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回线环流的时域法故障定位 被引量:59
1
作者 宋国兵 索南加乐 +1 位作者 许庆强 张健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9,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端电流量实现双回线故障定位的时域测距算法。该算法利用双回线环流网与两侧系统无关且两端电压为零的特点,只用线路两端的电流量,就可计算出环流网的沿线电压分布,并根据从两端计算得到的电压分布差值在故障点处...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端电流量实现双回线故障定位的时域测距算法。该算法利用双回线环流网与两侧系统无关且两端电压为零的特点,只用线路两端的电流量,就可计算出环流网的沿线电压分布,并根据从两端计算得到的电压分布差值在故障点处最小的原理实现测距。由于避免了使用电压量,故该测距原理不受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档缪乖萏藕诺南拗?该算法能够利用故障全过程的任何一段数据实现测距,且该算法所需数据窗短,只要略大于被测线路传输时间的 2 倍即可。该算法采用分布参数线模,克服了忽略线路电容带来的误差,适用于高压长距离输电线。仿真结果表明:测距误差将小于 0.15km,且测距精度不受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时域法 故障定位 时域测距算 双回线环流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识别的时域法双端故障测距原理 被引量:37
2
作者 索南加乐 张怿宁 +1 位作者 齐军 焦在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5-7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识别的时域法双端故障测距原理。无需已知被测线路的准确参数,而将输电线路电阻、电感、电容等参数作为待识别参数,分别由线路两端电气量采样值计算沿线的电压分布,利用故障时只有故障点处电压相等的基本原理识别出... 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识别的时域法双端故障测距原理。无需已知被测线路的准确参数,而将输电线路电阻、电感、电容等参数作为待识别参数,分别由线路两端电气量采样值计算沿线的电压分布,利用故障时只有故障点处电压相等的基本原理识别出准确的线路参数并计算出故障点位置, 克服了传统测距方法因线路参数不准确而引起的测距误差。该测距方法采用故障距离占线路全长的比例表示故障定位结果,该结果不受季节、弧垂等变化的影响,便于利用杆塔的地面距离估测出故障点位置。A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参数识别 时域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模型的双回线单端时域法故障定位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国兵 穆国强 +3 位作者 崔琪 孙金凤 高莉 刘志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4-38,4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回线单端电气量的RL模型时域法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是建立在集中参数模型基础上,利用单端电压电流通过微分方程计算故障相的沿线电压,根据故障边界条件,用环流电流来计算故障电流,再根据故障支路的电压电流关系进行故...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回线单端电气量的RL模型时域法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是建立在集中参数模型基础上,利用单端电压电流通过微分方程计算故障相的沿线电压,根据故障边界条件,用环流电流来计算故障电流,再根据故障支路的电压电流关系进行故障定位。由于该定位方法在时域中进行,所需数据窗短,计算量小。利用分布参数模型的故障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具有实用价值,并给出了提高定位精度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双回线 RL模型 时域法 单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平顺性分析中时域法和频域法的对比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中明 周小林 +2 位作者 余烽 张芳 谭建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6-310,共5页
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和国标GB/T4970《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对某客车进行了行驶平顺性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算法在平顺性分析中的差别。以FAMOS、VC&MATLAB为软件开发平台,在Parse-val定理基础上实现了时、频域两种算... 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和国标GB/T4970《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对某客车进行了行驶平顺性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算法在平顺性分析中的差别。以FAMOS、VC&MATLAB为软件开发平台,在Parse-val定理基础上实现了时、频域两种算法。结果表明,各种算法计算结果差别不大但各有特点,时域法对峰值系数更加敏感,可用于从人体舒适性角度评价平顺性;频域法则适用于分析1/3倍频程各频带对人体振动的影响并为改善汽车平顺性提供依据,但存在精度较低、处理效率不高等问题。而频率法中两种谱估计法的对比结果表明,Welch经典谱估计法的一致性较差,而采用AR模型的Yule Walker估计法性能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平顺性 时域法 频域 功率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输电线路电弧故障单端定位时域法新解 被引量:21
5
作者 束洪春 司大军 +1 位作者 葛耀中 陈学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5-29,35,共6页
根据长电弧电压电流波形 ,建立了电压方波电弧的理想电压 电流转移特性曲线和对应的电弧等效模型。对于单相接地和两相短路故障 ,给出了故障相电流故障分量与故障边界电流同相位的结论 ,并提出了利用高压输电线路单侧电压电流采样值对... 根据长电弧电压电流波形 ,建立了电压方波电弧的理想电压 电流转移特性曲线和对应的电弧等效模型。对于单相接地和两相短路故障 ,给出了故障相电流故障分量与故障边界电流同相位的结论 ,并提出了利用高压输电线路单侧电压电流采样值对输电线路短路故障进行定位的一种时域新方法。大量故障测距数字仿真实验表明该测距算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电弧故障 故障测距 时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作用取值——基于规范地震动模型的复模态时域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东梅 李创第 +1 位作者 陈俊忠 邹万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1-577,共7页
