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D资源投入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时滞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赵喜仓 陈海波 李健民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研究表明,我国R&D活动具有明显的趋利性,R&D资源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平均影响时滞为2年。要提高R&D资源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近期应着眼于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培育基础研究基地和知识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体系... 研究表明,我国R&D活动具有明显的趋利性,R&D资源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平均影响时滞为2年。要提高R&D资源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近期应着眼于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培育基础研究基地和知识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同时尽快建立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R&D资源投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资源投入 经济发展 影响时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诱导效应及其时滞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童光荣 高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7-99,共3页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的诱导效应及其时滞问题:在对政府R&D支出与企业R&D支出关系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政府部门R&D支出与企业部门R&D支出回归模型以及分布滞后模型。...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的诱导效应及其时滞问题:在对政府R&D支出与企业R&D支出关系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政府部门R&D支出与企业部门R&D支出回归模型以及分布滞后模型。模型结果显示:我国政府部门R&D支出对企业部门R&D支出具有诱导效应,企业部门R&D支出不仅取决于当期政府部门R&D支出,还明显与前期政府部门R&D支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府支出 企业 诱导效应 时滞分析 研究与开发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时滞分析算法的化工过程故障定位 被引量:5
3
作者 贺丁 舒逸聃 赵劲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65-3172,共8页
在现代化工过程中,故障在局部出现后往往会通过物流连接、控制系统的作用下传递到整个流程。识别故障的传播机理,诊断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对于生产的经济性或安全性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时滞分析是一种基于数据的算法,具有不依赖机理模型,获... 在现代化工过程中,故障在局部出现后往往会通过物流连接、控制系统的作用下传递到整个流程。识别故障的传播机理,诊断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对于生产的经济性或安全性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时滞分析是一种基于数据的算法,具有不依赖机理模型,获得的结果易于解读等特性,被认为是一种很实用的故障识别算法。将小波降噪技术、全流程节点划分等方法与时滞分析算法相结合,可以较好地克服化工过程在线数据的强噪声特点以及模型中冗余时滞的干扰,改进的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具有化工全流程诊断的能力。通过对TE模型的故障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对异常工况进行故障隔离,并能给出扰动传播路径,有助于故障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分析 小波降噪 故障定位 TE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pfield网络的时滞分析故障诊断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贺丁 赵劲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3-640,共8页
振荡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对全流程运行性能有显著影响的故障类型,仅基于数据幅值域知识的故障诊断方法对这一类故障诊断性能不佳。时滞分析基于数据信号时域知识,根据波形相关性分析变量之间因果关系,通过得到的因果模型确定故障完整传... 振荡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对全流程运行性能有显著影响的故障类型,仅基于数据幅值域知识的故障诊断方法对这一类故障诊断性能不佳。时滞分析基于数据信号时域知识,根据波形相关性分析变量之间因果关系,通过得到的因果模型确定故障完整传播路径,可进一步识别出扰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将Hopfield网络与时滞分析相结合,解决了时滞分析当变量数众多时,从变量对的因果关系难以得到故障传播路径的问题,并同时讨论了时滞分析数据窗选取、对称时滞确立等的原则,提升了故障传播路径建立的准确度,建立了基于时滞分析的完备的故障诊断策略,最后通过TE模型验证了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分析 HOPFIELD网络 旅行商问题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降雨及库水位因素的滑坡时滞分析与预测——以三峡库区新铺滑坡为例 被引量:24
5
作者 黄观文 王家兴 +2 位作者 杜源 白正伟 王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1-631,共11页
