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数字化速度记录实时仿真位移与加速度时程 被引量:42
1
作者 金星 马强 李山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14,38,共7页
根据地震仪的原理和作者提出的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的递归公式,本文系统研究了利用数字化宽频带速度型记录仿真地面位移和地面加速度等问题,从时域上提出了一套实时计算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可广泛应用... 根据地震仪的原理和作者提出的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的递归公式,本文系统研究了利用数字化宽频带速度型记录仿真地面位移和地面加速度等问题,从时域上提出了一套实时计算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和地震动参数的实时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速度记录 仿真 位移时程 加速度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度反应谱规准化对场地位移时程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楼梦麟 董云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文中以某一实际工程为例,讨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加速度反应谱规准化对工程场地地震位移时程所带来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根据规准化加速度反应谱得出的位移时程存在很大的误差。建议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不宜进行加... 文中以某一实际工程为例,讨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加速度反应谱规准化对工程场地地震位移时程所带来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根据规准化加速度反应谱得出的位移时程存在很大的误差。建议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不宜进行加速度反应谱的标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反应谱 标定 位移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观测土体动态变形时程的可行性探讨
3
作者 段雪锋 王永志 +1 位作者 陈苏 袁晓铭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34-240,共7页
图像变形量测技术在分析土体变形矢量场和等势云图方面已获得广泛应用,但在获取土体动态变形时程方面目前尚未见探讨。为探明图像变形测量在土体动态变形时程观测中的可行性与基本要求,结合土体图像与变形模拟方法,利用PIV量测技术,分... 图像变形量测技术在分析土体变形矢量场和等势云图方面已获得广泛应用,但在获取土体动态变形时程方面目前尚未见探讨。为探明图像变形测量在土体动态变形时程观测中的可行性与基本要求,结合土体图像与变形模拟方法,利用PIV量测技术,分别对不同动荷载频率、图像采集帧率、应变计算窗口、应变大小等情况的图像测量结果作出分析,并提出动态窗口应变分析算法计算动态应变。研究表明:在实现位移时程与加速度时程观测时,正弦波的图像采集帧率应≥6倍输入波频率,Northridge波、LomaGilroy波、Tangshan波的图像采集帧率需分别≥20Hz、≥10Hz和≥6Hz;大比例应变计算窗口可有效缩小应变场的离散性,但会导致非均恒分布应变的计算结果偏离真值;提出的动态窗口应变分析算法可兼顾计算结果的平滑度与精准度,更有利于动态应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变形 图像测量 位移时程 应变分析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伞形膜结构在冰雹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作亮 刘长江 +2 位作者 郑周练 刘坚 张梦佳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9,共11页
对伞形张拉膜结构在自然灾害等外荷载冲击下的振动反应进行研究,为实际工程膜结构建筑受灾破坏分析提供依据。基于冯·卡门大挠度理论和薄板振动理论,建立伞形张拉膜结构在冰雹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控制方程。采用贝塞尔函数... 对伞形张拉膜结构在自然灾害等外荷载冲击下的振动反应进行研究,为实际工程膜结构建筑受灾破坏分析提供依据。基于冯·卡门大挠度理论和薄板振动理论,建立伞形张拉膜结构在冰雹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控制方程。采用贝塞尔函数及欧拉方程求得其振型函数,再运用KBM摄动法和迦辽金法对控制方程求解,得到其动力响应的近似解析解。利用Mathmatics软件对方程进行求解并对求解后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Origin绘图软件画出膜面受迫振动后的时程位移图。采用ANSYS软件建立伞形张拉膜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再通过LS-DYNA显示动力学模块对冰雹冲击膜面的动力过程进行模拟,得到膜面动力响应的结果。同理,画出数值模拟结果的位移图,将整理后的理论与数值分析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解析和数值分析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结构 冰雹荷载 非线性动力响应 时程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悬索桥吊索阻尼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胜利 张帅 +1 位作者 王东炜 欧进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79-84,共6页
确定大跨悬索桥吊索的阻尼比及其影响因素是设计中的难点,且目前吊索流固耦合二维数值计算中吊索阻尼比取值的实际工程意义不太明确,为了利用二维流固耦合计算实际工程中吊索的风振特性,其中吊索断面刚度和阻尼的取值至关重要,为了研究... 确定大跨悬索桥吊索的阻尼比及其影响因素是设计中的难点,且目前吊索流固耦合二维数值计算中吊索阻尼比取值的实际工程意义不太明确,为了利用二维流固耦合计算实际工程中吊索的风振特性,其中吊索断面刚度和阻尼的取值至关重要,为了研究吊索断面的阻尼特性,采用自由振动衰减法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吊索初始张力、长度、直径、风速、约束条件以及吊索位置对吊索阻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吊索阻尼比随其初始张力的增大而增大,吊索阻尼比随其直径和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吊索阻尼比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吊索两端为固定端约束时的阻尼比大于吊索两端为固定铰约束时的阻尼比;吊索的跨中阻尼比最小,从跨中向两端吊索阻尼比逐渐增大。因此在吊索流固耦合计算时,吊索阻尼比的取值随吊索初始张力、长度、直径、风速、约束条件以及吊索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吊索 自由振动 位移时程 阻尼比 有限元法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带处公路隧道横断面抗震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华 蒋树屏 +1 位作者 王晓雯 林义 《隧道建设》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嘎隆拉隧道是西藏扎墨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处于高烈度地震区。