力的影响较大,其中,Park-Ang指标的影响最大;双参数法在保证结构安全裕度不低于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底剪力的离散性,相比规范法,经过双参数法调选时程分析得到的基底剪力标准差的降幅可达到25%以上;由于基底剪力的离散性可以被很好地控制,当采用双参数法时,对于近场地震多发区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弹性时程补充验算中可不必采用人工地震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程分析法 近场地震 调选方 因果推断 XGBoost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抗震分析对比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璐 陈虹 +1 位作者 岳永志 李明飞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1-336,共6页
为了研究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多层钢框架结构中的一榀钢框架建立计算模型,比较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在多层钢框架下的结构顶层位移、最大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和Mises应力值等地震响应.... 为了研究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多层钢框架结构中的一榀钢框架建立计算模型,比较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在多层钢框架下的结构顶层位移、最大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和Mises应力值等地震响应.通过计算及模拟可知,由反应谱法得到的结构顶层位移是时程分析法的1.09倍,前者的最大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是后者的1.07倍.结果表明,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在多层钢框架下的地震响应均符合规范要求,反应谱法计算的地震响应比时程分析法的地震响应大,反应谱法得到的地震响应偏于安全.分析结果为多层钢框架的抗震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钢框架 地震响应 反应谱 时程分析法 地震波 加速度反应谱 有限元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桩承台桥梁船撞动力需求的时程分析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樊伟 袁万城 +1 位作者 杨智 樊启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19-1724,共6页
船撞桥问题涉及到材料、几何和边界条件的非线性,造成了整船碰撞有限元模型不但计算效率低下,而且较难为工程师所接受。鉴于此,提出采用简化的时程分析法来帮助设计者快速准确地掌握桥梁结构在船撞作用下的动力需求。在构建时程分析法... 船撞桥问题涉及到材料、几何和边界条件的非线性,造成了整船碰撞有限元模型不但计算效率低下,而且较难为工程师所接受。鉴于此,提出采用简化的时程分析法来帮助设计者快速准确地掌握桥梁结构在船撞作用下的动力需求。在构建时程分析法过程中,首先基于两自由度碰撞分析模型,建立了基本的能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以能量守恒方程和构建的动力撞击力和撞深曲线(Pd-a曲线)为依据,确定了船艏的最大撞深,并对结构弹性变形能的考虑进行了讨论。根据假定的加载时撞深与时间的关系和卸载时撞击力与时间的关系,推导了船撞作用加载和卸载的持时计算公式。总结形成了基于时程分析法计算高桩承台桥梁船撞动力需求的一般性程序,并将其运用工程实例中。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时程分析法计算所得的结构动力响应与整船碰撞模型结果基本一致,且计算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桥碰撞 动力需求 时程分析法 Pd-a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分析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数值仿真比较 被引量:52
4
作者 吴小峰 孙启国 +1 位作者 狄杰建 周迎春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78,304,共5页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比较抗震分析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的地震数值仿真结果,研究二者的共同性和仿真结果的可比较性。结果表明,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在抗震反应计算中都体现了地震动特性和结构动态特性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二者在响应...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比较抗震分析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的地震数值仿真结果,研究二者的共同性和仿真结果的可比较性。结果表明,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在抗震反应计算中都体现了地震动特性和结构动态特性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二者在响应最值和响应频率上的仿真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反应谱 时程分析法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鲍鹏 苏彩丽 张利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85-489,共5页