对多自由度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基于规范地震动模型的复模态时域法的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结构运动方程,针对所得运动方程为非对称质量与非经典阻尼矩阵的情况,用复模态法解耦,然后采用与新抗震规范地震动参数一致的C... 对多自由度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基于规范地震动模型的复模态时域法的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结构运动方程,针对所得运动方程为非对称质量与非经典阻尼矩阵的情况,用复模态法解耦,然后采用与新抗震规范地震动参数一致的Clough-Penzien非平稳随机地震动模型进行随机地震响应分析,获得了体系相对位移方差的时域解,从而可得等效平稳化方差及其峰值,由此便可以得到结构的地震作用取值。最后,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和地震作用取值的计算方法,同时给出了由规范的反应谱法得到的基础固定结构的各质点位移和地震作用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结构-土相互作用 复模态时域法 随机地震动模型 谱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brahim时域法的电力系统振荡特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郝正航 周杰娜 +1 位作者 李少波 文方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8-252,共5页
基于Ibrahim时域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一种可以识别电力系统振荡特性的改进算法,并给出了详细推导过程。所提算法可以根据故障或正常操作扰动后电力系统指定观测量的自由响应数据,识别机电模式特征值。在Matlab仿真平台上,通过对一个4机电... 基于Ibrahim时域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一种可以识别电力系统振荡特性的改进算法,并给出了详细推导过程。所提算法可以根据故障或正常操作扰动后电力系统指定观测量的自由响应数据,识别机电模式特征值。在Matlab仿真平台上,通过对一个4机电力系统和一个8机电力系统的实例分析,证明所提方法对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的识别准确度比较理想,而且识别速度快、需要PMU(相量测量单元)测量点少、不遗漏模式,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改进Ibrahim时域法 低频振荡 系统辨识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和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的参数自适应故障测距时域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钢 梁远升 +1 位作者 李海锋 李文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共6页
利用故障前、后线路两端电气信息,分别建立参数自适应和故障测距时域观测方程;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构造相应的PSO求解模型以求取最优解,从而确保了观测方程求解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分析了所需信息时间窗与计算冗余时... 利用故障前、后线路两端电气信息,分别建立参数自适应和故障测距时域观测方程;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构造相应的PSO求解模型以求取最优解,从而确保了观测方程求解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分析了所需信息时间窗与计算冗余时间的关系。另外,提出了Butterworth前置低通滤波器方案,以消除故障暂态高频信号频谱混淆和线路参数依频特性的影响。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程序ATP-EMTP,采用JMarti依频线路模型建立超高压输电系统仿真模型进行全面系统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故障测距方案在精度、稳定性和实用性等方面都能很好地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时域法 参数自适应 粒子群优化算 BUTTERWORTH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脉冲响应函数的小波变换法及时域法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恩伟 刘正士 王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3,共5页
针对有关文献提出的利用小波变换来求取结构系统脉冲响应函数的方法,指出利用小波变换的方法与传统的基于Duharmal积分的时域法具有一致性,并且时域法具有更高的效率。文中简要地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并且在小波分解层数的意义上从... 针对有关文献提出的利用小波变换来求取结构系统脉冲响应函数的方法,指出利用小波变换的方法与传统的基于Duharmal积分的时域法具有一致性,并且时域法具有更高的效率。文中简要地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并且在小波分解层数的意义上从多层分解到一层分解以及到时域法,详细分析了利用小波分解的实质,指出时域法是小波分解方法在层数上的延伸,因此是效率最高的。用矩阵广义逆的方法克服了时域法在对输入信号采样时存在的问题。用四自由度的弹簧-质量-阻尼系统进行了仿真,并且在悬臂梁上进行了实验,结果都表明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响应 广义逆 时域法 小波变换 四自由度激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法的单条形InP/InGaAsP-EAM调制器的行波电极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纯 刘旭 +2 位作者 肖金标 张明德 孙小菡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1-885,共5页
行波电极(Traveling wave electrode,TW),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电极结构,可缩短光载波与调制信号的互作用长度,可有效避免分布电容(Contribution capacity,CR)对调制带宽的限制。基于时域法设计、分析了InP/InGaAsP-EAM调制器行波电极... 行波电极(Traveling wave electrode,TW),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电极结构,可缩短光载波与调制信号的互作用长度,可有效避免分布电容(Contribution capacity,CR)对调制带宽的限制。基于时域法设计、分析了InP/InGaAsP-EAM调制器行波电极,并与实际制作的EAM的行波型TW进行了特征阻抗Z_c、损耗系数α对比,结果表明用时域法设计、计算的TW的特征阻抗、损耗系数与实测的结果符合的较好,特征阻抗约为45Ω,在0~20 GHz的频率范围,损耗系数α小于4 dB/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行波电极 时域法 特征阻抗 损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声性能时域法测量与系统辨识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柏龄 沈勇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55-565,共11页
