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音速飞行器机翼颤振的时滞反馈控制 被引量:9
1
作者 齐欢欢 徐鉴 方明霞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8,共9页
采用时滞反馈主动控制方法对超音速飞行器机翼颤振进行控制,以提高飞行器机翼系统的颤振临界速度.首先根据二元机翼的力学模型,制定时滞反馈控制策略并建立时滞反馈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别对无控、零时滞反馈控制和有时滞反馈控制系统... 采用时滞反馈主动控制方法对超音速飞行器机翼颤振进行控制,以提高飞行器机翼系统的颤振临界速度.首先根据二元机翼的力学模型,制定时滞反馈控制策略并建立时滞反馈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别对无控、零时滞反馈控制和有时滞反馈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获得时滞反馈控制系统的颤振稳定性边界.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时域数值模拟,验证理论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时滞量,可有效提高飞行器机翼的颤振临界速度,且控制策略简单,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 颤振 时滞反馈控制 稳定区域 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螺系统的受迫振动及其时滞反馈控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欣业 张利娟 张华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3-68,共6页
对简谐激励下陀螺系统的受迫振动及其在含时滞的位移和速度反馈控制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两自由度陀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考虑主共振和1:1内共振的情况,采用平均法得到了平均方程。通过对平均方程进行化简,... 对简谐激励下陀螺系统的受迫振动及其在含时滞的位移和速度反馈控制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两自由度陀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考虑主共振和1:1内共振的情况,采用平均法得到了平均方程。通过对平均方程进行化简,得到关于系统振幅的分岔方程,分别讨论各个参数对系统振幅的影响。根据奇异性理论,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分岔行为的影响。对受迫陀螺系统施加含时滞的位移和速度反馈控制,讨论反馈增益和时滞对系统振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振动式陀螺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时滞反馈控制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治时滞反馈控制系统的周期解分岔和混沌 被引量:18
3
作者 徐鉴 陆启韶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3-451,共9页
研究时滞反馈控制对具有周期外激励非线性系统复杂性的影响机理,研究对应的线性平衡态失稳的临界边界,将时滞非线性控制方程化为泛函微分方程,给出由Hopf分岔产生的周期解的解析形式。通过分析周期解的稳定性得到周期解的失稳区域,使用... 研究时滞反馈控制对具有周期外激励非线性系统复杂性的影响机理,研究对应的线性平衡态失稳的临界边界,将时滞非线性控制方程化为泛函微分方程,给出由Hopf分岔产生的周期解的解析形式。通过分析周期解的稳定性得到周期解的失稳区域,使用数值分析观察到时滞在该区域可以导致系统出现倍周期运动、锁相运动、概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以及两条通向混沌的道路:倍周期分岔和环面破裂。其结果表明,时滞在控制系统中可以作为控制和产生系统的复杂运动的控制“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反馈控制 非线性非自治系统 微分方程 分岔 混沌 动力学 周期解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间歇非线性时滞反馈控制一维Logistic系统的混沌运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扬正 李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3-57,共5页
提出用间歇非线性时滞反馈控制混沌的方法利用分岔图和Lyapunov指数等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形式为u(Xn,Xn-k)=c·Xn·Xn-k的非线性时滞反馈,可以对一维Logistic系统的混沌进行有效的控制,只要选定合适的反馈系数C、时滞参数... 提出用间歇非线性时滞反馈控制混沌的方法利用分岔图和Lyapunov指数等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形式为u(Xn,Xn-k)=c·Xn·Xn-k的非线性时滞反馈,可以对一维Logistic系统的混沌进行有效的控制,只要选定合适的反馈系数C、时滞参数k和问歇反馈周期N,就可以将系统从混沌状态控制到稳定的周期状态,而且被控系统的稳态周期数是选定的间歇反馈周期N的整数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非线性时滞反馈控制 一维Logistic系统 混沌运动 混沌控制 周期态 分岔图 LYAPUNOV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混沌金融模型的时滞反馈控制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昌进 段振华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92-1404,共13页
