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干扰项的ARZ交通流模型的时滞控制与ISS稳定性
1
作者 高彩霞 赵东霞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0-977,共18页
针对线性化之后的ARZ交通流模型,已有文献通常基于如下假设:一是系统的平衡态恰好等于自由流的速度,二是进入上游路段的交通量恰好等于交通需求的数学期望,三是边界反馈不考虑时滞因素的影响.该文抛开各类限制条件,结合时滞边界控制策略... 针对线性化之后的ARZ交通流模型,已有文献通常基于如下假设:一是系统的平衡态恰好等于自由流的速度,二是进入上游路段的交通量恰好等于交通需求的数学期望,三是边界反馈不考虑时滞因素的影响.该文抛开各类限制条件,结合时滞边界控制策略,建立了具有模型漂移项和边界扰动项的PDE-PDE无穷维耦合闭环系统.具体地,采用算子半群理论,将闭环系统改写为抽象发展方程的形式;结合线性系统解与控制算子的允许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适定性;构造加权ISS-Lyapunov函数,证明了闭环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ISS),得到了反馈参数的耗散性条件.通过数值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本文设计的时滞控制器的有效性与参数条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Z交通流模型 边界控制 ISS-Lyapunov函数 ISS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自由度气动弹性系统亚临界颤振的时滞控制
2
作者 瞿思雨 刘豪杰 +1 位作者 高秀敏 黄锐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8期42-49,共8页
因气动或结构非线性因素所引发的亚临界颤振,使得飞行器在低于线性颤振临界速度时发生极限环振荡,导致机载设备振动环境恶化、飞行控制性能下降等问题,给飞行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针对带有俯仰刚度非线性的两自由度二元翼段,设计了基于俯... 因气动或结构非线性因素所引发的亚临界颤振,使得飞行器在低于线性颤振临界速度时发生极限环振荡,导致机载设备振动环境恶化、飞行控制性能下降等问题,给飞行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针对带有俯仰刚度非线性的两自由度二元翼段,设计了基于俯仰速度反馈的亚临界颤振时滞控制器.首先,基于拉格朗日原理建立了两自由度二元翼段的非线性气动弹性数学模型,利用MATCONT数值软件获得了系统的亚临界颤振分岔特性.然后,利用多尺度法得到了带有时滞俯仰速度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近似解析解,通过稳定性切换理论得到了系统颤振的稳定边界,获得了亚临界颤振时滞控制器的参数范围.最后,通过不同风速下非线性气动弹性系统的闭环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亚临界颤振时滞控制器的有效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俯仰速度反馈的气动弹性时滞控制器可以将亚临界颤振转换为有益的超临界颤振,且大幅降低极限环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翼颤振 多尺度法 非线性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学分析及时滞控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晓艳 孙建桥 丁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针对五自由度刚性机械臂的操作系统,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运动学解算方法。在电机的控制系统中,考虑了控制时滞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采用低通滤波器时间连续法(LPCTA)将时滞微分方程转换为不显含时滞的微分方程,从而... 针对五自由度刚性机械臂的操作系统,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运动学解算方法。在电机的控制系统中,考虑了控制时滞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采用低通滤波器时间连续法(LPCTA)将时滞微分方程转换为不显含时滞的微分方程,从而简化了运算;采用最优控制方法进行了控制器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运动学解算方法运算量小、准确,适用于机械臂的实时控制应用;所设计的五自由度机械臂的时滞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机械臂轨迹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五自由度机械臂 运动学 雅可比矩阵 时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n der Pol系统极限环幅值的时滞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钱长照 彭献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5年第2期25-28,共4页