针对5×5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维群桩,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软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计算模型中,桩体、桩间土、基础和褥垫层均假定为线弹性模型,并考虑上部结构的反馈作用。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结构自振特性,采用时程分析法对刚性桩... 针对5×5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维群桩,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软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计算模型中,桩体、桩间土、基础和褥垫层均假定为线弹性模型,并考虑上部结构的反馈作用。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结构自振特性,采用时程分析法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研究了复合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三者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其结构的位移、内力的数值大小及分布规律,对抗震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时程分析法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时程分析法的钢筋混凝土与钢板混凝土墙冲击响应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秀云 潘蓉 +1 位作者 林皋 胡勐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72-177,共6页
为对比核电站核岛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RC)与钢板混凝土结构(SC)外墙的抗冲击性能,基于荷载时程分析法,用显示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仿真分析1/7.5比例飞机模型撞击RC、SC墙的冲击实验。将RC、SC墙破坏模式、混凝土碎片残余速... 为对比核电站核岛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RC)与钢板混凝土结构(SC)外墙的抗冲击性能,基于荷载时程分析法,用显示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仿真分析1/7.5比例飞机模型撞击RC、SC墙的冲击实验。将RC、SC墙破坏模式、混凝土碎片残余速度及背部钢板变形等计算结果与飞射物-靶体相互作用分析法计算结果及实验结果以及同厚度不同结构类别墙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荷载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果有一定保守性,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且SC墙抗冲击性能优于RC墙,尤其背部钢板能有效约束混凝土撞击方向的运动及限制混凝土碎片飞溅。用于抗飞机撞击的SC结构墙体厚度可适当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分析 荷载时程分析法 钢筋混凝土墙(RC) 钢板混凝土墙(SC) 冲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时程分析法的商用飞机撞击钢板混凝土结构安全壳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秀云 潘蓉 +1 位作者 林皋 李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由于钢板混凝土墙背部钢板能够有效地约束混凝土在撞击方向上的运动以及限制混凝土碎片的飞溅,为了抵御商用飞机撞击,新型核电机组的核岛厂房外墙通常设计为钢板混凝土结构(SC)。基于荷载时程分析法,运用经典的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AN... 由于钢板混凝土墙背部钢板能够有效地约束混凝土在撞击方向上的运动以及限制混凝土碎片的飞溅,为了抵御商用飞机撞击,新型核电机组的核岛厂房外墙通常设计为钢板混凝土结构(SC)。基于荷载时程分析法,运用经典的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进行了波音707-320型号商用飞机撞击某钢板混凝土结构安全壳的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即使在安全壳筒身最不利撞击部位冲击作用下,像波音707-320型号的商用飞机对该安全壳的影响是较小的,且增大钢板的厚度能够有效的减小冲击作用下结构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时程分析法 飞机撞击 钢板混凝土结构安全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时程分析法的钢板混凝土结构墙的抗冲击性能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朱秀云 林皋 +1 位作者 潘蓉 路雨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0-679,共10页
选取由表面钢板、拉结筋、剪力钉及混凝土组成的钢板混凝土结构墙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基于荷载时程分析法进行了一系列影响钢板混凝土结构墙抗冲击性能的参数敏感性分析。这些参数包括:墙体厚度、... 选取由表面钢板、拉结筋、剪力钉及混凝土组成的钢板混凝土结构墙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基于荷载时程分析法进行了一系列影响钢板混凝土结构墙抗冲击性能的参数敏感性分析。这些参数包括:墙体厚度、钢板厚度、拉结筋直径与间距等。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参数均会影响墙体的抗冲击性能,尤其是墙体与钢板的厚度以及拉结筋的间距。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核电厂核岛厂房钢板混凝土结构外墙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抗冲击性能 荷载时程分析法 钢板混凝土结构墙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抗震设计中反应位移法与时程分析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小林 孟敏强 +2 位作者 李冀伟 张亮 王晓闪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5-38,共4页
针对目前我国实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以西安地铁某号线为背景,基于盾构地铁区间隧道抗震设计方法—反应位移法与时程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盾构地铁区间隧道进行了抗震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出的内力与关键节... 针对目前我国实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以西安地铁某号线为背景,基于盾构地铁区间隧道抗震设计方法—反应位移法与时程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盾构地铁区间隧道进行了抗震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出的内力与关键节点水平位移,说明反应位移法和时程分析法在抗震设计中均具有适用性,两种分析方法可互相参考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地铁隧道 抗震设计 反应位移 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静力法与时程分析法计算液化场地桩基地震响应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海霞 王康达 +2 位作者 杨万勇 童立元 李洪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6-172,共7页