该文研究了一类分数阶金融模型的混沌控制问题.运用时滞反馈控制法成功控制了金融模型的混沌行为,建立了该模型平衡点稳定及Hopf分支存在的充分条件,揭示了时滞和分数阶的阶数对该模型的稳定性和分支的影响.计算机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 该文研究了一类分数阶金融模型的混沌控制问题.运用时滞反馈控制法成功控制了金融模型的混沌行为,建立了该模型平衡点稳定及Hopf分支存在的充分条件,揭示了时滞和分数阶的阶数对该模型的稳定性和分支的影响.计算机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维持金融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模型 分数阶 HOPF分支 稳定性 混沌控制 时滞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反馈控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1
6
作者 蔡国平 陈龙祥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8,共8页
近几十年来,时滞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大量关注,研究者在时滞系统的稳定性、非线性、辨识、时滞消除与利用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作者十多年来在时滞系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时滞辨识... 近几十年来,时滞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大量关注,研究者在时滞系统的稳定性、非线性、辨识、时滞消除与利用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作者十多年来在时滞系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时滞辨识、两种基于时滞方程的控制律的设计方法、时滞鲁棒控制律的设计、时滞正反馈控制技术、非线性结构时滞控制律的设计、时滞实验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反馈控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滞反馈控制系统抑制次同步谐振 被引量:4
7
作者 任先文 孔祥实 令晓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4-29,共6页
现今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其由于系统自身机构可能会引起次同步谐振从而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为了降低次同步谐振带来的影响,以IEEE Second Benchmark Model作为基础模型,介绍了基于时滞反馈理论所设计的新型... 现今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其由于系统自身机构可能会引起次同步谐振从而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为了降低次同步谐振带来的影响,以IEEE Second Benchmark Model作为基础模型,介绍了基于时滞反馈理论所设计的新型控制器并运用其来抑制由于次同步谐振所引起的轴系扭曲。同时借助于特征根聚类法(CTCR)计算出时滞反馈控制器的稳定时间延迟区域。最后以非线性模型的时域仿真来校验时滞反馈控制器抑制次同步轴系谐振的效果,通过仿真可以得出时滞反馈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抑制次同步谐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时滞反馈控制系统 特征根聚类法 电力系统稳定性 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结构的不确定混沌系统时滞反馈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樊春霞 姜长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8-241,共4页
针对不确定性混沌系统,提出一种具有很好鲁棒性的时滞反馈控制.应用变结构方法设计控制器,实现了快速跟踪混沌系统的不稳定周期轨道.利用梯度下降法获得不稳定周期值,解决了需要预先知道不稳定周期的困难.以Rossler和Lorenz系统为例,进... 针对不确定性混沌系统,提出一种具有很好鲁棒性的时滞反馈控制.应用变结构方法设计控制器,实现了快速跟踪混沌系统的不稳定周期轨道.利用梯度下降法获得不稳定周期值,解决了需要预先知道不稳定周期的困难.以Rossler和Lorenz系统为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混沌系统 时滞反馈控制 跟踪控制 不稳定性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时滞反馈控制的非线性主动悬架系统的稳定性、分岔和混沌 被引量:8
9
作者 邵素娟 任传波 +1 位作者 荆栋 颜廷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1-290,共10页
研究了具有时滞反馈控制的非线性主动悬架系统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悬架弹簧和阻尼的非线性特性。运用广义Sturm准则推导了时滞无关稳定区域的临界增益和稳定性开关的临界时滞。在不同稳定性区间内选取参数组合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理论分析... 研究了具有时滞反馈控制的非线性主动悬架系统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悬架弹簧和阻尼的非线性特性。运用广义Sturm准则推导了时滞无关稳定区域的临界增益和稳定性开关的临界时滞。在不同稳定性区间内选取参数组合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在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利用分岔图、庞加莱映射图和时域图,研究了在路面激励下的悬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增益系数和阻尼系数g~ζ1平面内存在一个小的参数区间来实现时滞无关稳定性,并且区间范围随着悬架阻尼系数的增加而增大。当受控系统不具有时滞无关稳定性时,系统会随着时滞的变化而发生稳定性切换,这些稳定性开关对应时滞跨越临界值时发生的Hopf分岔。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时滞作为分岔参数,观察到系统由准周期运动通往混沌运动的途径:准周期环面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主动悬架系统 时滞反馈控制 稳定性开关 分岔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刚度时滞反馈控制动力吸振器的等峰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代晗 赵艳影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0-1732,共13页