对含有时滞位移和时滞速度的vanderPol方程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了时滞参数对vanderPol方程极限环幅值的影响.首先采用摄动法从理论上推导出极限环幅值与时滞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时滞参数对幅值大小的影响,并着重讨论了不改变振动频率情... 对含有时滞位移和时滞速度的vanderPol方程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了时滞参数对vanderPol方程极限环幅值的影响.首先采用摄动法从理论上推导出极限环幅值与时滞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时滞参数对幅值大小的影响,并着重讨论了不改变振动频率情况下对幅值的控制.最后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 der 极限环 幅值 时滞控制 l系统 POL方程 参数 计算结果 方法验证 数值计算 振动频率 摄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随机平均的最优时滞控制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应祖光 洪沁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8年第3期260-264,共5页
基于时滞系统的随机平均法与随机动态规划原理,提出一种非线性系统的随机最优时滞控制方法.先应用时滞随机平均法,将非线性系统的随机最优时滞控制问题变换成非时滞的最优控制问题;再根据随机动态规划原理,建立其动态规划方程;由此确定... 基于时滞系统的随机平均法与随机动态规划原理,提出一种非线性系统的随机最优时滞控制方法.先应用时滞随机平均法,将非线性系统的随机最优时滞控制问题变换成非时滞的最优控制问题;再根据随机动态规划原理,建立其动态规划方程;由此确定最优时滞控制律;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该时滞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时滞控制 非线性随机系统 随机动态规划 随机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控制系统的 PID 参数自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智 王劲岭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69-72,共4页
针对工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二阶时滞系统,利用开关阶跃响应法辨识被控过程的特征参数,然后用文中所给的整定公式可以非常简单地求出PID参数,经过大量仿真实验。
关键词 PID控制 仿真 时滞控制系统 自整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时滞控制系统Runge-Kutta方法的IS稳定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田献珍 余越昕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41-46,共6页
研究求解非线性时滞控制系统的Runge-Kutta方法的IS稳定性,首先给出非线性时滞控制系统理论解IS稳定的充分条件,在约束网格下,将(k,l)为代数稳定的Runge-Kutta方法求解该系统,获得了方法IS稳定的条件.
关键词 非线性时滞控制系统 RUNGE-KUTTA方法 IS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控制系统鲁棒稳定的充分条件
8
作者 张志飞 刘祖润 黄向红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03-105,118,共4页
Lurie 时滞控制系统是实用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控制系统,通过构造Lyapunov 函数,提出了确定性时滞控制系统和不确定性时滞控制系统Robust 稳定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鲁棒稳定 矩阵 特征值 时滞控制系统 充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时滞控制系统鲁棒绝对稳定性的LMI方法
9
作者 何勇 吴敏 张先明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6-539,共4页
针对区间Lurie时滞控制系统,基于区间矩阵的等价描述和S 过程,构造了关于Lurie型Lyapunov泛函中正定矩阵和积分项系数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通过LMI的解构造的Lyapunov泛函来保证系统的鲁棒绝对稳定性,不必选择和调整参数;讨论了非线... 针对区间Lurie时滞控制系统,基于区间矩阵的等价描述和S 过程,构造了关于Lurie型Lyapunov泛函中正定矩阵和积分项系数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通过LMI的解构造的Lyapunov泛函来保证系统的鲁棒绝对稳定性,不必选择和调整参数;讨论了非线性机构分别具有无穷扇形角、有限扇形角约束的情形,所获结果适用于系统具有多个非线性执行机构的情形;通过实例分析了扇形角的大小与鲁棒稳定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Lurie时滞控制系统 鲁棒性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时变时滞控制系统的绝对稳定性(英文)
10
作者 张发明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2-435,共4页
利用Razumikhin技术与向量不等式的方法 ,研究具有多个时变时滞的控制系统的绝对稳定性问题 ,并通过优化参数得到具有较低保守性的时滞相关结果 .