桩基抗震设计与验算历来是工程建设中的难题,拟静力法与时程分析法是抗震设计中常用的两种计算方法。本文依托废黄河泛滥区江苏宿迁典型桩基工程实例,对比和分析了二者计算地震作用下桩基动态响应的异同。计算结果表明,二者的计算思路... 桩基抗震设计与验算历来是工程建设中的难题,拟静力法与时程分析法是抗震设计中常用的两种计算方法。本文依托废黄河泛滥区江苏宿迁典型桩基工程实例,对比和分析了二者计算地震作用下桩基动态响应的异同。计算结果表明,二者的计算思路存在着明显差异,由于拟静力法未考虑土层变位对桩基的影响导致其计算结果偏小,而时程分析法因考虑了桩-土-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其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但较拟静力法会消耗更多计算时间。根据时程分析法的计算结果,进一步对拟静力法的桩头弯矩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给出了修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拟静力 时程分析法 土层变位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地下结构耐震时程分析法最优持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钟紫蓝 甄立斌 +2 位作者 陈群 赵密 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8-705,F0004,共9页
为研究持时对地下结构耐震时程分析结果的影响,选取II类和III类工程场地中典型的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为原型,以基岩场地地震动均值反应谱为目标谱,构造了6种典型持时的耐震加速度时程曲线作为输入。通过将耐震分析结果与增量动力分析基准... 为研究持时对地下结构耐震时程分析结果的影响,选取II类和III类工程场地中典型的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为原型,以基岩场地地震动均值反应谱为目标谱,构造了6种典型持时的耐震加速度时程曲线作为输入。通过将耐震分析结果与增量动力分析基准结果对比表明,耐震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持时对分析结果影响显著。根据目标时间点与地震动能量指标阿里亚斯强度值的变化规律,给出了最优目标时间点的确定公式并进行验证。由研究结果可知,对于II和III类工程场地,耐震时程曲线较优持时分别为30s和45s;给出的目标时间点的确定公式对上述两类场地中的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具有一定适用性,当构造的耐震时程曲线在目标时间区段内的能量值与实际地震动的能量值较为接近时,耐震时程分析结果最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分析法 地铁车站 增量动力分析 目标时间点 阿里亚斯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进水塔连系梁结构动力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雨 李守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8-131,135,共5页
针对高耸进水塔连系梁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破坏的问题,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进水塔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对比研究横梁与纵梁截面形式与截面尺寸对进水塔关键部位的应力和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横梁整体截面尺寸,不... 针对高耸进水塔连系梁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破坏的问题,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进水塔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对比研究横梁与纵梁截面形式与截面尺寸对进水塔关键部位的应力和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横梁整体截面尺寸,不仅可以减小横梁的轴向拉应力,而且可以限制拦污栅墩的位移;增大横梁端部截面尺寸的效果与增大横梁整体截面尺寸的相似,且混凝土用量有一定程度减少;增大纵梁整体截面尺寸会使其轴向拉应力增大,与胸墙连接部位的最大主应力也有所增大,将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增大纵梁端部截面尺寸可减小纵梁自身的轴向拉应力,对进水塔结构的安全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塔结构 拦污栅 连系梁 时程分析法 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震时程分析法的高效地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甄立斌 史跃波 +2 位作者 钟紫蓝 杜修力 罗文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7-784,共8页