相比于传统动力吸振器,负刚度动力吸振器同时具有更好的减振能力和更宽的有效减振频带宽度,为了进一步降低共振峰幅值,在负刚度吸振器系统耦合时滞反馈控制.对负刚度时滞反馈控制动力吸振器系统进行等峰优化设计,优化设计的准则是:第一... 相比于传统动力吸振器,负刚度动力吸振器同时具有更好的减振能力和更宽的有效减振频带宽度,为了进一步降低共振峰幅值,在负刚度吸振器系统耦合时滞反馈控制.对负刚度时滞反馈控制动力吸振器系统进行等峰优化设计,优化设计的准则是:第一和第二共振峰的峰值相等;同时兼顾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在优化时的最大共振峰幅值小于被动负刚度吸振器系统的反共振峰幅值,另一目标是在优化时共振峰幅值与反共振峰幅值差小于被动吸振器系统.接着,通过设计和调节负刚度系数、吸振器阻尼系数和时滞反馈控制系数对控制系统进行等峰优化设计.最后,在降低幅值的同时,分析结构参数对有效减振频带宽度的影响.经过等峰优化之后,选择本文的一组结构参数与两个典型的模型进行对比.为了定量比较不同模型的降幅效果,定义了减幅百分比,研究发现在有效减振频带区间内减幅百分比超过40%以上.结果表明,通过等峰优化准则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和调节增益系数和时滞量,共振峰幅值的减幅百分比也近似达到40%,也可以调节增益系数和时滞量,使得幅频响应曲线具有较宽的有效减振频带和较低的共振峰幅值与反共振峰幅值的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刚度 等峰优化 时滞反馈控制 动力吸振器 频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悬架系统的时滞反馈控制及其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建均 孙艺瑕 李胜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8,共5页
针对汽车悬架系统的时滞反馈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时滞反馈控制参数的优化策略。首先,建立了时滞加速度反馈控制下1/4汽车悬架系统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利用理论推导得到了车身和车轮加速度幅值与路面激励频率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特征值法... 针对汽车悬架系统的时滞反馈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时滞反馈控制参数的优化策略。首先,建立了时滞加速度反馈控制下1/4汽车悬架系统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利用理论推导得到了车身和车轮加速度幅值与路面激励频率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特征值法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反馈增益系数和时滞两参数平面上的系统稳定性分区图,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最后,以最小的车身加速度幅值为优化目标,以反馈增益系数和时滞为优化参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了不同路面激励频率下反馈增益系数和时滞的最优值。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被动汽车悬架系统,最优时滞反馈控制下汽车悬架系统的隔振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频率1 Hz^20 Hz内,车身的加速度幅值至少可降低1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悬架系统 隔振 时滞反馈控制 参数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刚度时滞反馈控制动力吸振器的反共振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代晗 赵艳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3,35,共11页
提出一种含接地负刚度弹簧的时滞动力吸振器的反共振峰最小优化方法。首先,研究的模型不考虑时滞位移控制和主系统的阻尼,利用固定点理论得到接地负刚度系统的最优结构参数。其次,考虑优化调节负刚度系数,利用反共振峰最小准则,把反共... 提出一种含接地负刚度弹簧的时滞动力吸振器的反共振峰最小优化方法。首先,研究的模型不考虑时滞位移控制和主系统的阻尼,利用固定点理论得到接地负刚度系统的最优结构参数。其次,考虑优化调节负刚度系数,利用反共振峰最小准则,把反共振点幅值控制在给定的足够小的范围内,得到一组最优结构参数,使调控的反共振频率频带最宽。接着,调节主系统的阻尼系数,得到最终的一组最优结构参数。最后,通过幅频响应和时间历程响应曲线证明了反共振峰最小准则的正确性,并且将该研究结果与其他两种等峰优化的吸振器模型的减振效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接地负刚度时滞动力吸振器减振效果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刚度 反共振点 时滞反馈控制 动力吸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位移时滞反馈控制对车身减振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克辉 任传波 +3 位作者 张永国 许震 周鹏程 陈雅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12259-12267,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位移时滞反馈控制对车身减振性能的影响。