关键词 时滞控制系统 绝对稳定性 Razumikhin技术 向量不等式 优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时滞控制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东海 赵寿根 +1 位作者 何玉金 李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9-55,共7页
准零刚度隔振器可以通过正负刚度并联来实现。研究了一种由三弹簧系统并联而成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在简谐力激励下的动力学特性,并引入线性位移时滞控制策略。通过平均法分析得到系统在简谐力激励下的响应特性,并利用一阶李亚普洛夫近似稳... 准零刚度隔振器可以通过正负刚度并联来实现。研究了一种由三弹簧系统并联而成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在简谐力激励下的动力学特性,并引入线性位移时滞控制策略。通过平均法分析得到系统在简谐力激励下的响应特性,并利用一阶李亚普洛夫近似稳定理论和劳斯-赫尔维茨准则分析了受控系统的稳定性和跳跃现象以及Hopf分叉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时滞控制可以有效地改善准零刚度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抑制系统跳跃现象的发生;通过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避免系统发生Hopf分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零刚度 隔振器 时滞控制 稳定性 HOPF分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执行器故障的连续时间系统的可靠时滞控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乔军丽 贾新春 刘博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研究了带有执行器故障的连续时间系统的可靠的时滞状态反馈控制问题.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了连续系统存在可靠时滞状态反馈控制器的LM I形式的充分判据,该判据是时滞相关的.所设计的时滞状态反馈控制器可以... 研究了带有执行器故障的连续时间系统的可靠的时滞状态反馈控制问题.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了连续系统存在可靠时滞状态反馈控制器的LM I形式的充分判据,该判据是时滞相关的.所设计的时滞状态反馈控制器可以容忍执行器的一定故障,并且保证整个闭环系统是渐近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控制 执行器故障 时滞控制 LMI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时滞控制的准零刚度隔振器的隔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东海 赵寿根 +1 位作者 何玉金 李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8-1175,共8页
采用一对斜置弹簧作为负刚度元件,与垂直弹簧并联组成准零刚度非线性隔振器,从而增大系统的隔振频率范围。并引入线性位移时滞控制。通过平均法分析得到系统在简谐力激励下的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刚度系统在引入线性位移时滞... 采用一对斜置弹簧作为负刚度元件,与垂直弹簧并联组成准零刚度非线性隔振器,从而增大系统的隔振频率范围。并引入线性位移时滞控制。通过平均法分析得到系统在简谐力激励下的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刚度系统在引入线性位移时滞控制时的力传递特性,给出了时滞控制对力传递率的影响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无论受控系统是在低频段还是高频段,该隔振器的隔振性能均比等效的线性隔振器要好,而受控系统的隔振性能优于不受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零刚度 隔振器 时滞控制 力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时滞控制的多时滞中立型非线性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存臣 刘永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共7页
本文提出了控制回路中含有时滞的多时滞中立型非线性大型控制系统的分散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在某些确定的条件下,分别讨论了控制系统的一些设计方法,根据趋近率的概念和方法,设计了局部分散变结构控制器和多层分散结构控制器。
关键词 变结构控制 中立型大型控制系统 局部分散控制 多层分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GWO算法和滤波Smith预估器的气弹系统时滞控制
15
作者 李迺璐 范瑞杰 +1 位作者 骆紫薇 曹智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9-228,共10页
气弹控制系统的驱动器、闭环信号回路在实际中会存在时滞环节,由于气弹敏感性和环境复杂性,时滞会引起控制信号迟延并导致气弹控制极速恶化、甚至造成系统失稳,该问题以往研究较少。针对翼型时滞气弹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BRGWO算法... 气弹控制系统的驱动器、闭环信号回路在实际中会存在时滞环节,由于气弹敏感性和环境复杂性,时滞会引起控制信号迟延并导致气弹控制极速恶化、甚至造成系统失稳,该问题以往研究较少。针对翼型时滞气弹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BRGWO算法和改进型滤波Smith的最优气弹控制方法。首先,引入二阶滤波器改进Smith预估器,设计了翼型气弹控制器;然后,创新设计了一种双向随机灰狼优化算法(bidirectional random grey wolf optimization, BGWO),提高了时滞下气弹控制参数的全局寻优能力,该算法改进了不同等级灰狼的狩猎策略,提高跳出非理想值机率、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利用最小增益原理,在理论上证明了闭环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对比传统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灰狼优化算法)和多种已有控制器(经典Smith、PI-PD型Smith和传统滤波Smith预估器),该方法具有更强的时滞补偿能力和更优的气弹控制性能,在不确定时滞、不确定风速、刚度变化和驱动干扰等算例下,保持了优良的时滞气弹控制效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弹系统 时滞控制 滤波Smith预估器 双向随机灰狼优化算法(BRGWO) 多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研究
16