传统的电声测量是在频域中进行的,随着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时域法将逐渐取代频域法。本文概述了时域法的进展和系统辨识技术在电声测量中的应用,在简要介绍了最小二乘法、线性予测法和束函数法等系统辨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 传统的电声测量是在频域中进行的,随着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时域法将逐渐取代频域法。本文概述了时域法的进展和系统辨识技术在电声测量中的应用,在简要介绍了最小二乘法、线性予测法和束函数法等系统辨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全面最小二乘法及其在电声参数测量中的应用,还介绍了采用该方法测量扬声器和开口箱扬声器系统电声性能的结果,最后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声性能测量 时域法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与稀疏时域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程 邱炳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63-72,共10页
对于目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识别和参数提取中的噪声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提取低频振荡关键模态参数的方法,将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Tunable Q factor Wavelet Transform,TQWT)和稀疏时域法(Sparse Time Domain method,STD)进行联合... 对于目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识别和参数提取中的噪声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提取低频振荡关键模态参数的方法,将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Tunable Q factor Wavelet Transform,TQWT)和稀疏时域法(Sparse Time Domain method,STD)进行联合。首先运用TQWT技术对含有噪声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广域测量信号进行预处理,达到降噪的目的。而后将处理后的信号作为新的输入信号,利用稀疏时域法进行振荡模态及其参数的辨识,其输入信号的采集既可单点测量也可多点测量。通过对测试信号和EPRI-36机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能够在信噪比较低的环境下对噪声进行有效抑制而准确地辨识出系统的振荡模态参数。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抗噪能力,所提方法辨识过程中所需时间更短且辨识出的参数也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 稀疏时域法 随机减量 振荡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评价中时域法和频域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烽 徐中明 +1 位作者 张志飞 汪先国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91,96,共5页
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1997和ISO5349—2001,以FAMOS为软件平台,实现了基于时域法、Welch和AR频率法的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评价算法。以某全地形车道路试验为例,着重分析了不同算法在评价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时的差别。结果表明,时、频域... 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1997和ISO5349—2001,以FAMOS为软件平台,实现了基于时域法、Welch和AR频率法的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评价算法。以某全地形车道路试验为例,着重分析了不同算法在评价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时的差别。结果表明,时、频域法计算结果差别很小,却各有其合适的应用范围。时域法思路清晰且计算速度快,适合仅从振动舒适性定量评价角度快速获得评价结果;频域法获得评价结果的同时,还可得到相应的振动频域特征,可为后续的改进提供参考。频域法中的Welch法和AR法相比,AR法功率谱密度光滑,易于分析振动的频谱特性,推荐优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地形车 振动评价 时域法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法的声音形式的图像信息隐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勇 侯彦娇 卢辉斌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99-102,共4页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时域法的以声音为嵌入内容的图像信息隐藏。本算法嵌入时设定一标示矩阵,确定了水印的嵌入位置,因此检测不需要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将声音进行嵌入能够保证良好的图像质量,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时域法 隐藏方 音形 图像信息隐藏 原始图像 图像质量 实用价值 嵌入 声音 水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法测量光纤带宽的双高斯拟合理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贵儒 吕洪君 《激光杂志》 CAS 1987年第4期256-259,共4页
在综合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提出双高斯函数逼近多模光纤的光脉冲输出的解析近似方法,使时域法确定光纤带宽的精度大为提高。
关键词 高斯拟合 光纤带宽 时域法 测量 近似方 脉冲输出 多模光纤 函数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有限差分时域法计算具有径向色散特性的圆柱形隐形斗篷(英文)
16