以考虑轮胎阻尼的1/4车辆悬架模型为基础,分别构建车身位移时滞和轮胎位移时滞两种不同状态反馈控制,通过利用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和多项式判别理论分别得到不同位移时滞反馈控... 为了研究不同位移时滞反馈控制对车身减振性能的影响。以考虑轮胎阻尼的1/4车辆悬架模型为基础,分别构建车身位移时滞和轮胎位移时滞两种不同状态反馈控制,通过利用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和多项式判别理论分别得到不同位移时滞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区间。在优化参数范围和约束条件下,以车身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为优化目标,采用粒子群算法获得不同控制策略的优化参数。仿真结果表明:相同外部激励下轮胎位移时滞状态反馈控制有较大的稳定性区域和更佳的减振效果,可有效改善车身的振动响应,对进一步研究时滞状态反馈控制在车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反馈控制 粒子群算法 稳定性区间 车身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临界混沌系统的驱动和时滞反馈控制同步
14
作者 王海 涂俐兰 徐树立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9年第2期77-81,共5页
利用驱动和时滞反馈控制的混合方法,从理论上提出了渐近同步的新标准。其中,只要设置两个控制器就能使得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达到完全同步,而且这种同步是时滞无关的同步。最后的数值模拟也表明提出的理论结果是正确和有效的。
关键词 Liu系统 混沌 时滞反馈控制 驱动 渐近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辊轧机辊系主共振时滞反馈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和东平 王涛 +2 位作者 任忠凯 冯光 刘元铭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52-1561,共10页
金属复合板波纹辊轧制成形是一项变革技术,在复合板轧制成形的过程中,轧制界面的非线性阻尼以及上下波纹辊之间的非线性刚度都可能导致主共振的发生,造成辊缝的波动.考虑了波纹辊轧机波纹界面间的非线性阻尼和非线性刚度,建立了波纹辊... 金属复合板波纹辊轧制成形是一项变革技术,在复合板轧制成形的过程中,轧制界面的非线性阻尼以及上下波纹辊之间的非线性刚度都可能导致主共振的发生,造成辊缝的波动.考虑了波纹辊轧机波纹界面间的非线性阻尼和非线性刚度,建立了波纹辊轧机两自由度垂直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奇异值理论和相平面法讨论了波纹辊轧机辊系自治下的稳定性,运用多尺度法求解了波纹辊轧机辊系在波纹界面激励下主共振的解析近似解和幅频特性方程.分析了非线性刚度系数、非线性阻尼系数、系统阻尼系数、轧制力的幅值等参数对主共振的影响.设计了线性和非线性复合作用的时滞反馈控制器来对波纹辊系的主共振进行控制,并且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辊轧机 主共振 幅频特性 时滞反馈控制 多尺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非线性减振系统联合时滞反馈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成 赵艳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24-30,共7页
主要研究列车运行过程中垂直方向上的非线性振动特性,以及车体振动的时滞反馈主动控制。首先建立二自由度非线性悬挂系统模型,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利用模态分析进行解耦,再结合多尺度法求解方程组的近似解析表达式。然后以1∶3内共... 主要研究列车运行过程中垂直方向上的非线性振动特性,以及车体振动的时滞反馈主动控制。首先建立二自由度非线性悬挂系统模型,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利用模态分析进行解耦,再结合多尺度法求解方程组的近似解析表达式。然后以1∶3内共振为例,通过6组外激励和时滞的情况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共振频率的外激励项和不同阶数的时滞项对车体振幅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来验证解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含有时滞项的非线性振动系统,多频的外激励使车体振幅最大。线性时滞项系统的稳定性比非线性时滞项系统稳定性高,通过调节合理的时滞项,对车体能起到很好的减振作用,车体的减振幅度同被动系统相比最高可以达到68.87%。与之相对的,如果其参数选择不当,车体的振幅将会增大,振动变得更加恶劣。研究结果有助于列车悬挂系统的振动进一步完善,同时也为时滞减振器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 非线性 内共振 时滞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道航 孙博 +2 位作者 刘春霞 周紫怡 刘羽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研究了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情况.基于黏弹性非线性Zener模型,引入时滞控制器,建立了时滞反馈黏弹性隔振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得到了主共振条件下的近似解析解,并根据Routh-Hurwitz理论获取了系统的稳定... 研究了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情况.基于黏弹性非线性Zener模型,引入时滞控制器,建立了时滞反馈黏弹性隔振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得到了主共振条件下的近似解析解,并根据Routh-Hurwitz理论获取了系统的稳定性条件;最后,分析了时滞参数与黏弹性隔振系统振动行为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时滞控制器能够有效地对黏弹性竖向振动系统的不稳定行为和振动幅值进行控制,且时滞参数可作为独立变量调控系统振动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利用时滞控制提高黏弹性隔振系统竖向振动稳定性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隔振器 非线性振动 时滞反馈控制 Zener模型 多尺度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反馈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输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洪波 曹蕊 +1 位作者 汪建新 于均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7-352,共6页
