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技术
1
作者 朱庆林 孙方 +6 位作者 姚山峰 欧阳鑫信 王红光 韩杰 董翔 张守宝 赵振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19-2126,共8页
针对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两种超视距传播机制导致的大气折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影响三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描迹技术精确计算大气波导和对流... 针对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两种超视距传播机制导致的大气折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影响三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描迹技术精确计算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环境作用下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射线轨迹参数,基于时差定位CHAN算法对实测时延差进行折射误差修正,并利用几何稀释精度解算原理对修正结果进行精度评估。评估结果充分验证了修正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利用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源时差定位系统对超视距目标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定位 大气波导 对流层散射 折射修正 射线描迹 几何稀释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技术
2
作者 杨峻巍 张旭 +1 位作者 王炯琦 高梦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9-755,共7页
针对海上试验靶场各类飞行器的快速搜索及落点精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ulse-Code Modulation Frequency-Modulation,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构建了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系统架构。通过载波... 针对海上试验靶场各类飞行器的快速搜索及落点精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调频(Pulse-Code Modulation Frequency-Modulation,PCM-FM)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构建了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系统架构。通过载波平滑伪距+扼流环多径抑制技术解决海上动平台条件下站间高精度时间同步,基于常数模算法的盲均衡技术解决海上多径环境下遥测信号码间串扰,通过遥测帧多符号平滑处理降低时差测量抖动误差,最后基于高斯-牛顿迭代最小二乘法实现多站实时高精度时差定位。仿真及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动平台条件下定位精度优于100 m,可满足海上靶场目标定位精度需求,为未来海上靶场目标回收及装备鉴定的高精度测量系统建设提供了工程参考及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动平台 海上靶场 PCM-FM信号 时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遥测信号多站时差测量定位技术
3
作者 张旭 杨峻巍 +1 位作者 卢得龙 金素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3-549,共7页
针对海上靶场高精度测量需求,提出了基于遥测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遥测信号测量的多站时差定位基本原理;其次,分析了海上多站测量定位系统各环节主要误差因素,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解及统计;最后,探... 针对海上靶场高精度测量需求,提出了基于遥测信号的海上动平台多站时差定位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遥测信号测量的多站时差定位基本原理;其次,分析了海上多站测量定位系统各环节主要误差因素,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解及统计;最后,探讨了海上动平台环境下多站时差定位需攻克的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海上靶场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海上多站时差定位系统定位性能满足海上靶场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时差定位 海上动平台 站间同步 遥测信号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RSSI-TDOA的煤矿井下机车定位
4
作者 赵斌 付帅 +1 位作者 高丽霞 李森森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89,122,共7页
针对矿井转辙机无线控制中需要对道岔区域内机车精准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和到达时间差(TDOA)的远距离无线电(LoRa)辅助定位方法。首先,根据改进的路径损耗因子建立了RSSI测距模型,并通过基于卡尔曼滤... 针对矿井转辙机无线控制中需要对道岔区域内机车精准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和到达时间差(TDOA)的远距离无线电(LoRa)辅助定位方法。首先,根据改进的路径损耗因子建立了RSSI测距模型,并通过基于卡尔曼滤波、高斯滤波、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的混合滤波方法减少噪声影响;然后,采用加权质心三边定位算法初步确定机车坐标;最后,通过TDOA泰勒级数迭代法优化定位精度。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混合滤波处理后,在25 m范围内的测距误差小于1.5 m,优化后的矿机车定位坐标精度优于0.1 m。试验表明,融合算法相较于单一RSSI定位算法提升了定位精度,为矿机车在道岔区域的精准定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提升了矿井转辙机无线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车定位 测距算法 混合滤波算法 RSSI tdoa LoRa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浮动状态下的TDOA/FDOA无源水声定位方法