降雨及库水位涨落是引起库岸滑坡形变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但滑坡位移速率对此类诱发因素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人类对滑坡所处运动状态的判断与预测。针对常规预测模型中未考虑时滞效应的问题,利用三峡库区新铺滑坡的GNSS位移监... 降雨及库水位涨落是引起库岸滑坡形变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但滑坡位移速率对此类诱发因素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人类对滑坡所处运动状态的判断与预测。针对常规预测模型中未考虑时滞效应的问题,利用三峡库区新铺滑坡的GNSS位移监测数据、奉节气象站降雨数据以及三峡库区库水位涨落数据,通过对监测区内9个GNSS监测点的位移速率序列与降雨量、库水位高程序列进行时滞互相关分析,确定时滞参数,进而应用多变量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建立了时滞GM(1,3)预测模型,并对滑坡位移速率进行预测验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新铺滑坡位移速率与降雨量显著相关,对降雨量的响应滞后时间约为5 d,滑体中后部受降雨影响比前缘更明显;位移速率与库水位高程高度相关,对三峡库区库水位涨落的响应滞后时间约为31 d,滑坡前缘受库水位涨落影响更明显,且离长江越近,滞后时间越短;利用加入时滞参数的时滞GM(1,3)模型进行预测,模型拟合优度达到0.702,相比GM(1,1)模型和未顾及时滞因素的GM(1,3)模型,预测精度分别提升了53.8%和58.3%,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分别降低了7.19%和7.47%,在滑坡位移速率预测及库岸滑坡防灾减灾领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预测 库岸滑坡 互相关分析 时滞分析 GM(1 3) 灰色模型 新铺滑坡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符河流域地下水位与降水量的时滞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齐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54-60,共7页
选取2000~2014年玉符河流域4组孔隙含水层、岩溶含水层水位监测数据及同期济南市降水量数据,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和交叉小波变换对地下水位与降水量的时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地段不同含水层的水位变化规律较为一致,降水量和地下水位... 选取2000~2014年玉符河流域4组孔隙含水层、岩溶含水层水位监测数据及同期济南市降水量数据,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和交叉小波变换对地下水位与降水量的时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地段不同含水层的水位变化规律较为一致,降水量和地下水位存在约1年的连续主震荡周期。自上游到下游,地下水位与降水量的时滞逐渐增大,岩溶水位与降水量的时滞为73.22~117.99 d,孔隙水位与降水量的时滞为75.00~127.52 d。对于相同地段不同的含水层,岩溶水位对降水的时滞整体上小于孔隙水位对降水的时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降水量 时滞分析 交叉小波变换 玉符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汉江流域径流模拟与时滞变化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黄一凡 张翔 +2 位作者 邓梁堃 李宜伦 刘浩源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80,共8页
针对传统水文模型存在参数率定困难、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以及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机器学习原理构建了基于贝叶斯优化算法的长短期记忆(BOLSTM)模型,并将其用于汉江流域径流模拟;基于模拟结果,采用SHAP方法对降雨径流过程中的影响因子... 针对传统水文模型存在参数率定困难、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以及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机器学习原理构建了基于贝叶斯优化算法的长短期记忆(BOLSTM)模型,并将其用于汉江流域径流模拟;基于模拟结果,采用SHAP方法对降雨径流过程中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归因分析,并采用时滞分析方法量化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BOLSTM模型的径流模拟效果较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推迟了降雨对汉江流域出口流量产生影响的时间,降雨6 d后流域出口流量有所增加;而工程建设前则会在降雨5 d后导致流域出口流量发生变化,且工程建设前汉江流域降雨对流域出口流量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长短期记忆网络 机器学习 贝叶斯优化算法 时滞分析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均匀和非均匀异常指数的时滞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巧萍 王盘兴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8-645,共8页
将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异常分解为半球均匀和非均匀两部分,构造了均匀异常指数ξ和非均匀异常指数η。对ξ、η的时滞性分析表明:北(南)半球ξ的时滞性较强,1月(7月)可达1a(3a)以上。η的时滞性较弱,显著时滞通常不足1个月;较强时滞出... 将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异常分解为半球均匀和非均匀两部分,构造了均匀异常指数ξ和非均匀异常指数η。对ξ、η的时滞性分析表明:北(南)半球ξ的时滞性较强,1月(7月)可达1a(3a)以上。η的时滞性较弱,显著时滞通常不足1个月;较强时滞出现在北半球夏季平流层,最长可达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 均匀异常指数 非均匀异常指数 相关分析 短期气候预测 环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独立状态下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9
作者 孙凤琪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39,共4页