作者 王学文 王成 +1 位作者 周仁龙 曾志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22-172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径向色散特性有限差分时域法(FDTD法)的电磁隐形斗篷建模.隐形斗篷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采用了drude色散模型以及相应的色散FDTD算法.数值模拟表明,在理想的条件下,隐形斗篷中的物体对外电磁场是隐形的.对于入射平面波和... 提出了一种具有径向色散特性有限差分时域法(FDTD法)的电磁隐形斗篷建模.隐形斗篷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采用了drude色散模型以及相应的色散FDTD算法.数值模拟表明,在理想的条件下,隐形斗篷中的物体对外电磁场是隐形的.对于入射平面波和点声源,波前平滑地进入隐形斗篷,并绕过中心的物体区域,离开隐形斗篷后又恢复为原来的传播状态.远场散射图表明,与一个理想导体圆柱相比隐形斗篷可以减少沿各个方向的散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隐形斗篷 各向异性材料 有限差分时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线性动态系统周期轨道的时域法求解及其稳定性分析
17
作者 胡庆彬 卢元元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99,共4页
该文提出了分段线性动态系统周期轨道的时域法求解及稳定性判断的新方法。分段线性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被切换面分割成若干个线性子区间。借助MATLAB,联合求解周期轨道在各子区间的状态转移方程,可得该周期轨道在各切换面的切换点坐标及... 该文提出了分段线性动态系统周期轨道的时域法求解及稳定性判断的新方法。分段线性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被切换面分割成若干个线性子区间。借助MATLAB,联合求解周期轨道在各子区间的状态转移方程,可得该周期轨道在各切换面的切换点坐标及在各子区间的运行时间,从而得到该周期轨道的分段时间表达式。由该表达式,可导出该周期轨道在某一切换面的庞加莱映射方程及其雅可比矩阵,根据其特征值可判断周期轨道的稳定性。以三阶、四阶蔡氏电路为例,用该方法求出了它们的多个周期轨道,进行了稳定性判断,数字仿真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新方法是可行的和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线性动态系统 周期轨道 稳定性 时域法 庞加莱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时域法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裴强 刘小庆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8,共8页
模态参数是有效评估结构安全状况的关键参数,在结构抗震加固和健康诊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频域法相比较,时域法直接利用实测的振动信号识别模态参数,不需要进行频域变换,减少数据处理带来的误差,并且可以实现大型结构的在线识别,真实... 模态参数是有效评估结构安全状况的关键参数,在结构抗震加固和健康诊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频域法相比较,时域法直接利用实测的振动信号识别模态参数,不需要进行频域变换,减少数据处理带来的误差,并且可以实现大型结构的在线识别,真实地反应结构的现状。以同济大学12层钢筋混凝土标准框架振动台模型试验完整数据为对象,在详细介绍ITD法和复指数法2种时域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编程选取结构不同测点的振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识别了小震和强震工况下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模型的模态频率和阻尼比,并结合移动谱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时变特性。结果表明:ITD法和复指数法可有效地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自振频率的识别精度较高,而阻尼比的离散度较大;小震工况频率变化值不大,而强震工况频率值较初始时刻有明显的下降,这与试验现象是吻合的,进一步说明移动谱与这2种时域法相结合可以反应结构在塑性阶段的参数时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法 模态参数 1TD 复指数 移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脉冲在光波导中传播的显式时域法
19
作者 巨振乐 付君眉 冯恩信 《电子科学学刊》 EI CSCD 1998年第2期247-250,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稳定的模拟光波导中波传播的显式时域方法,该方法以Dufort-Frankel法和变量代换法为基础,采用了显式的差分方法,计算快速,节省内存,行之有效;应用该方法在光波导中将500fs的光脉冲传播2mm,得出了光脉冲的瞬态值及波导参数... 本文提出一种稳定的模拟光波导中波传播的显式时域方法,该方法以Dufort-Frankel法和变量代换法为基础,采用了显式的差分方法,计算快速,节省内存,行之有效;应用该方法在光波导中将500fs的光脉冲传播2mm,得出了光脉冲的瞬态值及波导参数对脉冲的影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包近似 显式时域法 光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法的滑动式中间轴承抗冲击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
20
作者 曾良辉 周凯峰 +3 位作者 潘康毅 曹健 孙玮 叶晓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8-125,共8页
本文以某型舰用滑动式中间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时域法的中间轴承抗冲击数值模型,获得不同方向冲击载荷下的响应特性。进一步,针对冷却盘管在垂向冲击载荷作用下晃动幅度大并与轴承座发生剧烈碰撞的问题,采用双夹持机构的改进设计优... 本文以某型舰用滑动式中间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时域法的中间轴承抗冲击数值模型,获得不同方向冲击载荷下的响应特性。进一步,针对冷却盘管在垂向冲击载荷作用下晃动幅度大并与轴承座发生剧烈碰撞的问题,采用双夹持机构的改进设计优化冷却盘管的支撑,分析优化后冷却盘管的响应特性以及夹持机构安装位置对冷却盘管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轴承主体部件在纵向冲击下响应最大,垂向最小;而冷却盘管响应规律则相反,其在垂向冲击下响应最大,并与轴承座发生剧烈碰撞,工作状况恶劣。优化后的冷却盘管在垂向冲击下最大应力下降了30.29%,并避免了剧烈碰撞现象的发生。轴承座、轴承盖在设计时应注意应力集中部位过渡圆角的控制,双夹持机构能有效改善冷却盘管的支撑,提高其抗冲击性能,且取安装系数为0.48~0.55的安装位置效果最佳。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舰船滑动式中间轴承以及冷却盘管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式中间轴承 抗冲击 时域法 冷却盘管 双夹持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