为研究基于耐震时程分析法对地铁车站进行高效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可行性,选取Ⅲ类工程场地中典型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为反映所构造的耐震时程曲线具有所选天然地震记录的离散特性,借鉴IDA分析中分位数回归... 为研究基于耐震时程分析法对地铁车站进行高效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可行性,选取Ⅲ类工程场地中典型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为反映所构造的耐震时程曲线具有所选天然地震记录的离散特性,借鉴IDA分析中分位数回归统计方法,分别以所选实际天然地震记录反应谱的16%,50%,84%分位值作为目标反应谱,各自构造3条人工耐震时程曲线作为有限元模型输入,并基于耐震时程分析结果与IDA结果绘制各级性能水准下的地铁车站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在Ⅲ类工程场地中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地下结构各级性能水准地震易损性曲线吻合良好。因此,考虑输入耐震时程曲线离散特性的耐震时程分析法能够显著降低地下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时程计算次数,并保证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也验证了基于地震记录反应谱的分位值构造一系列具有离散特性耐震时程曲线进行易损性分析的思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分析法 地铁车站 地震易损性 离散性 反应谱分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全焊接球阀抗震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胜 何庆中 +1 位作者 杨繁隆 刘惺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3,共6页
为研究全焊接球阀的抗震特性,本文以地震动规范反应谱为基础,从PEER地震动数据库选取天然地震波作为课题抗震性能分析研究的载荷,应用时程分析法和瞬态动力学分析计算方法,对球阀安装结构的应力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 为研究全焊接球阀的抗震特性,本文以地震动规范反应谱为基础,从PEER地震动数据库选取天然地震波作为课题抗震性能分析研究的载荷,应用时程分析法和瞬态动力学分析计算方法,对球阀安装结构的应力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按照JB-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要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焊接球阀满足抗震性能设计要求,所采用的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方法能够应用于全焊接球阀管线系统抗震分析,为今后天然气管道设备及构件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参考借鉴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焊接球阀 地震动 时程分析法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用于结构时程分析实测地震记录的方法—岩石硬土(Ⅰ类)场地
15
作者 陈强 钟亮 张建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2,共5页
针对岩石硬土场地(Ⅰ类)、粘滞阻尼比为0.05、材料模型为双线性的单自由度系统,在考虑了实测地震记录的场地条件、记录的加速度反应谱、地震震级和震中距及结构的自振周期、结构的延性等因素的影响下,探讨了如何对地震时程记录按照某一... 针对岩石硬土场地(Ⅰ类)、粘滞阻尼比为0.05、材料模型为双线性的单自由度系统,在考虑了实测地震记录的场地条件、记录的加速度反应谱、地震震级和震中距及结构的自振周期、结构的延性等因素的影响下,探讨了如何对地震时程记录按照某一恰当的放大系数(可以小于1)进行放大,使之与任意给定结构的周期特性相匹配,从而为给定结构提供或选择最匹配的地震时程记录用于结构时程分析。分析中,考虑了三种放大方法,即单点放大系数法、区间放大系数法和PGA放大系数法,并分析和比较了由这三种方法计算出的平均加速度和方差,由此推荐了最优的放大地震时程记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从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强震记录中,选出了可适用于9度区岩石硬土场地上做结构时程分析用的三个实测强震记录,以供研究人员和工程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程记录 放大 岩石硬土场地 时程分析法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氧老化下叠层轮胎隔震垫动力响应分析
16
作者 张广泰 周金诺 +1 位作者 吴锐 陆东亮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前期对叠层轮胎隔震垫(STP)热氧老化下力学性能的研究,建立两层砌体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分析经过0、25、50、75及100 a热氧老化后的STP在实际工况下的隔震性能。结果表明,安装了STP的隔震结构相比于非隔... 基于前期对叠层轮胎隔震垫(STP)热氧老化下力学性能的研究,建立两层砌体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分析经过0、25、50、75及100 a热氧老化后的STP在实际工况下的隔震性能。结果表明,安装了STP的隔震结构相比于非隔震结构层间剪力降低了44.20%~54.80%,顶层加速度降低了26.90%~36.50%,且经历不同年限热氧老化后STP仍保持着较好的隔震性能;隔震连接处STP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稳定,热氧老化后滞回耗能有所上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出隔震结构在STP老化年限50 a内的平均水平减震系数均小于0.5,可满足《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中上部结构降低1度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求,因此建议STP的安全使用年限为5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轮胎隔震垫 隔震性能 时程分析法 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M分析的车辆基地上盖全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17
作者 蔡玉军 马晓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176,共8页