针对一类系统矩阵中含有不确定性、系统状态中含有时变时滞的时滞奇异摄动不确定性综合控制系统,进行了时滞独立的稳定性分析.通过构造一种含有奇异摄动的双二次型Lyapunov泛函,推出系统渐近稳定性判据,给出鲁棒稳定区间以及奇异摄动的... 针对一类系统矩阵中含有不确定性、系统状态中含有时变时滞的时滞奇异摄动不确定性综合控制系统,进行了时滞独立的稳定性分析.通过构造一种含有奇异摄动的双二次型Lyapunov泛函,推出系统渐近稳定性判据,给出鲁棒稳定区间以及奇异摄动的最小上界,继而给出相应推论.最后用数值样例说明所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展示了时滞独立情形下的鲁棒稳定性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线性矩阵不等式 独立 LYAPUNOV泛函 分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多时滞奇异摄动控制系统的保性能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凤琪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5,共7页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运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时滞分段分析以及自由权矩阵等方法,针对一类状态向量和控制输入中均含有时变时滞,且系统矩阵中含有不确定性的线性奇异摄动控制系统模型,讨论了其保性能控制问题.设计了一个无记忆状态反...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运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时滞分段分析以及自由权矩阵等方法,针对一类状态向量和控制输入中均含有时变时滞,且系统矩阵中含有不确定性的线性奇异摄动控制系统模型,讨论了其保性能控制问题.设计了一个无记忆状态反馈控制器,构造一种新的性能指标,提出新的Lyapunov泛函,得到了系统鲁棒稳定的充分性判据;给出了保性能控制律和性能指标最小上界,指出系统在保性能同时,对于在0到奇异摄动上界之间的任意摄动量,系统都渐近稳定,进而扩大了稳定界.最后,用数值算例说明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性能控制 不确定性 状态反馈控制 李雅普诺夫泛函 分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资源丰度序列的振荡模态分析
11
作者 王月 杨晓明 朱江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6-274,共9页
为掌握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Katsuwonus pelamis)资源的波动周期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振荡的响应关系,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1990—2019年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的标准化后CPUE时间序列进行振荡周期分解;并用时滞分析方法,获得各波动周... 为掌握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Katsuwonus pelamis)资源的波动周期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振荡的响应关系,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1990—2019年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的标准化后CPUE时间序列进行振荡周期分解;并用时滞分析方法,获得各波动周期和环境周期相应关系强度和相位差。结果表明:1)自由群鲣资源种群波动可以认为是0.3 a、0.6 a、1.5 a、3.5 a和5.5 a等多个周期的振荡叠加综合效应表现。其中0.3 a和0.6 a为资源的季节性波动特征,相对影响较小;而1.5 a和3.5 a的年际波动对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资源变动影响较大(累积方差解释率为46.96%)。2)自由群鲣资源的振荡是环境振荡和鲣生物周期综合作用的反映,其1.5 a的振荡和鲣的初次性成熟年龄有关;3.5 a的振荡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有关。3)3.5 a的振荡与尼诺指数相关系数为0.61,相位差8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群鲣 振荡模态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时滞分析 中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含量对微预混火焰热声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毕笑天 撒博文 +3 位作者 王中豪 扈学超 邵卫卫 张哲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42,I0002,共11页
为了获得氢含量对微预混燃烧热声耦合的影响,该文开展不同氢-甲烷比例下的燃烧热声不稳定实验研究。通过火焰化学自发光图像研究氢含量从0%到100%的燃料燃烧时时均和瞬态的火焰结构,通过脉动压力研究动态特性,并使用时滞分析方法对热声... 为了获得氢含量对微预混燃烧热声耦合的影响,该文开展不同氢-甲烷比例下的燃烧热声不稳定实验研究。通过火焰化学自发光图像研究氢含量从0%到100%的燃料燃烧时时均和瞬态的火焰结构,通过脉动压力研究动态特性,并使用时滞分析方法对热声耦合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氢含量为10%的工况点发生了热声不稳定,且此时在火焰根部发生大面积的熄火和再点火,火焰抬升距离剧烈变化。理论分析得到氢含量为10%的工况点下既满足燃烧器声学一阶纵向固有频率,又满足Rayleigh准则要求的时滞条件,符合发生热声不稳定的条件。化学反应时滞在总时滞中占比至少约65%,这表明化学反应时滞在热声振荡分析中扮演重要角色,预热温度、当量比等影响化学反应时滞的因素对于热声不稳定现象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微预混燃烧器设计,通过时滞调整进行热声振荡被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燃烧 氢微混火焰 火焰结构 热声不稳定 时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2012年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43
13
作者 刘宪锋 朱秀芳 +2 位作者 潘耀忠 李宜展 赵安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331-5342,共12页