根据扎墨公路嘎隆拉隧道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地勘资料,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并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对隧道穿越断层带时的衬砌结构进行了瞬态动力反应分析,通... 嘎隆拉隧道是西藏扎墨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处于高烈度地震区。根据扎墨公路嘎隆拉隧道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地勘资料,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有限元法并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对隧道穿越断层带时的衬砌结构进行了瞬态动力反应分析,通过计算得出拱顶、拱腰、拱脚和仰拱中部的位移时程曲线,并由位移评价了隧道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衬砌在地震作用下,其内力增加有限,内力最多增加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黏弹性人工边界 阻尼 位移时程 内力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质边坡动力稳定数值分析方法评述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宏洋 杨文海 +1 位作者 陶宗涛 姚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1-175,共5页
回顾并分析了拟静力法、Newmark滑块法和有限元法这三种常用的土质边坡地震作用下稳定分析方法,认为一种合理的边坡地震稳定分析方法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边坡土体动本构模型、孔隙介质波动理论、边坡地震动输入方式和边坡地震稳... 回顾并分析了拟静力法、Newmark滑块法和有限元法这三种常用的土质边坡地震作用下稳定分析方法,认为一种合理的边坡地震稳定分析方法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边坡土体动本构模型、孔隙介质波动理论、边坡地震动输入方式和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指标选择等方面。在探讨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静、动力有限元分析的边坡抗震稳定安全度评价方法。此方法可以求得边坡滑动特征点的动位移时程曲线、永久位移和动安全系数,并可综合此结果来判断边坡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地震作用 有限元分析 位移时程曲线 永久位移 动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的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聂柏松 沈振中 +1 位作者 仲良 高金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134,共4页
针对在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中折减系数与关键点位移关系曲线拐点不易判断的问题,采用强度折减法将边坡岩土体的内聚力、内摩擦角、抗拉强度折减后,利用数值分析软件进行静动力计算,以边坡潜在滑动体关键点位移时程曲线和折减系数与关键... 针对在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中折减系数与关键点位移关系曲线拐点不易判断的问题,采用强度折减法将边坡岩土体的内聚力、内摩擦角、抗拉强度折减后,利用数值分析软件进行静动力计算,以边坡潜在滑动体关键点位移时程曲线和折减系数与关键点位移关系曲线判断出折减系数的范围,通过分析绘制在同一坐标系下不同折减系数时潜在滑动体关键点位移时程曲线的变化趋势,较为准确地确定拐点及其相应的稳定安全系数,并以浩口水电站厂房后缘边坡为例,通过对其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动力稳定性 地震作用 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 位移时程曲线 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分析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宏洋 韩立炜 +2 位作者 陶宗涛 姚亮 李松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0-174,共5页
介绍了目前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分析常用的拟静力法、时程法和边坡动力安全度法,通过对这3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边坡动力安全度法能更准确地判断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应用边坡动力安全度法分析了地震作用频率和振幅对边坡稳定性的... 介绍了目前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分析常用的拟静力法、时程法和边坡动力安全度法,通过对这3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边坡动力安全度法能更准确地判断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应用边坡动力安全度法分析了地震作用频率和振幅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和振幅对边坡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动安全系数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其增幅逐渐减小;随着振幅的增大而降低,其降幅也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地震作用 动安全系数 位移时程 震后永久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滞后滑坡的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倪振强 史存鹏 韩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3-68,共6页
由于地震的强烈震动作用,使一些岩质斜坡内部形成了塑性贯通区,易使斜坡成为不稳定斜坡,遭遇外力作用后就有可能形成地震滞后滑坡。以汶川地震中的某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数值模型,研究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 由于地震的强烈震动作用,使一些岩质斜坡内部形成了塑性贯通区,易使斜坡成为不稳定斜坡,遭遇外力作用后就有可能形成地震滞后滑坡。以汶川地震中的某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数值模型,研究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地震波穿越节理面后,发生了较大变化,使节理面上下岩体运动方式不同;岩桥在地震作用下,内部剪应力和拉应力波动较大,最终导致了岩桥的塑性贯通;层间节理位移分布很不均匀,动力响应也有较大不同。最后,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和不稳定斜坡的特点,确定了潜在的滑动面,并提出了裂缝注浆和削坡减载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滞后滑坡 破坏机理 数值模拟 位移时程曲线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挤压阻尼器对网壳结构的减振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明飞 徐赵东 黄兴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3-718,共6页
