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无线电引信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常仁 朱玉鹏 +1 位作者 周辉 刘金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5,共9页
针对多方向不同弹药来袭场景下产生的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无线电引信信号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时域混叠引信信号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低信噪比下多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的精确识别。采用DnCNN编码解码结构对时频域... 针对多方向不同弹药来袭场景下产生的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无线电引信信号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时域混叠引信信号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低信噪比下多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的精确识别。采用DnCNN编码解码结构对时频域混沌信号进行降噪,为低信噪比下多标签信号有效识别奠定基础;对于可匹配目标信号,建立多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多标签分类模型,构建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引信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识别模型;对于不匹配目标信号,建立增量式小样本学习方法,在不影响原有模型参数条件下,通过增加额外的增量学习结构,实现对新出现的不匹配引信信号的增量学习与在线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实现不同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的精确识别,-10 dB信噪比下平均识别率可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引信 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 深度残差神经网络 不匹配目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调FP腔的光脉冲时域混叠编解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望宗 刘志强 李沼云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59,共3页
针对海底光缆通信系统面临的光信息的传输安全问题,提出了采用腔长可调的FP谐振腔,对传输速率为10Gb/s的皮秒光脉冲信息进行时域混叠编解码,实现了100km的光信息安全传输实验。
关键词 光信息安全传输 可调FP腔 时域混叠编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FD图像时域解混叠的自适应匹配追踪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齐 郑晖 +1 位作者 侯金刚 原可义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7-493,共7页
当TOFD检测的时域分辨率不足时,小缺陷的上下端点衍射波会出现时域混叠,难以准确判断缺陷性质及测量缺陷高度。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该算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检测图像中提取匹配追踪原子,根据散射规律生成字典,通过... 当TOFD检测的时域分辨率不足时,小缺陷的上下端点衍射波会出现时域混叠,难以准确判断缺陷性质及测量缺陷高度。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该算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检测图像中提取匹配追踪原子,根据散射规律生成字典,通过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实现对时域混叠信号的分离,并使用投影矢量重新成像,实现对缺陷上下端点的有效区分。该方法能够改进TOFD技术在小缺陷测高方面的不足,试验证明,该方法对薄板对接接头中高度为1.80 mm的埋藏缺陷测量误差小于0.3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混叠 超声波衍射时差法 超声检测 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近场测量的间接频域算法和直接时域算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鸿飞 高雪 傅德民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8,共5页
时域近远场变换是时域近场天线测量的关键技术。本文对时域近远场变换的间接频域算法和直接时域算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针对开口矩形波导天线的时域近场测量 ,选取时空采样参数和内插公式 ,用两种算法计算时域远场方向图 ,分析周期... 时域近远场变换是时域近场天线测量的关键技术。本文对时域近远场变换的间接频域算法和直接时域算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针对开口矩形波导天线的时域近场测量 ,选取时空采样参数和内插公式 ,用两种算法计算时域远场方向图 ,分析周期性、时域混叠问题和扫描面截断效应 ,在相互比较和验证的基础上 ,指出两者的优、缺点及适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近场测量 时空取样 FFT 时域混叠 截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件资源消耗少的IMDCT分解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辉 李平 王忆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离散余弦反变换(IMDCT)分解算法,把变换长度为N点的IMDCT分解为一对N/4点的IV-型离散余弦变换(DCT-IV/DCT-IV)。该变换的实现可以共享部分资源,从而减少所需的硬件。与已有的一些IMDCT快速算法相比,新的分解算法计算效... 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离散余弦反变换(IMDCT)分解算法,把变换长度为N点的IMDCT分解为一对N/4点的IV-型离散余弦变换(DCT-IV/DCT-IV)。该变换的实现可以共享部分资源,从而减少所需的硬件。与已有的一些IMDCT快速算法相比,新的分解算法计算效率提高了3倍;硬件实现减少了1个锁存器(20%)、4个加法器(44%)和3个乘法器(50%)。设计相应的IMDCT硬件加速器并应用于AC-3音频的实时解码,验证了该算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解码 硬件 改进离散余弦反变换 时域混叠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机载斜视SAR方位大孔径方法
6
作者 吴立薪 刘荦锶 +3 位作者 丁泽刚 边明明 肖增利 彭思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1-598,共8页
由于机载SAR平台受气流颠簸的影响严重,处理机载SAR实测数据时需要采用方位大孔径方法来减小运动参数的变化。然而,当使用传统方位大孔径方法处理斜视SAR实测数据时会引起方位时域混叠现象,并最终影响成像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 由于机载SAR平台受气流颠簸的影响严重,处理机载SAR实测数据时需要采用方位大孔径方法来减小运动参数的变化。然而,当使用传统方位大孔径方法处理斜视SAR实测数据时会引起方位时域混叠现象,并最终影响成像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机载斜视SAR瞬时多普勒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子孔径方位频谱拓展及方位时域混叠现象,推导出子孔径单边拓展点数的计算公式;然后提出了改进的机载斜视SAR方位大孔径方法,避免了方位时域混叠现象的发生;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斜视SAR 方位大孔径方法 瞬时多普勒频率 方位时域混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