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取得时效制度对物权法的影响
1
作者 胡宇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z1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取得时效制度 消灭时效 民法 物权法体系 时效取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得时效制度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甘功仁 白彦 丁亮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8-142,共5页
本文回顾了取得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产生的原因 ,评价了我国应否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不同观点 ,指出不同观点争论的核心是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本文着重从取得时效适用的范围和取得时效制度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进... 本文回顾了取得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产生的原因 ,评价了我国应否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不同观点 ,指出不同观点争论的核心是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本文着重从取得时效适用的范围和取得时效制度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一排除了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民法上的适用空间 ,从而得出我国民法中不应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得时效制度 适用性研究 民法 中国 国民 范围 历史沿革 观点 结论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得时效的实践价值与立法设计 被引量:11
3
作者 彭诚信 刘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80,共6页
取得时效是时效制度(含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的一种,许多国家的现行民法大都确认了这两种时效制度。我国《民法通则》仅规定了诉讼时效,《物权法》也没有规定取得时效。取得时效作为民法的重要制度以及物权的取得方式之一,实有建立之必... 取得时效是时效制度(含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的一种,许多国家的现行民法大都确认了这两种时效制度。我国《民法通则》仅规定了诉讼时效,《物权法》也没有规定取得时效。取得时效作为民法的重要制度以及物权的取得方式之一,实有建立之必要。作为各自独立制度的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应分别立法、独立起算,把绝对消灭制度与先占制度结合起来解决长期无权占有人的权利取得问题,以排除适用取得时效时的一些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人 取得时效 先占制度 诉讼时效 消灭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诚信说”若干观点质疑——以取得时效制度验证主观诚信的相关理论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立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2-138,共7页
不以善意为取得时效构成要件的立法例在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居绝对多数,主观诚信说关于大陆法系国家主观诚信的主要舞台是取得时效的观点没有依据;其对英美法系采此种做法的理由分析亦经不住推敲。取得时效中的善意与主观诚信在概念上无... 不以善意为取得时效构成要件的立法例在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居绝对多数,主观诚信说关于大陆法系国家主观诚信的主要舞台是取得时效的观点没有依据;其对英美法系采此种做法的理由分析亦经不住推敲。取得时效中的善意与主观诚信在概念上无法对接。主观诚信的涵义表明其仅仅是揭示了不损害他人权利这样一种最基本的法律意识,没有必要套上主观诚信的神秘光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诚信 善意 取得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得时效未来论:价值与实证 被引量:6
5
作者 马栩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8-62,共5页
在当代社会,取得时效维护秩序、公正之价值已经难以为继,促进效率之实证效果更差强人意,已成为渐趋没落之制度,我国物权立法不应予以采纳。
关键词 取得时效 物权立法 秩序 公正 价值 中国 制度 实证 效率 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取得时效制度的价值与体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义华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206-208,共3页
我国民法现行的单一时效体例的缺陷已凸现 ,取得时效的建立势在必行 ,建议我国未来的民法典采取区分并存的时效体例 ,将诉讼时效与取得时效分别规定 。
关键词 取得时效 价值 区分并存 体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权法》未确立取得时效制度之所失及补救 被引量:4
7
作者 季秀平 《法治研究》 2009年第12期14-19,共6页
由于种种原因,《物权法》未确立取得时效制度。这不利于财产秩序的稳定、交易安全的维护、与遗失物等制度的衔接以及时效制度的完善。我国未来民法典应规定取得时效制度,以补《物权法》之不足。未来民法典对取得时效与诉讼时效应采分立... 由于种种原因,《物权法》未确立取得时效制度。这不利于财产秩序的稳定、交易安全的维护、与遗失物等制度的衔接以及时效制度的完善。我国未来民法典应规定取得时效制度,以补《物权法》之不足。未来民法典对取得时效与诉讼时效应采分立并存的立法模式。知识产权和已登记之不动产不应包括在取得时效的客体范围之内。占有人之善意不应作为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但可影响时效期间的长短。未来民法典应明确规定取得时效期间的起算、中止与中断,并处理好取得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冲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得时效 立法缺失 未来民法典 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取得时效制度 被引量:3
8