利用GIMMS NDVI、MODIS NDVI和气象数据,辅以趋势分析、分段回归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82—2012年我国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30年我国植被NDVI呈缓慢增加趋势,增速为0.2%/10a;植被覆盖变化阶段性特征... 利用GIMMS NDVI、MODIS NDVI和气象数据,辅以趋势分析、分段回归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82—2012年我国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30年我国植被NDVI呈缓慢增加趋势,增速为0.2%/10a;植被覆盖变化阶段性特征明显:即1982—1997年和1997—2012年植被覆盖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分别为1.2%/10a和0.6%/10a,均通过显著水平0.05的检验。(2)空间上,我国陕北黄土高原、西藏中西部以及新疆准格尔盆地等地区植被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而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新疆北部的天山和阿尔泰山以及黄河源和秦巴山区等地区植被NDVI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山区下降尤为显著,说明近年来我国中高纬度山区植被活动呈下降趋势。(3)不同区域植被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存在差异,我国北方地区植被对气温具有较长的响应持续时间;而除云南外,南方地区植被对降水的响应时间存在1—3个月的响应时间,且随着滞后时间的延长,相关性逐渐增大。(4)我国植被覆盖增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驱动的结果,尤其是1999年之后人类活动影响逐渐加强。而我国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山区植被覆盖的下降可能是由于该区降水减少所致,东南沿海地区植被退化则受城市化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空变化 气候变化 时滞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夏季风系统成员与西太平洋副高的相关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余丹丹 张韧 +2 位作者 洪梅 闵锦忠 郭品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4,共7页
利用NCEP/NCAR逐候再分析资料,定义并计算了反映亚洲夏季风系统中各成员变化活动的指标参数,在此基础上用时滞相关分析方法,对亚洲夏季风系统诸成员与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的相关性进行了诊断分析,给出了夏季风系统成员之间相互影响、... 利用NCEP/NCAR逐候再分析资料,定义并计算了反映亚洲夏季风系统中各成员变化活动的指标参数,在此基础上用时滞相关分析方法,对亚洲夏季风系统诸成员与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的相关性进行了诊断分析,给出了夏季风系统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基本作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亚洲夏季风系统成员与西太平洋副高指数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时滞相关,各系统成员与西太平洋副高相互作用、互为反馈,构成了亚洲夏季风系统有机的活动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副高 亚洲夏季风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表温度年内变化规律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永明 覃志豪 沈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利用2005年全年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和气象观测资料,定量分析了地表温度年内变化规律与气候因子之间的时滞响应关系。首先,通过谐波分析方法(Harmonic Analysis of Time Series,HANTS)消除地表温度数据中云的...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利用2005年全年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和气象观测资料,定量分析了地表温度年内变化规律与气候因子之间的时滞响应关系。首先,通过谐波分析方法(Harmonic Analysis of Time Series,HANTS)消除地表温度数据中云的影响,提取地表温度时间序列谐波(即周期变化规律),重建地表温度无云时间序列;然后,利用DEM和纬度数据计算了研究区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并将其与地表温度的年内变化进行时滞相关分析。0.991 6的相关系数表明:太阳辐射是地表温度年周期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地表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相对于太阳辐射时间而言滞后20 d左右;时滞相关分析表明,地表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年内变化规律呈极显著相关,气温的变化相对于地表温度存在约5 d左右的滞后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HANTS 气候因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风险分析的动态贝叶斯分类器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冷翠平 王双成 高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相关因素对宏观经济风险影响的时滞分析是研究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主要采用数量经济方法进行宏观经济风险时滞影响分析方面的研究,但这些方法主要利用时序或非时序信息,不易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k阶多马尔科夫链动态... 相关因素对宏观经济风险影响的时滞分析是研究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主要采用数量经济方法进行宏观经济风险时滞影响分析方面的研究,但这些方法主要利用时序或非时序信息,不易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k阶多马尔科夫链动态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是一种特殊的动态贝叶斯分类器,在该分类器中,属性和类均构成马尔科夫链,通过朴素贝叶斯网络结构将这些马尔科夫链组合在一起形成分类器结构,从而使相关指标的动态和静态信息均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将其用于宏观经济风险时滞影响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分类器在时滞影响分析方面更加可靠和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风险 影响分析 动态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马尔科夫链 识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径流指数的黄河流域近50年气象水文干旱演变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何福力 胡彩虹 +1 位作者 王纪军 王云玲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5,共7页