为综合评估车辆基地上盖全框支剪力墙超限结构体系抗震性能,首先基于标准设计反应谱人工合成3条地震强度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的耐震时程曲线(ETA),并作为地震激励对结构进行耐震时程分析(ETM);进而通过与增量动力分析(IDA)所得的结构... 为综合评估车辆基地上盖全框支剪力墙超限结构体系抗震性能,首先基于标准设计反应谱人工合成3条地震强度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的耐震时程曲线(ETA),并作为地震激励对结构进行耐震时程分析(ETM);进而通过与增量动力分析(IDA)所得的结构最大顶点位移、最大基底剪力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等参数进行对比,以验证ETM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基于ETM结果对结构地震响应和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TM所得结构地震响应参数与IDA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说明ETM分析可有效减少计算量并准确预测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地震响应。此超限结构在弹性受力阶段主要通过弹性应变与动能耗散能量,弹塑性受力阶段则主要通过阻尼耗能和非弹性耗能耗散地震能量。结构在多遇地震工况下基本完好的概率为98.609%,设防地震工况下发生中等损坏的概率为2.050%,罕遇地震工况下严重破坏与接近倒塌的概率分别为2.804%和0.021%。表明此超限结构可满足预设性能目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基地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 耐震时程分析法 地震响应 地震易损性 抗震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交通上盖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晓飞 李英民 +4 位作者 潘维浩 姜宝龙 杨宏武 黄永安 雷帅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38,共9页
某城市交通上盖建筑的结构高度为119.1m,具有刚度突变、构件中断等不规则项,为满足功能需求,采用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5个算例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分析了转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板厚。在PERFO... 某城市交通上盖建筑的结构高度为119.1m,具有刚度突变、构件中断等不规则项,为满足功能需求,采用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5个算例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分析了转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板厚。在PERFORM-3D中采用深梁划分转换板,用深梁非线性行为来模拟板厚的受力状态,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找到该结构的薄弱部位,检验结构是否满足设计时既定的性能目标,综合评价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转换板厚度的增加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效率降低;在罕遇地震下,该结构的破坏次序为连梁-剪力墙-柱,符合预期破坏模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 厚板转换 抗震性能 振型分解反应谱 动力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稳定性时程分析下限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瑜 张小艳 +2 位作者 许汉华 刘文连 李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24,共8页
基于动力学理论、塑性极限分析下限法理论、块体单元离散技术以及数学规划理论,提出了一种岩质边坡地震动力稳定性的时程分析下限法。首先使用块体单元离散岩质边坡,然后采用拟动力法原理计算块体单元形心的地震时程加速度,最终建立符... 基于动力学理论、塑性极限分析下限法理论、块体单元离散技术以及数学规划理论,提出了一种岩质边坡地震动力稳定性的时程分析下限法。首先使用块体单元离散岩质边坡,然后采用拟动力法原理计算块体单元形心的地震时程加速度,最终建立符合平衡方程、屈服条件、力边界条件的岩质边坡地震动力稳定性的线性数学规划模型,最后使用数学规划算法求解模型,获得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对于拟静力法只能得到单一的边坡安全系数值,本方法可以获得边坡安全系数的时程曲线和内力时程曲线。本方法概念明确、理论严谨、计算精度和效率高,可将其应用于岩质边坡的动力稳定性计算领域,为岩质边坡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地震加速度 动力稳定性 安全系数 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拟静力法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的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洑旭江 常素萍 陈国兴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1,共8页
以典型的两层三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自由场位移场频域等效线性分析结果的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分析地下结构的地震弯矩,并与基于ABAQUS软件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地... 以典型的两层三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自由场位移场频域等效线性分析结果的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分析地下结构的地震弯矩,并与基于ABAQUS软件的地下结构地震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地震动强度、结构刚度及顶板埋深对地下结构地震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地震动强度越大,拟静力法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越大;地下结构刚度越大,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越大;中等强度的地震动作用时,相对于动力非线性时程法的计算结果,浅埋结构的拟静力法结果偏大,深埋结构的拟静力法计算结果偏小;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小。该研究结果对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比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地下车站结构 反应位移 反应加速度 非线性时程分析法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