5
作者 王杰 张亚 +2 位作者 李世中 李浪 刘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5,243,共9页
针对在无源水声定位的研究中存在的传感器在水下的位置浮动导致的定位不精确的问题,基于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联合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的无源水声目标定位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泰勒级数展开的最小加权二乘法对目标的位... 针对在无源水声定位的研究中存在的传感器在水下的位置浮动导致的定位不精确的问题,基于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联合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的无源水声目标定位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泰勒级数展开的最小加权二乘法对目标的位置和速度进行初步估计,然后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定位误差方程,调整估计值,获得最优的运动目标参数估计。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传感器浮动状态下,该方法在小噪声时可以达到对应的克拉美罗下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更好的鲁棒性,优于已有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水下运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水声定位 tdoa/FDOA 泰勒级数展开 传感器浮动 CRL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需辅助变量约束总体最小二乘时差定位算法
6
作者 骆卉子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已有时差定位算法通常需将距离作为辅助变量来得到线性定位方程,需要两次目标状态解算且辅助变量变化时无法用于连续定位。文中推导了三维空间中只与目标状态有关的线性时差定位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适于连续定位的约束总体最小二乘算法... 已有时差定位算法通常需将距离作为辅助变量来得到线性定位方程,需要两次目标状态解算且辅助变量变化时无法用于连续定位。文中推导了三维空间中只与目标状态有关的线性时差定位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适于连续定位的约束总体最小二乘算法,无需处理任何辅助变量。该算法将新定位方程中观测矩阵和观测向量的每一列表示为矩阵与时差测量误差向量乘积的形式,从而将时差定位问题转化为约束总体最小二乘问题,最后通过牛顿法求得定位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提算法性能逼近克拉美罗下界且相对已有典型连续定位算法定位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时差 辅助变量 约束总体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栅格梯度的到达时差快速迭代定位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杰 吴凌昊 +2 位作者 卜祥玺 李航 梁兴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08-2116,共9页
在无人机应用、空中旅游、应急救援等新兴业务驱动下,到达时差(TDOA)定位技术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低空智能网联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现有解析类迭代定位算法计算量过高,难以满足低延迟实时定位需求。因此,该文提出基于空间栅格梯度的TDOA快... 在无人机应用、空中旅游、应急救援等新兴业务驱动下,到达时差(TDOA)定位技术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低空智能网联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现有解析类迭代定位算法计算量过高,难以满足低延迟实时定位需求。因此,该文提出基于空间栅格梯度的TDOA快速迭代定位方法。在定位前,首先进行预处理,包括构建空间栅格、根据已建立的空间栅格计算栅格间的TDOA梯度,并基于这些梯度构建栅格迭代矩阵。在定位过程中,根据定位初值调用迭代矩阵,计算并补偿定位初值相对于目标位置的偏差,从而避免传统迭代定位的大量计算,显著降低计算时间。该文借鉴空间栅格化思路,进一步挖掘利用了栅格间的内在梯度关系,从而将栅格化框架融入到迭代补偿模型,克服了栅格宽度对经典栅格化算法的性能制约,提升了迭代定位时效性。依据仿真和实测数据可知,所提算法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相比传统迭代定位算法节省了76%以上的计算时间,满足低空智能网络的实时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到达时差 空间栅格化 梯度 低空智能网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OS环境下基于目标运动形式的TDOA定位方法
8
作者 李巍 刘佳琪 李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时差定位(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被动定位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组网能力强、系统鲁棒性强等特点。针对运动目标定位计算复杂、精度收敛较慢等问题,在给出视距(Line of Sight,LOS)环境下定位模型的基础上,... 时差定位(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被动定位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组网能力强、系统鲁棒性强等特点。针对运动目标定位计算复杂、精度收敛较慢等问题,在给出视距(Line of Sight,LOS)环境下定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定位适用于多站时差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将组群时差定位关系方程合理地线性化为统计估计问题,利用在线迭代实时求解目标位置。给出了针对目标不同运动特性条件下的多平台协同定位算法及其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并且分析了运动形式对于定位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对于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定位 无源定位 运动目标定位 再入飞行器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DOA时差法声被动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相科 刘进忙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7期662-664,共3页