为研究时滞反馈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输出的影响规律,扩大超磁致伸缩伸缩换能器的使用范围。通过分析换能器工作原理,建立时滞反馈控制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求解得到系统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下的输出响应。仿真... 为研究时滞反馈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输出的影响规律,扩大超磁致伸缩伸缩换能器的使用范围。通过分析换能器工作原理,建立时滞反馈控制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求解得到系统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下的输出响应。仿真分析得知:无时滞反馈控制系统的输出呈硬式非线性特性;与无时滞反馈系统相比,位移和速度时滞反馈控制的换能器通过调整控制增益或时滞可有效降低系统的振动幅值、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下的换能器能够在不改变系统振幅的条件下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将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的换能器应用于能量回收系统中,仿真发现:调整控制增益不仅能够改变能量回收系统的有效频带范围,也可以调整系统的感应电压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反馈控制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 非线性振动 输出 能量回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速度反馈控制下的架空输电线减振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萌琦 胡茂明 +2 位作者 杨曙光 包婉玉 闵光云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为保证我国电力能源输送通道安全,减小舞动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危害,引入轴向时滞速度反馈控制策略对输电线舞动进行控制。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带时滞特征的覆冰输电线非线性舞动方程。经归一化和Galerkin离散后,得到输电线舞动常微分... 为保证我国电力能源输送通道安全,减小舞动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危害,引入轴向时滞速度反馈控制策略对输电线舞动进行控制。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带时滞特征的覆冰输电线非线性舞动方程。经归一化和Galerkin离散后,得到输电线舞动常微分方程。利用多尺度法分别推导了主共振幅频响应方程和一阶稳态近似解,及谐波共振幅频响应方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输电线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共振响应下输电线舞动幅值随时滞值变化呈现出周期性,随控制系数增加而减小,随外部激励增加而增加;不同谐波共振类型表现出不同特性。采取轴向时滞速度反馈控制策略抑制输电线舞动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参数对输电线振动的影响,通过调整时滞参数来调整共振区范围和幅值来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 舞动 速度反馈控制 主共振 谐波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加速度时滞反馈的振动主动控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安方 陈卫东 邵敏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370,510,共7页
在振动主动控制中,基于加速度测量信号,并考虑滤波器群时延引入的时滞,研究了一种时滞控制器设计方法。采用等维方法和状态导数反馈思想,提出一种速度-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控制器不含位移信号,可省去两次数值积分和去直... 在振动主动控制中,基于加速度测量信号,并考虑滤波器群时延引入的时滞,研究了一种时滞控制器设计方法。采用等维方法和状态导数反馈思想,提出一种速度-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控制器不含位移信号,可省去两次数值积分和去直流分量、趋势项这两个过程,并可避免由两次数值积分带来的累积误差。以粘帖有压电陶瓷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智能梁为控制对象,采用该控制器控制其自由振动,并与速度-加速度反馈控制效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当采用速度-加速度反馈直接控制时滞系统时,若时滞超出其稳定区间,该方法失效,而速度-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方法则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加速度 状态导数 速度-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