将具有良好耗能特性的铅挤压阻尼器加设到大跨空间网壳结构中,通过LS-DYNA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减振效果分析.以施威德勒球壳为例,分析了铅挤压阻尼器不同布置位置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其中阻尼器的布置分别为交叉支撑布置、... 将具有良好耗能特性的铅挤压阻尼器加设到大跨空间网壳结构中,通过LS-DYNA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减振效果分析.以施威德勒球壳为例,分析了铅挤压阻尼器不同布置位置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其中阻尼器的布置分别为交叉支撑布置、斜撑布置和混合支撑布置,综合分析表明,在混合支撑布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条件下,铅挤压阻尼器减振系统的减振效果最佳,结构顶点位移被降低60.0%.同样在混合支撑布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条件下,通过使用IDA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减振系统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倒塌临界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倒塌临界荷载提高了0.3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挤压阻尼器 网壳结构 动力分析 振动控制 位移时程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动力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费鸿禄 苑俊华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0-145,共6页
基于强度折减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二维边坡模型,采用Plane82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并对可能出现的滑坡体细化网格,研究爆破荷载作用下的边坡动力稳定性。以计算不收敛作为边坡失稳的判定准则,求得边坡静力安全系数为2.36;以边坡坡底... 基于强度折减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二维边坡模型,采用Plane82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并对可能出现的滑坡体细化网格,研究爆破荷载作用下的边坡动力稳定性。以计算不收敛作为边坡失稳的判定准则,求得边坡静力安全系数为2.36;以边坡坡底节点位移突变作为边坡动力失稳的判定准则,求得爆破动荷载作用下的边坡动力安全系数为2.24。模拟结果表明:给定边坡在当前爆破动荷载作用下,其动力安全系数相对于静力安全系数降低了5.08%。通过对坡底节点位移时程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随着边坡抗剪强度参数的折减,边坡坡底节点的水平最大位移也在缓慢增加,主要是由于边坡强度折减造成的塑性位移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荷载 强度折减法 有限元软件ANSYS 位移时程曲线 边坡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弹簧防振锤抑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伟 胡坤岐 成印建 《陕西电力》 2013年第2期40-42,共3页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阻尼弹簧防振锤—输电线建立模型,并用微风激振力对其加载,提取位移时程曲线。对比同等条件下普通防振锤(FR-3)的防振效果,最终优化阻尼弹簧防振锤的结构参数,选取最优结构参数值。
关键词 防振锤 阻尼弹簧防振锤 微风激励力 位移时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机器基础振动的Lysmer理论法与有限元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留明 朱飞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1,共6页
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与理论计算法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一种验证动力机器基础Lysmer理论适用性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二阶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理论,推求得到Lysmer方程的理论解,建立了动力基础的理论模型和相同条件下有限元数值试验模型,并... 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与理论计算法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一种验证动力机器基础Lysmer理论适用性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二阶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理论,推求得到Lysmer方程的理论解,建立了动力基础的理论模型和相同条件下有限元数值试验模型,并分别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和理论计算得到在相同外周期动荷载作用下两种模型的位移历时曲线。计算结果发现,两种位移历时曲线的总体形状、初始相位和振动频率均非常接近,振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反映出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器基础 Lysmer方程 动力有限元 位移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岩质斜坡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倪振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100,共5页