作者 邓辉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取得时效”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 ,在罗马法、法国民法典中都作了规定。我国民事立法是否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 ,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通过驳斥反对者的意见 ,提出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 ,具有促进物尽其用... “取得时效”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 ,在罗马法、法国民法典中都作了规定。我国民事立法是否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 ,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通过驳斥反对者的意见 ,提出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 ,具有促进物尽其用、更好地发挥财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功能 ,是立法就社会财产之归属与分配所作的强制性物权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立法 取得时效 立法体制 物权配备 取得时效制度 立法体例 财产权 民法 法律适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得时效制度研究
9
作者 唐义虎 《重庆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66-70,共5页
取得时效的要件、中止、中断等是有关立法和理论研究的重点。取得时效以和平、公开、连续的占有或登记为必备条件,理论上应无疑问。考虑到现代经济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我国不宜规定太长的取得时效期间。规定善意为要件,有利于协调取得... 取得时效的要件、中止、中断等是有关立法和理论研究的重点。取得时效以和平、公开、连续的占有或登记为必备条件,理论上应无疑问。考虑到现代经济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我国不宜规定太长的取得时效期间。规定善意为要件,有利于协调取得时效与公平价值、诚信原则的冲突,有利于维护社会道德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得时效制度 构成要件 公平价值 诚信原则 社会道德 适用范围 善意取得 取得时效中止 取得时效中断 法定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得时效制度研究
10
作者 冯桂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10-,共1页
关键词 取得时效制度 所有物 善意取得制度 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取得时效的中止与中断——兼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70~81条
11
作者 张龙 吴军良 《政法论丛》 2004年第1期46-50,共5页
消灭时效与取得时效的立法目的不同 ,各自的时效期间也应有其各自的运行模式。时效期间的中止和中断 ,是对时效期间进行的否定 ,对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消灭时效的中止和中断 ,是对消灭时效期间进行的否定 ,即消灭时... 消灭时效与取得时效的立法目的不同 ,各自的时效期间也应有其各自的运行模式。时效期间的中止和中断 ,是对时效期间进行的否定 ,对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消灭时效的中止和中断 ,是对消灭时效期间进行的否定 ,即消灭时效期间赖以进行的前提条件不存在时 ,即阻止时效期间的进行。当有客观情况阻碍权利人行使权利时 ,消灭时效中止 ;当有权利人行使权利的表征或不必行使权利的情况 (义务人承认 )时 ,消灭时效中断 ,以变相延长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时间。同样 ,对取得时效而言 ,时效期间的中止和中断是在时效期间赖以进行的前提条件不存在时 ,阻止取得时效的进行。即当占有人丧失合格的占有体素和心素时 ,时效期间中止或中断 ,以变相推迟占有人取得权利的时间。由于消灭时效期间和取得时效期间赖以开始进行的前提条件不同 ,因此 ,消灭时效和取得时效应当有各自不同的中止和中断事由。可我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将消灭时效的中止和中断事由完全套用于取得时效 ,本文对此给予了简单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得时效 物权法 消灭时效时效的中断” 时效的中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得时效制度研究
12
作者 林旭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6,共5页
从对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中可见 :在存在动产善意取得、先占以及对遗失物拾得物的占有取得等诸项制度的情况下 ,动产时效取得仍有其适用的逻辑空间 ;以不动产登记为核心的现代财产登记制度亦不能取代取得时效的适用价值 ;设立取得时效制... 从对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中可见 :在存在动产善意取得、先占以及对遗失物拾得物的占有取得等诸项制度的情况下 ,动产时效取得仍有其适用的逻辑空间 ;以不动产登记为核心的现代财产登记制度亦不能取代取得时效的适用价值 ;设立取得时效制度符合立法的效率原则。设计取得时效制度的核心问题是规范取得时效构成要件。准确界定时效完成后产生的法律后果 ,应协调取得时效与财产登记制度、取得时效与物上请求权消灭时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得时效制度 不动产 用益物权 消灭时效 善意取得 现代财产登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取得时效制度的认识与立法思考
13
作者 黄艳琴 《理论月刊》 2000年第11期40-41,共2页
取得时效是指无权利人因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而取得对该项财产的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的一种法律制度,是物权取得的方式之一。它对于因一定事实状态继续达一定期间而形成的财产关系的维持,以确定财产的归属,维护社... 取得时效是指无权利人因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而取得对该项财产的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的一种法律制度,是物权取得的方式之一。它对于因一定事实状态继续达一定期间而形成的财产关系的维持,以确定财产的归属,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督促财产权人对自己的财产精心管理,及时行使权利,充分发挥财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应建立我国的取得时效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得时效 认识 立法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取得时效制度的认识与立法思考
14
作者 黄艳琴 《理论月刊》 2000年第10期40-41,共2页