文中用TDOA测量,提出了一种定位机动目标的最大似然—卡尔曼滤波算法。首先根据高斯牛顿法推导出最大似然估计实现对固定目标的静态定位,然后根据目标机动模型把得到的连续的固定目标位置估计作为卡尔曼滤波的观测输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 文中用TDOA测量,提出了一种定位机动目标的最大似然—卡尔曼滤波算法。首先根据高斯牛顿法推导出最大似然估计实现对固定目标的静态定位,然后根据目标机动模型把得到的连续的固定目标位置估计作为卡尔曼滤波的观测输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有较好的定位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oa 被动目标跟踪 定位 最大似然估计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机散射信号的卫星干扰源高精度定位方法
10
作者 李伟 周平 +1 位作者 林辉 陈祺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624,共8页
主流卫星干扰地面站定位方法基于双星定位体制,其定位精度不足导致地面抵近搜测效率低下,是长期以来困扰卫星定位领域的难题。民航客机因携有高精度GPS信息,在定位过程中具有无需发射参考源来校准飞机位置误差的优势。提出利用已知航线... 主流卫星干扰地面站定位方法基于双星定位体制,其定位精度不足导致地面抵近搜测效率低下,是长期以来困扰卫星定位领域的难题。民航客机因携有高精度GPS信息,在定位过程中具有无需发射参考源来校准飞机位置误差的优势。提出利用已知航线的民航飞机对卫星干扰源信号的散射效应定位干扰源的新方法,采用两套信号接收设备采集两架不同飞机的散射信号,通过时差定位干扰源地理位置,提出修正型梯度算法解算非线性定位方程组。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差误差典型值区间内,所提算法定位误差逼近定位模型的克拉美罗界,定位精度典型值小于800 m,相比传统双星定位方法,定位精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干扰源 时差定位 散射信号 民航客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半正定松弛的运动目标无源定位算法
11
作者 周成 林茜 +2 位作者 马丛珊 应涛 满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利用多个接收站测量得到的目标辐射源信号到达时差、到达频差和差分多普勒率信息进行联合定位,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目标的无源定位精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算法通常采用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普遍存在定位误差较... 利用多个接收站测量得到的目标辐射源信号到达时差、到达频差和差分多普勒率信息进行联合定位,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目标的无源定位精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算法通常采用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普遍存在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将无源定位问题逐步转化为凸优化问题,采用成熟的凸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正定松弛的运动目标无源定位算法。该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引入三个辅助变量,构建伪线性的无源定位方程组;第二步,利用辅助变量与目标定位解之间的关系,将定位问题转化为具有二次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第三步,采用半正定松弛方法,将二次约束优化转为凸优化问题,并运用优化工具箱高效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算法目标定位精度达到克拉美罗界所需信噪比至少降低9 dB,且在更低的信噪比环境下具有更小的定位误差。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到达时差 到达频差 差分多普勒率 半正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组合加权的TDOA室内二维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文杰 张贞凯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6-944,共9页
针对现有组合加权算法对定位区域边缘的目标定位时精度较低的问题,在现有组合加权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首先,将基站分组,以到达时差算法得到目标位置的多个估计结果;其次,计算各估计结果之间距离值并排序,以滑动窗口法判断... 针对现有组合加权算法对定位区域边缘的目标定位时精度较低的问题,在现有组合加权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首先,将基站分组,以到达时差算法得到目标位置的多个估计结果;其次,计算各估计结果之间距离值并排序,以滑动窗口法判断是否存在基站组出现异常定位估计;最后,当任意基站组的定位结果发生异常时,使用目标位置估计结果及其估计克拉美罗下界值设计两个加权步骤的权值,通过二步组合加权算法得到最终定位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减少了原组合加权算法对定位区域边缘的目标定位时的误差,当测量噪声标准差为0.8 m时,所提算法相较于原算法在正方形边缘区域定位均方根误差减小了0.35 m;在定位狭窄矩形区域时,所提算法平均定位均方根误差减小了0.1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二维定位 目标定位 到达时间差(tdoa) 组合加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辐射到达时差的电弧故障定位及精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肖伟 王科 +5 位作者 项恩新 张贵鹏 聂鼎 马仪 杨庆 齐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20-4526,共7页