以地震作用下的非贯通节理岩质斜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非贯通节理岩质斜坡的稳定系数受结构面的长度、密度、贯通率、展布方向等因素影响;节理面的位移放大效应和变形积累效... 以地震作用下的非贯通节理岩质斜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非贯通节理岩质斜坡的稳定系数受结构面的长度、密度、贯通率、展布方向等因素影响;节理面的位移放大效应和变形积累效应明显;岩桥的破坏在地震初期比较剧烈,之后在地震作用下继续发生破坏,在经过地震波波幅较大的波段后,斜坡的变形破坏才稳定下来;地震作用下,岩桥内部应力波动剧烈,拉剪共同作用导致了岩桥的最终破坏;层间节理位移和层间摩擦应力分布很不均匀,不同位置的节理的动力响应也有较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斜坡 破坏机制 地震作用 非贯通节理 数值模拟 位移时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索风致随机振动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治华 李晨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0-132,共3页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由于其柔度大、质量小、阻尼小和自振频率低等特点,对风荷载比较敏感,在风载作用下极易发生振动,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结构风振响应进行研究。通过在斜拉索有限元模型上导入随机风荷载,用计算机模拟斜拉...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由于其柔度大、质量小、阻尼小和自振频率低等特点,对风荷载比较敏感,在风载作用下极易发生振动,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结构风振响应进行研究。通过在斜拉索有限元模型上导入随机风荷载,用计算机模拟斜拉索的风振响应,为进一步研究风振响应的控制打下基础。该方法可以节省研究成本,提高研究效率,对斜拉桥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斜拉索 风致振动 位移时程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及振动输入方法分析
17
作者 梁波 赵冯兵 +1 位作者 刘涛 任兆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4,共8页
针对隧道振动台试验中的“模型体-模型箱”体系数值模拟问题,通过总结动力有限元阻尼计算分析了模型泡沫边界层的阻尼实现方法。对数值模型底部振动输入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讨论,分别推导了大质量法、位移时程输入法等计算过程,通过单自由... 针对隧道振动台试验中的“模型体-模型箱”体系数值模拟问题,通过总结动力有限元阻尼计算分析了模型泡沫边界层的阻尼实现方法。对数值模型底部振动输入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讨论,分别推导了大质量法、位移时程输入法等计算过程,通过单自由度体系对比分析了大质量法和位移时程输入法的计算精度,分别讨论了两种实现方式的优缺点和在应用中的合理性;并以某隧道振动台试验模型的数值计算为例,分别采用大质量法和位移时程输入法对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种方法在实际试验模型的地震作用数值分析中整体计算精度相近,但大质量法易产生位移累积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模型体 振动输入 阻尼实现 大质量法 位移时程输入法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弹性压杆的动力稳定分析
18
作者 孙建鹏 谭天宇 黄文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509,共5页
动力稳定性是细长杆件的一种重要性能,结合精细传递矩阵理论,建立了在轴向冲击荷载作用下受压杆件动力稳定分析的精细传递矩阵式,并对冲击荷载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其对受压杆件动力稳定性能的影响.算例表明:受压杆件的动力稳定性可以... 动力稳定性是细长杆件的一种重要性能,结合精细传递矩阵理论,建立了在轴向冲击荷载作用下受压杆件动力稳定分析的精细传递矩阵式,并对冲击荷载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其对受压杆件动力稳定性能的影响.算例表明:受压杆件的动力稳定性可以通过结构的位移响应曲线是否存在反规律现象来确定.算例还表明结构的动力稳定性不仅与冲击荷载的幅值有关,还有荷载的振动频率有关;荷载频率与结构自振频率之间的差异影响着受压杆件动力稳定承载力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传递矩阵法 受压杆件 动力稳定 迭代算法 位移时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信号的时域模拟
19
作者 贺向丽 牛志国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前获得的地震波数据大都是以加速度时程形式给出的,直接积分获得的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基线漂移现象.简便的时域优化校正算法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提出了一种分步时域校正法.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以三阶多项式形式来拟合加... 目前获得的地震波数据大都是以加速度时程形式给出的,直接积分获得的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基线漂移现象.简便的时域优化校正算法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提出了一种分步时域校正法.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以三阶多项式形式来拟合加速度的非零曲线,对原始加速度时程做基线预校正处理;其次对于校正后的积分速度和位移曲线仍存在的长周期基线波动问题,将校正后的加速度曲线代入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递归公式,从而生成地震波的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该方法原理简单,实施方便,而且能够很好地消除速度波和位移波的漂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速度时程 位移时程 时域校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在结构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婧 李双江 田石柱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1-826,共6页
传统的动态位移测量方法属于接触式测量,常用应变式位移计直接测量结构变形,其测量精度往往取决于位移计安装情况,且测量的电信号容易受到试验环境的影响。随着光学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光学测量方... 传统的动态位移测量方法属于接触式测量,常用应变式位移计直接测量结构变形,其测量精度往往取决于位移计安装情况,且测量的电信号容易受到试验环境的影响。随着光学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光学测量方法已开始应用于位移测量。为了解决传统动态位移测量的精度问题和环境对信号的干扰问题,将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应用到三层钢框架结构的振动台试验中,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从位移时程和位移偏差率两方面同传统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光学测量方法减少了2.0s~3.5s的相对滞后时间,增强数据可靠性;位移偏差率最大为7.03%,最小为0.02%,均在测量误差允许范围之内,验证了光学测量位移方法在结构抗震试验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位移时程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