针对黄河流域近年来干旱频繁发生和水资源匮乏状况,基于1961-2010年黄河流域146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和干流6个水文站的逐月径流资料,采用标准降水指数(SPI)、标准流量指数(SDI)及其相关评估指标,运用趋势、时滞互相关等气候学分析方... 针对黄河流域近年来干旱频繁发生和水资源匮乏状况,基于1961-2010年黄河流域146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和干流6个水文站的逐月径流资料,采用标准降水指数(SPI)、标准流量指数(SDI)及其相关评估指标,运用趋势、时滞互相关等气候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黄河流域气象和水文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流域年气象干旱表现出加剧趋势,且中游干旱化较突出.中游春旱、全流域秋旱和上、下游夏旱均呈加剧趋势,而全流域冬旱出现减轻态势,以上游较突出.沿干流从上游至下游水文干旱呈加重趋势,且自1990s后期开始水文干旱的发生更加频繁,干旱等级也越来越高.流域水文干旱主要与流域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气象干旱有1~5个月的滞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标准降水指数(SPI) 标准流量指数(SDI) 干旱 互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铁水含硅量的模糊预测函数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启会 刘祥官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在高炉炼铁过程中,铁水含硅量既是衡量铁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表征高炉热状态的关键参数.设计了一种比较新颖的预测函数控制模型,计算了影响铁水含硅量变动的几个关键参数的时滞.通过所设计的预测函数控制模型确定了铁水含硅量与这些... 在高炉炼铁过程中,铁水含硅量既是衡量铁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表征高炉热状态的关键参数.设计了一种比较新颖的预测函数控制模型,计算了影响铁水含硅量变动的几个关键参数的时滞.通过所设计的预测函数控制模型确定了铁水含硅量与这些参数之间的近似函数关系,应用该函数就莱钢1号高炉所采集的数据对铁水含硅量进行了局部的预测控制,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炼铁 时滞分析 模糊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铁水硅质量分数的模糊预测函数控制
19
作者 李启会 龚淑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29-1632,共4页
在模糊预测函数控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型算法来预测高炉铁水硅质量分数.基于莱钢1号高炉在线采集的数据,并结合专家语言规则生成模糊规则.控制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主要有:料速、透气性指数、喷煤量、风温、风量,计算得到了各个... 在模糊预测函数控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型算法来预测高炉铁水硅质量分数.基于莱钢1号高炉在线采集的数据,并结合专家语言规则生成模糊规则.控制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主要有:料速、透气性指数、喷煤量、风温、风量,计算得到了各个参数的时滞.应用该算法对高炉铁水硅质量分数进行了局部预测控制,结果表明,改变喷煤量对控制铁水硅质量分数的波动起到明显作用,当喷煤量控制在区间[10 t/h,15.5 t/h]时,铁水硅质量分数在[0.36,0.58]区间内波动,且铁水硅质量分数的波动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炼铁 时滞分析 模糊预测函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植被覆盖对降水与温度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欢 任志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82,4,共5页
应用GIMMS NDVI时间序列遥感数据集合中国大陆188个气象站的温度与降水资料,基于时滞互相关方法和GIS工具,利用中国生态地理区划图分析了中国大陆不同生态地理区植被NDVI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温度、降水年内变化的时滞响应及其空间特征。结... 应用GIMMS NDVI时间序列遥感数据集合中国大陆188个气象站的温度与降水资料,基于时滞互相关方法和GIS工具,利用中国生态地理区划图分析了中国大陆不同生态地理区植被NDVI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温度、降水年内变化的时滞响应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982—2000年中国大陆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NDVI呈现增加趋势。中温带和北亚热带植被NDVI略有减少,边缘热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植被NDVI增加速度显著。植被NDVI与降水和温度之间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中国大陆植被NDVI对气温和降水有滞后效应,并且滞后水平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生态地理区 互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