取得时效是指无权利人因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而取得对该项财产的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的一种法律制度,是物权取得的方式之一。它对于因一定事实状态继续达一定期间而形成的财产关系的维持,以确定财产的归属,维护社... 取得时效是指无权利人因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而取得对该项财产的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的一种法律制度,是物权取得的方式之一。它对于因一定事实状态继续达一定期间而形成的财产关系的维持,以确定财产的归属,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督促财产权人对自己的财产精心管理,及时行使权利,充分发挥财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应建立我国的取得时效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得时效 认识 立法思考 无权利人 他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法应当规定“取得时效”
15
作者 吴运才 《社会科学(甘肃)》 1986年第5期40-43,共4页
时效,是法律规定的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期间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关键词 取得时效 应当 民法 事实状态 法律规定 法律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知识产权不应适用取得时效
16
作者 何利锋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3期76-76,共1页
取得时效,指无权利人为行使某权利占有他人财产,经过一定期间后,取得该权利的制度。尽管我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立法理由中,明确将包括商标权与专利权在内的知识产权解释为应适用取得时效的客体,但笔者认为,其理由值得商榷,因为... 取得时效,指无权利人为行使某权利占有他人财产,经过一定期间后,取得该权利的制度。尽管我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立法理由中,明确将包括商标权与专利权在内的知识产权解释为应适用取得时效的客体,但笔者认为,其理由值得商榷,因为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不可能适用取得时效。理由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得时效 知识产权 适用 权利人 立法理由 建议稿 物权法 专利权 商标权 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中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建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爱贤 刘成伟 《政法论丛》 2002年第2期29-31,共3页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作者通过对善意取得制度进行新的价值定位 ,建议在制定物权法时 ,应注意善意取得的制度构成 ,以及善意取得制度与合同法中的无权处分制度、物权法中的时效取得制度的衔接和协调。
关键词 善意取得制度 物权法 时效取得制度 无权处分制度 合同法 民法 价值定位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除时效制度的反道德性——时效制度存在理由论 被引量:24
18
作者 孙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9,共8页
"权利消减"的时效构成背离了人类的一般道德情操和自然正义观念,而"公益"、"社会秩序"、"信赖保护"、"社会效率"、"不保护权利上的休眠者"等都不能使该构成正当化。将时... "权利消减"的时效构成背离了人类的一般道德情操和自然正义观念,而"公益"、"社会秩序"、"信赖保护"、"社会效率"、"不保护权利上的休眠者"等都不能使该构成正当化。将时效定性为"权利推定"的制度,克服真正权利人或已免责义务人的举证困难,将从根本上去除时效制度的反道德性,使其成为"人类权利的保护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灭时效 取得时效 存在理由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完善民法时效制度的必要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蒙恩 宋卫国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1期29-30,共2页
试论完善民法时效制度的必要性王蒙恩宋卫国时效制度,是民事法律制度乃至整个法律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与完善,对促进我国民事立法,规范民事流转关系,稳定社会财产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取得时效是法律机制整体的重要... 试论完善民法时效制度的必要性王蒙恩宋卫国时效制度,是民事法律制度乃至整个法律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与完善,对促进我国民事立法,规范民事流转关系,稳定社会财产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取得时效是法律机制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效作为一种法律制度,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得时效制度 消灭时效 财产所有权 法律制度 民法 时效取得 适用时效 财产关系 民事流转 财产所有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善意取得制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浩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4-60,共7页
论善意取得制度史浩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交易的迅猛发展,在民事流转中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占有人擅自处分他人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由于我国民事立法对善意取得制度没有作出具体规定,致使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善意第三人的行... 论善意取得制度史浩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交易的迅猛发展,在民事流转中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占有人擅自处分他人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由于我国民事立法对善意取得制度没有作出具体规定,致使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善意第三人的行为是否有效、取得的财产是否合法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受让人 取得所有权 无权处分 转让人 遗失物 取得时效制度 返还原物 财产 无处分权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