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CO-OFDM的帧内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由骁迪 陈健 +1 位作者 马新凤 余长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4-148,共5页
在传统OFDM系统中,OFDM码元在信道特性不佳时可能会超出保护间隔并严重影响相邻码元,从而造成码间干扰和载波间干扰.针对此类干扰,在高速非相干光OFDM通信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偏置光OFDM的帧内信号时域调整方案.该方案运用傅里叶... 在传统OFDM系统中,OFDM码元在信道特性不佳时可能会超出保护间隔并严重影响相邻码元,从而造成码间干扰和载波间干扰.针对此类干扰,在高速非相干光OFDM通信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偏置光OFDM的帧内信号时域调整方案.该方案运用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通过简单的频域子信道预处理,便可以将直流偏置光OFDM时域信号进行帧内交叉性时序搬移,使信号能量从码元边缘部分集中到中间部分.数值模拟表明,该方案能显著降低因码元超出保护间隔而引起的码间干扰和载波间干扰,从而有效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对于某些通过减小保护间隔来提高信息传输有效性的光OFDM系统,该方案也具有很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相干光通信 直流偏置光OFDM 保护间隔 帧内信号时域调整 码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记录反应谱特性对时域调整记录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华贝 叶献国 王德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9-1105,共7页
时域调整天然记录在时程分析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原始天然记录的选择直接影响采用时域调整记录进行结构时程分析的结果。文章按照记录反应谱与目标谱的差别大小选择3组共60条Ⅱ类场地天然记录,并进行时域调整;采用调整后的各组记录对单自... 时域调整天然记录在时程分析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原始天然记录的选择直接影响采用时域调整记录进行结构时程分析的结果。文章按照记录反应谱与目标谱的差别大小选择3组共60条Ⅱ类场地天然记录,并进行时域调整;采用调整后的各组记录对单自由度体系和多自由度体系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通过各组记录计算得到的位移、加速度、剪力及能量。结果表明,反应谱特性不同的原始记录时域调整后计算得到的位移反应存在差异,考虑位移反应的离散性和记录调整前、后的能量变化,建议选择原始反应谱与目标谱差别小的记录进行调整以作为地震动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谱特性 时域调整 弹塑性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