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关分析在结构阻尼比时域衰减法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翁震平 席亦农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7-661,共5页
如何准确地测量结构阻尼比,特别是在高频段模态密集区的结构阻尼比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传统的频域半功率带宽法和时域衰减法由于各自的局限性而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文中将相关分析应用于时域衰减法测量结构阻尼比的数据处理中,... 如何准确地测量结构阻尼比,特别是在高频段模态密集区的结构阻尼比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传统的频域半功率带宽法和时域衰减法由于各自的局限性而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文中将相关分析应用于时域衰减法测量结构阻尼比的数据处理中,通过仿真计算,成功地将激励频率下的结构振动响应从混合有噪声和其它干扰频率成份的测量信号中提取出来,并准确地计算出激励频率下的结构阻尼比。该方法可应用于结构阻尼比的时域衰减法测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阻尼比 时域衰减法 自相关函数 互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比求解的半功率带宽法和时域衰减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晋源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准确测量阻尼比对振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半功率带宽法和时域衰减法是最常用的阻尼比求解方法。基于锤击试验对2种阻尼比求解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结果表明:时域衰减法具有较高精确度;分辨率越高,二者的计算精度越高,结果也越一... 准确测量阻尼比对振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半功率带宽法和时域衰减法是最常用的阻尼比求解方法。基于锤击试验对2种阻尼比求解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结果表明:时域衰减法具有较高精确度;分辨率越高,二者的计算精度越高,结果也越一致;半功率带宽法的计算精度与共振峰位置有关,共振频率较低时,误差较大。研究结果为工程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比 半功率带宽 时域衰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识别结构模态阻尼比的方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慧 刘正士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1-202,169,共3页
提出一种由结构自由振动响应识别结构模态阻尼比的方法。根据悬臂梁在脉冲激励下的实测加速度响应记录,探讨了结合经验模态分解(EMD)及时域对数衰减率法的结构模态阻尼比的识别方法。将实测记录EMD后,得到一系列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再... 提出一种由结构自由振动响应识别结构模态阻尼比的方法。根据悬臂梁在脉冲激励下的实测加速度响应记录,探讨了结合经验模态分解(EMD)及时域对数衰减率法的结构模态阻尼比的识别方法。将实测记录EMD后,得到一系列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再用时域对数衰减率法识别各阶阻尼比。将结果分别与用半功率带宽法以及频率细化法得到的各阶阻尼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阻尼比 参数识别 悬臂梁 经验模态分解 时域衰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颗粒阻尼减振系统能量耗散特性研究
4
作者 叶锦啸 杨正奇 +3 位作者 吉敏 蓝莹 叶林昌 夏兆旺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79,126,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被动减振技术,颗粒阻尼已被应用于船舶、航空等领域。为进一步研究颗粒阻尼耗能机理,提高其减振性能,基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多体动力学(Multi Body Dynamic,MBD)耦合方法建立弹簧-颗粒阻尼减振系统模型... 作为一种新型被动减振技术,颗粒阻尼已被应用于船舶、航空等领域。为进一步研究颗粒阻尼耗能机理,提高其减振性能,基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多体动力学(Multi Body Dynamic,MBD)耦合方法建立弹簧-颗粒阻尼减振系统模型,研究颗粒填充率及颗粒半径对系统减振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耗能特性;通过试验验证DEM-MBD耦合仿真方法的准确性,等效阻尼比仿真值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为11.8%。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填充比,可使弹簧-颗粒阻尼减振系统最大等效阻尼比比无颗粒时提高12.9倍。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颗粒阻尼减振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颗粒阻尼 能量耗散 时域衰减法 离散单元 多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