作者 王道航 孙博 +2 位作者 刘春霞 周紫怡 刘羽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研究了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情况.基于黏弹性非线性Zener模型,引入时滞控制器,建立了时滞反馈黏弹性隔振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得到了主共振条件下的近似解析解,并根据Routh-Hurwitz理论获取了系统的稳定... 研究了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情况.基于黏弹性非线性Zener模型,引入时滞控制器,建立了时滞反馈黏弹性隔振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得到了主共振条件下的近似解析解,并根据Routh-Hurwitz理论获取了系统的稳定性条件;最后,分析了时滞参数与黏弹性隔振系统振动行为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时滞控制器能够有效地对黏弹性竖向振动系统的不稳定行为和振动幅值进行控制,且时滞参数可作为独立变量调控系统振动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利用时滞控制提高黏弹性隔振系统竖向振动稳定性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隔振器 非线性振动 反馈控制 Zener模型 多尺度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机械臂的时滞最优跟踪控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滕悠优 蔡国平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9-403,共5页
采用最优跟踪控制方法对柔性机械臂线性化主动控制中的时滞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采用一种积分变换,将包含时滞项的动力学方程转换成形式上不包含时滞项的标准形式,然后根据最优跟踪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律。在每一步控制律的计算中,不但包含... 采用最优跟踪控制方法对柔性机械臂线性化主动控制中的时滞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采用一种积分变换,将包含时滞项的动力学方程转换成形式上不包含时滞项的标准形式,然后根据最优跟踪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律。在每一步控制律的计算中,不但包含有当前步的状态反馈,而且包含有前若干步控制的线性组合。文中还给出了一个模态坐标的提取方法。仿真结果显示,若对时滞不处理,控制系统会在很小时滞量时出现发散;当控制系统中的时滞量不大时,本文的线性化时滞控制设计能够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当系统存在较大时滞量时,线性化时滞控制设计的有效范围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最优跟踪控制 时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时滞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主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雪媛 郑冠男 杨国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99-1906,共8页
针对当前考虑时滞的机翼颤振主动控制研究多集中在只考虑某一通道存在固定时滞的问题,为解决控制回路前向和反馈通道都可能存在不确定时滞的情况,提出了具有时滞补偿功能的控制方法,实现对双向通道不确定时滞的颤振控制。在控制系统回... 针对当前考虑时滞的机翼颤振主动控制研究多集中在只考虑某一通道存在固定时滞的问题,为解决控制回路前向和反馈通道都可能存在不确定时滞的情况,提出了具有时滞补偿功能的控制方法,实现对双向通道不确定时滞的颤振控制。在控制系统回路传输的数据中附加"时间戳"标志。在反馈通道,考虑系统状态不完全可测,设计时滞补偿状态预估器;在前向通道,提出了基于状态反馈的时滞补偿预测控制器。分析了使用所提时滞补偿策略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含间隙非线性的翼型为被控对象,对其发生颤振时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存在不确定时滞的颤振控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不同通道的时滞大小对颤振控制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时滞补偿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颤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控制性能影响上,基于状态反馈的控制方法,其控制效果受反馈通道时滞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抑制 间隙非线性 时滞控制系统 状态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参数不确定的专家Smith预估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665-669,共5页
论述Smith预估器的结构、模型精确时的Smith预估控制.针对时滞参数不确定时Smith预估器稳定性能变差,从理论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采用专家方法实时调节控制参数,改善Smith预估控制的性能.仿真结果说明了本文提... 论述Smith预估器的结构、模型精确时的Smith预估控制.针对时滞参数不确定时Smith预估器稳定性能变差,从理论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采用专家方法实时调节控制参数,改善Smith预估控制的性能.仿真结果说明了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专家系统 预估器 时滞控制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系统的时滞观测器控制
20
作者 钟庆昌 谢剑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7-300,共4页
分析了时滞观测器控制的基本算法 ,给出时滞观测器控制系统的结构 .时滞观测器是利用系统过去的状态信息、状态变化的信息以及过去的激励信息来估计当前系统存在的不确定性、外部扰动 .仿真结果表明 ,时滞观测器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抑制... 分析了时滞观测器控制的基本算法 ,给出时滞观测器控制系统的结构 .时滞观测器是利用系统过去的状态信息、状态变化的信息以及过去的激励信息来估计当前系统存在的不确定性、外部扰动 .仿真结果表明 ,时滞观测器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抑制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所受的外部干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控制 观测器 不确定性 不确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