为了实现利用电磁辐射信号进行配网电弧故障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方法的Chan-LM协同定位算法。该算法采用Chan算法快速获得的初始点,再经过LM(Levenberg-Marquart)算法迭代修正定位结果。仿真... 为了实现利用电磁辐射信号进行配网电弧故障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到达时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方法的Chan-LM协同定位算法。该算法采用Chan算法快速获得的初始点,再经过LM(Levenberg-Marquart)算法迭代修正定位结果。仿真分析了TDOA定位算法、电磁辐射传感器配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han-LM协同算法比Chan算法的定位误差减小40%,参考主站位于中心位置的Y形布站方式,传感器所在海拔高度相同时的监测区域整体定位准确度较高。利用实测电弧电磁辐射波形验证了Chan-LM协同算法能够有效改善定位精度,为基于电磁辐射TDOA的电弧定位策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故障 定位精度 电磁辐射 到达时差 传感器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垂直传播场景下的短波时差定位方法
14
作者 张欢 柳文 +1 位作者 唐文岐 蔚娜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4,共9页
为了进一步减弱地形限制和障碍物遮蔽的影响,研究利用电离层近垂直传播模式短波通信定位技术,提出平地面平电离层近似和球面群路径地面距离(PD)变换相结合的时差定位模型:分析不同频率条件下电离层近垂直传播虚高随地面距离变化的特性;... 为了进一步减弱地形限制和障碍物遮蔽的影响,研究利用电离层近垂直传播模式短波通信定位技术,提出平地面平电离层近似和球面群路径地面距离(PD)变换相结合的时差定位模型:分析不同频率条件下电离层近垂直传播虚高随地面距离变化的特性;再根据工作频率与电离层临界频率的关系,自适应地选择平地面平电离层近似或球面PD变换定位方法;然后分析该定位模型的几何精度因子,为定位系统布站提供依据。仿真结果表明,该定位模型能够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垂直传播 时差定位 电离层 短波 几何精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OA/TOF混合技术的井下人员及车辆定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建文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42,共4页
UWB定位技术在定位精度、安全性、穿透性、抗干扰性、功耗和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迅速成为主流定位技术之一。单一使用TDOA技术进行定位,对时间同步的精准性具有较高要求,跨组算法复杂,抗干扰性相比TOF差;单一使用TOF技术进行定位,标签... UWB定位技术在定位精度、安全性、穿透性、抗干扰性、功耗和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迅速成为主流定位技术之一。单一使用TDOA技术进行定位,对时间同步的精准性具有较高要求,跨组算法复杂,抗干扰性相比TOF差;单一使用TOF技术进行定位,标签能耗大、时钟漂移,相比TDOA时延较大。利用TDOA测距的快速性和TOF定位精度的优势,基于TOF/TDOA的UWB混合定位方法,提出了一种井下人员及车辆精确定位管理系统。该定位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井下信号覆盖范围广,既能对入井人员、车辆信息进行验证,又能对其进行实时定位,静止目标定位精度可达±30 cm(无遮挡),有效解决了井下定位稳定性差、精度差的难题,为煤矿井下人员、车辆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定位 UWB tdoa TOF 混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多站对捷变频信号时差和速度差时变性补偿与测量
16
作者 陈云飞 杨光 +2 位作者 郑泽星 周彬 田玉坤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0-748,共9页
针对运动多观测站场景下,捷变频信号时差、速度差难以通过长时间信号积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快速补偿时差测量方法和基于高阶差分观测量补偿的改进互模糊函数速度差测量方法。首先对运动多站时差、速度差的产生机... 针对运动多观测站场景下,捷变频信号时差、速度差难以通过长时间信号积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快速补偿时差测量方法和基于高阶差分观测量补偿的改进互模糊函数速度差测量方法。首先对运动多站时差、速度差的产生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观测站与辐射源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及相对运动关系推导了时差变化率、速度差变化率等观测量的理论模型;最后对捷变频信号进行数学建模,对时差和速度差时变性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捷变频信号时差、径向速度差时变性补偿和高精度测量方法。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当信号积累时长达到1 s时,时差测量精度优于12 ns(r.m.s),速度差测量精度优于0.00135 m/s(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变频信号 时差(tdoa)估计 速度差(VDOA)估计 时变特性 互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WB的铁路营业线施工要素定位与风险防控研究
17
作者 朱涨鑫 谢以顺 +3 位作者 铁栋 李超男 茅建校 王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6,共7页
为解决铁路营业线施工要素管理依赖于人工、风险管控滞后的问题,基于超宽带技术(UWB)提出一种施工机械、人员的定位与风险防控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可视化管控平台。以某上跨铁路营业线桥梁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施工区域营... 为解决铁路营业线施工要素管理依赖于人工、风险管控滞后的问题,基于超宽带技术(UWB)提出一种施工机械、人员的定位与风险防控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可视化管控平台。以某上跨铁路营业线桥梁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施工区域营业线施工的分级管控需求,优化布置了UWB基站和电子围栏边界,为施工要素配置定位标签,然后根据TDOA定位原理实现施工要素的定位,由定位坐标计算人员距离施工机械、电子围栏间的距离,与预设的阈值对比,进行安全风险分级预警,据此设计了施工机械防撞和电子围栏的分级预警方法。在上述基础上,将人员和机械的位置信息以及安全风险分级预警信息等集成至地理信息系统(GIS),在GIS平台实现实时查看人员和机械的具体位置以及自动对安全预警信息进行推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该施工要素的定位与风险预警方法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增强施工场地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方法可以实现人员与机械的实时定位展示以及安全预警的自动推送,有效提高铁路营业线施工的智能化安全监管效率,弥补目前在施工场地人员巡视安全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营业线 超宽带 施工要素定位 tdoa 风险防控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矿井微震源高精度定位方法
18
作者 宁殿艳 朱开鹏 +2 位作者 朱永生 袁淑霞 周振方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目的和方法】矿井微震监测技术通过捕捉岩层内部结构在受力变形及破坏过程中产生的低频振动信号,来反映岩层变形及破坏情况,从而实现突水预警和地质灾害预测。其中,声源定位技术是关键环节,能够确定能量释放位置,预警潜在的灾害。目前... 【目的和方法】矿井微震监测技术通过捕捉岩层内部结构在受力变形及破坏过程中产生的低频振动信号,来反映岩层变形及破坏情况,从而实现突水预警和地质灾害预测。其中,声源定位技术是关键环节,能够确定能量释放位置,预警潜在的灾害。目前,时差法用于声源定位存在算法复杂、定位精度受探头布置影响显著,以及对复杂地层结构适应性较差等问题。针对不同地层结构,基于有限元法,模拟弹性波在地层中的传播,考虑不同地层界面的透射、反射和衍射效应,研究了不同反演模型及探头布置方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和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点声源控制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弹性波在岩石中的传播,而正交探头布置方式在声源定位中表现更佳。在平面均质材料中,相较于双三角探头簇,单正方形探头簇定位误差降低了0.6%,双正方形探头簇提高了1.69%的精度;在平面层状结构中,双三角形探头簇采用透射反演法相比均速反演法精度提升15%,双正方形探头簇则提升了14.9%;在三维层状结构中,直角四面体探头簇的透射反演法精度提高了14.5%。总体而言,反演模型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通过时差法透射反演实现高精度、快速的声源定位。研究结果为矿井微震与微震监测预警系统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声源定位 时差 有限元法 反演模型 矿井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OA定位系统基站时差估计技术的仿真研究
19
作者 曾祥第 鄢楚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30-2933,共4页
针对TDOA定位系统基站失去严格同步后定位误差增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时间差GTD的基站时差估计方法。通过在定位网络内部署位置已知的定位辅助单元LAU,测量失去严格同步的定位基站之间的相对时差RTD,用于校准TDOA测量值,使T... 针对TDOA定位系统基站失去严格同步后定位误差增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时间差GTD的基站时差估计方法。通过在定位网络内部署位置已知的定位辅助单元LAU,测量失去严格同步的定位基站之间的相对时差RTD,用于校准TDOA测量值,使TDOA误差减小到基站严格同步时的误差水平。设计并实现了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采用该技术可减小TDOA系统定位基站的时钟飘移造成的定位误差,并分析了各种信号参数对RTD测量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定位系统 到达时间差 地理位置时间差 相对时差 定位辅助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TLS-ADMM的UWB巷道内掘进机定位方法
20
作者 李之奇 刘振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9-107,共9页
煤矿巷道内智能化综掘是全球煤炭开采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实现深层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悬臂式掘进机作为井下综掘的核心装备,其关键节点精准定位是实现智能化综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现阶段掘进机定位精度较低和鲁... 煤矿巷道内智能化综掘是全球煤炭开采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实现深层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悬臂式掘进机作为井下综掘的核心装备,其关键节点精准定位是实现智能化综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现阶段掘进机定位精度较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了正则化约束总体最小二乘法(RCTLS)和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融合的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算法,构建了基于超宽带(UWB)技术的巷道内掘进机定位系统。考虑解析类TDOA算法容易受到测距误差的影响陷入局部最优解,提出将解析算法闭式解作为ADMM初值,利用双辅助变量对目标函数进行迭代实现掘进机核心节点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UWB基站和标签测距误差较大时,RCTLS-ADMM在狭长空间将X轴、Y轴和Z轴定位平均误差分别从0.159 m、0.154 m和0.167 m降低到0.139 m、0.133 m和0.141 m,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12.57%、13.64%和15.57%。提出的巷道内掘进机定位策略为实现掘进机自主导控提供了重要参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 tdoa 交替方向乘子法 RCTLS 智能化掘进 定位算法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